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扬中华诗文志,恰同学少年时;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为传承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道德素质,使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我们凭诗作媒,以词为介,追寻先贤脚步,领略诗词风采,潍坊锦程中学在2019年的12月12日举行了第一届诗词大会决赛。17级全体师生共同参与了此次诗词大赛。<br><br> 古人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诗歌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音韵上的美感,更是心底那一份每人特有的对人生的领悟。她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超然;是“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的洒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更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忧国忧民之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锦程中学诗词大会的盛况。<br></h3> 此次活动分为初赛、决赛两个部分,初赛由各班自行组织以古诗文默写形式选定入围选手。决赛现场场面宏大,竞争激烈,环节扣人心弦。整场比赛共分抢答、飞花令、必答和现场作诗四个环节,每环节分数现场公布。题目形式多样,涵盖性、学术性非常强。必答、抢答、现场作诗等题目内容互为补充;学生听说读写背能力均有展示;四个环节环环相扣,设计合理,节目穿插有序,主持张弛有度,灵活多变。 学生初赛场景 首先进行的抢答环节,本环节共分两轮,教师念上句或者出题,参赛者抢得话筒并答对记一分,如若答错或抢得话筒十秒钟内不作答者,扣一分。整个环节气氛热烈,在比赛中的一开始就将现场气氛推到了高潮。 <br><br> 大漠孤烟塞北,杏花春雨江南;<br>山水田园牧歌,金戈铁马阳关;<br>有诗为伴,一如秋夜有月,千里共婵娟;<br>有诗为伴,寻找广阔的万里江山,我们对话圣贤;<br>走进诗词歌赋,这里进行着一场精彩的诗词盛宴!<br> 比赛的第二个环节是行飞花令。飞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源自古人的诗词之趣,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行飞花令时可选用诗词曲中的句子,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七个字。本环节共设“风花雪月”四字,场上选手共分四组进行,每组选手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每答出一句加一分,十秒内答不出者视为自动弃权,顺延到下一位答题者,每组答题时间五分钟。在这个环节,选手们课内外诗词的大量积累,在场上沉着又不失速度的反应,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诗词默写是比赛的第三个环节,将课内外的古诗静心挑选了二十首印制成小卷,选手以及观众们一起现场作答,本场比的是学生们将知识落实到纸上的能力。 现场同学作答诗句 诗歌默写小卷 <h3> 最后一个环节是现场作诗词。丹鼎乍调云母屑,蛮笺初写洛川神。诗词之美如果不落实到书面上,那真真是少了大半神韵。本环节要求以“初三”为题,模仿《如梦令》或《江雪》《钱塘湖春行》的格式,现场赋诗(词)一首。在这个环节,选手们的才华展览无遗,十分钟速成的作品给了现场师生太多的震撼,惊艳了整个赛场。</h3> 学生作品 经过两节课的对决,胜负终见分晓。孙福谦校长、李升斌主任和卢玉剑主任为获奖选手颁奖。而此时的他们,胜败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扬在脸上的自信与中华经典带来的熏染,使得舞台上接受表彰的他们,那样美丽和沉静。相信,对于古诗词,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这,只是个开始。 特等奖获得者 一等奖获得者 二等奖获得奖 三等奖获得者 全体选手合影 最后附上初三语文组的五位老师,辛苦的筹划与准备,终于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h3>文字:刘宣</h3><h3>图片:徐以臻</h3><h3>审核:王新 李升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