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h3><h3> 12月12日,灵济校区全体语文教师在如茶的下午,兴致盎然地开展了语文教研活动。区语文教研员陈颖老师惊喜现身,为本次活动添色。</h3><h3><br></h3> 课堂意趣 <h3> 陈佳佳老师和六(3)班学生一起为我们带来了《书戴嵩画牛》。陈老师把握住文言文的特点,从体裁入手,通过同桌互读、师生对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用读去感知文言文的语言之美。</h3><h3> 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借助想象,示范表演牧童的“拊掌大笑”和处士的“笑而然之”,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两者笑的原因。与诵读相结合的是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在陈老师的这节课上,让学生任选一个角度,用自己的方式复述故事成了课堂的点睛之笔。</h3><h3> 除了文本内容的学习,陈老师还将文言文进行了有效拓展,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让古人久远的思绪与现代的蓬勃进行了一次跨越式的碰撞,有趣、有效、更显生命力。</h3> <h3> 陈颖老师和语文老师们沉浸在环环相扣的课堂教学里,用眼睛和心灵感受课上的语词如花。</h3> 思维碰撞 <h3> 在评课环节,在教务处主任王超的主持下,陈佳佳老师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进行了阐释,而后老师们从教材处理、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等角度出发,积极探讨,各抒己见,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方向和可能性。</h3> <h3> 语文教研组长林巧娟老师首先提出想法,她认为陈老师本节课十分注重各环节间层层递推,诵读环节落实得较为扎实。吕玲婉老师随后补充,她肯定了陈老师对文本本身的重视,在教授文本内容的同时,不忘培养学生的课文思辨能力。吴锦芳老师从审美和艺术的角度切入,她认为本堂课陈老师抓住了画与文字的意涵,体现出了艺术之美。</h3> <h3> 一番激烈讨论过后,教研员陈颖老师做了系统地总结点评,她充分肯定了灵济校区的语文教研活动,而后对陈佳佳老师的本节课做了专业指导 ,她强调课堂中的讲故事环节可以从三个方向努力:初读有体验,文本会迁移,迁移能应用。</h3> 语词如花 <h3> 评课环节之后,陈颖老师为老师们作了题为《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的讲座。她从“语文是什么”、“语文学习的方式”、“语文怎么教”三个维度展开,与在座教师们聊起了语文,她强调:语文课应当以语文学习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载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一节语文课分为三层次,第一层次是一节课,第二层次是语文课,第三层次是精准的语文教学。</h3> <h3> 陈老师在讲座过程中还列举了许多教学实例,全体语文教师收获匪浅。在讲座的最后,陈老师借用《桃花源记》的美文佳句,串联起了语文教学的脉络。<br></h3> <h3> 本次教研活动为全校语文教师搭建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让老师间的思想在教研活动中激烈碰撞,激发出创新的火花。</h3><h3> 诗句在午后最芬芳,如茶。</h3><h3> 教学在研后最灿烂,如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