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9年初退休后,为了尽快适应退休生活和我的同学一起报名参加了杨柳青镇成校老年大学书法班的学习,有幸认识了西青区书法名家王庆余老师,并成为他的学生。年近古稀之年的王老师虽然须发花白,但精神矍铄,传递给我们的总是谦逊、乐观,和对书法艺术的孜孜以求。一年来,跟随王老师学习欧楷,在王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自己的书法很有长进,同时也时时被王老师的行为感动着、感染着。</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是一名老党员,虽然退休多年,但始终不忘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党徽时刻都佩戴在胸前。他一心一意教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老年学生学习书法,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经常参加社会公益书法的宣传活动,乐此不疲地将书法国粹发扬光大。王老师就是这样默默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践行着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庆祝党的十九大之际,他老人家历时百日的时间用金字小楷在红纸上抄写中国共产党章程,一万七千二百字的一笔一画中饱含了自己浓浓的情,同时也诠释了一个老党员无限的爱党爱国情怀,我们能不为之动容吗?</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已近古稀之年,但对工作的热情,对工作的认真,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给我们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感动。</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每次上课都提着一个袋子,里面装着毛笔、宣纸,还有自己的作品。上课时先是把要教我们学的字范写在报纸上,然后贴在黑板上。教学时,先给我们讲解每个字的字形结构,每个笔画的安排,再用粉笔板书出来。写好字,掌握字形结构是很重要的方面。经老师的讲解,我们清晰地将那些字的结构印在了脑子里。这时,王老师拿起毛笔,蘸了水,在黑板上范写。边写边讲每个笔画的起笔、行笔、顿笔、收笔,生动形象地将欧楷的笔画特点跃然在黑板上。如讲解竖弯钩时:“这一笔弯过来起钩时要一点一点地往上舔,边舔边提起笔带出钩来,这样就舔出了味道。”王老师就是用这样通俗形象的语言让我们掌握了写好这一笔画的诀窍。</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们开始自主练习了。王老师不停地进行着巡视指导。他先是在我们身后看,然后点评、示范,还经常攥着我们的手写,让你感受老师的行笔及行笔的力度。每节课都是如此的悉心,不厌其烦。每次课程结束时,老师总是拿出自己的作品,欣然地赠送给大家。我们几乎都收藏了王老师的作品。而今,每每看到手机里保存的老师的字迹及每幅作品,扑面而来的是亲切,是赏心悦目;盈润心间的是王老师精神品质和个人修养所带给我们的温暖与感动。</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家住市里,离我们上课的地点约三四十里地。尽管如此,王老师每次上课都是非常准时。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起床后看到外面一片白蒙蒙,好大的雾啊!脑海中顿时闪过一个念头,还去吗?但又没有接到不上课的通知。于是,我和同伴开车驶进了茫茫的雾海。太困难了,能见度不足五米,以10迈的速度爬行,如同游走在空中云里。不知开了多久,终于“爬”到了学校。我们刚下车,看到王老师从外面走进来,头上,肩上披着霜花,依旧神采奕奕,边健步走着边挥手和我们打招呼。此刻内心被震撼了,心疼与敬佩的感情交织在一起,不禁眼眶潮湿。这恶劣的天气,这遥远的路途,您迟到一会儿不为过,但您如往常一样准时上课。这行动的背后是那颗尊重职业尊重学生的心啊!这一次次的感动,我们怎能忘记呢!</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是天津市著名的书法大家,对欧楷、行草、隶书、篆书都有颇深的研究,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媒体有过详细的报道。我们钦佩王老师对书法艺术永远的热情洋溢,永远的执着研究;钦佩王老师书法艺术的不凡造诣;更钦佩王老师工作认真,为人和善,谦逊朴实,低调奢华的大家风范!</p><p class="ql-block"> 茫茫人海,感恩能与您相遇,感恩能成为您的学生。期待有机会能重返您的课堂,再次享受那翰墨之韵。</p> <p class="ql-block"> 朋友们,我们的生活看似平凡简单,但就是在这简简单单平平凡凡中许多人却演绎着不凡。让我们用心去发现美、弘扬美、创造美,去传递更多的温暖与幸福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