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课:指挥信息系统

邵志平

<h3>  指挥信息系统这一概念,是伴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于本世纪初出现的。我军早期主要使用“指挥自动化系统”一词,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是继续沿用这一概念,还是使用新的更加科学的概念,学术上曾提出了不同的意见。20世纪90年代初期,曾经提出使用“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一词取而代之的设想。经过深入研究和充分论证,多数意见认为以“指挥信息系统”取代和发展“指挥自动化系统”更为合适。2006年4月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条例》,正式用“指挥信息系统”取代了原条例中的“指挥自动化系统”。</h3> 一、指挥信息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h3>  指挥信息系统是随着军事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初建成“赛其”(SAGE)半自动化防空预警和指挥系统,英文缩写为C2(command and control);20世纪60年代,在C2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通信(communication)的内容,成为C3系统,实现指挥、控制与通信的融合;20世纪70年代,正式将C3与情报(intelligence)结合起来,建成战略C3I系统-美国全球军事指挥控制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美国在80年代初把计算机(computer)引入C3I系统,从而产生了C4I系统;1997年,美国在C4I系统中融入监视(surveillance)和侦察(reconnaissance)的内容,构成了一体化的C4ISR系统。与此同时,苏联/俄罗斯、西欧国家及日本、韩国、印度和中国台湾地区也积极发展综合C4I系统。</h3><h3>中国于1959年开始研究半自动化防空系统,20世纪80年代以后,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得到迅速发展。</h3> 二、指挥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h3>  在新一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中,将其定义为:“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由指挥控制、情报、通信、信息对抗、综合保障等分系统组成,可对作战信息进行实时获取、传输、处理,用于保障各级指挥机构对所属部队和武器实施科学高效指挥控制的军事信息系统”。在构成指挥信息系统的诸多分系统中,指挥控制系统、情报系统、通信系统和导航定位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h3> 三、指挥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运用 <h3>  在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力量构成和武器装备日趋复杂,任何单一军种的作战行动都依赖于其他军种的配合,单一兵种力量的独立作战行动和单个兵器之间的较量已不占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体系与体系、系统与系统之间的整体对抗。</h3><h3> 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指挥信息系统出现,能够把分散的、局部的多维战场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战场,将整个作战范围内的诸军种、兵种、各种作战平台、通信系统、情报监视与侦察系统、保障系统等集成为一个信息共享的有机整体,使得作战行动的一体化水平空前提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