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岳阳楼记》的三种感受

无语

<h3>  近日到学校调研,听了一节高二的文学鉴赏校本选修课,叫《重读范仲淹》。教师把选入教材的范仲淹的一诗一文再组合其他诗文,作为一个专题让学生阅读,其中一个说话题目“你再读《岳阳楼记》有什么感受?”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我来说,自大学开始,后来又因为教学,这些年来《岳阳楼记》读了不知多少次,不敢说是常读常新,但在不同的年份,那读的感觉,还真是有点不一样的意味的。</h3> <h3>  第一次读《岳阳楼记》是在读大学的时候,是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那时教育还走在拐向正轨的路上,中学语文教材还在由政治向半语文的过渡中,中学时读到的文言文很是寥寥。到读大学时,古典文学又成了一门主要的功课,所以一件很痛苦的事就是花功夫啃那天书一般的文言文。《岳阳楼记》就是那时候第一次读到的。那时候,国家正所谓百废待兴且正兴,春意激荡,勃发向上。又值学生时代,心怀理想,满腔热血,曾为国家足球队的一场胜利而上街游行,也为女排的夺冠而把吃饭用的饭盆子敲烂的一塌糊涂。理想,国家,这些东西在心底里的分量真的很重,即使宿舍夜话,忧乐总是情关天下,所以对范仲淹那种家国情怀很是认同,读《岳阳楼记》,深深记住的也就是这句话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h3> <h3>  毕业后,在乡村中学里做了教书匠。乡村的孩子,淳朴而正气,发奋而向上,即使顽劣者,也尊师敬长,守家国之规;师生和谐,因而生活虽艰苦却不失融乐。这时的教材有了较大的调整,《岳阳楼记》回到了中学语文教材。这文质兼美的文字,学生爱读。为家承责,为国担忧,这朴实的情感,农村的孩子也易引起共鸣,因而教起来也特别来劲,说文说史,慷慨激昂。</h3> <h3>  到九十年代,经济大潮汹涌,很多同行离开,或入庙,或下海;自以为没这本事,就安安分分的守着教书这行当。并不是认真和执着,只是自认前路无从知晓,所以小心守拙,看别人风光也不敢羡慕。之后,有人风生水起,有人焦头烂额,看看自己,生活在继续,也还算平静。在学校听老师们教《岳阳楼记》,对那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多了些许感慨,虽学不到范翁那种豁达和阔大,对这些年的淡然和平静,心底里也还是有点自得。</h3> <h3>  近十多年来,资本和市场冲进了教育,并将教育淹了个没顶。在大水中泡了这些年,教育似乎走了点样,把自己的脸往市场和官场贴了上去。教师也有点走样,教书好像连职业也算不上,单成了求生的手段。听老师们教这岳阳楼,一些人说到这先忧后乐就没了底气,说着说着就成了一种自嘲,甚或心底里根本就认为这近于笑话,于是就深深的理解了范翁的那句“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h3> <h3>  看看这课堂,老师自筹这么一个题目,也可见用心了。在课堂里,学生们的讨论还算热烈。听听学生的说话,也大都集中在范的思想情感上,甚或可以说集中在先忧后乐那两句话上,关涉艺术成就的极少,毕竟那不是容易体味得透的事。《岳阳楼记》是初三的课文,由初三到高二也就两年多时间,学生的感受也确实没什么改变,其实由学校到学校,由孩子变成大孩子,生活就一条直线,能有什么改变呢。倒是听听同学们左联右引,思想单纯却不失活跃,稚嫩却不失真诚,话说家国,师生均激昂慷慨。于是就想,斯人还会在的。<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