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国.印象长白山

杨勇.视界

<p class="ql-block"><b> 杨勇/作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白山脉位于吉林省白山市东南部,是鸭绿江、松花江和图们江的发源地。是中国满族的发祥地和满族文化圣山。长白山脉的“长白”二字还有一个美好的寓意,即为长相守,到白头,代表着人们对忠贞与美满爱情的向往与歌颂。长白山最早见于中国4000多年前的文字记载中,《山海经》称“不咸山”,北魏称“徒太山”,唐称“太白山”,金始称“长白山”。</p> <h3>10月初,这里已是一片深秋的迹象了,紫色的金达莱花已经凋谢,山麓上尽染的层林,叶子颜色或绿或黄或红,在晨曦的映照下,煞是好看,一望无际的林海如一卷掀开的画卷,路移景换,令人目不暇接。</h3><h3>随着海拔的增高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植被种类在变化,刚刚还是参天的大树,一下就变成灌木丛了。</h3><h3>再往上走,就只剩下苔藓类植物了。天空中云雾蒸腾,云烟氤氲,在风中更是变化万千,仙山之名果然是名不虚传…</h3> <h3>渐渐地,云雾褪去,一幅淡雅的天池画就这么展现在我们眼前。如果说,大雾弥漫中的天池像一位世家小姐,一举一动都足以看出其极高的素质与气质,那大雾过后的天池更像是一位经历过世间苦乐的书生,看透世间尘苦却依旧保持内心纯净,日日行善。</h3> <h3>长白山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的顶部,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雄伟壮丽的长白山主峰的群峰之中,她形似落叶,略呈椭圆形,是火山喷发后自然形成的火山口湖;它南北长约4400米,东西宽约3370米,最深处为373米,平均204米,水面面积9.82平方千米,周长13.1千米,天池水面海拔高度为2189.1米,总蓄水量为20.4亿立方米,2000年荣获“海拔最高的火山湖”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而且还可以满足游客“双足踏两国,跨国一步游”的梦想;站在悬雪崖上还可以看到7峰16景,因而观日出成为很多旅游爱好者的“最爱”之一</h3> <h3>长白山天池系长白山主峰火山口,经过漫长年代的积水而成湖。对于天池,我国史书早有记载。清朝康熙十六年(1677年),内大臣武穆纳奉康熙的谕旨登长白山,在他给康熙皇帝的奏折上,对长白山天池作了如下描述:“山顶有池,五峰绕,临水而立,碧水澄清,波纹荡漾,池畔无草”。《盛京通志》载:“巅有天池日图伦泊,一日闼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刘建封对长白山作了实地踏查,著有《长白山江岗志略》,此书对天池的记载是:“天池在长白山巅为中心点,群峰环抱,离地高约二十余里,故名为天池”。《东三省舆地图说》载:“顶有潭,日他们泡”。《东三省纪略》载:“山顶有潭,曰图们泊,译言万也,言万水之源也。”“图们”、“他们”、“闼门”等,都是满语“万”的意思。天池还有“龙潭”、‘‘海眼”、“温凉泊”等名称。</h3> <h3>被群山包围的天池在阳光的照射下像块晶莹剔透的水晶,毫无杂质。它也像一位沉静的读书人,在云雾渺茫中愈发美丽与神秘。</h3> <h3>众山围绕的天池的池水清澈透明,似乎快要与天地融为一体。微风拂过,池面泛起几丝涟漪。恍惚中,我仿佛闻到了池水的味道,清新、还带着植物的清香,又好像听到了歌声,池水微微荡漾,唱着一首又一首歌歌颂这美好的大自然的歌。</h3> <h3>满族发祥地:长白山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不咸山”,北魏时称“太白”;隋唐时称“白山”“太白山”,辽金时,用汉语定名为“长白山”,并延续至今。历史上对长白山的不同称谓,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对长白山的认识,也反映了国家对长白山的领属关系。长白山是满族的发祥地,“不咸”之语出自满族先世,合乎满族及其先世世居此地的历史背景和长白山的独有特征。金朝女真人在东北建立政权,将长白山视为“兴邦之地”“旧邦之镇”,先被封王,后被尊称为帝,并建立庙宇。保护区附近的一些居民至今还沿袭着许多满族的风俗习惯。</h3> <h3>长白山瀑布是长白山天池的唯一出水口,同时也是松花江、图门江和鸭绿江三江之源。瀑布位于天池北坡,乘槎河尽头,乘槎河流到1250米后,飞流直泻,便形成高达68米的长白瀑布。站在瀑布前的观景台远观瀑布,只见水流似从天而降,落地声如雷贯耳。</h3> <h3>长白瀑布位于长白山天池北,天池水沿补天石漫出后,流经1250米的乘槎河,以1.25-5立方米/秒流量,从龙门、天豁两峰之间骤然跌下,形成了落差高达68米的长白瀑布。2000年长白瀑布被列为“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火山湖瀑布”大世界基尼斯之最。</h3> <h3>由于山大坡陡,水势湍急,一眼望去,瀑布像一架斜立的天梯。瀑布口有一巨石叫“牛郎渡”,将瀑布分为两股。两条玉龙似的水柱勇猛的扑向突起的石滩,冲向深深的谷地,溅起几丈高的飞浪,犹如天女散花,水气弥漫如雾,仿佛“银河落下千堆雪,瀑布飞流万缕烟”。</h3> <h3>长白山植被垂直景观及火山地貌景观是首批进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的国家自然遗产地。2010年曾先后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留地和国际A级自然保护区。长白山及其天池、瀑布、雪雕、林海等等,曾经入选“吉尼斯”世界之最记录</h3> <h3>苍山峥嵘 ,池水宁静。巍峨的长白十六峰,特别是经过岁月的风雨雕蚀,嶙峋峭奇,峥嵘突兀的火山岩地貌,呈现出的粗砺色彩,洪荒原始的意境,真是雄浑壮丽,美的摄人心魄…</h3> <h3>小天池</h3><h3>小天池像一块翡翠宝石,镶嵌于连绵群峰中段,奇峰、怪石、密林犹具特色,蓊郁葱茏,置身其中,如浮游于莽原波涛之中,每一步都使人切身感受到大山的古老和岁月的悠远。</h3> <h3>绿渊潭</h3><h3>绿渊潭位于吉林省长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因岳桦阴翳、潭水碧绿深窘而得名。绿渊潭瀑布飞流直下,最高落差达26米,瀑水落于巨石而四溅,而后流入深潭。每逢雾起,潭上水雾弥漫,与高山岳桦、旷古巨石浑然而一体,美不胜收,恰似人间仙境。</h3> <h3> 横空出世长白山,终年积雪潭水寒。</h3><h3> 一流飞泻青石壁,三江流淌起云烟。</h3> <p class="ql-block"><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光影.视界/分享感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杨勇,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黑河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图库·中国签约摄影师,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人民日报人民网人民图片签约摄影师,黑龙江百德佳合文化传媒全景龙江签约摄影师。 摄影作品多次在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哈尔滨摄影家协会等举办的摄影大赛上获奖,多幅作品在图说中国首页推广,多次在《黑龙江画报》《今日头条》、《凤凰网》、《光影视界网》、《全景龙江》等新媒体上发表原创作品。坚守并信仰“行摄天下,心系苍生,胸怀山海,镜里乾坤!”的艺术理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