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碗面 ~文/王小刚

王小刚@

<h3>  大雪纷飞,离石街头半碗不算地道的牛肉面勾起往事无数,恰似春水涌上心头。那年,大学毕业,高中同学Q写信邀我去深圳创业,从未走出大山的我,喜出望外,父母责骂哭泣都未能阻挡我南下步伐,梦想改变命运。阴霾雨霏笼罩下的南国,不仅让我欲哭无泪血本无归,更让我痛定思痛何去何从?多年后,曾经热血沸腾干事创业的我们,尽管日后洒落天南海北,但那种刻骨铭心的经历,让彼此早已忘记痛恨学会走路。那年某地相聚,酒过三巡众泣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恰同学少年不服输。</h3><h3> 多年来,只要看想到深圳、甘肃等字样,就会想到感恩诗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之类的。就是那年,危难落魄之时,深圳工作的表姐Y家给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寸土寸金之地解决了吃住,领略了改革开放最前沿,目睹了“世界之窗” ,驻足邓小平画像广场前留影,“井底之蛙”大开眼界。过数日,我有回老家考公职念头,表姐随即与其远在甘肃的母亲也即我的姑姑多次沟通,希望在回老家前再去大西北甘肃住数日,感受南北异样风情,我欣然接受,这是我未敢想的事。</h3> <h3>  疾驰千山万水赴甘肃当晚,诱人的大街上布满大大小小的面馆,姑父径直带我走进“清真”牛肉拉面馆,略笑道全城口感最这家地道,随即姑父在门口处占到座位示意我坐好,快速挤入排队等候的人群中,即使手拿饭票焦急排队等饭端饭之余,还时而瞥我一眼生怕弄丢,那时那情那景,多年来在我脑海里不停翻滚,好似朱自清《背影》里其父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那碗面,当年姑父笑着说是为我接风洗尘,我是百感交集含着眼泪吃完的,那种亲情真情深情我在用一生品嚼。 今年夏天,我转程路过兰州去看望84岁高龄的姑父,席间谈古论今,妙趣横生,笑着对我说,如果当年你继续在这边晚报社干的话,现在可能名利双收了,现在你的师傅已经当社长了,并嘱托以后多在古文方面下功夫。从我记事起,姑父就无依无靠去大西北闯荡,从孑然一身到立有半席之地,尽管毕生谈不上大权大富大贵,但举家从穷山恶水搬迁到县市省城,子女接受良好教育就业成家,改变着数代人的命运。更令人敬重的是,身居城市始终牵挂乡村老家亲人,书信往来多少年,帮穷济困树家风,特别是对我们家的交情恩情永远铭记在心。<br></h3> <h3>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民间流传着如此俗语。国庆前夕,兰州表哥告知,姑父大概迈不过八十四这个坎,生命垂危。果然,没几日,姑父仙逝。按照当地习俗,应隔日火葬。我们快马加鞭火速赶往千里之外殡仪馆与姑父遗体告别,望着昔日容颜,听着悲惨哀乐,真的泪流满面。那些天,目睹了美国归来表姐Y临进殡仪馆才知其父病逝后撕心裂肺痛哭,悲伤着表哥只看一眼其父遗像就立刻崩溃的样子,慰藉着军人表姐夫运筹帷幄支撑局面的硬汉气概,也遗憾着孙女外甥“忠效不能两全”的无奈,更心痛着姑姑老泪纵横失声痛哭的伤感表情。漆黑的凌晨,在简短庄严痛哭声中,姑父化为一股青烟飘上天空,灵魂就那么游荡去了极乐西方。看着眼前的一切,感觉到人的渺小和混沌,秒间懂得什么是幸福,什么烦恼苦闷都无所谓无所惧,因为毕竟自己还能看到这个世界,毕竟自己还活着。誓言,以后再也不会去计较争斗什么,生命短暂有限,爱自己所爱,干自己所想,珍爱自己生命中的过客。晨光熹微,表姐A带我们在殡仪馆餐厅吃了碗兰州牛肉拉面,那是我今生今世最难嚼咽的,那是与亲情无情作别,里面夹杂着太多的难舍难分,只是东晋陶潜在《挽歌》“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早已告知我们要豁达面对生死。毕竟,我们活着的人还要勇敢面对生活,更好地生活繁衍生息,以慰藉已故的先人,也许这才是最好的纪念。</h3><h3>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风消云散时分,我们即将离别悲伤甘肃,作别悲情往事,表姐表哥驱车到很远的地方,几近黄河边缘,接近兰州末端,特意请我们老家来的亲人,去吃碗据说是兰州城最最地道的清真牛肉拉面,至今依稀记得那碗面是在无言少语中进食离席。</h3><h3> 《左传僖公十四年》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如今,把酒临风忆往事,依旧怀念那年,那碗面。</h3> <h3>我的奋斗记忆~实习记者</h3> <h3>2019年8月,去看望姑姑姑父合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