<h3>12月15日,英国《每日邮报》刊发了一组漓江渔民使用鸬鹚(即鱼鹰)捕鱼的照片,远山、渔夫、鸬鹚、孤舟、日影,中国文化的美震撼西方读者的眼球与心灵。这一组照片是由一位来自乌克兰基辅的女摄影师朱丽亚·韦莫林(Julia Wimmerlin)在桂林漓江拍下的。</h3> <h3>使用鸬鹚捕鱼的传统可追溯到公元960年,有超过千年的历史。孤舟、老翁、鱼鹰不但是千年来渔人的生活画面,也构成了中国文化中独有的苍凉又鲜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恒久意境。这些元素在中国古代常常入画,也常常入诗。岑参“独向潭上酌,无人林下棋。东溪忆汝处,闲卧对鸬鹚。”的诗句千古传诵。</h3> <h3>朱丽亚的照片中拍下了渔夫与鸬鹚在山色日暮中捕鱼的全过程:渔夫向空中抛出大网;鸬鹚起初安静栖息在竹筏上,又突然俯冲入水中,口中叨着拼命挣扎的鱼越出水面。当镜头将焦点对准鸬鹚,画面格外震撼。</h3> <h3>朱丽亚拍摄下这组照片时将相机放入防水盒子,并曾将相机浸入水中,拍摄鱼鹰捕鱼瞬间。</h3> <h3>实际上,渔人与鸬鹚协作捕鱼在早前是一种生存技能,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它已经演变为一种艺术,这种捕鱼方式如今作为传统文化的展示环节出现在漓江的旅游项目中。来自异国的朱丽亚用现代科技记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中国传统文化的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