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大家 来楚生 (原创)

河西舒天

<h3>  图片选自(来楚生印谱),部分取自网络。文章皆出自作者。</h3> <h3>  神追心慕,欲罢不能。悉心研习摹刻来先生印章十多年了,感觉难以言说,奉上拙作请各位师友及篆刻爱好者赐教。</h3> <h1> 一 来楚生 生平简介</h1> <h3>  来楚生(1903—1975),原名稷,号然犀。浙江萧山人,诞生于武昌。是诗、书、画、印四绝的著名艺术家。其画清新朴实、笔墨简练、格调隽逸,在现代花鸟画坛上独树一帜。书法拙中寓巧,草书和隶篆最为人称道。尤以篆刻成就最高。先生治印因地处浙江,用石多以青田、昌化为主,偶尔也用巴林、寿山。<br></h3> <h3>  抗战爆发后,来楚生定居上海,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与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师。后以出售书、画和篆刻为生。1946年在上海“中国画苑”举办个人画展。1956年,上海中国画院成立,担任画院画师。1959年任上海美协理事。1961年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73年,上海举办书法展览,其作品居首。1978年,上海美协举办“贺天健、来楚生、谢之光遗作展览”。出版的著作有《来楚生画集》、《来楚生书法集》、《来楚生篆刻集》等。</h3><h3>  他的篆刻运用篆隶笔法及融合秦汉古玺意境,布局简练奇峭、质朴浑厚,笔墨苍劲古崛,富有金石气息。他强调治印的章法设计,且富于变化。来的篆刻承秦汉印章传统,得其神韵,肖形印尤见称于世。同行赞为:“吴越才子多刻印,君登当代最高楼。”</h3><h3>  </h3> <h1> 二 来楚生篆刻欣赏</h1> <h3>  当代书画篆刻大家钱君陶先生曾经说过:“来氏刻印七十岁前后所作突变,朴质老辣,雄劲苍古,得未曾有。虽二吴(指吴熙载、吴昌硕),亦当避舍,齐白石自谓变法,然斧凿之痕,造作之态犹难免诮,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能独立称雄于印坛者,唯楚生一人而已。”可见来楚生在现代印坛的分量。来楚生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有大量的创作,有大量的印作留世。</h3> <h3> </h3><h3><br></h3><h1> 三 我的印学之路</h1><h3></h3> <h3> 谢之光作品 平为福</h3> <h3>   八十年代初学篆刻时,我对篆字所识有限,边学篆边学刻,为此留下不少笑谈。年少时耳濡目染深受影响,后来上手刻印,从最初的切削仿刻到后来掌握冲切,逐渐有点模样,尽管差强人意但由此慢慢喜欢上了篆刻。这一喜欢便不要紧,累年闲暇时的练习使得爱好变成了一种欲望,更确切的说是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喜欢上了印石上走刀的那种感觉。铿锵有力不急不徐,刀走石崩的声音在我听来堪比人间任何美妙旋律,石花飞溅中那感觉好似扶犁的老农看着犁头下翻起的土地,妙不可言,这声音中有一种期待,期待着挥汗如雨中迎来春播秋收。</h3><h3> 这种 期待在平庸的生活中坚持着,年复一年。尽管时断时续,也从未放弃。</h3><h3> 从开始的求规矩中刻出横平竖直,摹仿秦汉制印的宗法重规,以工稳见长,到后来的追求错落有致,一任自然,引入甲骨文及金文的自以为是,仿刻练习治印两百余方,初学谢之光,后学来楚生,作品编成【印心石屋印谱】三集,并被展出,乐此不疲。</h3> <h3> 临来楚生向线用刀 习作</h3><h3> 请各位师友指正</h3> <h3> 寿山 芙蓉石</h3> <h3>  篆刻藝術,要做到方寸之內,气象万千。游刃有余之间,平直方正之中,变化微妙;舒展自如又揖让有礼。视觉上舒适大气。即使局部刻画相交互扰,也仅仅在細節上而不影响整个印面,而整体无趋势,就會给观赏者造成視覺和心理上的不舒服。服从印面大势为重点。这是我学印以来的认识。</h3> <h3> 张玉海为作者刻印 1986年昌化石</h3> <h3> </h3><h3><br></h3><h1> 四 来楚生篆刻风格</h1><h1> 刀法赏析</h1> <h3>  二零零二年偶然的机会,有书法朋友拿着(来楚生篆刻集)介绍并索要刻印一方如此风格印章,翻阅之后一下被这种新颖的刀法吸引住了,爱不释手。之前我摹刻汉印后一直学吴让之、谢之光刻法。不说上石印稿篆书的写法,单就来楚生刻印用刀法就大有不同。突破传统大胆创新,特别刻朱文印,来先生晚年用刀与传统的刀法大相径庭,认真研究,細细品味各方印章,线条双侧皆为向线落刀。这是先生的一大创新,常人没有一定功夫,不敢如此落刀。一般的刻法刻朱文线条,是将刀锋背着线条刻(背线落刀),效果是线条光滑饱满。来先生反其道向线落刀,把毛面留下,突显石性,可谓艺高人胆大。正因为经年累月的经验带来熟能生巧。印章效果趣味天成,钢刀走石裂崩凸显意趣,因其各类石性原因用青田、寿山效果更佳。 选用几方来楚生晚年印章——</h3><h3> 其中味道由你品评。</h3><h3><br></h3> <h3>  为追求独到效果,在多数朱文印的刻印中来楚生采取刀锋向线冲刻,这样刻出的线条就会产生边缘由此出现的毛糙不光的现象,这样的朱文线条不再呆板光滑,体现出天生的苍茫厚拙味道,如来楚生的初升印中的刻法,晚年字亦用初升,奏刀时用力的轻重一定要特别有分寸,轻了不出效果,重了会爆断线条,所以非刀法纯熟者不宜使用。</h3> <h3>  初升”是他晚年常用字号,同楚生。刻印中尤其喜欢将“升”字写成“门”字上边加二短横。“初升” 他曾多次刻印,朱白大小兼备,各有千秋。此印最大的特点是用刀法走向自然,似乎漫不经心,信手拈来。“初”字改左右结构为上下结构,“升”字借边两扇门一高一低,错落有致。“初”字两根斜笔与“升”字两直笔在对比中得到统一。</h3> <h3>  </h3><h3> 上面这几方印章的线条,典型地体现出来楚生风格,浑厚挺劲,疏密相间,刀味浓郁,刀刻之后,再施以敲、击、切、和摆等多种方法,使得线条效果圆浑挺劲,整方印面,斑驳古朴而劲健。</h3> <h3>  “忽然挥扫不自知,风云入怀天假力” 是来先生晚年所作,全印线条适中。字多不显拥肿,刀法熟练多变,刀刀见功夫。</h3> <h1> </h1><h1><br></h1><h1> 来楚生篆刻及生肖印章</h1><h3><br></h3> <h3>  二十世纪的来楚生诗书画印俱佳,六十年代后印风突变,其篆刻称雄天下,肖形印更是无人能出其右。尽管来先生印章留存量较大,目前单方价格都在万元之上,部分精品且边款可查的己达四五万元,近年收藏者求之若鹜,价格逐步推高,如果是名石精料估价可观。备受印石界推崇。</h3> <h3>   【作者简介】</h3><h3> 王忠,网络名称河西舒天,风轻云淡。家居河西,常在金城。好读书爱健忘,喜书法少作品,有三高多顾忌。</h3><h3> 善饮。常把自己当李白,会须一饮三百杯。纵情于山水之间,流连于心路之旅。</h3><h3> 生活不只有远方,还有酒和肥肠。</h3><h3> 二零一九年十二月十四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