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天下第一好书

遇知音

<p class="ql-block">“老子天下第一”,是中国民间司空见惯的一句俗语,也一些人吹牛时的口头禅。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老子确有其人,他留下一部著作,只有区区5000多字,老子《道德经》被公认为是中华智慧第一书,堪称天下第一好书,被称作万经之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部伟大著作就是《老子》(后人多称《道德经》)。作者老子是我国先秦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1987年《纽约时报》评选全世界古今十大作家,老子名列榜首。另凤凰卫视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在全世界的发行量已经超过了《圣经》,故可称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部经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熟读经典一部,胜读杂书万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笔者毕业于工科院校,典型的工科男,硕士毕业从事繁重的科研质量监督工作,传统文化素养几乎是空白。2009年8月16日,长春的王志刚老师在电话里建议我学习老子《道德经》。从此这部经典成为我这十多年来买得最多的一本书,也是我反复读得最多的一本书,更是我送人最多的一本书。2012年我还曾在洛阳老子学会策划组织了“<b style="color:rgb(237, 35, 8);">《道德经》送万家</b>”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道德经》全书主要讲述“道”与“德”两个主题:“道”是规律,是宇宙天地万物和人生发展的总根源总规律,所谓道生万物。“德”是伦常规则,由道进入德是由自然秩序向社会秩序的一道屏障,德转而论述人的行为规范。所谓德育万物。德是规范社会与人行为的约束力量。某种意义上讲老子之“德”一个字涵盖并超越了当今社会的“道德”二字的所有涵义还不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习《道德经》,有知道、识道、行道、悟道和得道多个层次。得道成真是道家修炼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对宇宙人生达到高度理性化的认知。得道也即掌宇宙终极真理之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背道而驰众叛亲离。人人尊道贵德,这个世界就成了美好的大同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道德经》堪称天下第一好书。大道至简,但其所涵盖内容极其广泛,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与道结缘者无不受益。特别当人生遇到困惑和挫折甚至陷入困境时,学习《道德经》能让人坦然从容面对。学习《道德经》能防治人类许多生理心理疾病,特别是心理类疾病,<b><font color="#167efb">困扰笔者长达35年之久的失眠抑郁最终无药而愈也是主要归于从中所汲取“道法自然”的智慧。</font></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是一本具有神奇魔力的书。2019年9月1日,我在保定日记博物馆宿舍整理资料,一个四岁、尚未识字的小女孩找我来借书,我给她推荐几本印制精美的绘本,可是她却偏偏选中我床头摆着的一本薄薄的《道德经》。最不可思议的是她喜欢《道德经》不是三分钟热度,而是借去大半天才还回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多事实证明,老子《道德经》非同凡响,常常伴有奇迹发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是一名爱书之人,2018年入选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洛阳市数百万家庭中仅两个得主我占其一,家中藏书有数千册,如果让我挑选一本好书推荐给亲友,我会毫不犹豫推荐<b>天下第一好书老子《道德经》</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如何学习老子《道德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这本书成书较早,部分文字艰奥难懂,几千年来的研究者层出不穷,众说纷纭,目前刊印发行的版本让人眼花缭乱,修道之人最终一定会选择与自己有缘的版本。对于普通读者,笔者建议不妨多买几种相互对照学习。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学道贵悟,也就是自己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用心感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新中国开国领袖持续一生的读书方法,学习《道德经》也可借鉴,笔者建议要一章章读、一章章悟、一章章留下悟道日记。(可参照 《<a href="https://www.jianshu.com/p/61b88a2a2558"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诵悟日记:学透经典写本书</a>》)。每个长期坚持学习感悟《道德经》的朋友都可可以打造出个人独一无二的诵读注释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考虑到一个人学道修道的孤独,道友们也可联合起来,建立线上或线下的诵读学习互助群,无论是谁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有感悟和触动的章节趁热打铁写诵悟日记,分享给大家讨论完善。如此,你一章,我一章。很快就能众创编撰一本独特的《道德经》新版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笔者认为《道德经》老子提炼一生的81篇悟道日记、干货日记。我等后世凡夫俗子完全可以效仿老子这种做法:用日记的形式收割记录人生智慧,提炼精华给后世留下精神财富。每个人,无论多么平凡,大脑都会偶然产生灵感,当灵感发生,就立刻记下来,一次一点点,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编印一本记录个人故事和经验教训的日记,就是给后人的精神遗产,能帮后人少走人生弯路、少做无用功。<br><br></p><p class="ql-block">灵感是创新的源头和灵魂,捕捉提炼一生的灵感,由自己或经他人实现创新,完全可能让自己不失其所,死而不亡(永垂不朽)。漫漫人生,任何都可能写出几篇基于创新灵感的文章,创造并输出对他人有益的新知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输出知识改变命运!</p><p class="ql-block"> </p><h5>(2019年12月15日初稿于洛阳家中2020年6月1日晨修改于洛浦公园2020年7月29日再修改于保定日记博物馆2020年10月9日再修改于洛阳家中2021年10月23日再修改2023年9月23日修改、2025年10月16日修改)</h5> <p class="ql-block">2019年9月1日4岁小朋友迷上《道德经》于保定日记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left;">据90岁伯父珍藏的清朝同治年间所编制的《李氏宗谱》为老子李耳后代,本人名字“<b style="color:rgb(237, 35, 8);">明强</b>”二字就在《道德经》第33章。老子《道德经》当成为李氏宗亲人人传诵的传家宝。</p> 温州80后余辉老师惊世演讲《道德经:揭开宇宙和生命真相》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温州80后余辉老师《道德经的惊天秘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