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2019年12月13日,伴随着冬日的暖阳,大华学校五级部的全体师生在各班级老师、家委会热心家长和其他校委会领导的带领下,开启了超然台研学之旅。</b></p> <p><b> 下午,全体师生集合完毕,高举班旗,孩子们一路欢歌,步行前往超然台。大华学子们的良好秩序和精神风貌,赢得了沿途市民的驻足观望和交口称赞。</b></p> <p><b> 在研学的路上,有蓝天、有暖阳、有孩子们的欢笑,有规则意识、有团队意识、也有互助互爱…</b></p> <p><b> 超然台是中国四大古台之一,苏轼任密州知州时重建,他常与僚属友人在此远眺酬唱,《超然台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等名篇均成于密州任上。后人缅怀苏轼,慕名登台凭吊者甚多,留下许多名诗佳句、墨迹刻石,形成了“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超然文化。在这里,你可以浏览历代文人墨客的碑刻墨迹,感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慨叹与豪情!</b></p> <p><br></p> <p><b>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超然台上,朗朗诵读声引来不少市民驻足观看。晨曦班的孩子们和五级部其他班的孩子在超然台上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诵诗会。正所谓:古有大文豪留千古绝唱,今有大华学子展优秀文学素养。</b></p> <p><br></p> <p><b> </b></p> <p><b> 微红的脸庞、晶莹的哈气,孩子们寻找着自己眼中的冬天,寻找着墨香画影里的苏子瞻…</b></p> <p>随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排队有序登上超然台,体味“一览众山”的超然感觉,进入展厅,全体同学轻声慢步,认真倾听,仔细观看,快速记录。整个过程,井然有序。</p> <p><b> 一台春秋藏,一厅美名扬。台体内的苏东坡纪念馆共分为二层:一楼又分为三个厅,西厅陈列着50余方超然台刻石,中厅为苏轼密州出猎半景画式场景,东厅为当代书画展示。二楼为主展厅,主要展示苏轼在密州的岁月和他的生平典故</b>。</p> <p><b> 采菊东篱,种豆南山,这是属于陶渊明的云淡风轻;烟雨平生,悠然自得,这是属于苏东坡的海阔天空。</b></p> <p><b> 那些过往岁月里的泛黄纸张、斑驳墨迹,就像真的呈现在眼前一般,直观无碍地让孩子们与历史、与人物对话。一边读着文字描述,重温他的人生、诗词、心境,一边细细打量那些字画,仿若大宋朝的繁华烟云和竹杖芒鞋的苏子瞻都来到了面前。</b></p> <p><b> 晨曦班的老师和孩子们在这里用脚步丈量,用诗歌吟唱,他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用敬仰的方式与过去对话,为寒冷的冬天增添一份生机与活力!</b></p> <p><b>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历时两个多小时的研学过程中,每个同学,都留下了自己的精彩瞬间,收获满满,也只有在体验中才能收获的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这次研学实践课程让孩子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期待你们不断充实自己,期待你们遇见更好的自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