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text-align: left;"> 2019年12月13日,大理市下关四中正阳校区理化生教研组一共八名教师赴曲靖市名校——麒麟区第七中学教研</span></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h3><u>百年大计,教育为本,</u></h3></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u>教育大计,教师为本。</u></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text-align: left;">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充分发挥教学教研中的引领作用,提升教研组的教研水平,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重点。</span></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p style="text-align: left;"> 这次的教研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有效地激活了各学科的教学研究。营造了互动式的对话氛围,引起了教师们之间的反思与共鸣。帮助教师实现了理念的更新,观念的变革,行为的转变。</h3></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刚进校门</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校长和办公室吕主任热情的接待了我们</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第一篇 惊叹</font></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吕主任的带领下</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先参观了校园文化,老师们都陶醉在七中这个诗香书院,校园文化底蕴深厚。</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校每一栋楼都有名字,名字都是出自<b>《蜜蜂赋》</b></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蜜蜂赋》是由晋代的郭璞所写</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一灵感来自云南大学教授的巧妙设计</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萦津、采营、陈省、园荟、林谷。每一栋楼代表的就是一个年级,在这整洁宽敞的教学楼里,朗朗书声,朝气蓬勃的笑脸洋溢在孩子们的脸上。</h3> <h3>校园内中国古代六艺和西方七艺比较</h3> <h3><font color="#010101"> 阳光明媚下,走入第七中学,走入这优雅的学习殿堂,即使是冬天也如此温暖。</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第二篇:入迷</font></h1><h3><font color="#010101"> 吕主任带我们参观实验室</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物理实验室</font></h1> 麒麟区第七中学物理实验室是随学校建立而创建起来的,所有仪器和设备都是按标准来配备。物理实验室共有三间,共有力、热、电、声、光五大类,共可开出102项实验,包括35项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大大满足了物理课程实验教学目标,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育奠定了基础。<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化学实验室</font></h1> 接着我们在吕主任的带领下参观了化学实验室,聆听了吕主任对学校的实验硬件设施建设和实验教学的详细讲解。不得不说,化学实验室设备齐全、设计严谨。每张实验桌上都有气体收集器,这就避免了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有刺激、有污染、毒性气体的扩散!这点非常值得借鉴!<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生物实验室</font></h3> 生物实验室:干净敞亮、设备齐全,显微镜质量优良。干净整洁的器材准备室,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走廊文化,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优良空间。<div><br></div> <h3> 物理、化学、生物实验的开展直接影响这三门理科的教学,教学离不开实验,麒麟区七中充分利用各科特点,有效开展各科实验,并且非常值得借鉴的是:该校在实验教学这一块非常重视,可以和北上广相媲美,利用了NB虚拟实验室,最大限度开展了实验教学!</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第三篇:沉浸</font></h1><h3>麒麟区七中物理、化学、生物一共9位教师向我们展示了异彩纷呈的课堂,我们沉浸在其中。</h3> <h3><font color="#010101"> 高效的课堂,认真负责的老师,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会使学生们会加倍的收获!</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生物课堂</font></h1> <h3> 第三节生物课,汤惠香老师作为一名资深的生物学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幽默风趣的例子、亲切和蔼的语言,娓娓道来,把《绿色植物和生物圈的水循环》这节课讲活了。由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引发出水循环,学生易学,真正做到了“水到渠成”!课后,我校生物教师李文军、薛如丽和汤老师深入交流取经,学习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中会遇到的诸多问题,受益匪浅!我们将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摸索进步!</h3> <h3>名师杨春燕老师上课视频</h3> <h3> 第四节生物课,也是《绿色植物和生物圈的水循环》,相同的课,不同的教学方法,名师杨春燕亲身示范,为我们展示了叶片中气孔的开放和关闭的例子,课堂教学深入人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h3> <h3>第五节生物课,王艳老师的《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这节课可以说是为学生提供了辩论赛的素材,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有许多假说,目前为止科学界也没有准确的说法,这为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学生们各执一词,辩论精彩绝伦,这样的教学模式轻松解决了节难学难懂的内容,值得我们多加尝试!</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物理课堂</font></h1> <h3> 物理,第三节课,高雄波老师的《电功率重难点、易错点突破及方法技巧》,从电功、电功率、电热的定义入手,将整章公式串起来讲解,再通过典型例题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各个公式应用的场合,判断计算电功率、电功、电热的一些常见问题,对于解决电学中中考压轴题很有帮助。高老师教学的特色之一就是让学生上台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讲解解答过程,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使我们受益匪浅。<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化学课堂</font></h1> <h3> 第三节化学课听了何济萍老师的第八单元课题三《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三课时“金属资源的保护”,何老师很善于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出发,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探究铁制品生锈的过程以及防锈的原理和应用,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也善于从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h3><div><h3> 第四节化学课,我们听了经验丰富的田德艳老师的课《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有关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的专题计算”,田老师从复习铁的冶炼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导入,让学生动手书写化学方程式,既帮助学生对前面所学做出了巩固,又对后面的计算进行了很自然的铺垫。 在教学的过程中,带着学生认真地解读题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学的亮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讲解解答过程,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是我们受益匪浅。</h3><h3> 第五节化学课,曹金三老师的《有关滤液、滤渣问题的分析》,以铁和硝酸银、硝酸铜混合溶液的经典例子为起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学会分析滤液、滤渣判断当中的一些常见问题,采用启发、提问、总结等教学手段,对于解决选拔性的中考题,突破高分很有帮助。同时使得作为同行的我们耳目一新,对我们今后的复习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真是不虚此行。</h3></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第四篇:提升</font></h1> <h3> 来自西南大学附中的殷振洋老师带来的两场讲座:《妙用素材,巧设活动——唤起内在价值认同》、《问题学生转化新理念——心灵管理》,殷振洋老师从班级建设、班级文化、班级活动、问题学生管理四大方面,特别是问题学生的管理方面,无私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同时用一张张图片,讲述了他和孩子之间的动人故事,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她,只有爱才能教育孩子。</h3><div><h3> 最后,殷老师说:我觉得课堂管理不是靠管,而是靠打造,如果你能打造一个足够吸引人的课堂的话,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认真听你讲课,班级管理将是一个很轻松的问题。</h3></div> <h1><font color="#b04fbb"> 第五篇:收获</font></h1> <h3> 在面临中小学教改的重大转折时机,我们要走出去,请进来,同研共教,多加思考,不忘初心,服务学生。在教研和教学中,每个人都需要加强学习,加强反思,学会反思,只有不断的反思,才会不断的有创新出现,才能更好的构建高效课堂。</h3><h3> 对教师来说,课堂效率不是讲课的效率,而是学生学习的效率,也就是学生上完课之后,能不能达成预定的学习成果呢?如果能的话,这个就是高效率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我们努力的目标!<br></h3><h3> 艺无止境,学无止境,工作亦无止境!</h3> <h3>编辑:薛如丽<br></h3><h3>图文资料提供:理化生各位教师</h3><h3>审核:彭建丽(下关四中正阳校区副校长)</h3><h3> 杨裕涛(理化生教研组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