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忆·甘南行

朱月琴

<h3>莫道桑榆晚,</h3><h3>为霞尚满天……</h3><h3>趁着现在还有梦,还不算太老,腿脚也还走得动,2019.7.29—8.23 已逾古稀的我报名参加了由金广尧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二十六日甘南行",去看看长河落日,去看看大漠孤烟……</h3><h3><br></h3><h3>一辆大巴,三十三人,结伴从上海出发,向着甘南,一边走,一边游山观景,一路欢歌笑语,好不快哉……<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壶口瀑布——我们此次游程的第一个景点。   </h3><h3>人称"九曲十八弯"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壶口瀑布是镶嵌在九曲黄河之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全世界至今唯一的一处金黄色大瀑布。</h3><h3>壶口瀑布位于山西省吉县与陕西省宜川的交界处。两地以黄河为界,河东是山西,河西是陕西,两地的岸边小镇也都叫壶口镇。</h3><h3>壶口瀑布,是因黃河水流至壶口一带,两岸苍山夹峙,顿时便把奔腾的河水一下子约束在一道狭窄的黄河峡谷之中,聚拢的河水呼啸而至,转瞬之间即跌入万丈深潭,溅起的浪涛上下翻滚,恰似巨壶之内黄水在沸腾。</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好一个"黃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壮观的壶口瀑布!大美的壶口瀑布……</h3> <p class="ql-block">靖边波浪谷</p><p class="ql-block">位于陕西省靖边县东南龙洲乡闫家寨子的靖边波浪谷,也叫靖边红砂岩峡谷,属于丹霞地貌景观。峡谷中的岩石主要是红砂岩,外观呈现出一层层蜿蜒的纹路,如同层层重叠的波纹和汹湧起伏的海浪,放眼望去,极其壮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波浪谷的奇妙景观,是由漫长岁月的风、水雕琢砂岩而成。它们记载着时光,记载着这里的地质变化。波浪谷,是黄土高原上的一抹炫红。</p> <h3>雨岔大峡谷</h3><h3>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的雨岔村,如同一座美妙的艺术宫殿。峡壁凹凸有致,线条优美流畅,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淳朴、和谐、自然……</h3><h3>一缕缕阳光从峡顶射入,啊,金光灿灿,如梦如幻;时而朱红如砂,时而飘逸流动。走进峡谷,宽阔处数人并排可行,窄的地方只能容一人通过。</h3> <h3>据介绍,峡谷的形成大约在亿万年前,当地曾发生过强烈的地震,黄土大山分开,形成一条条裂缝,有宽有窄。后经暴雨、山洪冲刷,地表被层层切割之后,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种独特的峡谷地貌景观。</h3> <h3>麦积山石窟</h3><h3>麦积山石窟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小陇山的一座山峰之中。石窟依山而建,上下高达一百四十余米,至上世纪50年代才被人们发现。</h3><h3>麦积山石窟因其外形与当地田野上随处可见的收割小麦之后摞成的麦垛极为相似,故名麦积山石窟。</h3> <h3>麦积山石窟的历史文化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石窟一共存有二百二十余洞窟,一万多座精心雕刻的石像,以及一千三百平方米的精美壁画。为了更好的保存历史文化,2018年开始,毎日石窟门票限量,每天只轮流开放部分洞窟。</h3><h3>石窟因受地震毁坏,南宋时期的人们为修葺洞窟而建造的木钩栈道,也成了石窟的一大特色景观。</h3> <h3>伏義庙</h3><h3>伏羲庙坐落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城区,据史书记载,中华民族传说中"三皇"之一的伏羲就诞生在这里。伏羲创造了人类,繁衍了后代,首创了八卦,概 括了天地万物运行之规律,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h3><h3>追根溯源不忘祖宗,千百年来,伏羲庙内香火延绵不断……</h3> <h3>八坊十三巷</h3><h3>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首府临夏市。</h3><h3>临夏,古称河州,又称石坊,而八坊十三巷则是河州民族风情古街区。从唐朝至今,围绕着八座清真寺逐渐形成了八个教坊、十三条街巷,故称"八坊十三巷"。它融合了回族砖雕、汉族木刻、藏族彩绘,集民俗特色、休闲旅游于一体,呈现出浓郁的穆斯林生活画卷。</h3><h3><br></h3><h3>小吃店里的一碗"牛肉拉面",至今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汤美肉嫩,好吃!<br></h3> <h3>青海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境内,平均海拔为 2500米。</h3><h3>坎布拉景区以其奇特的"丹霞"地貌、茂密的森林植被、古老的宗教文化、雄伟的李家峡水电站大坝、绮丽的峡谷库区以及独特的藏族风情而著称。</h3><h3>坎布拉丹霞地貌由红色砂砾岩构成,岩体表面丹红如霞,以奇峰、方山、洞穴、峭壁为主要地貌特征。</h3><h3><br></h3><h3>当地藏民淳朴、热情。尖扎县小店里的爆炒牛肉一直让我们赞不绝口!给我们留下了满满的、喷香的回忆……</h3> <h3>大巴经过几个小时的行驶,终于穿过了茫茫的黄土地。翻过垭口,哇!……一片绿色悄然出现在眼前——噢,我们来到了甘肃夏河甘加草原。</h3><h3><br></h3><h3>夏河甘加草原,海拔3000米以上。群山环绕,碧草连天,地势起伏,蓝天、白云、绿草浑然一体,美不胜收!</h3><h3>盼望已久的甘南草原,我们终于和你见面了!……<br></h3> <h3>拉卜楞寺</h3><h3>位于甘肃省夏河县城西北的一块盆地处。是我国著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誉为"东方梵蒂冈"。</h3><h3>拉卜楞寺拥有六大学院、十八座金碧辉煌的佛殿、万余间僧舍,走在街上隨处可见穿着紫红色僧衣的喇嘛。</h3> <h3>拉卜楞寺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转经长廊。长长的转经长廊,是藏民的希望之路,是众生之灵魂超越尘世进入天国之路。</h3> <h3>虔诚的朝拜者</h3> <h3>快乐的小喇嘛</h3> <h3>则岔石林</h3><h3>则岔石林是我此次甘南行玩得最为尽兴的景点之一,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来一次"故地重游"。</h3><h3>游石林当天老天爷帮忙,太阳不晒,时有细雨,人少景美、适宜徒步。</h3><h3>石林,原本就是我们此次游程的一个重要景点,可是因为此前下了一整夜的雨,天都亮了也沒有丝毫停歇的意思。从安全考虑,一部分人打算放弃。但是经过商量以后还是决定:不能放弃,驱车前往——这么好的景点,来一次多不容易!现在想想,这个决定实在英明……</h3> <h3>在去往石林的路上牛群挡道——这是隔着玻璃窗拍摄的</h3> <h3>则岔石林位于海拔3250米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洮和南部,景区全长22公里,是青藏高原东部由地壳运动上升形成的硅灰岩石景观。</h3><h3>集森林、草原、石林为一体的国家自然保护区。这里生态原始,林木葱郁,石峰林立,流水潺潺……</h3> <h3>拾级而上——扑面而来的风景,分明就是人间仙境!</h3> <h3>过了一线天,恍若来到世外桃源——眼前豁然开朗!</h3><h3>藏地山色,一览无余,幽静、清新,诗意、远方……</h3><h3><br></h3> <h3>甘南有三曲:舟曲、碌曲和玛曲。</h3><h3>阿万仓湿地公园位于甘南玛曲县南部,黄河的"臂弯"处,海拔3600--4000米,又称塞尔喀木道。</h3><h3>由于河岸极低,河水宣泄不𣈱,形成众多水潭和沼泽地,蜿蜒曲折,成为中国最美的湿地。这片广袤的草原水草丰茂、牛羊成群,是一片原生态的、苍凉而又壮美的草原。</h3> <h3>经幡在山顶隨风飘动,寄托着藏民们美好的愿望,智慧、如意、吉祥……祝愿阿万仓人民扎西德勒!<br></h3><h3><br></h3><h3></h3> <h3>第一次来到甘南,她的广袤和人文景观深深吸引了我,此生难以忘怀!</h3> <h3>"九曲黄河第一湾"位于若尔盖县唐克乡,这里是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处。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的黄河,自西向东,迂回曲折,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四川若尔盖县唐克乡与白河相汇,状如"S",由此便成了无比壮美的九曲黄河第一湾……</h3> <h3>如今的黄河首曲,成了玛曲旅游的一张精美的名片,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客纷至沓来。</h3> <h3>九曲黄河远眺,似飞天的飘带,似圣洁的哈达。正如唐朝诗人王之涣的诗中所言"黄河远上白云间"……美哉轮焉,美哉奂焉!</h3> <h3>花湖,位于四川若尔盖和甘肃郎木寺之间的213国道旁,是热尔大坝草原上的一个天然海子,海拔3500米。</h3><h3>夏天的花湖阳光明媚,蓝天白云,碧草如茵,湖水纯净……在如诗如画的风景中漫步,真如梦幻一般,真的是无以伦比的惬意。</h3> <h3>啊……多么温馨的画面!</h3> <h3>除了生活,还有诗和远方……</h3> <h3>秀美花甲,风韵犹存!</h3> <h3>就这样与你合个影</h3> <h3>游完花湖回酒店(我们住在郎木寺),到了房间刚刚放下背包,突感胸部疼痛,我以为是背包背的,胸骨软骨炎发作了,贴了伤膏便没太当回事。孰不知过后不仅沒见好转,疼痛还继续向四周扩散!这下我紧张了,怀疑心脏出了问题。家里亲人得知后立即与酒店方联系,马上驱车前往附近的一家诊所。初步诊断为心肌缺氧引起的疼痛,开了药,吸了氧之后疼痛才得以渐渐缓解。</h3><h3>真的是岁月不饶人啊!人过七十,体质大不如前,抑或是连续几天在高原上住宿,身体缺氧累积所致。"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归来细思,大彻大悟!后来几天在高原的日子里我便老老实实呆在住处休息,以减少耗氧。我不能挑战生命,我必须对自己、对家人负责,凡事均应量力而行……</h3> <h3>从医院吸氧回酒店的路上隨拍的郎木寺街景</h3> <h3>一大早赶到俄么塘花海景区,无奈被告知:这儿鲜花已谢。兴冲冲的我们只能在景区门口拍了张集体照,之后便坐上大巴朝着下一个景点驶去。</h3> <h3>达古冰川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境内,是一处罕见的现代山地冰川,属国家4A級景区。1935年6月至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四方面军近9万人次翻越了昌德雪山、达古雪山。"爬雪山、过草地"之后,又在毛尔盖召开了历史上著名的"毛尔盖会议"。</h3><h3>千百年来,达古冰川就似一位深居闺阁的姑娘,不为世人所知晓。直到1992年一位日本科学家通过卫星观测发现了隐匿于崇山峻岭之中的她,并于同年8月远渡重洋来到黑水,对其作了为期一周的科考,结果令人惊叹:她是至今已发现的全球海拔最低、面积最大、年纪最轻的冰川,是离中等城市距离最近的冰川,并且是冰川区域内迄近为止所见的景色最为美丽多姿的冰川……</h3><h3>达古冰川距成都270多公里,距阿坝州的红原机场仅80公里。</h3> <h3>我因"高原反应",就只能在景区门口拍张照片留作纪念了。</h3> <h3>瓦切经幡群位于四川省红原县的瓦切乡,这里有为纪念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颂经祈福之地所建的瓦切塔林,塔林周围是一片连绵的经幡,一眼望去,甚是壮观。</h3><h3><br></h3> <h3>经幡是藏区随处可见的一种图腾,它是在布麻织品上书写经文,然后将其插在山巅、路口、河边等地,其意在用自然之力来诵经,以保平安吉祥。经幡在藏区的插法各地也不尽相同,红原瓦切的经幡是围成圆顶帐篷似的,而且规模之大也为藏区所少见。</h3> <h3>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h3><h3>日干乔大沼泽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湿地,这一片茫茫沼泽地中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了红军长征时艰苦跋涉的足迹。</h3> <h3>草原的天气瞬息万变,刚才还阳光明媚,一转眼却是乌云密布,紧接着便是暴风骤雨……</h3> <h3>西部牧场留影</h3> <h3>扎尕那是甘南景观之精华所在,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岳"之一,"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扎尕那位于甘南迭部县境内,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像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浑然天成、由天然岩壁自然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h3><h3>大巴缓慢的行驶在去往迭部的泥路上,高高低低,坑坑洼洼,一路巅波,一路尘土……我在想:这不就是导游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最美的景色往往是在不易到达的地方"吗?看来此言不虚。</h3><h3>扎尕那地处大山深处,高山、崖壁、公路、田园、农家、村民…..是世外桃源,是原始的处女地,四面石峰环抱,云缠雾绕,景色极为壮观。</h3> <h3>官鹅沟是官珠沟与鹅嫚沟的统称,位于甘肃陇南的宕昌,是国家4A級景区,国家地质、森林公园,为羌族人所居住。</h3><h3>官鹅沟古称"关恶",系羌语,汉语译为"峡谷"的意思。上世纪改名为"官鹅沟"。</h3><h3>沟内前14公里分布着大大小小13个色彩斑斓的湖泊,后18公里为松柏茂密的原始森林。这儿有高耸陡峭的峡壁,直泻而下的瀑布,星罗棋布的草甸,终年皑皑的雪山……</h3><h3>官鵝沟是我们此次游程中印象较深、颇值得一游的景点。</h3> <h3>陇南小九寨,醉美官鹅沟……</h3> <h3>一泓碧水绿如蓝,乐在官鹅不思还……"乐不思沪",不虚此行!</h3> <h3>青木川古镇位于陕、甘、川交界处,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誉,属陕西汉中宁强县管辖。</h3><h3>古建筑、古祠堂、古栈道,传奇历史人物,红军长征纪念馆…...青木川古镇,一个"走过路过不能错过"的景点。</h3> <h3>魏家大院内</h3> <h3>汉中石门栈道——此次游程的最后一个景点,位于陕西汉中的褒谷口。它以石门水库为依托,风景秀丽、古迹荟萃,是一处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俱佳的城郊型水利风景区。"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的典故就是出自这条石门栈道——也即褒斜古栈道。</h3><h3>悠悠千载,人们依然记得张良、韩信,历史依然记得项羽、刘邦……</h3><h3>曾有诗曰——</h3><h3>秦腔道情说韩信,<br></h3><h3>声东击西缅前修。</h3><h3>寺庙山钟千载壮,</h3><h3>栈道至今惹回眸。</h3> <h3>似是与"苹果假日酒店"有缘,一个来回,四次居住!</h3> <h3>属鼠的我:愿你在古稀通往耄耋的"晚秋步道"上,鼠头虎尾、鹤发童心,有道是——</h3><h3>谁言老圃秋容淡?<br></h3><h3>且看寒花晚节香!</h3><h3>乐乐呵呵、健健康康、安之若泰的过好属于自己的每一天……<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