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传承红色基因—福建省闽南特委军委书记,福建红军独立第一师第一团团长兼政委陈平山革命烈士故居

勤于思考,进步

<h3>陈平山(1904-1931.1.7),学名震寰,福建省惠安县涂岭樟脚村人。1925年“五·卅”惨案后组织学生运动声援上海工人,同年秋投笔从戎,前往广州投考黄埔军校,1926年1月进入黄埔军校第五期步科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底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被国民党右派拘禁。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时,与被拘禁的黄浦同学共同破狱而出,并参加了起义。1928 年2月受命回福建工作,在漳州、厦门一带开展组织发动农民运动。同年6月因叛徒出卖被捕,面对酷刑坚贞不屈。不久,在党组织的接应下,越狱成功。随后前往晋江、南安、惠安组织领导革命斗争。1929年12月任中共惠安县委书记,1930年7月任中共泉州特委军委书记、工农红军福建独立一师一团团长兼政委,参与组织和领导惠安暴动。9月19日,敌军调集重兵残酷镇压暴动。陈平山率部与敌展开激烈战斗,终因寡不敌众,暴动失利。此后率部转入农村,开辟惠安、仙游、晋江交界的三坪游击区。1931年1月7日在执行任务途中突遭敌军伏击,陈平山身负数弹,壮烈牺牲,时年27岁。</h3> <h3>1925年“五·卅”惨案后组织学生运动声援上海工人,同年秋投笔从戎,前往广州投考黄埔军校,1926年1月进入黄埔军校第五期步科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底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被国民党右派拘禁。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时,与被拘禁的黄浦同学共同破狱而出,并参加了起义。1928 年2月受命回福建工作,在漳州、厦门一带开展组织发动农民运动。同年6月因叛徒出卖被捕,面对酷刑坚贞不屈。不久,在党组织的接应下,越狱成功。随后前往晋江、南安、惠安组织领导革命斗争。1929年12月任中共惠安县委书记,1930年7月任中共泉州特委军委书记、工农红军福建独立一师一团团长兼政委,参与组织和领导惠安暴动。9月19日,敌军调集重兵残酷镇压暴动。陈平山率部与敌展开激烈战斗,终因寡不敌众,暴动失利。此后率部转入农村,开辟惠安、仙游、晋江交界的三坪游击区。1931年1月7日在执行任务途中突遭敌军伏击,陈平山身负数弹,壮烈牺牲,时年27岁。</h3> <h3>1950年春,福建省晋江专员公署、惠安县人民政府在烈士生前生活和战斗过的涂岭樟脚陈国寨山麓修建了陈平山烈士墓。1986年,惠安县人民政府又拨款改建为纪念碑式结构。陈平山烈士墓及纪念碑,40多年来已成为惠安县中、小学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每年清明节,全县各界人士及人民群众都纷纷前往瞻仰悼念,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