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关小学六年级全体教师读书沙龙

烟雨江南

<h3>  没有雪花装点的冬天,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不如,一起读书吧。橘色的灯光,舒缓的音乐,六年级的全体老师们围坐在氤氲着茶香的会议室分享探讨读书的乐趣。</h3> <h3>  北宋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就是说修养品行从学习开始,学习以读书为根本。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可见,读书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记住的成了你的知识,忘记的成了你的气质。你的气质,也就是你的谈吐,你的胸襟。读书也好,做事也罢,都是如此。每一次的用心,每一次的努力都不会是无用途的。因为我始终相信,你想要的时光都会给的。主持人马宏萍老师轻柔美妙的谈话拉开了本次沙龙的序幕。</h3> <h3> 胡艳凤老师要与我们分享的是莫言的《蛙》。莫言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其作品也大都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这部《蛙》,作者用了十年之久,三易其稿,是以写信的口吻诉说了所在的乡村,为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所发生的一些事情。《蛙》给胡老师带来深深的震撼,胡老师的分享同样震撼了我们,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在和世界相处,而是和自己的内心相处,这个世界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够完美,而我们却在灵魂深处,完美地走过一遭。</h3><h3>  </h3> <h3>  汪婧老师熟读红楼梦,并且对红楼梦里的人物了然于心。她带我们认识了红楼梦里情商最高的人——贾母。汪老师用精准的语言细致地分析了这位荣国府和宁国府中地位及辈分最高的“老寿星”,贾母是一个和善且精明能干的人,一生福寿双全,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她的高情商是分不开的。汪老师对贾母的解读颇有见地,仿佛这位“老祖宗”就曾生活在我们身边。能够解懂红楼的女子可非寻常女子噢。</h3> <h3>  睿智幽默的张鹏老师为我们分享了李泽厚的《论语今读》,这本书涵盖了学习,为政,做人,治国以及生活几个方面。张老师主要从学习这一方面谈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孔子重教亦重学,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适应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才能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h3> <h3>  王红老师分享的《爱的教育》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记载了小学生安利柯整整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这里有让安利柯深以为傲的好友卡隆的侠义之举,有品学兼优的班长代洛西的助人为乐;也有华梯尼的虚荣狭隘,诺琵斯的傲慢无礼;还有朴实可爱的“小石匠”,坚强不息的克洛西……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本书不正好诠释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真谛吗?</h3><h3><br></h3> <h3>  张校长也给我们分享了他与书的故事。张校长生于那个物资还相对匮乏的年代,小小的画册是他童年的精神食粮,读得如饥似渴,如今说起来也是满眼写满回忆与眷恋。那些画册,是他进入文学殿堂的铺路石,让他爱上了文字,爱上了读书。那些配有黑白图画的黑白画册,想必是那个年代大多数孩子心头温暖而美好的记忆吧!</h3> <h3> 让我们共同欣赏一首慕银芳老师朗诵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些看似精雕细琢过的句子,读起来却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之感,字里行间溢满了徐志摩先生对康桥深深的依恋,满满的不舍。多美的诗句,多美的意境!原来文字也能给我们带来一场精神盛宴!</h3> <h3>  美好的时刻总是短暂的。才觉相聚的美好,又骤觉这美好已接近尾声,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是暖暖而充实的,每个人都因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而快乐,也因分享了别人的观点和见地而充实,读书之于人生是多么重要。只有我们自带光芒,站在三尺讲台上才会光芒万丈!</h3><h3>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一定还藏着最初的梦想。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如果我们暂时被俗事羁绊了追逐梦想的脚步,那么,读书吧。</h3> <h3>  最后张校长给予本次活动高度评价,并且嘱咐我们于闲暇之时多读书,读好书。要想让学生爱上阅读,教师一定要先带头读书。读书不光是为了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更能开阔我们的眼界,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作为文明与知识的传承者,必须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跟上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步伐。<br></h3> 六年级读书沙龙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