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照片有感》

海城

<p>  近日翻看相册,看见一张珍贵的老照片。这是我77年参军入伍离别老师和同学后,探家时唯一一张着军装与同学的合影。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看见照片上这些熟悉的老同学,当年都很帅气,朴实,严肃的表情是那个年代人真实的写照,也是浓浓同学情的见证。</p><p> 当年照片上的张光伟,张景林两名同学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让我想起与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往事。</p><p> 我与光伟同学是小学初中高中都是一个班的同学,而且关系较密切。上学一起走,放学后约几个同学不是去他家玩就是来我家玩。光伟是个有情有意,很有亲情感的人,他有个二姑(都管她叫傻丫头),据说是小时候掉地窖里摔坏了,精神不正常,所以都管她叫傻丫头。调皮的孩子总是捉弄欺负她。每当被光伟碰到,他总是用瘦小的身子护着傻二姑,不让二姑受到伤害。光伟很活泼,很有幽默感。记得小学时他把家里的一个不能用的照相机拿到班里,装模作样的安装胶卷,给同学们拍照,同学们也摆出姿势配合他,现在想来这就是童趣吧。有时他也搞点“恶作剧”。记得有一年春节,晚上来我家玩,那时候也没什么娱乐活动,我们俩个只是下军旗玩,大人们都睡了,我俩也不玩了,我送他到院里。那时我们住的是大通院,春节时家家都在门口挂个自己做的纸灯笼,里面点上焟烛,营造点节日气氛。我送他路过我们邻居家时,他从兜里拿出一个鞭炮点燃后仍到了那家灯笼里,只听“嘣”的一声把灯笼炸灭了,他拿腿就跑,我也赶紧回家了。就听邻家跑出人,大声叫骂是谁把他们家灯笼炸坏了,吓的我也不敢出门。我一直替他保守秘密,只到现在邻居家也不知道当年是谁把他们家灯笼炸坏的。</p><p> 我们参军和同学毕业后,同学们各奔东西,由于都忙工作,忙家庭,忙子女,加之缺乏通讯联系工具,同学们很少相聚,有时路上偶尔遇见也是打个招呼,怱忙而去。但有事相求时却是热情相助,毫不推辞应付。印象深刻的是张光伟同学在砖厂当会计时,正逢我亲戚家盖房子,当时红砖比较紧张,去砖厂买砖拉砖要排队。亲戚知道张光伟在砖厂工作,为了不耽误工期,就找到我让我和光伟说一说往前排一下,一向干什么都很认真不善于求人的我还是答应帮忙,找个电话给光伟同学把事说了,光伟很快就办妥了,这就是同学情。</p><p> </p> <p>1996年张光伟张景林及同学与马守喜老师合影(前排右一为张光伟同学,后排左一为张景林同学)</p> <p>  我和光伟在工作上虽然没有联系,但有些具体事情上他找到我时,我都尽最大努力去办,我知道创业的艰难,只要不违反原则,能帮就帮一下,同学间应该相互帮助。</p><p> 光伟同学在事业上靠自己多年打拼,成为一个成功的民营企业家,连任我旗几届政协委员。可他确很低调,从不张扬。对同学的事很热心,有求必应,成为同学们值得信任的人。他成立公司时,特邀请我去参加公司成立仪式,可因我在外地学习,没能参加,很是遗憾。</p><p> 2014年我正在北京看孙子时,得知光伟患病来北京治疗。利用星期天休息时间,我和我家属约上同在北京工作的耀山同学去海军总院看望正在接受术后康复治疗的光伟。看到他时,他精神很好,我们鼓励他好好治疗,早日康复。第二年回家乡时得知他病情加重,与参加完同学聚会的几名同学去医院看望他。躺在病床上的他己不能说话了,阳武,长庚同学问他还认识不?他吃力的点了点头,眼里流出了热泪。面对此情此景,我实在是受不了了,跑到了走廊。这也成为了永别,没过几天他就离开了人世,永远的离开了我们。</p><p> </p><p> </p><p> </p> <h3>张光伟与公司同事合影</h3> <h3>毕业三十年张光伟与师生相聚乌兰布统</h3> <p><br></p><p> 我与张景林(小名大孬,外号老唠)是高中才在一个班的,我俩前后桌。他是个性格大大咧咧,很豪爽敢说敢做的人。爱好打篮球,是学校蓝球队的。那时是开门办学,高中分专业班,我们是新闻班,班主任是马守喜老师。马老师讲新闻写作讲的好,字也写的漂亮,不但给同学讲新闻写作知识,还要求学生练字。张景林是钢笔毛笔字每天都在练,而且很有成效,写的一手好字。他生性好动,而我喜静,可我们却成了无话不说的知心同学。那时,每家烧火做饭用柴都是到山上去打柴火。每当星期天,我们俩人相约,拿上镰刀背上钎子去南山湾山上去打柴火。他年长我两岁,像兄长一样照顾我,教我怎样打柴.捆柴.打背,因来回都要过条河,没有桥,都是趟水过河。他总是先过河后再返回接我,帮我把柴背过河,至今难忘。</p><p> 我参军后,我们一直保持书信联系。他调中蒙医院工作后,我与老排长闲聊时,他得知我有同学在医院工作,就让我给他买点那时比较难买的一种药给家里人治病用,我也不好意思推辞,就给张景林写了封信。很快张景林就给邮来了,让我很感动。</p><p> 参军分别三年后,我从部队探家回来,他特意请我和几个同学去家里吃饭。因他从小就在爷爷奶奶家长大,做菜的是他奶奶。老人很善良,把家里好吃的都拿出来招待我。虽说做的都是家常菜,但吃了几年部队饭,再吃家乡饭,真的的很香,而且还喝了他爷爷珍藏的酒,感到很温馨,心里暖暖的。</p><p> 那张与同学合影的黑白照片就是那个时候照的,留下了珍贵的回忆。</p><p> 我复员后,在待分配期间,经常去他家玩。聊聊工作,唠唠学校期间的趣事。有时他也带上我去帮他家属跑工作调动的事,后来真办成了,他的社交能力令我敬佩。当得知他有了孩子的消息后,我和我家属买了套童装特意去看望。</p><p> 我准备结婚时,他利用星期天休息时间来帮忙,我家大门垛子就是他帮砌的。结婚时更是跑前跑后的张罗,特别是结婚当天由于那时没有自来水,吃水都要去很远的水井去挑,他就担起了挑水的重任,至今记忆犹新。</p><p> 张景林业余时间喜欢钓鱼。没事就骑上摩托车去水库或湖边钓鱼,有时还给我送几条,虽说只是几条鱼,可显出的是浓浓的同学情。</p><p> 2014年我在北京接到他电话,说他咳嗽严重,有个医生给他推荐了一种药,咱们那买不到,让我帮他买,我走了几个大药店都没有,最后还是孩子在网上查到有,给他买上邮了回去。</p><p> 后来回家乡时,听说他已住院,病情严重,还没抽出时间去看他,他就去世了,也成为我的遗憾,一直感到很内疚。</p><p> 看见一张与同学合影老照片,引起很多回忆,想起很多难忘的故事,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进入老年的征兆吧,现在的事记不住,过去的事忘不了,常常回忆儿时童年学生时期的点点滴滴生活,真的很难忘。让我们珍惜同学情,保重身体,度过幸福的晚年。</p><p> </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