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最早的禁书事件

火红蚂蚁

<br><b>两千年前的创举----商鞅“燔《诗》《书》”</b><div><b><br></b>中国禁书的历史,是从西北一隅拉开它沉重的序幕的。</div><div><br></div> 那是在充满了刀光剑影的战国时代,中原大地六强并峙。而位居九曲黄河那个硕大的“几”字字心下方,由一脉秦岭托负着的一个年轻国家----秦,也正雄心勃勃地酝酿酿着它角逐中原、虎视东方的庞大计划。公元前三百六十二年,二十一岁的赢渠梁登上了秦国君主的宝座,是为秦孝公。当时秦的国力及文化水准都比不上中原的齐、楚、魏、燕、韩、赵诸国,而六国也因秦僻居西北,将它视作戎狄,不与它来往。这种屈辱的现实深深刺痛了年轻而有抱负的秦孝公的心,为此他发愤图强,首先向国内外发布了一道求贤令,声称:“宾客群臣中有能出奇计使秦国富强的,我将给他加官进爵,并分封田地给他!”这一招果然灵验,富有诱惑力的诏令传出不久,一位干练机警的谋土便从邻居魏国渡过黄河,应征而来。他便是后来为秦孝公策划了中国史上第一次禁书事件的商鞅----当时还称公孙鞅。<br><br> <h3><font color="#010101">公孙鞅原籍卫国,赴秦前曾在魏相公叔痤门下任职。据说公叔痤病逝前曾向魏惠王推荐公孙鞅接替自己的丞相职位,在此提议未被恩准后又建议魏惠王杀掉公孙鞅,以防这位年轻才子出国为他君效力。似乎是为了讨好一下自己的部下,公叔痤背着魏惠王又一五一十地把荐职及谋害的事转告了公孙鞅,并劝他速速逃走。令丞相主子大感意外的是年轻的部下断然拒绝他的一片诚意,冷冷地反诘道:“君王既然不用您的提议让我当丞相,又怎么会按您的意见来杀我呢?果然不出公孙鞅所料,公叔痤死后,魏惠王连一根毫毛也没动他。但这种默默无闻的生活对公孙鞅这位颇为自负的奇才也太没刺激了,所以一听说黄河那边的秦国正缺谋士,他便二话没说,走人。</font></h3> 一入秦地,首要的大事便是去拜见当朝大王秦孝公。大约这次应诏的人不少,公孙鞅好歹托了个关系----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总算见到了西北王国国君的尊容。但起初几次的会面效果并不理想,秦孝公不是听公孙鞅讲到一半便呼呼大睡,就是等公孙鞅走后便把景监唤来痛驾一顿,搞得景监出来便埋怨公孙鞅。但公孙鞅却不在乎这些,他太想在西北这个被称为“戎狄”的地方一展他东方谋士的才华了,所以一方面死乞白赖地缠着景监,让他在秦孝公跟前多美言几句,一方面又不断地转换口径,从正统儒家的帝道、王道,转而为法家刑名之学,为各种诡异的霸术,终于说得秦孝公坐不安席,鬼迷心窍,把跟前这位邻居家跑来的能言善辩的家伙奉作了上宾。不过此时的公孙鞅心里明白,在爱好霸术的秦孝公手下干活,他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秦国改造成一个德比殷周的东方标准文明国家了。<br>那么,不妨不管什么德与不德,认定目标干起来再说吧。公孙鞅于是在孝公前大肆鼓吹他的变法理论:<br><br> <b><u>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u></b><br>这里非常有意思的是,公孙鞅虽然力主不效法古代,但他为了证明其观点仍不得不举出商汤革命、武王伐纣与夏、商灭亡的历史事实来作佐证。与此同时,有关变法的具体措施,也已逐渐酝酿成熟。据学者考订,出自战国晚期秦人或秦国客卿之手的《商君书》,乃是公孙鞅的后学采集其遗言遗教加以阐发而写成的变法论文集,其中的许多文字虽然不一定出自公孙鞅之手,但其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商君书》的《算地》、《去强》等篇中有实行重农重战的理论,《定法》《赏刑》等文中有推行厚赏重刑的学说。而有关文化禁锢、思想控制乃至禁书的观点也常常夹于其中:<div><br><b><u>今为国者多无要,……故其境内之民,皆化而好辩乐学。…虽有《诗》、《书》,乡一束,家一员,独无益于治也…(《农战》)</u></b><br><br></div> 这是一种对文化典籍的蔑视,以为即使每乡每户都有《诗》、《书》,对于治国也是无益的。这种蔑视的进一步发展,便是种种严酷的禁书理论。比较典型的如:<div><br><b><u>《诗》、《书》、礼、乐、善、修、仁、廉、辩、慧,国有十者,上无使守战。国以十者治,至必削,不至必贫。国去此十者故不敢至,虽至必却。兴而伐,必取;按兵不伐,必富。(《农战》)</u></b><div><b><u><br></u></b>这真是玄而又玄的理论,只要禁止了儒家的《诗》、《书》及其有关学说,便立即可以富国强兵。这种将禁书与否和战争胜负直接挂钩的说法,对群雄纷争、强者为胜的战国时代的各家君主,无疑是极富有迷感力的。至于像“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之类的观点则是从教化一律论、舆论一律的角度向统治者提供的驭民“良方”。这样的理论虽然缺乏逻辑的论断方式与系统的构架,但对急切地想使国家富强起来的秦孝公具有很大的实用性,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犹豫之后,秦孝公任命公孙鞅为左庶长,将变法的大权交到了这位东方谋手中----后来由于变法颇有成效,秦孝公践行诺言,公孙氏至大良造,得十五邑封地于於商,史因称之为商鞅。<br><br></div></div> 商鞅变法大约始于公元前三百五十六年。有关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韩非子和氏》篇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孝公行之……”这里所说的“连什伍,“设告坐之过”就是告密连坐制度,“ 燔《诗》《书》而明法令”是指禁图书、严法令等措施“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则谓取消贵族特权进用贤人,“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乃著名的重农重战政策。由此可见商在秦国已将他的那套理论全面地运用到了变法实践之中。<br><br> 《韩非子》有关商驶变法的记载中,商鞅“燔《诗书》”的规模与范围大约是不怎么宏大的,其目的可能只是为了防范文化层次较高而又亲近中原典礼的上层人物的文弱化,以保证他一手制定的变法措施能够畅行无阻。《韩非子》中将“《诗书》”与“明法令”并言,也便是这个意思。<div><br>但为了“明法令”、防止上层文弱化竟至于采取焚毁儒家典籍这样激烈的手段在商鞅实在也有不得已处。谋士来自《诗》《书》畅行的东方看到过百家争鸣的热闹场面,也深知罩着一层温情脉脉人伦面纱的儒家学说是怎样的讲究礼仪、看重历史,限制着包括最高统治者在内的任何层次上的出格行为。这种情形一旦在秦国自上而下地蔓延开来,那么法家的那一套彻底独裁的办法便会失去它的效用,他商鞅梦想的将所有秦人训练得如一支铁的军队的蓝图也会化作一片泡影。所以无论如何,他必须先发制人。“燔《诗》《书》”的火,便这样毫不犹豫地点燃了。<br><br></div> 商鞅所制定的一整套变法措施,由于以严格的军事化的方式去推行,终于在秦国得到了贯彻,秦也由此跨入了战国七雄的行列。但这套包括“燔《诗》《书》”在内的变法措施对尚处于封建低级阶段的秦国各阶层尤其是对于长期享有特权的贵族阶层,终究冲击太大,损害了大多数上层人物的实际利益与文化尊严,因而等到商鞅的后台秦孝公一命呜呼,商鞅便遭到了重新掌握实权的贵族阶层的最严厉的报复车裂身亡。事发于公元前三百三十八年,上距商鞅变法初年不过十八个春秋。<div><br>商鞅变法进程中发生的“燔《诗》《书》”一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禁书事件。它那种对文化典籍极端仇视的态度,在西北秦地后来发展为愈来愈激烈的以毁图书为形式的禁书传统,开了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禁毁图书的先河。<br><br></div> 商鞅“燔《诗》《书》”之后,整个战国后期虽然没有再爆发类似的禁书案,但有关文化禁锢的理论,却一直没有销声匿迹。此时,秦国内外酝酿着种种更完备更严酷的理论。之后,便发生了公元前二一三年的“焚书”事件以及紧随其后的“坑儒”惨案……<br><b>欢迎继续关注: 中国禁书大观(二)&nbsp; &nbsp;旷世浩劫----秦始皇“焚书”事件</b><br><br> <b>关注火红蚂蚁<br>更多精彩文章<br><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BZW_TQ2hqGo3VYA0rVcLBw"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i>皮囊</a><br><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9sQwodzRxZrFnwZGlAJjzQ"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i>贝尔纳-----生理学奠基人</a><br><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vXu1HZQ_Fqag3ICZqpKYSg"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i>名著导读《源氏物语》</a><br><b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