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恋的小山村

张哲

<h3><br> <br>  张金科<br> <br>生我养我的小山村在以埋葬赵武灵王的沙丘命名的灵邱县史庄乡辛庄村,把它说成个小山村也合情合理,它北依恒山余脉桃花山脚下,西南则被重重的山峦围堵,迎面正南是一座底为石头上为土的小山岗,它是这个小山村的天然形成的照壁,对这个小山庄而言有着一定的山水灵气。抗日战争时消息树就插在小山岗的顶端,这个山庄解放初,就有近百户人家,叫它小山村是否委曲了它。<br>五十年代初,我离别了故乡的这个山庄,一路风尘来到那美丽的千年古都――塞上大同,在这塞上明珠大同生活了七十多个年头了,美丽的天下大同便成了我第二故乡。人们常说,人老思故乡,没错,八十有三的我思恋故乡的情,也就顺理成章了。<br>这一两年来,媒体以及手机信息网上报导了不少灵邱史庄乡兴旺庄的感人喜人的景像,并常常有人说,这就是原来那个辛庄村,我不大相信,也不在意,可最近一个叫张翠英的外甥女用手机给老伴发来了信息,我不会使用手机,老伴打开那五颜六色的手机网页让我看,好像我知道什么,她不停的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懂侉罗腔吗?认识他们吗?我不耐烦的回答,不认识,这个兴旺庄我不晓的。老伴倒是比我耐性多了,继续让我那图画墙、太阳能路灯、大戏台等等那些迷人的建筑和听那些解说话语,有些地名和人名很自然地流入了我的脑海,打开着我的心菲,如一百年前由桃沟搬迁梭沟峪的兴旺庄,侉罗腔剧团团长叫张向州,如果不是重名,他应是我们张家的一个兄弟,难道这个兴旺庄就是我童年离别的那个村庄吗?答案应该是同,没错。我该是开悟的时候了,改了个吉祥的村名,我也不觉奇怪了。<br>祖祖辈辈面向黄土背朝天的父老乡亲是多么渴望兴旺啊,改一个村名激励他们兴旺的目标。他们要改变那靠天吃饭穿衣的传统观念,在村、乡、县各级部门引导扶持下,在奔小康的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阔步跟党奋勇前进。<br>故乡让我思恋的地方太多太多了,但令我情感最深的还是生我养我童年的小山村,虽然它并不算小,我觉得这样称呼它更为亲切。看今朝兴旺庄那一张张迷人的网页、照片,映入眼帘太感人了,千真万确大美兴旺庄,它为晋美灵邱增加了一个小小的亮点,父老乡亲们在分享着大美生活和优美环境之时,还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向那晋美晋善的路行走。为魅力史庄乡脱贫致富道路增加鲜艳的色彩。<br>争取有生之年,布衣的我能同那兴旺庄的美景,兴旺庄的乡亲合影为欢,切切是盼。<br> <br> 赞灵邱<br>巍巍太白耸入云,溏河水清绕城通;<br>空中草原皮鞭声,风吹草低牛羊群;<br>平型关谷人潮涌,红色旅游育后人;<br>灵邱天地日月新,五星旗飘映彩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