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贵州广西八日游散写(五、六、七)

Qin 下里巴人

<h3>湘黔桂八日游散写五.风雨三江</h3> <h3>听隐士说,有居士电话来,知道我们的行程已准备到三江,约我们在桂林先见个面。小木子也准备明天到三江会师,促他即来桂林却没有回音。我是无所谓之人,虽然跟那居士没有什么深交,只见过两面,上次的见面应该是2013年的夏天吧,至今亦隔有五、六年时间了。一切随其缘,先直达桂林算了。隐士路熟,桂林北站下了高铁后打的士去了一个大商场里,进入了三楼那掛满红灯笼的食街点了桂林米粉及小菜、果盘,边吃边等人,本来平时很少吃水果,但那天吃的每样水果都很甜,连西瓜也不放过。我以为那居士也来,结果是自己傻,不知道其巳还俗,不做住持了,在这商场里当了门店管家,甩不开身。反正是随行人员,歺毕跟着隐士走就是,在商场一个衣铺里见到了那居士。没啥变样,一眼便认了出来,依然是如闲云野鹤,仙韵风骨,洒脱脱的一个。看情形双士开局再论武功的事情要搁下来了(我不懂武功),因为对方连一起吃个晚饭还要等到晚上10点后才行,而且饭后还要返家。我佯作不知就里,瞎寒喧了几句后,让他们帮我找了个轻便的手袋让把昨天未洗的那几件咸湿衣服装好,听任他们说到要分别就是,根本不考虑晚上8点桂林北至三江南的列车等不等我们。(1)</h3> <h3>桂林北的列车还算正点,只是车到三江站,却遇风雨飘摇,才出车站就被风雨打湿身了。不问三七二十一了,上了的士再问价了。司机一路介绍,但黑色的夜里飘着的几盏灯,又能看出什么来?</h3><h3>依然是月亮街,依然是前几年(2016年)住过的那个旅馆。这回不会跟上次一样了,为了(以下省略670字)而一个人在人生地不熟的街上竟然荡浪了几个钟头。又是疲劳又是累,熄了灯的街头又无处可去,一个人在他乡外族的地方本来就已经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了,更何况是漆黑黑的夜空下,恐怖着呢?但是没有办法,也不好意思问别人这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此刻有人形单影只,有人却在那里头生死相扑。如果不是后来有人给我弄回了一瓶茶油(本来是送,但无功不受禄),可能这些十分愉快的事早已忘记了。好了,上次到三江的简历已经有过零星的表述了,这里不作重叙。</h3><h3>放下行李,先出街去江边看看有什么吃饭的好环境。街尾,早年还是烂空地的江边,已经增加搭建了一间临江大排档,灯红火绿。见那女的搽粉画眉扮得靓靓的如此热情,便找了个迎风临江的位置坐了下来。(2)</h3> <h3>炒螺、螺蛳粉算是特色了,但真的不敢多吃,经常一吃就肚痛,这次也是,只吃两个螺丝就见有起色了。炒肉片竹笋,肉不够三几片,竹笋又硬到死。可以讲,除了吃碗饭,夹了两箸青菜外,全部的菜色都很差很不卫生,而且又特贵。要是不是占着个临江的环境,一百五十多块钱的这一歺简直不值五十元。同时服务上又是差到极,点完菜把菜送来后能吃不能吃是客人的事,除了收钱,连茶水都无人理。那个招客女更是离谱,当客人离开时还把头别了过去,跟招客时的面孔完全两个样。看她的怪样,还以为我们会去找她打招呼似的。怪不得有朋友说:接客惯了的女人,没有一个不是绝情貨。社会上曾有人把这类女的昵称为"菜",我虽然理解不出其中的含意,但有一点却明白:菜色固然重要,可是味道更加重要。就像刚才那碟青菜看似好吃,又青又嫩的,谁知道咬下去还老过老太婆,蔴样的黐纫,粗纤维塞满牙缝,而且还咸到死。 (3)</h3> <h3>早上下了点小雨,朦胧的江面及岸边的楼房平铺在眼底,静得一动都不敢动。小木子还在广州南站,要等他来会师,因为他有个大姨在程阳,这段旅程要靠他打点。去鼓楼那儿玩玩吧,虽然前几年去过了,但不去那里又去哪里呢?况且现在雨点也小了,疏疏落落的怕它个鬼么?沿着月亮街直行(左边是河)。原来早年可以在路边爬上一个斜坡就到了,但这条路却封了,只好走尽月亮街这一段再绕过去,多走了很多路。鼓楼依旧,当年跳起来照相的几个只剩下了自己,隐士不知道哪去了,想找个人帮拍张照片都没有。广场依旧,因为雨点又密集了,没有人跳广场舞,只有小部分人在搬这搬哪,好像是搞什么活动吧?无聊,找个地方避雨去!他奶奶的,那家伙却早在那儿边避雨边打电话了。后生哥儿就是电话多,年纪大的想打个电话还要大动脑筋要找谁听!约大半个钟吧,雨停了,太阳也出来了,广场那边的喇叭也响了。复回广场那边,果然是在搞活动。舞台上一个接一个的领导讲话,台下坐着和站着几排稀稀拉拉观众及听众,众人席后是两行临时架起的农民产品推销点。好不容易轮到县委书记讲了话后宣布开幕才有演出队伍走出舞台表演。演出的服饰及节目跟𦘦兴侗寨那晚表演的差不多,不同的是后幕上写满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字样。 (4)</h3> <h3>既然节目表演不感兴趣,搜搜有什么好看的吧,果然被搜到了:一个年纪不大的小家伙,不知是哪个摄影部或文化传媒里走出来的了,看他的头型以及摄影动作就笑死我了:金大帅的发型吧,却又剪得太高;摄影师的范儿吧,却又作头作脑。果然是突出无需要长得高,一个与众不同的特异造型就已经压倒全场。怪不得现时的青壮年爱留长须绑髻结了,范儿啊!不这个样怎能成大师?!</h3><h3>见后排坐着一班苗妹,喜欢她们的穿戴,硬着头皮走过去照相,可能没有跟她们打招呼吧?有点不配合,其实又怎样打招呼啊,难道说:你们把头拧过来?我才没有这个胆量,主要是怕被误会:老牛?想吃嫩草?好在还是有条稻草漂了过来:坐在长櫈边的第一个有点主动,站起来愿意配合照了张相,才没有那么尴尬,她后来还带我们去她们的推销档口看产品。好像说过她们是来自哪个地方的,我听不清楚,只看见她们的所谓产品全是乱七杂八的,连几个竹筒工艺品都粗糙到不想多看一眼。见我们没有帮衬,她竟然连我们的微信都消了(因为刚才的照片要转给她,所以有她的微信)。消了也好,免得她日后找上门来,老爷车最怕出轨呢?零件不好配啊! (5)</h3> <h3>返回早歺的店铺,打算开饭,谁知这个店只是开早歺的,午餐可能客少没有备留肉料。有菜,买点肉就行了。想起刚才路经的路边有摊档,看过那些猪肉都很靓,似乎有点像肇兴那晚吃的猪肉样,即时要去买。老板娘说对面商场也有猪肉卖,叫我就近买就行了。信了她,结果空跑了一趟,商场的是雪藏的,没买。一条气寻回那路边档,好在未收摊,一割就是几十元。档主是女的,见我拿相机拍猪肉,主动叫我将她连猪肉一齐拍。热到爆炸,赶回歺馆。怕老板娘把肉做坏,主动要求自己动手做。洗、切、炒、下料全是自己动手,炉火又难掌握,盛菜的碟和锅盖都鬼头马六,乱七八糟,全不对路,搞到满身油气满身汗。搞掂了老板才从外面回来,见我们吃饭了,就拿出他自釀的米酒送我们喝。太热了,只能喝少小。</h3><h3>饭还未装,小木子和小姨子来了,小姨子叫小芳,应该是歌曲巜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里出来的吧,上次来三江时见过了,人不错,很好。她姐就是嫁程阳的大姨了,未见过,暂且称大芳吧。</h3><h3>听小木子说是今天从广州来,去到柳州才把她接了过来的。信不信只能靠猜了。 (6)</h3> <h3>篇后抒怀:因为是二到三江,所以在这儿不作过多介绍了。如需介绍,只能放在第一次来这里的感觉了。为何把这篇定作八日游之散写五呢?是因为依据每在一个地方过夜定作一篇的原因。</h3><h3>没有大都市的尘嚣,没有塞满街道的车辆,没有为生活而奔忙的行色匆匆,一切的表现是那么的自然与和谐。衣服五花八门,各民族的服饰自有它的美;食用不求奢华,园蔬尽为佳馐。休闲、平淡、舒怀;健康、安然、修心。自食其力,自得其乐。人一到无争的境界有如打太极了,尤其是对于那些自觉人一等的人,在太极面前只会落得个无地自容。所以奉劝那些自以为比别人多了几个钱的游客,一定要懂得自律自谦,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要懂得尊重两个字,別一味看不起穷乡僻壤。要知道现在只有是这种地方,才是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地方。对乐山乐水的人来说,永远是向往的地方。</h3><h3><br></h3><h3>篇后留言:三江是广西有名的侗族自治县,连三江(溶江、浔江和融江),风景秀美,河水清澈,除了民族很多,旅游景点很多之外,还有世界上最大的三江风雨桥和久负盛名的三江鼓楼。广场风景亮丽,江边风景秀媚。绿水青山,世外风光,作为普通游客,很值得到此一游。 (7)<br></h3> <h3>湘黔桂八日游散写六.程阳八寨</h3> <h3>饭后老板帮我们叫来了小车,一行人直奔程阳八寨去。车到程阳,路口守着一班收费的,小芳叫我们不要开声,免得对方知道我们是外来的,让她一个人去前去打交道。一眼就看出来了,简直是掩耳盗铃的翻版,无论她怎么解释,对方始终坚持要我们每人60元。小芳呑不下这口气,一个电话叫姐夫开个车过来。乖乖,我们上了车,她姐夫跟那班收费的说了几句就让我们进寨了。大约走了三百米左右的拐弯处,姐夫停了车,叫我们到路旁的小木棚里尝尝这儿的井水。哇噻!真是淸凉清甜到不得了。几十年了,几十年前小孩子时我们村里的井水也是这样甜!到现在己经了无影踪几十年了,故乡的几口井水都早已变了味,不能饮食了,村民连洗衣服都用自来水了。可以讲,这样清甜的井水早已成了是提孩时期的回忆了,在这儿竟然被寻着。"村里的井水甜又清呀,抓起支枪去放哨呀,边个敢来放毒药呀,一枪叫佢见阎王呀!",小孩时期唱过的这首歌曲,今天被这清甜的井水又呼唤了回来。 &nbsp;</h3><h3> (1)</h3><h3> </h3> <h3>左拐右拐,跌宕不平的石板路窄到只能用巷来形容。车已无法走了,下车走路去旅店。如果没有人带路,恐怕走到脚软也不知道旅店在哪里?叉口甚多,走在巷子里除了望见两旁的木楼外,视野全无。</h3><h3>连旅馆名都记不得了,只知道是三楼,放下行李就下楼了。楼下有糖水卖,每人来一碗,坐下后才发现旁边是一座古桥。桥很残旧了,连走道的木板都被走路磨成了深坑,桥头上"万寿桥"三个字连同桥的周围都已经很残,斑斑驳驳,油漆脱落。有四位女的也在吃糖水,其中一位听出我们的家乡话,搭讪过来,原来是木子的又一位大姨,他乡遇故知了,可惜是施主没有来,和尚差了个洞房花烛夜。四位女的其中有位是导游,以为大家跟着一齐走了,谁知转了个弯,在一道单薄的桥边照完相后只剩下我和这几位女的。无极太虚,大象无形,本道长不惹红尘!一个分道扬镳,独个儿朝着对面的木楼巷子里穿了过去,左绕右绕,竟然走到了刚才喝井水的地方。也不理木子他们的电话了,根据刚才行车的方向,直扑那早已慕名的程阳风雨桥。 (2)</h3> <h3>别看刚才坐车觉得很近,却被弄得晕头转向,拐了几个大弯还不见那风雨桥,如果不问路,真不知该往哪里去。而且一个人走在山边的路上,还好是太平盛世,否则够你胆寒。站在这边拍了几张田园风光,拍了风雨桥后,电话又来了,说是已经等我吃晚饭。不走回头路了,穿过风雨桥再说,谁知这边风雨桥的入口有人守住要收费。"已经入寨时交过了","票呢?","在朋友手上","不行,那就要收费","多少?","30","我们连旅馆都住下来了,还收费?","什么旅馆?发票呢?","就在那边的旅馆"我指着对面后前方"发票也在朋友手上,我怎知是什么旅馆名?"。见天色渐晚,我还要争取时间照相呢?"要不我带你们去那旅馆问一问是不是有这回事"。见我如此说,对方只好放行。Xxx的,好像少收个钱就要饿死一样。不知是心情受到影响还是一路来见惯了古城古镇古寨和风雨桥的模样,觉得这儿的风景有点儿在规模上实在是太小了,说是八寨,其实这里只有程阳、马安、平、岩、懂五个寨,住户不过几百,人口不过几千(大芳家属岩寨)。 (3)</h3><h3><br></h3><h3><br></h3> <h3>大芳小芳忙碌着晚歺,木子献殷勤帮忙杀鱼管炉火。我没事做,坐门外看小坑对面的人烧禾杆草浸米,为五月节做棕子作准备。大芳的丈夫解释说这样的草灰浸米裹出来的粽子吃起来比枧水粽还软滑,而且不容易发潲。这才让我醒起:那次在天柱车站吃的就是这个东西,怪不得那粽子黑里带灰,而且还有灰的味道。大芳的婆婆从山上摘水杨梅回来,背上驮个大长箩筐,看样子已经很老了,谁知比我还少两岁。平时看广场舞的大妈,这年纪还打扮得花枝招展,那骚样根本看不出年龄。老实人吃亏就吃亏在不会装扮。</h3><h3>开饭了,新鲜鲤鱼及繁多的各种菜色,加上饭枱中心放着的那锅牛瘪汤,知道是受到了特级招待。这牛瘪汤又名百草湯,是杀牛时从牛胃及牛肠里挤出来的未消化物加各种药材和调味料混合煑成的,曾在电视及信息上见过,是侗民对来客的最高级接待。但觉得没有什么特别好喝,一碗就够了,可能是心理作用吧,真不愿再喝第二碗。大芳的丈夫拿出来的那自制的红桃K酒就不同了,确实是太棒,甜香蜜醇,即使饮醉了也是醉得十分舒服,不像平时那些酒,喝醉了要么就是一塌糊涂,要么就是颠三倒四,要么就是糊言乱语、丑态百出。 (4)</h3> <h3>酒足饭饱,摸黑在不熟悉的路上跟着他们回到了旅馆。冲过凉后不见木子的音信,老僧(隐士)说隔邻房有床板响,我耳聋听不见。荒着的地,闲着的牛,别浪费就好了,理别人这么多事情干嘛?回忆一下这地方的印象好过了:</h3><h3>群山中的窝底,坑尾里这一爿那一爿儿搭建着几座参差不齐的木楼房(现在有很多是新建的了,模样也大大改观,少了原始的韵味)。每一个寨的道路都是跌宕不平,随便用几块山石铺成。听大芳的丈夫介绍,这里曾发生过火烧某寨,水龙不足,损失惨重。后每寨设水龙一台,年青力壮的为消防队员,一家失火,水龙全部参与救火。但水龙到底啥模样?是否跟我们儿时见过的样子要靠人力一边四人一起一落去压水呢?不得而知。</h3><h3>程阳风雨桥建于1912年,曾与赵州桥、泸定桥(铁索桥)和罗马的沃桥齐名,这缘于是较早及属当时世上最大的风雨桥。1983年被洪水冲垮,木料散失,无法买到这种好料。寨长发动全部寨人沿河去捡散失的木材。几经协调,得到下游各乡的帮助,全部一木不差收回,故留至今保持原貌(这事曾见过报道)。这桥又叫花桥、福桥、风水桥,凡公德性的捐款修桥称为"修阴功",也叫"生死转换"。花桥名是因这儿出现过花龙杀龟救人、保佑寨里人夫妻婚姻美满而起(传说如下): (5)</h3><h3><br></h3><h3><br></h3> <h3>话说很久以前,某阿哥与某阿妹在这风雨桥边谈恋爱,河里的乌龟精看中了阿妹的美貌,扯妹下河里要作龟夫人。阿哥的哭喊声惊天动地,闹醒了河中的花龙,问明情由后,花龙找那乌龟精杀了,把阿妹救了回来,成全了阿哥与阿妺的美好姻缘。后来为纪念花龙,各寨合力,建此桥为花桥。桥上现在还刻有花龙模样,但还有很多的配件如石猴子、石狮子等都不见了,这只能算是历史原因了。</h3><h3>这儿有一个叫"偷新娘"的风俗,可能那时这里属于穷乡僻壤难娶媳妇的原因而形成的吧?春节前三两晚就开始了"行歌坐夜"的活动,各寨的鼓楼空地上人人整夜又唱歌又跳舞的,通过活动促青年男女互相熟悉交流。年卅晚下半夜就开始偷新娘了,熟悉的也偷,不熟悉的也偷,反正摸入姑娘家,姑娘无意见就把她背回家里就是老婆了。偷到新娘的,回到家马上放鞭炮,鞭炮的响声让全寨人知道是谁家有了新媳妇。年初一早上新娘担水,跟着就要打油茶接待那些曾经熟悉的或跟自己谈过恋爱的,作为最后的一次油茶告别会。初二大宴亲朋,初三回门。回门由新郎家一大排人马大担大驮的挑着鸡鹅鸭粮油米到外家去,每经一寨都要放一轮鞭炮。新娘手拿一布条行最后,以便被识别。新娘走到娘家门口就要回婆家,不准入门。娘家给每位客人端上一碗糖油茶,叫"喜茶"。婚事结束。(6)</h3> <h3>"百家宴"是这里集体待客的最高礼仪:寨民各家自备酒饭菜餚,集中到鼓楼的楼坪下,放在一字儿排开拼连的长桌上。初时是一家坐在一起,吃开时就可以随便互相你吃我家的我吃你家的了。都是任食任饮,觥筹交错,吆五喝六的那种埸面。简直是有亲无疏,热闹非凡。"吃百家饭,联百家心,驱百种邪,成百样事"成了"百家宴"的口号。纯朴的寨民,特别注重团结和谐,从一张庆"三八"妇女节的捐款公告上也反映出来这里的人民很友爱。我也从这公告中得知这里很多人姓奶,姓杨、姓管、姓亚、姓婆的也有,连起来读就是杨婆管亚奶了。除了杨姓,其它姓实属少见。</h3><h3>朦胧中一声传一声的鸡鸣,引起了无限兴趣,这种声音没听很久了。马上起床,依栏而望:寨林、晨曦、鸡鸣,好一个山村的早晨!栏杆旁有木枱櫈,木子拿来了昨天大姨送来的粽子,老僧自带的茶叶,滾起枱上的那壶水,一番享受,单等车来。昨天他姐夫答应找车送我们去布央,早点出发可以避过收费。#@¥$^-^被收费的机会真多。 (7)</h3> <h3>绕了一弯又一弯,上了一坡又一坡,虽不觉得危险,但也是跌跌撞撞。车到山顶,果然是仙人山,除了我们,就是茶田,人影无只,收费全免。吸口仙气,走过观云阁,再上荟翠亭,一切景物尽收眼底:群山环抱,我们站着的地方是由几个小山头组成,迂回弯绕,全是一级一级的梯田,从山顶一直排到山脚,层层叠叠,绿绿油油。望着群山的白云飘飘,看着眼前的碧绿蒼翠。一首歌谣已从囗出:"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传四方…"。很怀疑这首歌的作者当年是来到这里触景生词才写出这么好的歌。</h3><h3>翠滴滴的茶芽,在稀雾中悬着的颗颗水珠,有如珍珠,晶莹剔透。忽然走了心:这时采下的茶叶,一定是特别好饮。如果当上这茶埸老板,定将此茶美其名为珠露茶,再配上广告写明珠露留香,沁肺润腑,排毒养颜,治病防癌⋯,让它饮誉全世界⋯。</h3><h3>群山依然是云雾缭绕,茶山依然是四野空旷,在这美景良辰的时刻,不趁机会排气泄愤还等何时?一个双臂伸开,来个揽挽群山状,扬起脖子就是尽喉大喊一声:"哎一,我来了一"。随着这声音一起,"我是XXX,这个世界谁怕谁?","少你么?","少你又如何?"一声比一声吼的声音霎时间彼此起伏,直冲云天,喊到最后连"狼来了","要死了"都喊出来了。(8)</h3> <h3>荡气回肠,群山回响,一时间把这寂寥的山野推向了热闹的高潮。兴奋得有人玩起了偷新娘,一把背起小姨子连跑了几个山头,吓得周围群山上的云朵也飘走了去…。人活世上,平日岂无烦气闷气积郁?伤身之气,最好就是用这种方法去排除。可不,刚才竭尽全力的大声呼叫,滞气废气全排出来了,哪个不是变得神清脉动、血通气和?什么叫游道?游道就是在旅游过程中不忘养生之道。刚才的养生方法,又有多少人懂得呢?伟人的吐故纳新之说难道虚假?医院里头叫人清肠胃也是这个道理。</h3><h3>姑娘、茶园、旷野,忽然想来一张吹笛的照片,马上回车上,从行李中找出那支从玉屏买来的笛子,要借小芳陪衬来一张。谁知大家要彔音录像,也罢,几十年没吹过笛了,试试也好。谁知道出尽底气了,才把巜映山红》"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和巜情深谊长》"五彩云雫空中飘,天上飞来金丝鸟,诶~,诶~,红军是咱们的亲兄弟,长征不怕路途遥。"这两段吹完。曲调婉约,笛声悠扬,余音可以绕过几个山梁,但可惜就是无人鼓掌,只赚了一张巜笛声引得阿妹来》的照片一张。(9)</h3><h3><br></h3><h3><br></h3> <h3>茶园那边长着一棵树,鲜红的果,绿色的叶,很是可爱。司机说是杨梅,可以摘来食。尝了两颗,酸里带甜,十分可口,如果可以让多摘带走,真会去车上拿个袋子来。</h3><h3>离开布央,途中遇到一个山寨,听不懂司机说是什么寨了,停车又拍了几张。返到岩寨,大姨大芳她们送给我们又茶叶又粽子的,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乡民百姓的纯真善良,是城里人可比的么?知道这里过端午节是怎样的吗?把裏好煑熟的粽子全部担到娘家去,越多越好。送给我们的,难道不是他们自己舍不得吃的么?感动极了。</h3><h3>车一直送我们到达三江,小芳早已联系她的朋友,在那里要煑油茶等我们去吃,在月亮街的另一个尽头,便是她朋友的店铺。在等吃油茶的时间里,我们又一次去风雨桥那里游览一番。我在一木艺店里买了一件花开富贵的崖柏雕刻工艺品,清香幽幽,工艺很好,木质靓而且够大气,还是这店主亲手制作的呢?他的根雕很有名,后来上网查过他的作品展览。崖柏,早几年还以克算价呢?这个才六百多元,值了。</h3><h3>油茶真的称得是上等的美食,吃了几次都感觉不错。这次又是特别好食,连平日食到嘴尖尖的几位个个都啧啧之声赞不绝口。(10)</h3> <h3>篇后抒怀:临江把酒,喜也洋洋,三杯落肚,理得他人儿女情长之殇?山顶欢唱,乐也洋洋,大唤狂呼,谁记得他妈姓李姓张?樵笛音响,茶山飘香;古桥跨江,流溪水响;寨林叠叠,炊烟袅袅;田园蓬蒿,古巷风凉;民风良善,俭朴承传。山野里头的旧寨,对于饱受尘嚣干扰的城里人来说,确是属于宜居的好地方。作为游者,不必抱着一心要面面俱全,来过总算是见过,如要全部经历一下这些民族风情,除非是在这里生活一辈子了。就当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吧,把旅程当作个健身运动。一路健身一路修行一路增长见闻,玩个开心就是了。</h3><h3><br></h3><h3>篇后留言:程阳八寨(我们玩的是马安寨、平寨、懂寨、岩寨和程阳大寨,平坦、平潭、吉昌三个寨不是集中在这儿)是三江民族特色中的一个部分,其景之美不是可以用几句话能表达出来的。如果细心留意,还可发现寨中有田,田中有寨,秧苗种在寨楼下的奥秘。如果肯住上他几天,在附近多玩几处绿水青山,多感受一下古寨闻鸡鸣,高山流水响的意境,多品尝一下山里人的茶香与酒香,多领会一下侗族人民的纯朴与热情,多领略一下白云生处有人家的风光⋯。相信,深山古寨里头的许多秘密、风雨桥下埋藏着的许多故事会真被你发掘了出来。(11)<br></h3> <h3>湘黔桂八日游散写七.柳州</h3> <h3>吃完油茶后,车子送我们到三江南站,站外有卖水楊梅的,150元一筐,大约三几斤吧,想买点带回家了,但同行者一句话说在柳州也有得卖,加上肩上还扛支崖柏根雕,确实也有点麻烦,只好作罢。</h3><h3>高铁直达柳州,在柳江边近鱼峰山公园的酒店放下行李后我便跑去江边看景色了,谁知道又骤然来了场大雨,几乎被淋湿了身。柳州的变化是太大了,站在江边张眼一切,跟三十二年前完全不一样了,原来的印象已经全无。包括我们住的酒店附近,当年基本都是空旷地,除了一些摆卖杂物或卖点什么小棺材的外,哪来这么密集的高楼?最记得当年在酒店旁边的地摊上买了一位老妇人的鱼型花瓶,回家后想种棵万年青却发现瓶子是漏水的。那是1987年的事了,我们一行17人从广州出发往武汉、洛阳和西安,最后看了白马寺和兵马傭后为去不去华山问题竟成两派争个面红耳热,结果成就了第二个西安事变,一帮重经武汉返广州,我和另一帮去完华山后在潼关坐火车转重庆(那次也是第一次参观了渣滓洞、解放碑、长江第一桥、坐过江缆车和上下坡缆车)再走贵阳转柳州(这里不作叙述了)。</h3><h3>雨势减弱了,他们也站在酒店门口了,会合了他们后一行人沿街边去鱼峰山公园,沿途也顺便看了几间玉器铺的货,很杂,而且很贵。可能是兴趣所致,十几年前知道鱼峰山公园也是柳州市的奇石交易地,所以这次专门也去看了,谁知道已经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了,里面摆放着的全不合意,看场面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吊零!。 (1)</h3> <h3>鱼峰山公园搞得还不错,池塘水榭的,绿树成荫,连鱼峰山上的草木也变得很茂盛,不像以前孤零零的草木稀疏,山下的刘三姐白泥塑周围什么都没有。现在既然来到这里,就照多几张相片吧,因为曾几何时当年我和那帮同一战线的朋友也曾在这儿照过几张相片,三十多年过去,有个别的早已经作古了,有两个去了美国,还有个别的不知道落在何方并且生死未卜了。人啊,活着一天就快乐一天吧,明天是生是死别去预测了。照够相片,晚饭时间到,一行人在小芳的带领下去到了一个具有划时代特征的叫什么的人民公社食堂的歺厅里头就歺。因为有特色,所以很想给那些服务员多拍几张照片帮这个歺厅卖广告了,但很遗憾,一见我想影他们,个个都有意避开,只好算了。反正卖几多广告都没有收过一分钱,一不小心反让别人觉得自己长得有多美,连我这个老头子都对她们垂涎三尺。</h3><h3>横竖都是鱼鱼肉肉和酒菜了,说什么这里的鱼是河里野生的,还不是一点鲜味都没有?好在几块豆腐还有点口味,这可能近期患了点厌食症了。(2)</h3> <h3>晚饭后在附近的江边小公园看江景,黑里糊浆的,灯色昏暗加上雨后阶级滑溜,每步都要小心。听小芳介绍,以前这里曾是寻欢交易市场,在夜幕的笼罩下,不少想偷吃的馋猫和迷途小鸡儿就在这儿讨价还价,完成交易。社会风气好转了,这些交易不会再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进行了。但留下来的蚊子很多,个头又大,而且作风上似乎还带有遗传性:十分缠人。把人干扰得连对岸五光十色的喷水雾幕都无心情看下去。</h3><h3>见我们心情不对,小芳建议去滨江公园,她现在柳州工作,对环境比较熟悉。也算作是尽地主之宜吧,叫来一部滴滴车,带我们去了滨江公园,但方位在哪里一塌糊涂,只知道是在柳江边。是新立的,沿江边而建,游人倒也不少,卖吃的,卖艺术品的,啥都有,灯火辉煌,灯色彩艳。</h3><h3>让人产生兴趣的是在那棵大树下的大船锚,因为它一下子就让人想起了三藩市和芝加哥:因为在那里的码头公园和海军码头也曾摸过这样的大船锚。不是因为它们的稀奇,是因为它们来得大,总让人产生联想,不知道这船有多大,载什么的。</h3><h3>让人产生暇想的是一个人沿着五六十级石阶下去站立在江水边的那一刻。望着灯影下朦胧的江水在眼前流过,一下子多少往事涌上了心头:少年时代在巜广东民间故事》和巜广西民间故事》看过的有许多故事就是从这眼下的江水中流露出来的,朴实而且凄美。尤其是关于爱情传说的故事,怎会像现在这样?大多数人除了物质,其余都是假的?! (3)</h3><h3><br></h3> <h3>人生百变,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态,许多事情都是无法一概而论。不变的只有是演译出来的所有故事最终都是沉没在永不停息的历史长河之中。人生是短暂的,每个人终归死去,活着只是一条生命而已。做人真的莫须烦苦太多。</h3><h3>夜了,也疲劳了,打车返酒店。</h3><h3>翌晨,离乘高铁打道回府的时间还早,以为就近再去鱼峰山的奇石市场看看是否有早市,谁知依然像昨天一样,死气沉沉的,只好兴趣索然的往回走。</h3><h3>公园的早上空气质量不错,也有散散单单打太极和跳舞的几位大爸大妈。一个约六十多岁的男士用长笔醮清水站着在地上写毛笔字,正楷,笔锋凌利,很有九成宫之风。</h3><h3>一中年女子坐在在一圆形的树木护栏石櫈上,旁边放着不少竹笛葫芦丝等乐器,应该是等人一齐学习或表演什么的。一时兴起,请示过获得批准后顺手拿起一支竹笛吹一吹,觉得货版不入流。再抓起旁边的葫芦丝,用尽全力才把巜芦笙恋歌》主题曲吹了一段。反正就是音色一般,技艺不够就是了。</h3><h3>中午饭依然是去那人民公社的饭堂里,热情的小芳尽了地主之谊后不得不跟我们分别了,因为她还要工作,而我们也要去车站上车了,明天他们两个也要工作了。</h3><h3>广州南站再转高铁返到小县城已经是晚上近10点了,一个在前一站已经下车走了,剩下两个下车后没有人来接车,只好各打各数了。晕头转向的我,竟然以为是在公交车站下车,还跟的士佬为价钱吵了几句,当车子拐了几个弯后才知道自己是从高铁站里出来的,里程远3公里。 (4)</h3> <h3>篇后抒怀:凡事讲究心情,即使是散写,没有心情连散写都写不下去,甚至不想写。可不?这散写的最后一段三几百字确实是刚才完成的,前面的几乎是半年前就写好了。在草草收笔前,还是将柳州作最简的介绍一下吧一</h3><h3>柳州,史称"龙城",三江四合抱城如壶,人口400多万,少数民族占百分之五十六,国家甲级旅游城市,属广西较大的一个地区。建城史可追溯至汉武帝时期,有柳宗元衣冠塚、柳公祠、赵家井、千页岩及刘三姐升仙的鱼峰山多处景观。柳州棺材质量名逾天下,古有"生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之说,足见其品质。民族传统节日:花炮(正月初三、二月初三、三月初三)、歌圩(三月初三)、芒蒿(正月十七、十八)、芦笙节(九月廿七)、盘王节(十月初六)、斗马节(十一月廿六)。市花:宫粉羊蹄(注:这花秀美飘逸)。</h3><h3><br></h3><h3>篇后留言:柳州虽是到过两次,但除了鱼峰公园及夜观柳河之外,基本上对柳州的诸多景观及各类特色了解仍十分模糊。如果再有机会到柳州,很想在那里多逗留几天,起码要沿柳江边走一趟,最好能租只小船游览一番。再者登上鱼峰山俯瞰一下柳州城的风貌。要不,在柳州附近的县城或乡村里开一开眼界那就更好。 (5)</h3><h3> 2019.4.14.于美国芝加哥. </h3><h3> (旅行时间:2019.5.31.至6.7.)</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