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苦的经历,难忘的回忆——曹黎明

冯漪

<h3>  我是贵州中学六九届初中毕业生。因家庭成分不好,在我父母亲和舅舅再三商量下,于1970年4月27日在外婆的嚎陶大哭声中,和父母默默流泪的情形下,无奈把我一个17岁高高瘦弱的女孩,送上了去黑龙江省龙江县插队的火车。</h3> <h3>这是我赴龙江前贵卅中学同班同学留影。</h3> <h3>  我们贵州中学的四个女生:曹黎明,张素素,沈锦燕,叶瑛(已去世),被分配在七棵树大队青年点。初到龙江时,对乡下的鸟,庄稼,田野都感到很新奇,吃的小米饭还以为是蛋炒飯。有时一觉醒来,看到每个人的鼻孔都是黒黑的(因为没有电,点的是煤油灯)。在艰苦的环境下,一想起上海的亲人,大家不由抱头痛哭。在这里,我要感谢贵州中学的男同胞,替我们解决了不少在生活中的困难。</h3><h3> 记得刚到没几天,我们在熟悉周边环境时,路过一户农民家门口,忽然冲出一只大狼狗,朝我们狂叫,当时我又惊又怕,慌不择路地逃跑,不料大狗马上扑上来,在我大腿上狠狠咬了一口,幸亏张素素马上背我去医院治疗。我十分感谢上海的下放医生田野,替我处理包扎好伤口,在以后的艰苦岁月里,田医生给了我们很多的照顾和帮助。</h3> <h3>这是我们插队时拍的照片</h3> <h3>  在插队期间,我最害怕做的事,就是在一片望不到边,长得很高的玉米田里除草。天闷热,到处都是咬人的虫,手拿着很重的锄头,又不肯偷懒,很认真地除草,好像永远走不到头,现在想起来也真有些害怕。在这期间,我们小队有位下放工人,绰号叫“发财"的全家,还有队支书的全家,还有位叫“傻大姐”的妇女,(其实她人不傻),他们凡是家里做些好吃的,都让我们一起去享用。虽然相隔时间太长,很多人的姓名都忘记了,但对于那些纯朴善良的兄弟姐妹给予我们的帮助和照顾,至今回忆起来,还是历历在目,心存感动。</h3> <h3>  虽然插队的岁日已过去了五十年,回忆起那些辛酸的往事,仍使人唏嘘不已。 黑龙江的冬天很冷,通常在零下二十度左右,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就是去井边挑水。那天,我好不容易小心翼翼走到吊桶边,刚刚伸手握上吊桶的吊环,手上的肉和铁制的吊环紧紧冻在一起,真是欲哭无泪!因为泪水在脸上也会结冰的,后来在别人帮助下,手才脱离下来,但是手上已脱了一层皮肉。 还有次我独自走在乡间的田野上,不小心碰到了被大风刮断的高压线,一下子把我弹的很远,还祘命大。想到全国各地多少知青在这片土地上流泪流血,有的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有时躺在收割好堆放整齐的庄稼上,仰望天空很多次很多次,祈求上天让我们早日回到温暖的家。在我病退回上海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晚上都在做那些恶梦,挥之不去。</h3><h3> 当然,我也要感谢这段插队的经历,在我人生成长的道路上,知道了农民的艰辛,生活的不易,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这段经历也让我变得更加独立坚强!我衷心感谢插队期间关心帮助我们的农民及兄弟姐妹们,祝福善良勤劳的龙江各位朋友们,愿他们身体健康,平安快乐,美好幸福的生活越来越好!</h3> <h3>作者曹黎明简历:</h3><h3>1953年11月生于上海,</h3><h3>1969年贵州中学初中毕业。</h3><h3>1970年黑龙江,龙江县七棵树公社七棵树大队插队</h3><h3>1977年上海市新光显示仪三厂劳动工资科</h3><h3>|987年中国香港华孚制衣公司中国贸易部经理</h3><h3>2007年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定居</h3> <h3>以上照片是我在墨尔本会里活动部分生活照。</h3> <h3>2018年澳洲莫纳士政府市长议员颁发给我多元文化倡导者爵士奖</h3> <h3>我们青年点的近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