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桨板运动是从冲浪运动发展而来。冲浪运动员的教练为了方便指导学员,就制作了比冲浪板更大,稳定性更好的桨板,后来觉得单独玩也不错,于是就从冲浪运动中独立出来,成为桨板运动。这项运动发源于美国的夏威夷,至今不过十来年。</h3><h3>现在很多水上救生协会都把桨板作为救生专用工具,浙江救生协会就经常组织桨板救生培训和比赛。</h3> <h3>今年10月下旬,俱乐部外出活动时,吕华国提出用桨板横渡琼州海峡的设想,但大家都觉得很悬,毕竟我们都是刚学桨板才几年的菜鸟,能经得住琼州海峡的大风大浪吗。</h3><h3>吕华国是温州冬泳协会第一任会长,曾多次组织游泳横渡琼州海峡的活动,对那里的风,浪,流都比较熟悉,对后勤保障及救生措施等了然于心,所以提出桨板横渡的设想。</h3><h3>回杭后,俱乐部立即发出横渡琼州海峡的报名通知,不到三天,就有十几位桨板爱好者报名。</h3> <h3>我们原来都是硬板,所以最初的计划是驾车带桨板去海口。后来考虑到稳定性,于是改用乐划的充气板,这样还便于携带,于是改为飞机来回,还好,往返机票只有900多元。</h3><h3>我们进行分工,吕华国负责策划和制定规程,商跃祖负责集训,我负责媒体宣传和后勤。</h3> <h3>11月3日开始集训,队员在上塘河现代雅苑附近下水,每天连续划行20公里。我分别联系了都市快报,钱江晚报,浙江生活休闲频道,杭州明珠台,杭州生活频道等媒体,他们都到现场进行拍摄采访。</h3> <h3>下水点离浙江工业大学很近,学生中午放学时,看到桨板都很欣喜,纷纷拿出手机拍照。</h3> <h3>你追我赶。</h3> <h3>夕阳下的桨板和人。</h3> <h3>你好,记者!</h3> <h3>11月29日,都市快报首先发了我们集训的消息,接着杭州明珠台和浙江生活休闲频道也作了报道,部分杭州人开始了解桨板是怎么回事。</h3> <h3>12月3日,江西鹰潭冬泳协会一行7人在会长的带领下来杭州与开心冬泳俱乐部泳友交流。4日,在钱塘江畔一起欢庆我们即将桨板横渡琼州海峡,大家唱歌跳舞,气氛非常热烈。</h3> <h3>我这次虽然是后勤保障,但也非常向往桨板横渡琼州海峡,毕竟我也是开心桨板队的队员,所以还是要和桨板合个影。</h3> <h3>风里,浪里,琼州海峡里。心里,梦里,开心桨板里。这是吕华国准备的八条标语中的一条,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条,把琼州海峡的特点和我们的心情都描写得非常贴切。</h3> <h3>明天晚上就要出发了,趁晚上聚餐前,我们运动员和后勤人员一起,吕华国拿出琼州海峡横渡图,给我们讲解横渡中可能发生的一些情况和应对措施。</h3> <h3>我们在阳光海岸大酒店招待江西鹰潭冬泳协会的朋友,也为刚从西藏骑行回来的小白洗尘,同时也是欢送我们明天踏上横渡琼州海峡征程的聚餐。</h3> <h3>我们是5日晚8点50的飞机,大家在机场先来一个合影。</h3><h3></h3><h3>桨板横渡琼州海峡,在我国乃至世界上都是首创,因为风大浪急,桨板在海潮中很难保持平衡,直线19公里的距离,至少要划25公里,耗时将在五小时以上!我们深知其中的艰难险阻,也有失败的心理准备。但是,当我们一旦作出横渡决定的那刻起,就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如果我们这次失败了,也能为以后横渡的勇士们积累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成功。</h3><h3>琼州海峡,我们来了!</h3> <h3>晚上12点40到达海口机场,这时到达的飞机还有好几架。</h3> <h3>我们今天的航班是南方航空的cz6666,十分吉利,是否预示我们这次能横渡成功?</h3> <h3>我们入住离机场4.7公里的隅花原酒店,中巴车直接把我们送到酒店门口,我们把七个打包的桨板寄存在服务台,办好住宿手续后,已经一点半了。</h3><h3>这里是海口的郊区,所以酒店价格不贵,我们住的大部分是跃层的,有三张床,150 元。</h3> <h3>第二天起来,在马路对面的小店吃了早餐,到旁边的菜场转了一下。菜场有三分之一空着,猪肉和杭州的价格差不多,蔬菜相差也不大,但来菜场买菜的很少,看来这里的居民并不多。</h3> <h3>我们先租了一辆货拉拉,把桨板和一些行李箱先运到已订好的斯维登度假酒店,我们叫滴滴过去。</h3><h3>斯维登酒店就在我们计划登陆的白沙门沙滩附近,当我们的车经过海边时,看到海上的风浪,商跃祖对我说,这么大的风浪,怎么划?是呀,那浪不要说划了,看看也有点胆颤心惊的!</h3> <h3>因为建在大海边,酒店的设计师还是化了大功夫的,房,树,花和游泳池搭配的非常和谐,看着很舒服。</h3> <h3>我们放下行李就到海边看海浪,浪一波一波地卷向海滩。然后迅速地退去,心里真的有点打鼓。</h3> <h3>午饭后,我们带了两个桨板去白沙门海滩试划。</h3> <h3>施勇自告奋勇,第一个下海划行。</h3> <h3>岸边的浪很大,施勇刚开始连桨板也放不到水里,刚到水边,就被海浪连人带板摔倒了。</h3> <h3>经过几次的摔倒爬起,又摔倒,又爬起,終于站起来了,終于慢慢地划向远方!</h3><h3>这就是希望,是我们横渡的第一步。</h3> <h3>6号下午的试划,最后的商跃祖和吕九锋竟然顶风逆流划了将近3公里,这对增强他俩的信心会有很大的帮助。</h3> <h3>趁着运动员在海里试划,我们6位后勤人员也下海畅游。我从没遇到这么大的浪,冲上去时把我顶得很高很高,压下来时把我盖得很深很深,刚开始一点也不适应,接连喝了几口咸咸的海水。后来就慢慢适应了,感到很好玩,随着风浪上上下下,不亦乐乎!</h3> <h3>这是6号下午试划后大家的合影。</h3> <h3>我是吕华国的后勤保障人员,所以我俩住一间,便于沟通交流。</h3><h3>他告诉我,有一次,游泳横渡琼州海峡的国际邀请赛,因为风浪太大,没有一人横渡成功。他可能是为了安慰我,但我能理解他的心情。</h3><h3>在温州,吕华国做过很多的事,冬泳,探险,自行车,登山,滑翔伞,他都是创始的第一任负责人!这次冬季横渡,他肯定是千方百计想取得成功的。</h3><h3>我们到海口后,老吕每天晚上都在查琼州海峡的气象,风向,风速,海流,涌高等,然后一项项报给我听,看我不懂,他就耐心地跟我解释怎样的风向和风速是最好的,哪种是一般的,哪种是对横渡最不利的。慢慢的,我也懂得了一些这方面的基本知识。</h3> <h3>7号上午,我们再一次到了白沙门海滩,将6个桨板全部贴上俱乐部名称,号码,运动员姓名以及横渡的口号。</h3> <h3>从这张照片上的队旗,就可以看出海上的风有多大!</h3> <h3>考虑到海里风浪太大,很多时间可能要跪着,所以,一早就和老蒋一起骑车去家乐福超市买护膝,但没买到。我们一路问,才打听到农贸市场可能有,我们又到农贸市场。考虑到上午我们还要和浆板一起合影,所以让老蒋先回,我继续找,找到时,摊位上只有两付,到家里拿至少半小时,我就匆匆赶回白沙门海滩和大家合影,接着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农贸市场,取了护膝,再赶回酒店,已经过了午时了。</h3> <h3>本来,我们准备把6个浆板都竖起来拍合影,可是不管怎么努力,都不能将所有的板都竖起来,所以只能放在沙滩上拍合影,唯一遗憾的是看不到浆板上贴的那些字了。</h3> <h3>上午的任务按计划都做完了,队员们把桨板小心翼翼的打好包,背在身上,每个人都信心满满的,昂着头回酒店!</h3> <h3>我们要赶下午两点的轮渡,所以只能先打的到轮渡码头。</h3> <h3>我们买好票,就吃港运站里的盒饭,大家都吃的很香,明天上午,就要开始横渡了,我们的心里又激动,又忐忑。</h3> <h3>在渡轮上看海口,还是不错的。</h3> <h3>你看大家的举动,就可以想象当时的心情。</h3> <h3>海安镇我过去曾经路过,印象不是很深了,它是徐闻县的一个海边小镇,每年游泳横渡琼州海峡时,这里热闹非凡,活动结束,又趋于安静。这里住宿的酒店很少,吃饭的饭店也不多,所以老吕选择了县城的酒店,让大家横渡前的最后一个晚上能吃得好,睡得好。</h3> <h3>来悦酒店在徐闻不算高档,但却是在交通要道上,我们晚上要去海安港旧码头,门口就有公交车,十分方便。</h3><h3>老吕说,两个救生船上需要3米长的竹梯,因为浆板靠上白沙门海滩时,救生船离岸远,我们下船必须用梯子下到海里,然后走上海滩。</h3><h3>我和老蒋放下行李后,就上街找梯子,大概走了一个多小时,都没发现有这种竹梯,问了很多人,都不知道哪儿有。后来,问带人的电瓶车师傅,他不但知道哪里有,而且还让人送我们过去。最后,我们买好梯子回到酒店时,都已经开餐了。应该准备的器材物品已经一应俱全,我的心也放下了。</h3> <h3>来悦酒店的住宿条件一般,没想到餐饮做得风生水起,一到晚餐时间,这个酒店就忙碌起来,到处是来吃饭的客人。</h3><h3>今天,原琼州海峡运输办公室的陈副主任也过来了,他帮忙联系救生船。夏天游泳横渡时,是休渔期,2000元一只船渔民都抢着来,但现在是捕鱼期,陈主任出3000元都没人来,两个船的价格最后谈到6500元。陈主任明天做我们的导航员,在导航船上引领运动员前进。</h3><h3>两位跟船的裁判也和我们一起到海安了,加上老吕的女儿,浙大的博士生,为我们写公众号和摄影。</h3><h3>我们16人欢聚一堂,欢声笑语,畅怀豪饮,满怀信心,迎接明天的严竣考验。</h3> <h3>饭后,大家一起把浆板运到停放在老码头上的两只救生船上,并将浆板全部充好气,等待明天的启程。</h3> <p>这是最后一次的战前动员,也是对横渡中各种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p><p>大家听得十分认真,毕竟这是史无前例的桨板横渡琼州海峡,我们需要战胜的首先就是自己!</p> <h3>琼州海峡横渡图,这是精确到每公里的图。上面有距离,航道,海流,风向等标志,老吕主要讲解了如何利用风向,避开船只,选择合适的上岸地点,以及如果没有在规定的地点上岸怎么办等问题。</h3> <h3>早晨七点,我们在酒店门口等公交车,准备前往海安港旧码头。</h3> <h3>清晨的海安港静悄悄。</h3> <h3>七点半到达救生船停靠的港口。</h3> <h3>小心翼翼地上船。</h3> <h3>整装待发。</h3> <h3>两只救生船首先把选手送到横渡的出发地——排尾角。</h3><h3>有个细节必须说一下,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把自己的队旗挂在船头上,而我们两面队旗在两只船上却是一前一后的,导航船是在浆板的前面,所以旗挂船尾,而我们补给救生船是在浆板的后面,所以旗挂前面,其作用是不言而语的。</h3> <h3>6号吴慧娟放浆板下海。6位队员和桨板都从船上放到海里,划到横渡的出发点——排尾角。</h3> <h3>我在救生船上观察已经集结在排尾角的6个浆板准备出发的情况。</h3> <h3>六名划渡队员在海安镇排尾角整装待发。</h3> <h3>8点30分,作为执行指挥,我下达了出发的命令!</h3> <h3>让我们记住开心冬泳桨板队的6位横渡琼州海峡勇士的名字吧,他们是——</h3><h3>1号商跃祖,55岁,丽水人,自主创业。</h3> <h3>2号吕九锋,49岁,诸暨人,饭店老板。</h3> <h3>3号施勇,52岁,绍兴人,网约车司机。</h3> <h3>5号胡旭东,49岁,义乌人,村支书。</h3> <h3>6号吴慧来,61岁,杭州人,游泳教练。</h3> <h3>7号吕华国,61岁,温州人,自由职业。</h3> <h3>桨板在倒记时的口令中出发了,我们救生船紧紧跟上。</h3> <h3>六位选手出发不久,还保持着相对完整的队形。</h3> <h3>1号商跃祖在划进中。</h3> <h3>不久,6位选手就分成两个队形,1、2、3号紧跟导航船前进,5、6、7号就在我们船的附近划行。</h3> <h3>在凤浪中颠簸的救生船和桨板。</h3> <h3>救生船紧跟着桨板。</h3> <h3>前三名的选手们紧跟导航船。</h3> <h3>7号吕华国取食品和饮用水。</h3> <h3>救生船和选手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确保选手的安全。</h3> <h3>10点05分,5号胡旭东因严重呕吐,全身无力而举手要求上船。我们立刻开到他身边,把他和桨板都拉上船。</h3> <h3>1号商跃祖乘风破浪。</h3> <h3>6号吴慧娟在划进中。</h3> <h3>7号吕华国在划行中。</h3> <p class="ql-block">本来这次我们后勤人员准备两个相机打算详细记录横渡过程的,但是由于海上的风浪实在太大,救生船上的人员几乎全部都出现严重的晕船现象,不要说站着拍照,就连坐着都很困难。海浪劈头盖脑拍打过来时,我们全身都湿了,我们的视频个照片基本上都在前半程拍的。我上岸时,脸上覆盖着厚厚一层盐霜,同伴们还以为我擦了太厚的防晒霜呢。</p> <h3>下午1点左右,我们4位选手到达海口世纪大桥的海事码头(7号吕华国在蔚蓝海岸登陆),选手们的脸上充满喜悦的表情——我们終于胜利了!</h3> <h3>除了吕华国是在七公里外的蔚蓝海岸上的岸,其他人都在世纪大桥旁的海事码头上岸的。</h3><h3>所以我们就以世纪大桥为背景合影。</h3><h3>背后是世纪大桥,我们是世纪之划!</h3> <h3>桨板横渡琼州海峡成绩公布</h3><h3>第一名:7号吕华国,3小时46分27秒</h3><h3>第二名:3号施勇,4小时09分31秒</h3><h3>第三名:1号商跃祖,4小时14分07</h3><h3>第四名:2号吕九锋,4小时23分12秒。</h3><h3>第五名:6号吴慧娟,4小时29分15秒。</h3><h3> 5号胡旭东,划了1小时36分,因严重呕吐,体力不支,经劝说后,放弃划渡,于10点06分上救生船。</h3><h3> 裁判长:程敏</h3><h3> 2019年12月8日</h3> <p>9日,都市快报刊登了我们横渡的消息。1818黄金眼也在当晚报道了横渡的新闻。</p><p>接着,杭州生活频道,杭州明珠台,钱江晚报,体坛报等省市主流媒体发布横渡新闻。</p><p>腾讯,百度,新浪,网易,搜狐,凤凰网,光明网,杭州网,浙江在线等国内主流媒体转发横渡新闻。</p><p>美国的中文报刊也转发了横渡新闻,商跃祖在美国上大学的儿子居然在当地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父亲浆板横渡的新闻报道,他打电话祝贺父亲横渡成功,商跃祖很开心。</p><p>这正好印证了开心冬泳俱乐部的宗旨:开心运动,开心生活。</p> <h3>我们横渡成功后,在三亚玩了三天,于13日凌晨一点半到达杭州萧山机场,老陈带了横幅来机场接我们,于是在机场合影。</h3> <h3>下午,欢迎开心冬泳俱乐部浆板冬渡琼州海峡勇士凯旋的活动,在钱塘江三桥附近的堤坝上举行。本来这个活动是在昨晚的机场里,在深夜两点!在杭州的很多泳友为我们这次横渡的壮举而兴奋,而激动,他们自发地进行接龙报名,准备了横幅,准备了花环和花束,想在凌晨的机场给我们一个惊喜!</h3><h3>当我们得知这个消息后,又感动,又担心。感动的是大家的那份情谊,担心的是他们的安全,因为他们有的来自城西,城北和下沙,到市区就要一小时,到机场还要半小时,怎么回去,几点能休息?</h3><h3>于是我们再三劝说他们,把欢迎仪式改为今天下午,終于,他们同意了。下午三点,几十名泳友从四面八方赶到钱塘江畔,欢迎我们。有人还带来了音响,唱着跳着,气氛十分热烈,令人动情。他们为横渡勇士戴上花环,为我们后勤保障人员送上花束,并一起合影留念。</h3><h3>亲爱的泳友们,谢谢你们,谢谢大家!</h3> <h3>运动员戴花环。</h3> <h3>我是后勤保障人员,所以大家给我献上了一束鲜花。</h3> <h3>下午,参加横渡活动的只来了10位,缺了回义乌老家的胡旭东和临时有事的吕九锋,有点小遗憾。</h3> <h3>桨板横渡琼州海峡,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壮举。是一次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活动。五名横渡成功的选手中,有四人都掉到海里5次以上,在风浪中爬上浆板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大家依靠超乎常人的毅力,顽强的意志,才取得横渡成功的。可以说,我们遇到的困难远比想象的多得多,但最后都被克服了,所以才有横渡的成功。</h3><h3>这次横渡琼州海峡的成功,是因为有精心的策划,充分的准备,坚定的信念,超强的毅力,这些因素缺一不可。</h3><h3><br></h3> <h3>浆板冬渡琼州海峡小结</h3><h3>这次活动顺利成功,从过程来看,我们赢在了细致的策划,群策群力,分工协作,步调一致上。也与开心冬泳俱乐部泳友们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分不开的,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表示衷心感谢!</h3><h3>这次活动,我们经历了各种磨难和险境,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信心,充分体现了开心冬泳俱乐部的宗旨:开心运动,开心生活!</h3><h3>特别鸣谢:</h3><h3>一、新闻媒体</h3><h3>都市快报朱家豪</h3><h3>钱江晚报杨渐</h3><h3>体坛报梅杰</h3><h3>杭州生活频道何燚杰</h3><h3>杭州明珠台赵一彪,宋寿文恺</h3><h3>浙江生活休闲1818黄金眼邵瀛 </h3><h3>浙江在线杨晓轩</h3><h3>凤凰卫视</h3><h3>百度</h3><h3>网易</h3><h3>腾讯</h3><h3>新浪</h3><h3>光明网</h3><h3>浙江新闻网</h3><h3>微兔视频</h3><h3>杭州网</h3><h3>绍兴晚报</h3><h3>北京时间直播</h3><h3>好看视频</h3><h3>国外部分中文媒体</h3><h3>二、横渡6勇士</h3><h3>商跃祖(指挥)</h3><h3>吕九锋(厨师)</h3><h3>施勇(采购协助)</h3><h3>胡旭东(协助)</h3><h3>吴慧娟(摄影协助)</h3><h3>吕华国(策划)</h3><h3>三、后勤保障</h3><h3>孔一江(执行指挥,媒体宣传)</h3><h3>蒋文忠(总采购)</h3><h3>沈仕嫚(财务)</h3><h3>吴惠英(旅游总务,摄影)</h3><h3>赵胜娟(厨房后勤)</h3><h3>张杭(网购兼厨师)</h3><h3>陈和平(导航,租船,摄影)</h3><h3>程敏(裁判,摄影)</h3><h3>曾良中(裁判,摄影)</h3><h3>黄健(设计证书,横幅)</h3><h3>姚时均(召集裁判)</h3><h3>吕汇(公众号,摄影,后勤)</h3><h3>赖堪全等4位船老大(海上救生保障)</h3><h3>居骏(桨板贴纸,接送)</h3><h3>乔学波(接送)</h3><h3>杨品堂(接送) </h3><h3>陈月明(接送)</h3><h3>四、后方支持:</h3><h3>乐划公司赞助(2桨,2稳定器,.20件乐划专用T恤)</h3><h3>温州市冬泳协会</h3><h3>徐国芬(提供备份桨板)</h3><h3>沈瑞忠(充气板采购)</h3><h3>杭州开心冬泳俱乐部</h3><h3>2019年12月15日</h3> <h3>再见了,琼州海峡,我们明年再相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