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巴尔干,触摸战后的波黑

益田花开

<h3>波黑处在巴尔干半岛的西部地区,总面积为51129平方公里,多以丘陵山地为主,水资源丰富,由黑山进入波黑,看着窗外平缓的平原上绿色的田野,清澈的河水静静流淌,散落的村庄里田地间劳作的农民,不由得感叹,上天赐予这片土地如此的美丽,为何人类却屡屡带给它无穷的灾难!</h3> <h3>莫斯塔尔位于波黑南部,距离萨拉热窝约80公里,是波黑南部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h3><h3>风光旖旎的内雷特瓦河从莫斯塔尔穿城而过, 莫斯塔尔老桥“桥头从一个悬崖延伸至另一个悬崖,就像空中的彩虹”横跨在内雷特瓦河上,这座堪称中世纪欧洲石拱桥建筑典范的老桥,让莫斯塔尔成为波黑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h3><h3><br></h3> <h3>老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约28米,桥宽4.5米,桥面最高端距水面约20米,造型优美、简约流畅!</h3> <h3>桥面由光滑铮亮的大理石铺设,石面中一道道防滑条形成一级级浅台阶,美观又防滑。</h3> <h3>这座举世闻名的老桥建于16世纪,当时的奥斯曼帝国为打通其在波斯尼亚的商业要道,下令修建此桥,历时九年。</h3><h3>老桥建成后,精谌的工艺,完美的造型,几个世纪一直都视为建筑史上的奇观!</h3> <h3>直到现在人们仍对当时如何把石头从河的一侧运至建桥工地?又是如何架设脚手架等相关技术问题迷惑不解。</h3> <h3>400多年来古桥承载着波黑南部经济发展的历史史命,功不可没!</h3> <h3>古桥两岸用鹅卵石铺砌而成的街道,古朴典雅,充满波斯尼亚风格,街道两旁用石头彻成的房子,琳琅满目的陈列着传统手工艺品,游走于此愰若走进了中世纪的莫斯塔尔老集市。</h3> <h3>随着太阳冉冉升起,两岸居民步入桥头,商店、咖啡厅、餐馆陆续开业…,又是莫斯塔尔美好的一天!</h3> <h3>它和老桥一样是这座城市的写照,也是莫斯塔尔居民几百年来的生活状态。</h3> <h3>用长焦发现这山水间的美丽景色、美好人文。</h3> <h3>抓紧光线最美的时间记录下老桥不同角度的雄姿。</h3> <h3>美丽的内雷特瓦河碧水荡漾,老桥横空飞架,两岸清真寺宣礼塔和教堂钟楼交相辉映,无论从任何角度观赏都如同一幅美丽的十六世纪波斯尼亚风情画!</h3> <h3>然而,这样一座精美而独特的老桥,在过去几百年里经受住了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仍旧巍然耸立</h3><h3><br></h3> <h3>却没有逃过20世纪90年代人类大威力武器轰炸的厄运。</h3> <h3>1993年是莫斯塔尔最悲情的一年,在克族和穆族手足相殘的内战中,无情的炮火摧毁了老桥。</h3> <h3>波黑内战期间,这座美丽的小城成了民族混战的前线,大半个城市在战火中被毁!在离老桥不远的城区,仍然随处可见战争留下的废墟,这些都是对波黑内战无声的控诉。</h3> <h3>波黑战争结束后,在国际社会的资助下,老桥于2001年开始重建,为了能尽可能还原老桥的原貌,施工方聘请了匈牙利潜水员潜入河中把被炮火轰炸击落到河底的石块打捞上来,对老桥进行修复</h3> <h3>劫后重生的老桥于2004年又再次屹立在内雷特瓦河上,以原来的风貎重新示人,被视为波黑民族和解的象征!</h3> <h3>真希望两岸不同宗教信仰的克族和穆族同胞,世代和睦相处,永远远离战争!</h3> <h3>两岸的建筑风格截然不同,身处和平、安宁的环境,处处都美丽。</h3> <h3>庆幸战争已经结束,身材健硕又喜欢跳水的年轻人,又重新回到古桥上一跃而下,既可以获得阵阵掌声,又可以掙点外快。</h3><h3><br></h3> <h3>我们一位队友在使用无人机拍摄时,操作失误,新买的大疆直接飞到了内雷特瓦河中,这位仁兄说他为这一万多元的无人机买了保险,碎片拿回去都可以换台新机</h3> <h3>跳水的帅哥及时相助,潜入河中寻找,利用无人机定位,花了近二小时好不容易找回了残骸,帅哥只收了50欧小费酬劳。</h3> <h3>因为没有了战争,世界各地的游客才能来到风光秀丽的内雷特瓦河畔,一睹古桥新貎!</h3><h3>祝愿莫斯塔尔人民用旅游带动经济,重建家园,尽快抚平战争创伤。</h3> <h3>在由莫斯塔尔往萨拉热窝的途中,偶遇农民在地里收土豆,分享到了他们收获的喜悦。</h3> <h3>萨拉热窝这座曾经在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热悉却又非常遥远的城市,即将展现在我们面前,心中不免有些激动!</h3><h3>我们终于可以走进真实的萨拉热窝,去踏足这座美丽、沧桑而又悲情的城市,去了解它那上世纪九十年代发生的人间悲剧!</h3> <h3>萨拉热窝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各种别具特色的建筑依山而建,米里雅茨卡河穿城而过,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形成最具多元文化的地方。</h3><h3>萨拉热窝又是一座悲情的城市,历史将太多的愁怨和悲凄都凝聚在这片土地上。</h3> <h3>横跨米里雅茨卡河上的拉丁桥,几乎每一个来到萨拉热窝的人都会来到这里,用各自的观点解读100多年发生在这里的那段历史。</h3> <h3>1914年6月28日,到波斯尼亚视察的奥匈帝国王位继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及其妻子苏菲在拉丁桥几乎就是这个位置被塞族民族主义刺客普林西普刺杀,该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h3> <h3>事发当天大公夫妇乘座的敞蓬车行驶至此,19岁的塞族青年迅速拔出一支勃朗宁手枪,对着相柜仅5英尺的斐迪南大公夫妇射击,大公夫妇相继毙命。</h3><h3>愽物馆门口陈列着类似的敞蓬老爷车。</h3> <h3>现在的这座拉丁桥在1918年至1993年曾更名为:普林西普桥,塞族一直视普林西普为民族英雄。</h3><h3>1993年之后又改回原名:拉丁桥</h3> <h3>建于1729年的黄堡因所用石材为黄色故名黄堡,是奥斯曼帝国时代萨拉热窝的城防工程五座城堡之一。</h3> <h3>豋上黄堡俯瞰整个萨拉热窝,战火后重建的家园,江山如画!</h3> <h3>这里是城市的至高点,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重要场景取景地</h3> <h3>“看,这座城市</h3><h3> 它,就是瓦尔特”</h3><h3> 上校骄傲地说</h3><h3>这一刻让旁边的纳粹一脸茫然…</h3><h3><br></h3> <h3>《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部反映二战时期的电影在八十年代初风靡中国,深入我们这一代人的人心!</h3><h3>萨拉热窝不大,影片大部分的取景地,仍历历在目!</h3> <h3>影片中游击队地下情报员钟表匠谢德为掩护战友瓦尔特,在击毙特务之后,牺牲在这清真寺院子里</h3> <h3>目睹战友牺牲,英勇的瓦尔特为替钟表匠谢德报仇,在钟楼上端着喷着火舌的机关枪向德军猛烈开火</h3> <h3>宣礼塔、钟楼高高耸立,相互映衬!</h3> <h3>影片中的钟楼、清真寺,就在这里!继续寻找影片中的场景—铜匠街</h3> <h3>一条狭窄的街道,两边店铺挂满了一件件精致的铜制手工艺品,这就是铜匠街了。</h3><h3>清楚记得当瓦尔特从钟楼上下来跑进铜匠街,德军也追到这里,所有的铜匠铺同时敲击,响亮的金属打击声掩护瓦尔特撤离…</h3> <h3>几十年过去,铜匠街仍旧!</h3> <h3>一代年轻铜匠专心传承有几百年历史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h3> <h3>找到了钟表匠谢德扮演者的店铺,门前中文自叙现在的老板是影片中谢德的儿子,这位老板很懂中国朋友,因为对电影的喜爱,相信光顾的人不少。</h3> <h3>不少国人还要求与他合影留念</h3> <h3>致敬这部还原二战的经典电影!致敬这位伟大的导演!</h3> <h3>萨拉热窝老城最繁华的地方是巴什察尔希亚中心广场,这里仍然保持着奥斯曼帝国时代风貌。</h3><h3>位于广场中央的塞比利(Sebilj)喷泉是萨拉热窝标志性建筑,第一代建于1753年,毁于大火,1891年重建的第二代被波黑战争炮弹击中,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第三代诞生于2006年。</h3><h3><br></h3> <h3>喷泉前面的小广场上,聚集着无数的鸽子,鸽子边又聚集许多世界各地的游客,昵称之为鸽子广场,鸽子广场一派祥和!</h3> <h3>位于巴什察尔希亚中心的格兹.胡色雷.贝格清真寺建于1530年,建成后一直被视为萨拉热窝奥斯曼风格最重要的建筑。</h3><h3><br></h3> <h3>与外面繁华商业街一墙之隔的寺院内安静异常,只听见木亭大理石喷泉的潺潺水流声和信徒们悉悉索索的步履声。</h3><h3>每天虔诚的信徒们跪拜祷告和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h3> <h3>许多波斯尼亚历史上著名的人物都埋葬在这座清真寺院子里。</h3> <h3>漫步在萨拉热窝的老城区感觉很像到了伊斯坦布尔,滿街都会遇到包裹头巾的美女飘然而至。</h3> <h3>由黄堡下来路过一大片墓地,心情沉重!</h3><h3>发生在20多年前的波黑内战令当时总人口400多万的国家,超过半数以上人流离失所,近20万人在战争中丧生,民生凋败,经济崩溃,一片焦土,全国笼罩在黑暗之中。</h3><h3>首都萨拉热窝在内战中受损最为严重。从1992年4月至1996年2月,四年的时间它被塞族武装重重围困封锁,城内交通、电力、供水、通讯中断!缺粮少药,仅靠有限的救援物资维持几十万人的生命。1万3千多人死于炮击、狙击、饥饿…。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著名电影导演克尔瓦瓦茨,围城战爆发时他不愿离开家乡,1992年7月饿死在萨拉热窝。</h3><h3>。</h3><h3><br></h3> <h3>一位外国记者是这么描述“围城”的残酷:“你无法想象在这座城市中居然不能找到可以躲避炮火的地方,…,那不是现代战争,事实上,它是用20世纪生产的最先进的武器进行着中世纪式的围攻,它甚至不是围攻,而是陷阱,你可以感觉得到没有人可以活着出去。…城市的十分之一处于大火之中,也许有上千个在死去的人身上留下记号的狙击手,他们射击人就犹如对着靶子练习…”</h3><h3>黄堡居高临下是狙击手常出现的地方!战争过去二十几年了,它还是满目疮痍。</h3> <h3>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像克尔瓦瓦茨这样可怜离世的无辜平民,甚至比这这样更加惨烈的惨剧应该比比皆是。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想象波黑人民所经历的无奈、恐惧和绝望!</h3><h3>持续了四年多的波黑内战,最后在国际军事干预下才告结束!</h3><h3>愿曾经同为一国公民,并肩抗击法西斯的侵略,同在一片国土共同生活建设自己的家园,共同成功主办举世瞩目的1984国际冬奥会的三大民族再次共同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h3> <h3>谢天谢地可怕的战争过去了!</h3><h3>人们整理好自己的情绪,慢慢地从战争的阴霾中走出来。</h3><h3>我们才又看到了这么温馨的一幕幕</h3> <h3>无数可爱的小天使又可以与小白鸽一样自由飞翔!</h3><h3>在围城内战中,萨拉热窝有1500个儿童成为狙击手的靶子。</h3> <h3>萨拉热窝有古老多彩的建筑、悠久多元的历史。</h3><h3>萨拉热窝居然是世界最早出现有轨电车的城市,1885年欧洲第一辆有轨电车在这里投入运行,叮叮当当行驶在老城区古建筑间,满满的时间穿越感!</h3> <h3>位于米里雅茨卡河畔的萨拉热窝市政厅是萨拉热窝重要的地标建筑,奥匈帝国占领时期建造,外形和内部富丽堂皇!</h3> <h3>建于1889年的圣心大教堂,气势恢宏、美仑美奂!</h3> <h3>夜幕下的萨拉热窝更加散发出无穷的魅力!</h3> <h3>波黑很美,这里有山有水,自然风光壮美,这里各种风格的历史建筑,美不胜收,然而这些美过于沉重,过于悲情!接连不断的战争给波黑带来一次次的创伤!愿悲情的波黑不再悲情,战争的创伤尽快抚平,波黑人民向往和平的愿景长存!</h3> <h3>本文借用队友几张照片,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感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