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无论身份--高新区的优秀代课教师们

教育行者

教师队伍中,代课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在教师的岗位上,却不在编制中;与在编教师同工,待遇却差许多;虽早有要求取消,但多年一直存在。其中的原因很复杂,最根本的是实际需要。<br>我区现有代课教师100多名,分布在各个学校。代课时间长的有十多年。近年来,一大批代课教师在新教育实验中发现了教育的美好和工作的意义。她们不计得失、忘我投身在教育教学中,为高新教育的发展贡献着力量。<div>下面向大家介绍其中的优秀代表,向她们表示衷心感谢和由衷敬意!</div> 李利娜<div>2001年参加工作,大专学历,任教于高新区实验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及学校新教育负责人工作。<br>2014年接触新教育实验以来,她一直坚持带学生阅读、写作,通过阅读为孩子打开一扇五彩的门;曾多次到洛阳市少儿图书馆为孩子、家长做绘本课、阅读课指导,影响更多的孩子和家庭走上书香阅读的道路,让每一个受教于她的学生心存感恩,让每一个接触过她的家长放心满意。<br>她个人先后被评为2017、2018年度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洛阳市优秀班主任、 区优秀教育工作者、高新区教学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她的教育教学论文、课例、公开课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区奖;所带班级被评为市优秀少先中队荣誉称号。2019年7月被河南教育时报评选为“第8届河南最具智慧力班主任”(十佳)。</div> <h3>杨艳蕾</h3><h3>大专学历,2013年受聘于高新区青城路小学。她工作认真,积极负责。身兼数职,不辞劳苦。既是语文老师班主任,又是科学课老师、衍纸社团老师。依照新教育“营造书香校园”的思路,她营造书香班级,开展“故事妈妈进课堂”、共读一本书等活动。2015年曾获区优质课二等奖。</h3><h3>2017年,全区加入“互加美丽乡村计划”,担任青城路小学网络科学课程助教老师。2018年在全国互加计划“小狮子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优异奖”。2018年九月被评为高新区"教育管理先进个人”。2018一2019学年她所带的班级被评为高新区先进班集体。</h3> 王丹娜<div>2014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代课教师,任教于高新区实验中学,从事数学、物理教学及班主任工作。</div><div>她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所教学科成绩优异。她的教育充满艺术性,不断创新教学工作,班级管理别出心裁。她善于在工作中总结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的方法,深受学生的喜爱,深得学校、老师、家长的认可。</div><div>她先后获得中国好老师、高新区优秀班主任、高新区优秀教师等称号,优质课多次获得区一等奖,撰写的论文获市级奖励,教学成绩连续三年在区统考中获得第一名,四次被评为高新区教学管理先进个人。</div><div>2018年5月12日,河南省第十二届课改先锋公益论坛在我区举行。参加论坛的一位河南名师会后写了一篇文章,讲自己最大收获是认识两个让她敬佩人。这两个人都是再平凡不过的教师。其中一个就是高新区实验学校的王丹娜。</div><div>王丹娜老师为什么让她敬佩?她说,是因为王老师入职才四年,才做了四年班主任,却拥有了一组特殊的数字:3,6,36,42,88。<br>数字“3”,代表着王老师的三张王牌,也就是三张表格:班级分工表,纪律管理表,作业统计表。<br>数字“6”,代表的是她连续六个学期班评成绩为高新区第一名。<br>数字“36”,代表的是36个主题月。她结合新教育的五大行动,给每个月制定主题开展活动。<br>数字“42”,代表了王丹娜老师对班级42名学生的爱。她给学生写信,一封封信笺成了孩子生命中最珍贵的体验,最幸福的回忆。<br>数字“88”,代表了88个班级主题活动。</div><div>王老师作为一位没有编制的代课老师,拿着微薄的工资,干着超出常人的活,不仅没有抱怨待遇不公,而且乐观向上,对教育奉献着一片赤诚。这不能不让她肃然起敬!<br></div> 孙育东<br>2001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任教于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从事语文教学工作。<br>她扎根讲台,不忘初心,用自己的特长帮助一个个学生在社团活动和学习中找到自信;她立足课堂,潜心研究,用独特的教学方式成就了一批批孩子。她关爱每一位学生,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捧着一颗爱心,回报家长。<br>倾心教育多才多艺的她,用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多项荣誉,她先后获得市级优秀葫芦丝社团辅导奖、市优秀葫芦丝节目辅导老师、高新区完美教室缔造者、区级优秀班主任、区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 <h3>王锦景</h3><h3>本科学历,青城路小学英语教师兼少先大队辅导员。</h3><h3>在高新区从教至今已15年,她工作勤奋、刻苦、踏实、认真。在教学实践中,采用英语节拍教学,融入音乐节奏培养孩子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互帮小组、关爱后进生、因材施教、改变教学模式等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学成绩在全区英语质量检测评比中一直名列前茅。前年腿部骨折期间,为了不耽误学生课程,强忍病痛拄双拐给孩子们上课。</h3><h3>她曾荣获洛阳市 “文明教师”光荣称号。多次被评为高新区教学管理工作先进个人、高新区优秀教师、高新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16年9月份,作为高新区优秀教师代表接受洛阳日报社采访并在洛阳日报教师节专题版面刊登。</h3> 何佳乐<div>2015年9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任教于高新区延秋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div><div>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她坚持用诗歌吻醒黎明,用童书润泽生命,工作认真踏实、尽职尽责,用爱点亮每个孩子的心灵。在践行新教育的过程中,她敢于突破,将网络彩虹花晨诵课程带进课堂,并以彩虹花导师的身份带领全国600多个班级领略洛阳牡丹之美,领略高新区教育之丰盈。</div><div>她曾获得2016年区级优质课二等奖、2017年互加美丽乡村计划榜样教师、全国新教育实验2018年度先进个人,2018年八月获得凯迪拉克乡村教师小狮子优异奖。她参加过网络援疆计划,通过网络,给新疆的孩子带去精彩的晨诵课程。她在用爱坚守自己教育的同时还将爱传递出去。</div><div>希望路小学校长、洛阳市优秀名师禹艳红曾与何佳乐同事一年,她眼中的何佳乐是这样的:</div><div>“何佳乐是我见过的所有人中最喜欢孩子的,没有之一。她喜欢给小姑娘梳各种各样好看的辫子,喜欢跟男孩子在操场上赛跑,喜欢带着一群孩子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喜欢趁孩子们不注意时偷拍他们各种状态下的照片,喜欢在大雪纷飞时带着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她能带着孩子们连续疯两三个钟头而不知疲倦。要说她做的最多的,我认为是读书。他不光自己读,还想尽一切办法带着孩子们读。2016年9月起,她带着孩子们走进新教育阅读课程。农村孩子有书的很少,她就买来童书并利用午读的时间读给孩子们听。在当当网上,她一年买的书多达240本,买书金额在打五折后达2000多块。就这样她坚持了四年。有人问:你花那么多钱给孩子们买书,傻不傻?她说:“我们班有好几个孩子,因为阅读,性格上都有了明显的改变。阅读真的能在不知不觉中唤醒孩子们心中的美好。我觉得特别快乐。”</div> 2018年12月,洛阳市少儿图书馆辛店分馆在延秋附近的小区落成。但是,能走进图书馆去静静享受一本书的孩子及家长并不多。于是佳乐老师成了一名阅读分享的志愿者,在假期里去书房跟孩子们分享童书。她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到书房去。轮到她讲的时候,她便带着孩子们去感受书的精彩;轮不到她讲时,她会到场将当天分享书籍中的家庭教育意义跟在座的家长分享。她还在城市书房带孩子连续读了一个月的《中国梦讲给少年听》,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曾经问孩子的偶像,他们的答案千奇百怪,明星,歌星,网红主播,都是孩子们张口就来的神人。在她带孩子领略了中国的速度,看到了科技的发展,感受了复兴号、天宫二号、蛟龙号、天眼的魅力后,孩子们的科技梦、航空梦慢慢的生根。现在再和孩子聊偶像,他们会谈到屠呦呦、南仁东、杨利伟、袁隆平……她说:带着孩子们阅读改善自己的性格是小事,让孩子在阅读中慢慢明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大事。<br> 从花钱买书到牺牲自己周末时间泡在书房和孩子聊书,她始终坚持将阅读的种子种进孩子心里。” <h3>张丽培</h3><h3>本科学历,2010年参加工作,孙旗屯小学教师。</h3><h3>她是孙旗屯小学新教育完美教室“蜗牛之家”的缔造者,在这间小小的教室里,他们研发:桂花课程、秋天课程、万圣节活动、冬至活动、圣诞节活动、趣味数学……,通过搜集资料、动手操作、家长参与、亲身体验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爱上校园生活;并坚持使家长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共写,共做共行,不仅促进亲子间的感情,也慢慢提高家长的素养。在课程的实施中,她与学生的生命也在丰盈和成长。</h3><h3>她和孩子们的成长故事以《孙旗屯小学的“桂花三弄”》为题在《教育时报》头版头条进行报道,她多次到偃师、老城区、汝阳县、龙门园区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并多次为到校参培跟岗和交流的教育同行进行培训。张丽培老师所带的班级被评为河南省书香班级和高新区首届完美教室,她个人被评为“教学管理工作先进个人”、高新区“2017年度优秀合同制教师”和“优秀教育人才”。</h3> 任裴裴<br>2009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任教于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从事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br>她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着每个孩子的成长,能歌善舞的她领着孩子们走进艺术天堂,班中的孩子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尤其在舞台上绽放着自己的光彩,多次获得洛阳市电视台青少年才艺大赛、中华情、圆梦中华等舞蹈一等奖,区艺术节等舞蹈比赛一等奖。<br>她用阅读点燃孩子心中的那盏灯,指引着师生走向远方。她跟随一道共读团队学习如何进行整本书共读,让孩子真正走进一本本书中。因阅读发生变化的孩子越来越多,或是变得成熟、或是变得自信、或是变得有责任感。她跟随着童喜喜老师和飓风老师学习晨诵指导方法,与黎明共舞,让美妙的诗歌浸润孩子们的心灵。<br>她所带的班级“青竹班”多次在统考中名列前茅,并被评为高新区"教育管理先进个人”、“榜样教师”、“优秀合同工”。她研发“童书共读课程”被评为区卓越课程,所带的班级被评为“高新区先进班集体”。 <h3>张兴锐</h3><h3>大专学历。2009年加入高新区教育行列,现任教于青城路小学。</h3><h3>2016年接触新教育,正好教一年级新生,为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们尽快融入学校生活,她嗓子哑了,病了,也没舍得请过一次假。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结合平时教学工作,研发“小不点”课程,并在全区做分享。</h3><h3>2017年接手学校新教育实验工作,带领老师们营造书香校园、缔造完美教室、推进每月一事……学校的新教育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h3><h3>大力推广阅读,让书香浸润孩子们的童年。带领孩子们参加彩虹花晨诵、阅读打卡,通过讲故事、诗词朗诵会等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三年多来,她带的孩子们读了百余本书,读书成了一种习惯。</h3><h3>由于工作踏实认真,成绩突出,她被评为洛阳市优秀班主任,荣获高新区教学管理先进管理个人、高新区优秀合同制教师等荣誉称号。撰写的叙事获得2017年度新教育生命叙事二等奖,同年被评为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h3> 杨苗苗<div>2013年参加工作,大专学历,任教于希望路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div><div>她用爱心和行动去教育每一个孩子,引导孩子会读书、爱读书。她积极探索新教育的一年级课程,钻研低年级晨诵课程,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一个个孩子在她的引领下由羞涩变得大方,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登上属于自己的舞台,展示自己的精彩。她对低年级写绘课程和《新教育的一年级》的研究不仅在学校起到示范作用,也辐射到了全区低年级的老师们。</div><div>她先后获得全国新教育先进个人、高新区2018年度优秀教育人才、高新区2017年度中小学优质课语文学科一等奖,连续三次获得高新区教育管理先进个人称号。</div> <h3>郭文豪</h3><h3>2015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孙旗屯小学教师。</h3><h3>她勤奋好学,工作中勇于承担;以良好的学习心态,使自己尽快成长。她用心经营教育,用爱温暖童心,坚持利用自己的特长对孩子进行“曼陀罗心理绘画治愈”;坚信生命因阅读而幸福,教育因执著而精彩!她坚持到洛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和分馆进行公益讲座分享;到汝阳、栾川偏远的山村学校送课送教;为前来学校学习的教师进行讲座分享……她就是这样如一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在教学中以孩子们的需求为出发点,与孩子们在教育的这方乐土中共同成长。</h3><h3>郭文豪先后获得高新区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洛阳市少儿馆优秀志愿者、撰写的文章刊登在《中国好老师·课堂内外》杂志,并在全国新教育叙事评比中获二等奖。</h3> <h3>孙玉静</h3><h3>2012年到孙旗屯小学工作。长期担任学校低年级语文教学与班主任工作,说写课程项目组成员。</h3><h3>她一直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尊重爱护每一个幼小的心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重在培养习惯,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孩子的同行者”,致力于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所带班级班风良好,成绩斐然,深受家长的喜欢和学校的肯定。她坚持到洛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和分馆进行公益讲座分享,到栾川偏远的山村学校送课送教;她还兼任学校图书馆管理员和少儿馆孙旗屯小学分馆管理员,每天教学工作之余坚持开放图书馆,勇挑重担,吃苦耐劳;图书馆成了师生的另一个家园,因她变得更加温暖。</h3><h3>孙玉静先后获得高新区优秀教师、优质课三等奖、洛阳市少儿馆优秀志愿者、撰写的文章《相信据就是力量》在高新区征文比赛中获优秀奖,洛阳市少儿书香阅读年优秀辅导教师。</h3> 李玉琼<div>2004年参加工作,专科学历,任教于高新区三山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学校新艺术课程民族舞教师。</div><div>她身兼数职,却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可谓一路耕耘一路歌。她不忘初心,不改初衷,在教育的艺术领域里创造不一样的明天。</div><div>作为一名老师,她积极参与校内外的文艺汇演,带领民族舞社团的孩子们曾多次登上洛阳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演出,所编排的节目在洛阳电视台滚动播放。她先后获得高新区优秀教师、高新区优秀合同制教师、洛阳市优秀辅导教师,优质课获高新区比赛一等奖,连续三年被评为高新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先进个人。</div> 宋芳芳<br>前五龙沟小学教师,2002年9月参加工作。<br>17年来,她勤奋耕耘,积极探索,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把满腔热血献给了她挚爱的孩子们,把勤劳和智慧融入这小小的三尺讲台。<div>2014年,她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无趣与疲惫中,第一次听说新教育。带着极度怀疑的心情,开始读《新教育》一书。不久,便被深深吸引和打动,有一种拨云雾而见青天之感。反思过去,自觉心酸、惭愧。她要转变,开始自己的新教育成长之旅。<div>她带领学生们开始阅读,进行晨诵、午读。孩子们一点点被阅读唤醒、被好书陶醉。她用心研读《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56号教室》、《完美教室之中国百合班的故事》等书籍,认真学习先进经验,打造了自己的“七彩阳光班”。她还结合学校地处丘陵的特点,尝试开发自然课程。春天,带着孩子们上山寻找春天并找出各种描写春天的优美词句;夏天,带着孩子们在漫山遍野的绿色中,观察各种植物的生长;秋天,带孩子们捡落叶做树叶画;冬天,带孩子们在山中打雪仗堆雪人,体验雪的乐趣。让孩子们在自然中体验、学习。<br>宋芳芳老师和孩子们因新教育而改变,因新教育而成长,因新教育而幸福。2016年度她被评为区优秀教师。<br></div></div> 刘小利<div>2001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任教于高新区三山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br>她坚持开展班级共读活动,用阅读点亮孩子们心灯,朝着诗和远方一路前行。从低年级的“故事妈妈进课堂”到中年级的“亲子共读”,再到高年级的“师生共读”,每一个阶段都扎实开展阅读指导,丰盈学生的生命,润泽孩子的心灵。6年来,她坚持和学生一起开展“每天阅读半小时”活动。活动伊始,她提前对照课标制定阅读书单,发动孩子们每人带一本好书与其他同学分享。为了活动能持续开展,她利用课余时间把图书编号登记,记录每个孩子的阅读足迹。阅读的种子已经在孩子们的心间播下,伴着天真纯洁的微笑,悄悄地发芽生长。为了进一步推动阅读,她所带向日葵班坚持阅读打卡、亲子共读分享、阅读摘抄、课前三分钟阅读分享,阅读已经成为师生成长的最佳模式。<br>带着对教师职业的初心,她不断钻研教学,专注成长,用自我提升成就孩子们的成长。她先后获得市优质课二等奖、区优质课一等奖,高新区优秀合同制教师,区教育教学先进个人等荣誉。<br>她坚信真正的教育是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div> 赵万娟<br>我区山区小学--东沙坡小学的一名代课教师。自2005年以来代课至今。2015年初,她开始阅读《新教育》,从书中她感受到了一股从未有过的力量,于是不再仅仅把自己当做一名代课老师,积极参加区里组织的多项培训。当年暑假,她参加了区里组织的教师美术特长班,开学后,主动申请做学校美术社团的主教老师。2019年,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偶戏培训,回到学校组织孩子们排演偶戏。5月,她们的偶戏《小红帽》参加了区里的第七届中小学艺术节表演,得到了广泛好评,并在区里组织的六一文化汇演中登上大舞台。2017年9月,学校分配她接任六年级的语文、英语课,并且做班主任,她刚开始有些忐忑不安。之后,她将新教育的缔造完美教室和推进每月一事的作法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和孩子们一起制定班规班训,约定每月重点养成一个好习惯,师生关系越来越好。<br>她说:“是新教育点燃了我进步的激情。我庆幸在自己教育生涯的第14个年头,遇见全新的自己。” 刘瑞红<div>2003年参加工作,毕业于洛阳师范学院,大专学历,现任教于高新区白营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及学校新教育负责人工作。<br> 从教以来,她一直以爱育人,把一颗真心献给学生。用热爱与尊重,去赢得学生以及家长的喜爱与信任,与他们亦师亦友。她所带班级的教学成绩在全区一直名列前茅。<br> 倾心教育、多才多艺的她发挥自己的特长,把学校的手工社团做得有声有色。她用自己的努力获得了“高新区2017年度优秀合同制教师”,“榜样教师”,“区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优质课在区里多次获奖。她所带班级被评为“洛阳市先进班集体”。</div> 潘飞飞<div>大专学历,2003年受聘于白营小学,工作16年来一直担任低年级教学及班主任工作。</div><div>她带着对事业执着地追求和向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情,始终把“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作为她从教的最高准则,为了孩子甘愿奉献出自己无私的爱。 新教育实验以来,缔造完美教室成了她的梦想,她紧跟新教育的步伐,一路前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新教育的实践中她先后荣获“完美教室”“优秀班主任”“先进班集体”等。在新教育的道路上,她一直认为因为在一起,所以很幸福!</div> 王菲<div>2009年毕业于洛阳师院音乐系。现任教于实验小学。</div><div>上学期间,曾举办过个人独唱音乐会,在院系十分引人瞩目。她初到实小代音乐课,后转岗教一年级语文并兼班主任。在校领导的指导鼓励下,她开始边学边教。跟着学校名师学习。加班观看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虚心主动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讨教。她的语文教学水平进步很快,一学期后竟跻身学校语文学科骨干教师之列。她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在全区学期末教学测评中名列前茅。<br> 在班级管理方面,她边学习、边实践。先后阅读了《致教师》《正面管教》《孩子们,你们好》《窗边的小豆豆》等许多专业书籍,努力将书中作法经验,化用到自己的班上,使班集体成了一个温暖的家。</div> 李晓静<br>1989年3月生,大专学历,自2013年9月开始一直在高新区延秋小学代课。<br>多年来她一直担任班主任,任教低年级语文、美术科目。她心灵手巧,是学校手工社团、牡丹课程的负责人。<br> 任教以来,她立足课堂,潜心研究。率先在低年级引入游戏进课堂,积极倡导趣味教学法,她的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在“玩”、“乐”中获取知识,增长智慧。在家校共育中,她与家长一道学习、一起分享、共同成长。她热心公益,经常在节假日走进城市书房开展绘本分享、手工制作活动。她乐观豁达,宽容善良、朴素简单,身上充溢着生命的正能量。<br>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她用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诸多殊荣:区优质课二等奖、第七届中小学艺术节优秀辅导奖、高新区新教育榜样教师、区教学质量管理先进个人、校级优秀示范课、校级优秀教师、校级优秀班主任等各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