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不知哪次的闲谈,老挝就放进了旅游日程。坐在跨越边境的飞机上,俯瞰下面这片已不属于中国却看不出区别的山林,还有一种不真实感。真的去老挝吗?不细想,这个国家的名字都要淡出脑海了。</h3> <h3>第一站,首都万象,在别的国家翻译成永珍。</h3><h3>老挝有被法国殖民的历史,留下有很多法式建筑和法式餐厅,当然,还有法裔。<br></h3><h3>我们入住的就是一家法国人开的酒店,叫“诗人”。</h3> <h3>酒店内部的装修却很老挝。一下子就把东南亚风情呈现在眼前。</h3> <h3>连房间钥匙都别致。</h3> <h3>乘车一路都见佛寺,酒店走廊也供奉佛像。这是个名符其实的佛教国家。</h3> <h3>果然,刚走出小巷,一座寺庙就在眼前。</h3> <h3>金色是这里寺庙的主打色,虽然灿烂,可我总觉过于刺眼。</h3> <h3>漂流篮,书上哪去了?</h3> <h3>给集体生活的僧侣洗手的香皂。</h3> <h3>门内是佛鼓禅灯,门外是车水马龙。这就是老挝。</h3> <h3>太阳尚未落下,夜市已经摆开。各种时尚大牌的假货铺陈,像极了我国80年代初的小城市。</h3> <h3>同行的张老师说:为什么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老外(白种人)喜欢呆呆的看夕阳,看得特别幸福,特别满足?</h3><h3>是啊,为什么呢?</h3> <h3>夜市的一端是烧烤摊。烧烤是老挝人的主要食谱之一。</h3> <h3>看到这么肥厚的肉,我的脑海里游过几位爱肉的朋友……啊,朋友,口水有没有?</h3> <h3>在街上来回走了两趟,否决了美餐、法餐、披萨、水饺,决定找个大排挡尝尝老挝菜。</h3><h3>老挝啤酒据说很有名,多年不喝啤酒的我也忍不住喝了两口,嗯,的确好喝。</h3> <h3>第一天的心情比较慵懒,比较惴惴,不知后面几日都能发现些什么。躺在酒店客房的大床上,我倒是很快就进入了梦乡。</h3> <h3>第二天,在酒店用过早餐,放弃了租车自驾,也否掉了包车游览。我们决定步量永珍。</h3> <h3>走到一个十字路口,还在东张西望辨别方向,它出现了。</h3> <h3>这是啥?攻略里没有,计划里没有。但历史的沧桑感就这么扑面而来。</h3> <h3>经查,此名黑塔。塔下住着传说中保卫老挝人的七头神龙。当年金箔遍体,历经战乱,遍体鳞伤。但如今仍然有许多信众祭拜,这种样式的花瓶还是第一次见哦。</h3> <h3>等等,这不是红砖砌的吗?怎么会有这么长的历史?仔细观察,不是红砖,是红岩石一块块凿成型再砌的。</h3> <h3>路边随处可见鸡蛋花,老挝的国花,有人教过我发音,可惜忘了😣</h3> <h3>老挝是信奉小乘佛教的国家,遍地都是寺庙。虽说语言不通,菩萨塑像有异,但浓浓的宗教气氛还是很感染人的。</h3><h3>寺庙金碧辉煌,门檐雕刻精美。</h3> <h3>每一个门拱,围墙,佛塔,都极尽巧思。</h3> <h3>而僧侣,面色柔和,平易,如果脱下僧袍,与常人无异。不像原来看到的和尚,要么神秘莫测,要么一脸的肩负重任🤫不苟言笑。</h3> <h3>和尚们不会主动和你打招呼,但如果你和他们说话,大都会礼貌回答。你对他好奇,他也会对你好奇。很多和尚都会用英语交流,偶尔也有会几句简单汉语的。</h3> <h3>佛像几乎可以零距离接触,可观可赏,可叩可拜。</h3> <h3>西萨格寺,久珍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主殿像一个大四合院。</h3> <h3>四周回廊相连,并不高大,不设门窗却敞开怀抱。回廊里里有上千尊佛像,大小不一,姿态各异。</h3> <h3>在国内的习惯是不要拍佛像,但面对如此精美的雕塑,如此平易近人的佛,忍不住拍照,当然,怀着敬畏之心。</h3> <h3>主殿更加精致,需脱鞋除冠,也不让摄影摄像。我们静心参拜就是。</h3> <h3>没有介绍,不知此座椅是哪位高僧的🤭不一般的富丽堂皇。</h3> <h3>走到这种历史遗迹厚重的地方,就忍不住驻足。</h3> <h3>斑驳的墙角,依然可以想见当年的匠心独运。</h3> <h3>与西萨格寺一路之隔的是玉佛寺。当年供奉一尊翡翠玉佛,不幸,被抢走了。</h3> <h3>虽说寺庙建筑大同小异,但玉佛寺的塑像还是有所不同。</h3> <h3>手指修长,体态优美。</h3> <h3>据说这个佛眼里原来是宝石,被侵略者撬走了😡</h3> <h3>护寺神犬,威风凛凛。</h3> <h3>从玉佛寺出来,不远就是总统府,恰遇警车开道,声势浩大,和天朝政要出行无异。</h3> <h3>街道的另一端就是凯旋门,久珍凯旋门。</h3> <h3>据说当年法国占领老挝,想修个和巴黎一样的凯旋门彰显战绩,不料,门没修好就被赶跑了。</h3> <h3>一步步走近,慢慢看清这法老结合的建筑。</h3> <h3>下半部是法式,顶是老挝式。</h3> <h3>中间穹顶的壁画是佛教内容。</h3> <h3>未完成的部分是中国人民的援助,1976年,1000万人民币。</h3> <h3>同行四人,第一张合影。</h3> <h3>旁边就是总理府。看来这是老挝首都的中央大街。</h3> <h3>发展中国家,中央机关还是蛮壮观的——文化部。</h3> <h3>老挝的公共交通不好,公交车、出租车很少见。突突车是主力。</h3> <h3>突突车就是摩托车加拖斗。</h3><h3>车主为招徕客户,会对车做各种装饰,若想乘坐舒适,大可挑上一挑。</h3> <h3>突突车不大,报价可不低。虽说老挝人大多温和,但生意也需要讲价,不管是坐车还是购物。</h3> <h3>游过凯旋门,回酒店稍事休息,傍晚出来觅食。本来是随手拍的街景,没想到晚餐在这里。</h3> <h3>更没想到,这是类似北京全聚德的所在,接待了不少国家总理、公主、总统之类的政要。</h3> <h3>就餐佐以音乐和舞蹈,菜也做得像模像样。</h3> <h3>老挝菜酸咸鲜辣,肉、鱼都比较新鲜,基本符合我们胃口。他们喜欢糯食,做得也不错,黑红的糯米饭,几乎是我们以后每天都点的主食。</h3> <h3>这个甜品,简单而好吃。本来不爱吃甜食的我,也盛了一大碗,考虑回家后尝试一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