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羊

平鲁区李林中学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表兄准备杀羊</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表嫂帮忙盛羊血</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 北方人有个传统,每年年前都要大量的买猪肉和羊肉放在家里,等过年和正月里吃。妻子舅舅家养了一群羊,今年大雪的那一天,我们全家总动员到妻舅家去看杀羊买羊肉。不惑之年的我又一次亲眼目睹了杀羊的过程,看着儿子女儿窜上跳下,跑来跑去的在院子里玩耍,恍然间我又回到了童年……</font></h3> &nbsp; &nbsp; &nbsp; &nbsp; 谚语说“小雪杀羊,大雪杀猪”。这是我小时候的事情了。过去没有冰箱,刚过小雪天气就变冷,农村人就在自家院子背阴处用石头垒上一个小仓子,上面倒扣一口铁锅,整个用泥抹好,就变成了一个天然冰箱。在这里面存放羊肉猪肉又保鲜,又相互不串味儿,比现在的冰箱强多了。如今气候变暖,北方小雪时节已过,天气仍然不冷,所以还不到大量杀羊的时候,得等到大雪时节才行。再者,秋天草籽成熟,给食草牲畜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经过整个秋天的放养,到秋末就是它们最肥壮的时刻。尤其是羊到这个时节膘情最好,再冷就要耗脂肪掉膘消瘦了,所以人们就开始宰猪杀羊。<br>&nbsp; &nbsp; &nbsp; &nbsp; 儿时的我最期盼的当数宰猪杀羊的小雪和大雪期间的日子了。因为父亲是村里有名的宰猪杀羊的好手,每到这一时节,父亲是东家出西家进,忙的不亦乐乎。而五六岁的我理所当然的就成了村里各家的座上客了。因为他们要用杀猪的槽头肉或杀羊的羊杂碎款待父亲,我便名正言顺的正好可以蹭一顿好饭。<br>  我们家也不例外。母亲是一位标准的农村妇女,里里外外一把好手,随父亲出地里干农活,回家还得喂猪养羊。每年我们家都要宰一头猪,杀两到三只羊,肉都在自制的“冰箱”里存放着。整个冬天只有家里来客人或过节时,母亲才舍得切上一小块肉解解馋,大部分猪羊肉要等到过年和正月时包饺子、烩菜或炖骨头吃。所以儿时的我特别盼望这个时节亲戚上门,我就可以在锅边看母亲张罗着切肉、蒸糕和烩菜,母亲揭开锅盖尝甜咸时会给我嘴里塞上一小块肉,那肉香便从我的嘴里一直渗透到我的全身,浑身上下舒服至极,现在想来依然满口生津。<br>&nbsp; &nbsp; &nbsp; &nbsp; 年三十上午贴完春联,父亲便从“冰箱”里取一块羊肉,盘腿坐在炕上切肉馅准备晚上包饺子。这时村里小伙伴们谁叫我玩我都不去,我在炕上依父亲而坐,看着他一刀一刀地切肉馅,听着刀割肉的嚓嚓声(肉是半冻着的),仿佛听到了天籁之音,满满的幸福感难以言表。如今父亲老了,这工作便传给了我,而我的子女在这时不是写作业,就是玩手机,根本不来看我一下。我也懒得动手,网购了一台小型绞肉机,摁一下按钮全部搞定。我三分钟就做完了父亲三十多分钟才能完成的事情,现代化的肉馅比父亲切的还要细腻,可再也找不到记忆中依偎在父亲身边看切肉听天籁的感觉了,就连儿时那饺子的味道也荡然无存,想来是如今丰衣足食之故吧。<br>&nbsp; &nbsp; &nbsp; &nbsp; “爸爸,你们太坏了,刚刚我还和小羊玩,现在它死了,流了那么多血。呜呜……”儿子的哭骂声把我拉回了现实。是啊,生命是平等的,但食物链的自然规律也是正常的,等他长大了,自然也就明白了。<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杀羊前先称一下毛重</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眼看同伴遭厄运的无奈</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剥羊皮</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开膛破肚</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洗内脏喝羊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伴的厄运也是我的明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