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毅斌||富平庄里戏院子

秦 伊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富平西北三十里,<br>有座古镇名庄里。<br>古镇升级试验区,<br>有座戏楼要拆除。</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时代在变迁,庄里在发展。昔日的庄里古镇将成为了陕西省小城市综合改革试验区。庄里戏院子被拆除了,取代它的是一座现代化的停车玚。 做为土生土长的庄里人许毅斌来说,这多少还是让人感到有点意外和遗憾。这座文物的消失让他们这一代人失去了一个念想。为记录庄里古镇的这段历史,也为记载庄里戏院子为庄里人所做出的贡献,让庄里的老百姓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曾经的一段生活记忆,许毅斌精心整理了《难忘庄里的戏院子》一文供大家欣赏并留存。</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代序、编辑:秦 伊</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图文/许毅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庄里戏院子地处庄里镇南门城墙外50米处,这块地盘的前身是庄里镇的马王廟,双庙以及庄里镇的四景之一“木牌楼颠倒朝下"的庙宇之地。它始建于一九五三年,一九五四年建成并对外开放营业。</p><p class="ql-block"> 戏院子占地面积约九亩大,南北长100米,东西宽60米,正门在北端,砖木结构,建筑面积三开间,中间一间是检票出入通道,东边一间是售票室,西边一间是看护剧院工作人员的寝室。戏院子中间偏西墙处还保留了马王庙遗址,里边可供剧团演职人员居住。为了方便群众,戏院子还增开了西门,东北角设立了厕所,南端正中是剧院舞台大厅,舞台为人字大梁砖木结构,建筑有演出前台和化妆后台之分,舞台两边为乐队奏乐的地方,一般情况下,东边安排放置击打乐器,如司鼓,勺锣,扇子,铙,梆子,铃铃等。西边安排放置民族乐器如板胡,二胡,杨瑟,琵琶。西洋乐器小提琴,大提琴,小号,管乐之类的音乐。乐队的上方还有一个小二层,主要是操作灯光和布景用。</p><p class="ql-block"> 戏院子属于露天剧场,一年四季均可接待演出剧团,三伏天,三九天演出较少,观众观看演出只能在晴天。若遇下雨只能停演 。</p><p class="ql-block"> 庄里镇老城区内,在外工作人员多,街面做小生意的人多,生活较富裕,每当外地剧团来庄里,都会在庄里街道上张贴戏报广告,庄里镇人看到戏报后,如晴天霹雳,奔走相告,街谈巷议,这次又是谁的主演,鬚生是谁,旦角是谁,谁的演技好,那个小生长的英俊,那个小旦长的漂亮等等。庄里镇人对戏剧情有独钟,热情高涨,只要是西安或好一点的剧团来庄里演出,观众场场爆满,人多时接近千人。演出中,台上演员高潮迭起,台下观众掌声雷动。几乎达到了"台上演员是疯子,台下观众是傻子"的境界。有些剧团来庄里一趟演出竞长达一个月之久。</p><p class="ql-block"> 可庄里镇周边的农村就不一样了, 那个时代农村人看一场戏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一般人想看一场戏,票价要两毛钱哩!拿现在来说,微不足道,不值一提。可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六十年代初,这两毛钱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那时候我们上小学时,一个学期的学费才两块钱,一个成年人劳动一天还挣不到两毛钱,个别贫穷地方,一个劳动日才挣7分钱,勉强能买一盒羊群烟。花两毛钱去看戏,是一个很奢侈的事。一般乡下农村人一年都看不上一次两次戏。</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的家是城镇居民,住在庄里老街,父母上班有工资,条件还算不错。我们手里时常有些分分零花钱,一年也能看上十次演出,但大多还是舍不得花钱买票。剧院当时有个人性化管理的规定,剧院把购票的观众检票进完后,演出距结束约二十分钟时,大门敞开,让一些买不起票的穷人和娃娃们免票进入。旧社会把这叫做看“巴巴戏",五十年代叫解放了。当收票的人撤去桌子,将大门打开,我们这些早等着看"巴巴戏"的孩子高兴地欢呼雀跃,高呼"解放了",随之鱼贯而入。可惜的是只能看个结尾,这在当时已经是莫大的"优惠"了。因为那时代的文化生活太贫瘠了。</p><p class="ql-block">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个时候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机,更没电脑和微信,唯一的娱乐项目就是看一场电影,看一场戏剧,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给人们带来教化和快乐。</p><p class="ql-block"> 庄里剧院虽然没有座椅,设备简陋,夏季炎热,冬季寒冷,但经常有各地的剧团前来庄里戏院子演出,附近的有曹村剧团,富平剧团,耀县剧团,铜川剧团,三原剧团。就连西安的大剧团五一剧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著名的西安易俗社都时不时来庄里演出,因为易俗社的团长高培支是富平人,易俗社的老一辈教练赵杰民,是庄里镇北大巷人,教练杨文秀是庄里镇藏风巷人,易俗社每次在庄里剧场演出前总是说富平县是易俗社的故乡。我们许家伯叔大哥许春正在部队服役,转业到河南洛阳,她的大女儿在河南豫剧团当演员,她们剧团从八百里外来到庄里演出,并看望了许家长辈和我的父亲,让我们许家族人喜出望外,深感骄傲和自豪。</p><p class="ql-block"> 每次演出,戏院的后面也非常热闹,有卖鸡蛋醪糟的,有卖凉粉、饸饹、炒面的,还有卖烧鸡的。我最喜欢吃的是鸡爪子、鸡血,因为一只鸡爪子二分钱,一块鸡血二分钱,其实最好吃的是鸡大腿和鸡胸部上的肉,因为两毛五分钱,价钱太贵,我们吃不起,只能闻一闻烧鸡的味道,给嗅觉过个生日罢了。</p><p class="ql-block"> 最难忘的是一次看戏,是头被打出了血。庄里剧院是露天剧场,没有座位。一般情况下都是观众自带凳子,带凳子的观众坐在前边和中间,不带凳子的观众站在两旁和后边。那时候的人觉悟不是很高,遇到演出精彩的时候都想站起来看一下演员美容美姿,这样一来,前面人站起来,挡住了后面人,后面人也跟着站起来,这时候有些爱奏热闹的年轻人趁机前呼后拥,互相拥挤,一片混乱。时不时有老人和孩子被拥挤踩踏受伤。为了维护演出秩序,剧院方每晚派出一名"打手"维持秩序,在观众起哄拥挤时,用一根长达一丈长的竹杆,前、后、左、右、胡轮,平息站立拥挤的"不法"观众。有一天晚上看戏,遇到精彩片段,群众一下站了起来,执勤的"打手"赶紧用长竹杆左右前后胡轮平乱,由于躲闪不及,竹杆重重的打在我的头上,手一抺,核桃大一个疙瘩,再一抺已经出血了,但不严重。回家后,没敢告诉父母,也没有治疗处理,至今头上还留下了一个小疤痕。尽管受了点小伤,但庄里剧院如有演出,"好了伤疤忘了疼”,依然如故,喜欢挤在人群中看戏,乐在其中。</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后期随着半导体收音机的出现,人们的文化生活有了新的变化,工人上班,农民下地都把收音机装在身上,带进工厂车间,地头田间。七十年代电视机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多样化,电视也能播放戏剧了,庄里剧院的演出慢慢减少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文化生活的丰富,庄里戏院子的演出越来越少了。二十一世纪初,庄里剧院的历史使命即将完成,它的生命力几乎走到了尽头,人们再不用冒着严寒、酷暑拥挤在露天剧场观看演出了。</p><p class="ql-block"> 庄里剧院兴建至今近七十年了,它为庄里的几代人提供了精神食粮,丰富了工人农民的文化生活,陶冶了老百姓的情操,庄里剧院为庄里地区的精神文明做出了一定的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