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著名书画家作品

王永生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序</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王永生,字吒石、又名咏笙、雪庵。1955年8月生,苏州人。工艺美术师,金石篆刻家。自幼酷嗜篆刻,1972年始为著名金石篆刻家张寒月先生入室弟子,始于摹印,得其真传,几能乱真,亦曾多为先生代刀捉笔。同时,得到著名篆刻家矫毅、蔡谨士、王能父、钱荣初、沙曼翁等先生的垂爱,耳濡目染,择众擅而取之。然,久之迷失了自我。尔后,必舍昔习,我无所也,复始于悉心研习泰汉玺印、汉魏画像、摩崖石刻及近代吴昌硕、赵古泥等诸家。遂,所学熔铸于一炉,规秦模汉,既不堕师门心法,亦能自成面目。所刻作品:白文变法于汉官印,朱文则得力于封泥最多。</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自80年代始,所刻“墨池清兴”、“游于艺”等一大批单枚作品及“寒山寺聖迹石刻” 、“魯迅书名印谱”、“狮子林室名印谱”、“白居易忆江南诗三首印谱”、“十二生肖”(被上海书店出版社收录出版“十二生肖图案集”)、“百龙印集”等一大批成套作品曾无数次的入选国际、国内(港澳)、省、市等各类展览并屡屡获奖,其中,1983年获全国首届篆刻征稿评比优秀作品奖;1985年获全国中青年书画大奖赛优秀作品奖。在“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21世纪人才库”、日本“现代印家特集”、香港“书谱”、上海“书与画”“书法”、“苏州现代书画选”等国内外专业杂志、报纸、广播、电视台均刊登作品或专文介绍,得到了国际、国内众多书画家和同行的好评。与此同时,以金石会友,和一大批书画家成为了忘年之交。其中:陈墨移先生为儿女们留下的在歙砚上撰写的甲骨文铭文和友人请他在砚台上撰写的甲骨文铭文等,全委请我刻之,成为了传世之作;沈子丞先生在东台期间,与友人饮酒/品茶时留下的诗词作品,委请我用碑刻的方式保留下来,余耗时近半年,10块碑刻的沈子丞诗词集以拓本形式应运而生,该部传世之作,书法意钟繇,体势在隶楷之间,奇崛而有灵气。和王能父先生更是亲密有加,经常来家琴棋书画。期间,张辛稼先生的二位高足,张继馨、徐源绍为我创作了“水墨及设色”花鸟册页各一部,并由张辛稼先生亲自题签,此二部册页作品在当时受到业界及诸位老先生的热捧(沈子丞、吴进贤、楼浩白、崔护等先生均捉笔题词),特别是张继馨先生的“水墨花册”,始,仅为画册,尔后,主动索去,以画意撰写配诗词,更是成为书画中一套“水墨花册”的精典之作。</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70-80年代中,余得老先生们垂爱“以金石会友”有太多难忘的记忆了,在此,恕不再列举。</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980年9月,余和恩师寒月先生一起接待以梅舒适先生为团长的“日本篆刻家友好访华团,并和恩师一起与日本篆刻家同桌治印,以艺会友,进行篆刻艺术交流。1987年11月,台湾开启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之门,继而实现了“三通”。 1988年,恰值龙年,应运而生的“百龙印集”作品,由市、省青联推荐,经中国青年联合总会委托中国红十字总会转交香港红十字总会送至台湾红十字总会。愿吾胞袂若百龙交游,同荣神州”。整个过程,各级各类媒体都有跟踪报道,海阔雁隔四十载,百龙印集寄情思。1991年11月,是苏州市和日本池田市缔结友好城市10周年,余随苏州市章新胜市长率领的经济/文化代表团出访日本,进行篆刻艺术表演。余携带创作的“寒山寺聖迹石刻”(此作品首次采用篆刻/碑刻/石刻,书法/绘画/印章合壁的方法呈现,其中,枫桥夜泊诗和寒山拾得两块碑石按同比缩小,用碑刻的手法还原,而钟楼等景则用写实石刻的方法,篆刻为景的名称,边款为景的建造年代和特色及目的注解),得到了日本艺术家及市民的高度热捧。1995年10月,余应日本名铁公司之邀,由市外办安排,再度赴日,进行篆刻艺术表演。</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90年代期间,苏州市政府领导出访国外,亦由市外办委请我刻章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友人,如新加坡的李光耀,吴作栋,李显龙等政府官员。</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2000年(龙年),“百龙印集”作品入选由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中国文联艺术指导委员会、人民画报社联合举办的“2000世界华人艺术展”,并荣获银奖和被授于“世界华人优秀艺术家”荣誉称号(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和日本东京巡回展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颁奖典礼)。获奖后“百龙印集”作品,被世界华人艺术展组委会荣誉收藏。同年,该作品入选中国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并荣获优赏奖,被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世界文化艺术出版社、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联合授于“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2001年始,由于工作需要,专业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如今,归老林下,返璞挚爱的篆刻艺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本书画集,为70-80年代时期的著名书画篆刻家,均是余“以印会友”而藏,较为遗憾的是,当时收藏意识淡漠,故转送朋友较多(特别是费新我、张辛稼、沈子丞、吴养木等),现整理时,已所剩无几,今汇集成册,以飨同好。</h3> <h3>编号: 001&nbsp;&nbsp;&nbsp;镜片: 人物画&nbsp;&nbsp;作者:&nbsp;&nbsp;程十发&nbsp;&nbsp;&nbsp;尺寸: 32*32cm</h3><h3>程十发,(1921~2007)。生于上海松江县城外岳庙镇莫家巷。原名程潼,字十发,以字行,曾长期担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从艺80年来,创作的书画作品涉及到中国书画及其边缘的各个领域,包括连环画、年画、书籍插图和书法、中国画、篆刻等各种艺术形式。他被称为当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国画泰斗。</h3><h3><br></h3> <h3>编号: 002&nbsp;&nbsp;&nbsp;&nbsp;&nbsp;镜片: 人物画&nbsp;&nbsp;&nbsp;&nbsp;&nbsp;作者: 程十发&nbsp;&nbsp;&nbsp;&nbsp;尺寸: 34*66cm</h3><h3><br></h3> <h3>编号: 005 立轴: 书法 作者: 费新我 尺寸: 24*60cm</h3><h3>费新我,(1903.12-1992.5),浙江湖州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书画家。文革期间,被挑断右手手筋不能继续作书画。但新我并未因此而终止艺术生涯,而是开始改习左手执笔以书法,从晋唐入手,上溯汉魏,帖碑互练,在书风上追求"逆、生、拙、奇"。达到了"巧拙互用,拙茂巧稳,逆中有顺,似奇反正"的艺术效果。毛泽东曾在一次会议休息期间问郭沫若,谁的书法最好,能否排个名词?郭老则说:"第一名应是林散之,他的狂草当代可数第一,堪称'当代草圣';第二名应是费新我,他不仅书法好,而且自从右手有残疾,改左手写字,练就一身真功夫,实是难能可贵。说到这里,毛泽东插话:"费新我身残志坚,以左手练书法,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h3> <p>编号: 006&nbsp;&nbsp;单片: 书法&nbsp;&nbsp;&nbsp;作者: 费新我&nbsp;&nbsp;&nbsp;&nbsp;尺寸: 18*20cm</p><p>编号: 007&nbsp;&nbsp;单片: 书法&nbsp;&nbsp;&nbsp;&nbsp;作者: 费新我&nbsp;&nbsp;尺寸: 68*35cm</p> <h3>编号: 008 立轴: 山水 作者: 吴养木 尺寸: 34*80cm</h3><h3>吴䍩木(1921-2009),名彭,号小鋗,浙江嘉兴人,当代吴门山水画巨擘。幼年随父著名画家吴待秋迁居苏州。从事国画创作。1978年苏州国画馆恢复,曾任苏州国画院院长,名誉院长。吴养木先生在中国画坛的重要影响,除了他卓越的艺还著书立说,主要著作有《山水画传统技法解析》、《中国画技法概论》、主编《中国古代画家辞典》。</h3> <h3>编号: 009 镜片: 书法 作者: 吴养木 尺寸: 32*66cm</h3> <h3>编号: 010 单片: 书法 作者: 王学仲 尺寸: 46*31cm</h3><h3>王学仲,(1925-2013),1925年生于山东滕州。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天津书法家协会主席。1953年起在天津大学任教,创立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兼任南开大学、广州美院及日本筑波大学客座教授,王学仲艺术研究所荣誉所长,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画家。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既是“黾学学派”的创始人,又是“黾学”最好的践行者。他提出的学术主张,形成了包含有哲学、美学、书学、文学、诗词学和绘画学的完整而又科学的黾学学术体系,为现代学术体系的构建做出了突出贡献。黾学可以概括为:一画、二合、三怪、四我、五象、六学、七艺。</h3> <h3>编号: 011 镜片: 山水 作者: 许十明 尺寸: 29*54cm</h3><h3>许十明,(1911——1998)江苏苏州人。苏州国画院一级画师。作品先后在国内外展出和出版,得到艺术界的高度评价。国家和江苏省美术馆都收藏有他的作品。江苏画坛著名的前辈画家,其艺术造诣亦为新吴门画派树立了标杆。他扎根江南水乡的人文土壤,立足于中国画笔墨语言的传统基础,用崭新的艺术思维和艺术视野,别开生面地创造出了体现时代气息和精神风貌的新型中国画。特别是在水乡、园林题材的创作领域开时代之先河,无论树石山湖、舟桥村舍,皆流露着鲜活的江南风情与质朴的生活气息。正是这独树一帜的“江南水乡”画风,影响了一代人的艺术追求。</h3> <h3>编号: 012 立轴: 书法 作者: 陈天然 尺寸: 30*67cm</h3><h3>陈天然,(1926年~2018),河南省巩义市柏沟岭人。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书画院首任院长、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2年起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h3> <h3>编号: 013 镜片: 人物 作者: 沈子丞 尺寸: 60*40cm</h3><h3>沈子丞,(1904-1996),别名之淳,号听蛙翁。曾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擅长人物、山水、花卉、书法、画理、鉴赏及棋艺。尤其是他的绘画遵循中国写意画绵里藏针的准则,独辟蹊径,别开生面。他的人物师法郭清狂、陈洪绶、华新罗,用笔凝练,神态生动,一扫明清人物画中的匠气,同时,具有醇厚古雅的格调;山水取法石涛,苍浑古朴,不拘一格。他的书法也是独具面目,取法钟繇,其书法势在隶楷之间,外婉内遒,常用卧笔,尤其充分运用笔根横刷,使其书作毛中见润,颇为耐看。</h3> <h3>编号: 014 镜片: 书法 作者: 沈子丞 尺寸: 95*36cm</h3> <h3>编号: 015 单片: 书法 作者: 沈子丞 尺寸: 48*36cm</h3> <h3>编号: 016 单片: 书法 作者: 沈子丞 尺寸: 62*25cm</h3> <h3>编号: 017 镜片: 书法 作者: 张辛稼 尺寸: 34*66cm</h3><h3>张辛稼,(1909-1991)名枢,字辛稼,晚号霜屋老人,江苏苏州人,现当代吴门画派巨擘、一代花鸟画宗师,他不仅是全国一流的花鸟画家,同时也是一位个性鲜明,掩映古今的书法家。</h3> <h3>编号: 018 镜片: 山水 作者: 孙君良 尺寸: 34*66cm</h3><h3>孙君良,男,1941年生,江苏无锡人。擅长中国画。作品以苏州园林和江南山水风光为主,具有吴派清新典雅之风和鲜明个性特色,作品多次参加国内的大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江苏美术馆、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收藏,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苏州市美协主席、苏州国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h3> <h3>编号: 019 镜片:书法 作者: 康 殷 尺寸: 90*44cm</h3><h3>康殷(1926一1999),字伯宽。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秦文学副会长。首都师大研究员、北京印社社长 。著有:《古文字形发微》、《文字源流浅说》、《古文字学新论》、《说文部首诠释》。编纂中国第一部古印玺全集《印典》获国家图书奖等。大康先生墨宝遍布京城。 </h3> <h3>编号: 020 单片: 书法 作者: 张森 尺寸: 88*34cm</h3><h3>张森,1942年生,江苏泰县人,祖籍温州鹿城,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顾问,上海市美学学会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一级美术师)。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会展出。论书亦淖极理致,时有书论发表,言简意赅,颇有新见。主要著述有:《隶书基础知识》(与柳曾符合著)、《大学书法》(特约撰稿人之一)、《张森隶书滕王阁序》、《张森书法艺术》等 。在书法上,兼收并蓄,独辟蹊径,学养全面,擅长正、草、隶诸体,尤其以隶书蜚声书坛。多年来对隶书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博临《张迁》、《石门》、《礼器》等风格各异的汉隶,同时又借鉴何绍基、伊秉绶的笔墨技法和变法精神,互为参照,融会变通,从而理性地寻求自己的笔墨取向和风格定位。七次担任全国书法篆刻展评委。</h3> <h3>编号: 021 镜片: 人物/毛驴 作者: 马伯乐 尺寸: 28*55cm</h3><h3>马伯乐,1942年出生,江苏苏州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苏州国画院原副院长、苏州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擅长山水、人物画,书法亦享盛誉,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先后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地举办个展,曾四次赴日本殖大学讲学,出版有《马伯乐画集》《百松图》《姑苏情韵•百贤图》等。代表作品有《陆游诗意》、《风尘三侠》、《张继枫桥夜泊诗意》等。</h3><h3><br></h3> <h3>编号: 022 单片: 书法 作者: 刘江 尺寸: 30*100cm</h3><h3>刘江,原名佛庵,号知非, 1926年7月生,重庆万州人。曾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印学博物馆馆长,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届理事,第二届常务理事,第一至五届“国展”评委,中国书法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书法家协会首席顾问,浙江省书法教育研究会理事长,浙江省甲骨文字研 究会会长。他的篆书、甲骨文书法风格独具,尤以石鼓文笔法写卜文见长,笔墨厚重、雄浑、 朴拙、刚健、浑穆中有灵动,朴拙中寓雄秀。曾被评为浙江省“二十世纪有突出贡献的文艺家”和中国书协授予的“二十世纪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及西泠印社国家非特质文化遗产传承人。</h3> <h3>编号: 023 单片: 人物 作者: 刘懋善 尺寸: 36*69cm</h3><h3>刘懋善,1942年生,江苏苏州人,当代著名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原苏州国画院副院长。 </h3> <h3>编号: 024 单片: 书法 作者: 韩天衡 尺寸: 34*66cm</h3><h3>韩天衡,1940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号豆庐、近墨者、味闲。擅书法、国画、篆刻、美术理论及书画印鉴赏。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上海中国画院顾问(原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首席顾问、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韩天衡艺术教育基地校长、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会长、吴昌硕纪念馆馆长、中国石雕博物馆馆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温州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h3> <h3>编号:025 单片: 花卉 作者: 乔木 尺寸: 46*35cm</h3><h3>乔木, (1920.8--2002.5),字大年,斋号南有斋,河北深州市乔屯村人。1941年从江寒汀习国画,为“获舫”入室弟子。擅长中国画。1961年任教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后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专擅花鸟,得师衣钵,并蓄陈白阳、新罗山人、任伯年诸家之长,用笔凝重,趣色嫣丽,尤以画百鸟见长,所写禽鸟,生动多姿,千变万化,惟妙惟肖,有“乔百鸟”之美誉。</h3> <h3>编号:026 镜片: 荷花 作者: 张继馨 尺寸: 30*65cm</h3><h3>张继馨,1926年出生,又名馨子。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研究员、江苏省文史馆馆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名誉会长、苏州职业大学教授、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泰国曼谷中国画院名誉院长、苏州市政协常委。张继馨19岁拜著名画家“吴门画派”嫡系传人张辛稼先生为师,先后在国内外举办展览60余次,许多代表作被私人和机构所收藏。并获得苏州首届文学艺术奖,两次日本国外务大臣奖,中央电视台于壬午年拍摄其专题片《花鸟名世匠心鉴人》,谓其乃“江苏花鸟画继陈大羽之后“扛旗人”。 </h3> <h3>编号: 027&nbsp; &nbsp;镜片: 梅花&nbsp; &nbsp; 作者: 张继馨&nbsp; &nbsp;尺寸:30*66cm</h3><h3>编号: 028&nbsp; &nbsp;镜片: 梅花&nbsp; &nbsp; 作者: 张继馨&nbsp; &nbsp;尺寸:30*66cm</h3><h3>张继馨,1926年出生,又名馨子。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研究员、江苏省文史馆馆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名誉会长、苏州职业大学教授、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泰国曼谷中国画院名誉院长、苏州市政协常委。张继馨19岁拜著名画家“吴门画派”嫡系传人张辛稼先生为师,先后在国内外举办展览60余次,许多代表作被私人和机构所收藏。并获得苏州首届文学艺术奖,两次日本国外务大臣奖,中央电视台于壬午年拍摄其专题片《花鸟名世匠心鉴人》,谓其乃“江苏花鸟画继陈大羽之后“扛旗人”。</h3> <h3>编号:029&nbsp; 单片:书法&nbsp; &nbsp;作者: 夏伊乔&nbsp; 尺寸: 45*69cm </h3><h3>编号:030&nbsp; 单片:花卉&nbsp; &nbsp;作者: 夏伊乔&nbsp; 尺寸: 45*30cm</h3><h3>夏依乔, (刘海粟夫人),汉族,(1918-2012),祖籍浙江鄞县,生于上海。幼学油画,1940年在印度尼西亚学习绘画与书法,1944年与刘海粟结婚后长期从学。擅山水,花鸟,所作秀逸清丽,遒劲潇洒。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在报刊上发表。</h3> <p>编号: 031&nbsp;&nbsp;&nbsp;单片: 书法&nbsp;&nbsp;&nbsp;作者: 任政&nbsp;&nbsp;&nbsp;&nbsp;&nbsp;尺寸: 30*100cm</p><p>任政 ,(1916—1999)字兰斋,浙江黄岩人。生前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协常务理事。曾为淮海战役纪念碑书写碑文,为周恩来纪念馆题字,为毛泽东纪念堂题词。是一个在海内外极有声望之书家。</p> <p>编号: 032 单片: 书法 作者: 邵希平 尺寸: 30*102cm</p><p>邵希平,号天翔,男,1943年生,江苏淮安人。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画创作委员会副主席、全国艺术品评估中心评委、中国颜真卿书画院常务副院长等。</p> <h3>编号: 033 单片: 书法 作者: 席时珞 尺寸: 35*140cm</h3><h3>席时珞,1936年生于江苏吴县太湖东山的一个书香世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新疆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被自治区和乌鲁木齐授予新疆“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h3> <h3>编号: 034 单片: 书法 作者: 马士达 尺寸: 34*135cm</h3><h3>马士达(1943--2012)书法篆刻家。别署骥者、老马、玄庐。祖籍涟水,1955年移居太仓。马士达以沙曼翁、宋季丁二位先生启迪,影响既久且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协理事,西泠印社社员。在首届全国征稿评比中获一等奖,书法、篆刻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艺术展览,并获得过全国中青年书展的“优秀作品奖”、全国书展的“全国奖”,日本产经新闻社第七回国际书法大展“优秀作品奖”,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联展“二等奖”等较高奖项。<br></h3> <p>编号: 035&nbsp; &nbsp; &nbsp;单片: 花鸟&nbsp; &nbsp;作者: 徐源绍&nbsp;&nbsp;尺寸: 34*32cm</p><p>编号: 036&nbsp; &nbsp; &nbsp;单片: 书法&nbsp; &nbsp;作者: 徐源绍 尺寸: 34*32cm</p><p>徐源绍,1944年出生,江苏苏州人,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花鸟研究会理事、苏州国画院专职画家。1958年师从花鸟画大家张辛稼先生,1960年入苏州国画馆学习中国画。1989年《接天莲叶无穷碧》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1990年《徐源绍花鸟画集》北京荣宝斋出版,1993年中央电台拍摄《徐源绍专题片》,2002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作巨幅《墨荷图》,2003年应邀为北京中南海作画。2004年《姑苏情韵-百草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p> <h3>编号: 037&nbsp; &nbsp;单片: 花鸟&nbsp; &nbsp;作者: 徐源绍&nbsp; &nbsp;尺寸:28*70cm</h3><h3>编号: 038&nbsp; &nbsp;单片:书法&nbsp; &nbsp; 作者: 徐源绍&nbsp; &nbsp;尺寸:28*70cm</h3> <h3>编号: 039 单片: 人物 作者: 杜重划 尺寸: 35*55cm</h3><h3>杜重划, (1920.3—1990.4) 四川眉山人。 擅长中国画。 解放前 就读于成都南虹艺术校。1949年毕业于前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艺术系美术组。 任教于苏南文 化教育学院艺术系、江苏师范学院国画系、苏州美专、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苏州国画院专 职画家。 作品有《上市去》,《苏东坡》、《杨开慧》、《屈原》、《李白》等。《苏 东坡》为中国展览馆收藏。出版有《社会漫画选》等。</h3> <h3>编号: 040&nbsp; &nbsp;单片: 人物 作者: 杜重划&nbsp; 尺寸: 34*66cm</h3><h3>杜重划, (1920.3—1990.4) 四川眉山人。 擅长中国画。 解放前 就读于成都南虹艺术校。1949年毕业于前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艺术系美术组。 任教于苏南文 化教育学院艺术系、江苏师范学院国画系、苏州美专、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苏州国画院专 职画家。 作品有《上市去》,《苏东坡》、《杨开慧》、《屈原》、《李白》等。《苏 东坡》为中国展览馆收藏。出版有《社会漫画选》等。</h3> <h3>编号: 041&nbsp; 镜片: 书法&nbsp; 作者: 蒋吟秋&nbsp; 尺寸:34*66cm</h3><h3> 蒋吟秋,(1896年—1981年):字镜寰,江苏苏州人。毕业于江苏师范学校,我国著名的书法家、金石学家、图书馆学家。曾任南京高等师范、苏州美专、东吴大学等教授,苏州图书馆馆长。工诗善词,通小学、精金石、书画,尤擅篆隶,笔法圆浑雄厚,苍劲老健。一生著述浩瀚,有《版本问答》、《学书述要》等行世。</h3> <h3>编号: 042&nbsp; 镜片: 书法&nbsp; &nbsp;作者: 谢孝思&nbsp; &nbsp; &nbsp; 尺寸: 34*66cm</h3><h3>谢孝思,(1905—2008),字仲谋,贵州贵阳人。师从名画家吕凤子、汪采白、徐悲鸿等。曾任教育部义务教育视察员,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务委员、苏南文化教育学院艺术系教授,苏州市文教局长、园林修整委员会主任、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市文化局长、文联主席,市人大副主任、市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及苏州市主任委员,江苏省美协副主席、苏州市文联名誉主席、苏州美术教育学会会长等。他精于绘画、书法研究与创作,代表作有《太湖之夏》、《苏州名园石谱》等,有《谢孝思画集》。主持编撰《苏州园林品赏录》等。p</h3> <h3>编号: 043&nbsp; 镜片: 梅花&nbsp; &nbsp;作者: 周天民&nbsp; &nbsp;尺寸: 34*66cm</h3><h3>周天民,(1919-1984),字凝,号醒吾,苏州人。国画家。他自幼酷爱绘画,虽无名师传授,但经年刻苦自学,潜心丹青。他极为重视写生和素描,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是位颇有成就的著名工艺师和国画家。他擅长花鸟,兼工山水,艺术造诣极高。在四十多年的艺术实践和创作活动中,逐渐形成了“默契自然,独树—帜”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以传统笔法为基础,蕴含古代院体画的风采,并包融西画的技巧及精神,无论题材、章法或笔墨,都体现了不趋时尚、不幕浮华的特点。</h3> <h3>编号: 044 镜片: 书法&nbsp; &nbsp;作者: 汪星伯&nbsp; &nbsp;尺寸: 31*66cm</h3><h3>汪星伯,(1893~1979),名景熙,苏州人,中国民主同盟会会员。擅诗词文辞、书画金石、博物考古、园艺、音律,造诣很深。他出生于书香门第,父森宝、叔父汪东(旭初)都以文才名世,他取清末状元陆润庠孙女为妻,既得观赏陪嫁之文物古籍,又得贤内助支持,故汪星伯有足够时间研究学问。他正草隶篆四体皆能,尤以正楷、行书为最,于碑、贴两派间能自然结合,又独张一帜,实属难得。钱瘦铁、贺天健、吴湖帆、陆麟仲、陆稼荪、李亚农、仇端午、蒋吟秋、周瘦鹃、范烟桥、程小青、顾公硕、余彤甫、陈涓隐等苏洲艺坛名流,大多与其有密切交往。</h3> <h3>编号: 045&nbsp; &nbsp;单片:书法&nbsp; &nbsp;作者: 陈墨移&nbsp; &nbsp;尺寸: 27*66cm</h3><div>编号: 046&nbsp; &nbsp;单片:书法&nbsp; &nbsp;作者: 陈墨移&nbsp; &nbsp;尺寸: 30*64cm<br></div><div>编号: 047&nbsp; &nbsp;单片:书法&nbsp; &nbsp;作者: 陈墨移&nbsp; &nbsp;尺寸: 30*64cm<br></div><h3>陈墨移,(1893-1977),是近代研究甲骨、钟鼎、碑刻的专家,著有古器物丛书等。和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针对出土的甲骨文研究时有信函往来。陈老善书甲骨文书法,他的小楷也古朴有晋唐人风致。是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与古文字学家及书法家。</h3> <h3>编号: 048 单片: 书法&nbsp; &nbsp;作者: 陈墨移&nbsp; &nbsp;尺寸: 30*25*4cm</h3> <h3>编号: 049 &nbsp;镜片: 书法&nbsp; &nbsp; 作者: 沙曼翁&nbsp; &nbsp;尺寸: 34*66cm</h3><h3>沙曼翁,(1916—2011)男,满族,祖姓爱新觉罗,生于江苏镇江,长期寓居苏州。师从虞山萧蜕奄先生。为当代著名书法篆刻家,曾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其为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和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h3> <h3>编号: 050 立轴: 山水&nbsp; &nbsp;作者: 朱丹秋&nbsp; &nbsp;尺寸: 34*68cm</h3><h3>朱丹秋,1922-1998),号晚枫,江苏常熟人。先后师从著名画家朱竹云,吳子深,吴湖帆,为“梅影书屋”入室弟子,专攻山水。曾与贺天健,江寒汀,陆俨少,朱屺瞻等诸多名家切磋教益,互补短长,成为近代知名的山水画家。</h3> <h3>编号: 051&nbsp; &nbsp;单片: 书法&nbsp; 作者: 方传鑫&nbsp; &nbsp;尺寸: 45*97cm</h3><h3>方传鑫,祖籍浙江鄞县,1948年生于上海。师从来楚生,方去疾,亦曾得马公愚等大家指授。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暨书法培训中心教授、香港美术学院荣誉教授、菲律宾中华书法学会学术顾问、上海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书画出版社书法编辑杂志编辑组组长。他是国内颇具实力的书法家之一,早在80年代始,其作品就曾连续入选于全国一至七届书法篆刻展,方先生精于行草,他的行草书,取自二王、李北海、苏东坡一路,但博采众美,写得清刚雅正、疏朗有致,满纸而有书卷气。而他的隶书,更是名播四海、天下一绝!其功力之深厚、变化之多端、姿态之华美、墨气之清新实在是少有人可及。</h3> <h3>编号: 052&nbsp; 单片: 书法&nbsp; &nbsp;作者: 李进学&nbsp; 尺寸: 35*69cm</h3><h3>李进学,1942年生于洛阳,号印硕居士,润德堂主。历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洛阳书法家协会主席等,现任中国魏碑书法学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洛阳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洛阳书法院院长,洛阳画院名誉院长等。李进学自幼痴于书画,正书学锺繇、魏碑;行草书宗王羲之、王铎;作品和传略收入《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当代著名书法家代表作品选》、《中国当代书法大典》、《中南海珍藏书法精品选》等。作品选刻全国各地一百余处碑林及名胜古迹,并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等国内外众大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及诸多国家领导人收藏。出版有《李进学书画作品集》、《李进学书法作品选》、《中国当代书法名家新作—李进学》。洛阳理工学院内建有李进学艺术馆。</h3> <h3>编号: 053 单片: 人物&nbsp; &nbsp; 作者: 王锡麒 尺寸: 50*70cm</h3><h3>王锡麒,1938年生于苏州,著名人物画家,曾为江苏省国风书画院副院长、苏州画院副院长、苏州吴门书画院院长、中国民主同盟苏州书画会会长。高级工艺美术师。幼喜丹青。对吴门画派唐寅、仇英画风有深研,擅长人物画。得到刘海粟夫妇、亚明、 程十发、吴青霞、刘大为等高度赞赏。其曾多次应邀赴新加坡、澳门、台湾等地讲学并作艺术交流及办展。1995年8月于台北孙中山先生纪念馆举办“王锡麒画展”,2000年王锡麒在澳门举办人物画参时,领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亲送花篮祝贺的殊荣。其作品为外国政要、海内外美术馆收藏。画家的作品曾通过拍卖市场进行鉴别。《扬子晚报》曾介绍王锡麒的《梅尧尘试泉图》从4000元起拍,经过25轮竞价,最终以2万元被南京一藏家购得。2010年《杨玉环华清春浴图》拍出19万元高价,被海外媒体誉为“当代唐寅"。</h3> <h3>编号: 054&nbsp; &nbsp;单片: 人物&nbsp; 作者: 王锡麒&nbsp; &nbsp;尺寸: 45*35cm</h3><div>编号: 055&nbsp; &nbsp;单片: 人物&nbsp; 作者: 王锡麒&nbsp; &nbsp;尺寸: 50*70cm<br></div> <h3>编号: 056 单片: 人物&nbsp; 作者: 王锡麒&nbsp; &nbsp;尺寸: 30*46cm</h3> <h3>编号: 057&nbsp; 单片: 书法&nbsp; 作者: 吴进贤&nbsp; &nbsp;尺寸: 67*28cm</h3><h3>吴进贤,(1903-1999),字寒秋。书法家。安徽歙县里河坑人。先后师从蒋炳章、李根源,并得陶行知指点,擅行楷,尤精隶书,平易中见奇崛,大拙中寓巧思,显得沉着稳健,老辣古朴。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书画展,并为博物馆、美术馆和园林部门所收藏。</h3> <h3>编号: 058&nbsp; 单片: 书法对联&nbsp; 作者: 吴进贤 尺寸: 16*62*2cm</h3> <p>编号: 059&nbsp; 单片: 书法&nbsp; 作者: 刘铁平&nbsp; 尺寸: 34*68cm</p><p>编号: 060&nbsp; 单片: 书法&nbsp; 作者: 刘铁平&nbsp; 尺寸: 34*68cm</p><p>刘铁平,1946年生,笔名金夷,别号粱溪艇屋主,江苏常州人,祖籍江苏无锡。国家一级美术师。曾应文化部、上海市文化局、日本每日新闻社等邀请,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江苏美术馆、日本名古屋博物馆等举办个人书展及楹联书展。人民日报及海峡之声电台曾作长篇连载,以介绍其艺术成就。他是文化部最早向日本推荐的80位书家之一(1978年)。受国家对外友协指定,曾为新加坡、日本等国首脑当场挥毫。 已出版《刘铁平书法选集》、《书法概论》、《太湖诗韵书法篆刻集》等专著十多余种,在海内外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对《商玺》、《韭花帖》、《瘗鹤铭》及汉隶文字成形源流有精深研究,其学术成果已被诸多学者认同并引用和引证。深受识者赞叹及国内外新闻媒体激赏。 现为中国楹联学会艺术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无锡市文联副主席暨书协主席。</p> <h3>编号: 061&nbsp; 单片: 梅花&nbsp; 作者: 韩秋岩 尺寸: 48*34cm</h3><h3>韩秋岩,(1899—2001)泰兴市黄桥镇人,是一位机械科学家和著名书画家、诗人,韩秋岩是一位世纪老人,也是一位华夏奇人,早年远渡重洋,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苏州工专、江南大学、河南大学教授;壮年西行,支援国家西北建设;晚年退而不休,创办诗社、写字作画,奔波一百余年,纵横三个世纪,诗、书、画、印,精湛斐然。韩秋岩在长安画派中享有盛名。曾任苏州市政协常委、沧浪诗社社长、苏州国画院画师。平生酷爱诗、书、画、印,晚年追求青藤、八大、昌硕,颇得其神髓。钻研揣摩,七十余年如一日。绘画,山水、花卉、翎毛皆其所精;书法,正草隶篆,无所不能;治印,古今朱白,随心所欲。作品豪迈放浪,雄浑苍劲。师法古人,求其神,不务其形,尤喜画巨幅,九十之年,写生苏州邓尉清、奇、古、怪四古柏,笔力雄健,气势磅礴,生机勃勃。对韩秋岩先生的作品,日本评论家远藤光一先生曾赞之曰:“秋岩先生艺术造诣颇深,往往随意数笔,即成精品。特点豪放不拘,气韵生动。与贵国明清大师青藤、黄慎、高其佩等人类似,而又具本人突出风格。”此论堪称得当。韩老曾以科学家身份受到毛主席和邓小平两代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韩秋岩故居现为江苏黄桥镇的著名旅游景点。</h3> <h3>编号: 062&nbsp; 单片: 书法&nbsp; 作者: 韩秋岩&nbsp; 尺寸:30*60cm</h3> <h3>编号: 063&nbsp; &nbsp;镜片: 马&nbsp; &nbsp; 作者: 沈彬如&nbsp; 尺寸:34*66cm</h3><h3>沈彬如(1915-2008) 浙江吴兴人,初名秉文,字恂,笔名凝庵。吴门画派一代名师。早年拜师学艺于虞山陈摩(迦庵)之门,擅花鸟,山水,尤以画马见长(有当代徐悲鸿之称)。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及在报刊发表,其中献给边防部队扣林山三连七班九勇士的《九骏图》,原作已由北京军事博物馆收藏。同时《九骏图》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印发全军指战员。1984年,沈被授于全国拥军模范。曾任江苏省吴门画派研究会副会长,苏州书画研究会顾问,苏州国画院画师,吴门画苑工艺师。cm</h3> <h3>编号: 064&nbsp; &nbsp;单片: 书法&nbsp; &nbsp;作者: 祝嘉&nbsp; &nbsp;尺寸:27*65cm</h3><h3>祝嘉,(1899-1995),字燕秋,海南文昌人,1948年定居苏州,毕生致力于书法事业,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和书法教育家。1935 年出版了首部著作《书学》,1941年完成我国第一部《书学史》,填补了中国近代书法史学的空白。此后笔耕不止,一生共撰写书学专著70种计360余万字,是我国书法碑学理论继清代阮元、包世臣、康有为之后在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碑学大家。</h3> <h3>编号: 065&nbsp; 单片: 书法&nbsp; 作者: 祝嘉&nbsp; &nbsp;尺寸:35*139cm</h3><div>编号: 066&nbsp; 单片: 书法&nbsp; 作者: 祝嘉&nbsp; &nbsp;尺寸:35*139cm<br></div> <h3>编号: 067&nbsp; &nbsp;单片: 人物&nbsp; 作者: 沈启鹏&nbsp; &nbsp; 尺寸: 35*44cm&nbsp;</h3><h3>沈启鹏,(1946.12—)。江苏南通人。擅国画。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民盟中央委员、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南通市人大副主任、南通市美协名誉主席。作品入选历届全国美展,曾获国际水墨画展优秀奖、新时代中国画展铜奖、中国画坊“百述画家”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h3> <h3>编号: 068&nbsp; 单片: 书法&nbsp; 作者:楼浩白&nbsp; &nbsp; 尺寸:31*66cm</h3><h3>楼浩白,(1921—1984),字再丞,曾用黑白、老柏、白翁等笔名,萧山楼塔人。3岁习书法,7岁能独立绘画,有“神童”之誉。苏州市美术家协会与书法家协会会员。楼浩自爱好绘画、书法、赋诗。其绘画技巧坚实自然,风格清秀,人物、山水、翎毛、走兽、草虫无一不工;画面题诗情调激昂,意境深广,韵律可歌咏;书承板桥体,又独创风格。</h3> <p>编号: 069&nbsp; &nbsp;单片: 熊猫&nbsp; &nbsp;作者: 施永成&nbsp; &nbsp;尺寸:45*31cm。&nbsp;&nbsp;</p><p>编号: 070&nbsp;&nbsp;&nbsp;单片: 书法&nbsp;&nbsp;&nbsp;作者: 黄鸿仪&nbsp;&nbsp;&nbsp;尺寸: 45*37cm</p><p>施永成,1943年生.江苏海门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徐悲鸿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国画院美术馆馆长兼任施耐庵书画院名誉院长。</p><p>黄鸿仪,1942年出生于福建南安。擅长中国画和书法。江苏省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华侨大学艺术系副主任。传略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美术辞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名录》等十多种辞典。</p> <h3>编号: 071&nbsp; &nbsp;单片: 书法&nbsp; 作者: 谭以文&nbsp; &nbsp;尺寸: 30*66cm</h3><h3>编号: 072&nbsp; &nbsp;单片: 书法&nbsp; 作者: 谭以文&nbsp; &nbsp;尺寸: 30*66cm</h3><h3>谭以文,别署颖闻,号稼穑草堂、心耕簃主人,1956年生于山东省滕州市。幼承庭训,随父学书,后为费新我先生入室弟子。曾浸淫南帖北碑百余种。艺术主张“师心不泥迹,入古须出新。”书法豪放洒脱,浑厚劲健,风格独特。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博物院特聘画师。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大奖,“全国文汇书法比赛”一等奖、“第25届国际书道连盟展”总裁奖、“第28届国际书道连盟展”特别出品奖、“第29届国际书道连盟展”最高金奖——外务大臣奖….。余70年代始和以文至交,作品均为较早期作品。</h3> <h3>编号: 073&nbsp; &nbsp;单片: 书法&nbsp; 作者: 谭以文&nbsp; &nbsp;尺寸:30*66cm</h3><h3>编号: 074&nbsp; &nbsp;单片: 书法&nbsp; 作者: 谭以文&nbsp; &nbsp;尺寸:30*66cm</h3><h3>谭以文,别署颖闻,号稼穑草堂、心耕簃主人,1956年生于山东省滕州市。幼承庭训,随父学书,后为费新我先生入室弟子。曾浸淫南帖北碑百余种。艺术主张“师心不泥迹,入古须出新。”书法豪放洒脱,浑厚劲健,风格独特。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博物院特聘画师。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大奖,“全国文汇书法比赛”一等奖、“第25届国际书道连盟展”总裁奖、“第28届国际书道连盟展”特别出品奖、“第29届国际书道连盟展”最高金奖——外务大臣奖….。余70年代始和以文至交,作品均为较早期作品。</h3> <h3>编号: 075&nbsp; &nbsp;单片: 花卉&nbsp; &nbsp;作者: 朱欣生&nbsp; &nbsp;尺寸: 34*64cm</h3><h3>&nbsp;朱欣生,男,汉族,1929年10月生于江苏苏州,现为江苏省“吴门画派”研究会会员,吴门画苑画师,苏州国画院画师。擅长国画。自幼酷爱书画、擅写意花鸟。所作章法严谨,笔墨苍浑,讲求意境。其作品《咏梅》入选中国画研究院主办的“选题画创作竞赛作品展”,《秋江》入选江苏省第二届花鸟画展,曾应邀访问加拿大温哥华、维多利亚等地进行艺术交流,《墨竹图》为维多利亚市华侨联谊会收藏。另有《牡丹双蝶》、《鹊梅图》、《四时报喜》等作品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单幅出版。</h3> <h3>编号: 076&nbsp; &nbsp;单片: 书法&nbsp; 作者: 王以忱&nbsp; &nbsp;尺寸:34*69cm</h3><h3>王以忱, 男,汉族,黑龙江,1927年1月生于吉林东丰。创作涉及书法、篆刻、画画、诗词等。尤擅大篆。作品入选“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和在北京举办的吉林省“书画院作品展,被收入《吉林省书画院作品选》和《唐诗三百首四体书法艺术》等专集。吉林省画院美术师,吉林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著名书法家,曾与当代书家沈鹏先生是同窗好友。</h3> <h3>编号: 077&nbsp; 单片: 人物&nbsp; 作者: 张晓飞&nbsp; &nbsp;尺寸: 33*61cm</h3><h3>张晓飞,(1941.7—) ,江苏苏州人。擅长人物画、木刻年画。苏州市美协副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特约画师。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赴日本、新西兰以及我国台湾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出版有《诗情画意》、《彩图唐诗一百首》、《彩图唐诗三百首》(合作)、《寒山拾得画集》、《罗汉画法》等著作。一九九三年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一九九七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h3> <h3>编号: 078&nbsp; &nbsp;单片: 人物 作者: 潘裕钰&nbsp; &nbsp;尺寸: 47*35cm</h3><h3>潘裕珏(1944~ ),江苏苏州人。苏州版画院长,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苏州美协副主席,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h3> <h3>编号: 079&nbsp; &nbsp;单片: 敦煌壁画 作者: 李振甫&nbsp; &nbsp;尺寸: 26*33cm</h3><h3>李振甫,(1940~ )安徽涡阳人。敦煌研究学者。曾为敦煌研究院美术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专业从事壁画临摹研究工作,临品参加了在日本、法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展览,其中254窟的尸毗王本生临本被日本高士美术馆长期收藏。创作的变体壁画飞天颂被陈列于日本东京友好公馆;九色鹿为人民大会堂甘肃馆收藏陈列。余1979年8月和1982年11月先后二次赴敦煌,与李振甫先生结为好友,为我精心临摹的二幅壁画,是"即有敦煌艺术又有现代味艺术”的代表作品。</h3> <h3>编号: 080&nbsp; 单片: 敦煌壁画&nbsp; 作者: 李振甫 尺寸: 51*35cm</h3> <h3>编号: 081&nbsp; 单片: 花卉&nbsp; 作者: 田原/赵坚&nbsp; 尺寸: 43*96cm</h3><h3>田 原/赵坚合作,田原, (1925.1—) 原名潘有炜,别名饭牛,祖籍江苏溧水,生于上海。擅长漫画、中国画。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中国漫画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东南大学、深圳大学教授、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人们誉为“全能艺术家”、“艺苑怪才”。中国美协授予他最高荣誉“金猴奖”。书法被称为“田原体”,受到行家赞赏和识者喜爱。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启功称他为“当代郑板桥”。书画作品入选《中国国画家辞典》。作品为毛主席纪念堂、朱德、周恩来故居等收藏。 </h3><h3>赵坚,(1924.12—) 江苏江都人。擅长版画、中国画。1946年曾在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美术组工作。1949年后历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书画出版社副社长、上海美术馆艺术画廊顾问。</h3> <p>编号: 082&nbsp; 单片: 书法&nbsp; &nbsp;作者: 朱家骥&nbsp; &nbsp;尺寸:35*68cm</p><p>朱家骥,男,1944年7月4日生于北京市,蒙古族。书画师从著名国画家焦可群、张轶凡、高北峰,李大海等先生。所创作的作品入编《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著作家大辞典》、曾任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新世纪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翰墨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画圣吴道子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淮海书画院名誉院长、国际美术家联合会、新长征民族文化艺术传播中心特聘高级书画师、客座教授、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中韩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艺术委员、中国国际名人协会、中国北京名人协会会员兼顾问、中国金陵印社艺术委员、荣誉理事、中原书画研究院特聘一级书画师,华夏国际书画家研究院理事,《世界文化名人辞海》顾问编委,《跨世纪世界书画名家大典》特约编委。</p> <h3>编号: 083&nbsp; 单片: 花卉&nbsp; &nbsp;作者: 戴元忠&nbsp; &nbsp; 尺寸: 36*69cm</h3><h3>戴元忠,1936年生,浙江温州市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戴元忠(名家)艺术工作室。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等。师从潘天寿、吴茀之、顾坤佰等国画大师。擅长国画人物、花鸟、山水、篆刻。性喜作意笔画,画风飘逸凝炼、洒脱秀美且具神韵,用笔老辣清秀,形神兼备,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风格。</h3> <p>编号: 084&nbsp; &nbsp;单片: 指画&nbsp; &nbsp;作者: 矫&nbsp; &nbsp;毅&nbsp; &nbsp;尺寸: 65*32cm</p><p>矫毅(1917~2011)字力挺,号燕瓦楼主,江苏吴县人 。著名篆刻家,亦擅指画。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p><p><br></p><p><br></p> <p>编号: 085 单片: 书法 作者: 吴俊发 尺寸:69*46cm</p><p>吴俊发,江西广丰人。历任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作品曾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以及前苏联东方博物馆、日本、法国、意大利、德国的一些美术机构和博物馆收藏。</p><p><br></p> <h3>编号: 086&nbsp; &nbsp;单片:&nbsp; 书法&nbsp; 作者:李饮水&nbsp; &nbsp; 尺寸: 34*64cm</h3><h3>李饮水,已故书法家,诗人。</h3> <h3>编号: 087&nbsp; 单片: 书法&nbsp; 作者: 性空法师&nbsp; 尺寸: 35*107cm</h3><h3>性空法师:1922年2月5日出生。十四岁到姜堰观音庵出家,依静庵法师为僧;在无锡南禅寺受具足戒后,考入镇江焦山佛学院,受教于仁山、守培、芝峰、雪烦等高僧;一九六二年,性空应苏州西园寺明开方丈之邀,到西园寺任僧值;二零零二年八月,寒山寺隆重举行性空大和尚荣升寒山寺法主和尚。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询委员、江苏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苏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苏州市政协常委。</h3> <h3>编号: 090&nbsp; 单片: 书法&nbsp; 作者: 钟天铎&nbsp; 尺寸: 35*139cm</h3><h3>钟天铎,原名恩惠、恩蔚,曾用名钟洪、汉簃,号受斋、涂客、二可居士。1943年生于苏州,祖籍浙江吴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善书法篆刻,继承发展形成自家风格。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展览。又曾应邀两度赴日本、三度赴新加坡进行艺术交流,其作品深得彼邦人士赞赏。</h3> <h3>编号: 091&nbsp; 单片: 书法&nbsp; &nbsp; 作者: 葛鸿桢&nbsp; &nbsp;尺寸: 30*69cm</h3><h3>编号: 092&nbsp; 单片: 书法&nbsp; &nbsp; 作者: 葛鸿桢&nbsp; &nbsp;尺寸: 40*138cm</h3><h3>葛鸿桢,又名泓正,号省之,江苏苏州人,1946年生,祖籍浙江宁波。自幼酷爱书画,曾先后问道于费新我、张辛稼、吴养木、沙孟海、林散之、张继馨等江南名家;又先后得到欧阳中石、启功、吴作人等京华名家的指教。曾获第二届全国“兰亭奖”理论奖提名。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h3> <h3>编号: 093&nbsp; 单片: 书法 作者: 吴石渔 尺寸: 35*70cm</h3><h3>吴石渔,又名彦,字砚士,(1910年-2010年)。出生于苏州姑苏人。 1932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师从著名国画家吴子深、朱竹云,专攻山水画,兼善书法,是上世纪60年代初(与张星阶、刘淑华等创办苏州国画馆,现为苏州国画院)苏州国画院创建时的专职画师之一。</h3> <p>编号: 094&nbsp; &nbsp;单片: 花卉&nbsp; &nbsp;作者: 研&nbsp; &nbsp;之&nbsp; &nbsp;尺寸: 43*69cm</p><p>编号: 095&nbsp; &nbsp;单片: 书法&nbsp; &nbsp;作者: 杨道一&nbsp; &nbsp;尺寸: 35*69cm</p><p>研&nbsp; &nbsp; 之,洛阳著名书画家。</p><p>杨道一,洛阳著名书法家。</p><p><br></p> <h3>编号: 096&nbsp; &nbsp;单片: 书法&nbsp; &nbsp;作者: 徐穆如&nbsp; &nbsp; &nbsp;尺寸: 175*96cm</h3><h3>徐穆如(1904~1996),初名徐观,又名洁宇。祖籍江苏无锡,生于上海。先后师事于吴昌硕、吴观岱,兼擅金石书画和摄影。16岁即开始鬻字。上世纪二十年代有书画作品刊载于《神州国光集》、《中日美术》、《东南揽胜》诸杂志。作品曾参加全国第二届美术作品、国际书法展、中日书法交流展。自撰五言诗篆书作品,被黄河碑林摹勒上石。苏州拙政园有其竹刻楹联。</h3> 编号: 097&nbsp; &nbsp;单片: 花卉&nbsp; &nbsp;作者: 程可达&nbsp; &nbsp;尺寸: 34*93cm<br><h3>编号: 098&nbsp; &nbsp;单片: 书法&nbsp; &nbsp;作者: 程可达&nbsp; &nbsp;尺寸: 94*34cm</h3><h3>程可达,男,汉族,1915年2月生于江苏宜兴。著名书法家,擅长草书。曾在日本爱知县、名古屋举办的书法展览,并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为宜兴县善卷洞书写大型洞史碑记,为苏州城建、园林、宗教、名胜游览地题字及书写匾额颇多,刊入《苏州名胜新碑录》。在穹窿山,有一处游览胜地,碑刻廊占地1300多平方米,呈“回”字型。碑廊正面是中文碑文和孙子的线刻画像。这幅中文碑刻,全文共有6097个字,由其根据魏武帝的注本改写的,这也是程老先生的绝笔了,在83岁高龄时花三个月书写而成的。他写完《孙子兵法十三篇》不到半年就去世了。著有书法论文和专著《书法津梁》、《草书概论》等。作品、辞条辑入《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h3> <h3>编号: 099&nbsp; &nbsp;单片: 山水&nbsp; &nbsp;作者: 王世忠&nbsp; 尺寸: 34*68cm</h3><h3>王世忠,梁溪人,山水画家。</h3> <h3>编号: 100&nbsp; &nbsp;单片: 书法&nbsp; &nbsp;作者: 盛季萱&nbsp; &nbsp; 尺寸: 25*80cm</h3><h3>盛季萱,是近代以擅书小揩而闻名的书法家。</h3> <h3>编号: 101&nbsp; &nbsp;单片: 书法&nbsp; &nbsp;作者: 宋季丁&nbsp; &nbsp;尺寸: 30*100cm</h3><h3>编号: 102&nbsp; &nbsp;单片: 书法&nbsp; &nbsp;作者: 宋季丁&nbsp; &nbsp;尺寸:&nbsp; 69*32cm</h3><h3>宋季丁,(1920--1988年),原名荣祖,因瞩目西泠八家印诣而笃好丁敬,遂以丁名,取字季丁。工书法远取秦权量诏版,又法《石门》、《张迁》,旁及汉魏砖文,线条质朴。篆刻以秦汉为归,间参黄士陵、齐白石,单刀直入,不加修饰,布局险绝,古拙苍莽。曾自云刻印逾万,但所存无多。有《宋季丁书风》传世。</h3> <p>编号: 103&nbsp; 单片: 书法&nbsp; 作者: 王能父&nbsp; 尺寸: 138*35cm</p><p>王能父(1915-1998),名溶,字月江,江苏泰州人。当代书法篆刻家。其出身于书香门第,为泰州学派王栋后裔。少秉家学,曾师事于常熟肖退庵先生。能父以刻印、书法名世。他的印章守法汉印,印面布置工稳,不事离奇破残,印风清新自然,颇为可观。他的书法则以小篆、隶书、行楷见长,可见他驾驭诸种书体的娴熟能力。本人曾有一段时间和能父先生一起共事,其性格可谓是艺术界的“老顽童”,我们曾经也是“亦师亦友”的忘年之交。</p> 编号: 104&nbsp; &nbsp;单片: 书法&nbsp; &nbsp;作者: 王能父&nbsp; 尺寸: 35*68cm<br><h3>编号: 105&nbsp; &nbsp;单片: 书法&nbsp; &nbsp;作者: 王能父&nbsp; 尺寸: 35*84cm</h3><h3>编号: 106&nbsp; &nbsp;单片: 书法&nbsp; &nbsp;作者: 王能父&nbsp; 尺寸: 35*84cm<br></h3> <h3>编号: 107&nbsp; 单片: 山水&nbsp; &nbsp;作者: 王祖德&nbsp; &nbsp;尺寸: 34*46cm</h3><h3>编号: 108&nbsp; 单片: 山水&nbsp; &nbsp;作者: 王祖德&nbsp; &nbsp;尺寸: 34*55cm<br></h3><h3>王祖德,男,汉族,桃花坞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nbsp;</h3> 编号: 109&nbsp; 单片: 金魚&nbsp; 作者: 杨丽华&nbsp; 尺寸: 32*66cm<br><h3>编号: 110&nbsp; 单片: 墨荷&nbsp; 作者: 杨丽华&nbsp; 尺寸: 34*69cm</h3><h3>杨丽华(1939~),又名杨饮,女,生于江苏苏州。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陶瓷研究所艺术顾问。擅长花鸟画,兼善陶瓷青花装饰。作品在国内外艺术大展中多次获奖并被收藏。&nbsp;</h3> <h3>编号: 111&nbsp; &nbsp;单片: 花鸟&nbsp; 作者: 张钟&nbsp; &nbsp;尺寸: 48*90cm</h3><h3>张钟 女,1946年生,苏州市人,张辛稼的女儿, 当代著名花鸟画家。现为吴门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苏州市女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东方翰缘文化艺术中心艺术顾问。作品曾入选全国首届花鸟画展、全国城市市花画展等一系列全国重要艺术展览,并为全国诸多博物馆、艺术品收藏机构珍藏,受到艺术界人士一致好评。</h3> <h3>编号: 112&nbsp; 单片: 书法&nbsp; &nbsp;作者: 沈维群&nbsp; &nbsp;尺寸: 32*70cm</h3><h3>编号: 113&nbsp; 单片: 书法&nbsp; &nbsp;作者: 习&nbsp; &nbsp;苏&nbsp; &nbsp;尺寸: 35*69cm<br></h3><h3>沈维群&nbsp; &nbsp; 近代书法家。</h3><h3>习&nbsp; &nbsp;苏(左笔) 近代书法家。<br></h3> <h3>编号: 114&nbsp; &nbsp;单片: 山水&nbsp; 作者: 钱蓉蓉&nbsp; &nbsp; 尺寸: 51*80cm</h3><h3>钱蓉蓉,女,1957年生,苏州市人。号石艳,师从苏州著名山水画家黄钟先生,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苏州市女书画家协会理事。所作山水画取法石涛、石奚谷等历代山水名家,画风高古浑朴,清新秀丽,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作品曾入选“世界妇女大会美术作品展览”、“广州国际华人美术作品大赛”、“江苏省妇女画展”、“首届江苏省美术节”、“江苏省首届山水画展”、“第四、第五届中国山水画展”等国内外艺术展览并多次获奖。</h3> <h3>编号: 115&nbsp; &nbsp;单片: 书法&nbsp; 作者: 郑定忠&nbsp; &nbsp; 尺寸: 31*61cm</h3><h3>郑定忠,号白云楼主,苏州人,工书法,是解放后苏州地区颇有影响的书法家之一。原江苏省书协会员,苏州市书协理事。</h3> <h3>编号: 116&nbsp; &nbsp;单片: 书法&nbsp; &nbsp; 作者: 王守民&nbsp; 尺寸: 43*69cm</h3><h3>编号: 117&nbsp; &nbsp;单片: 书法&nbsp; &nbsp; 作者: 王守民&nbsp; 尺寸: 32*66cm<br></h3><h3>王守民 1999年毕业于中国美院,2012年福建师范大学书法博士毕业。现任职于泉州师范学院文学院。主攻《金代书法研究》《明清闽台书法比较研究》。在《中国书法》《书法导报》《书法报》《书法赏评》《中国书画报》等专业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20余万字。</h3> <p>编号: 118&nbsp; &nbsp; 单片: 书法&nbsp; &nbsp;作者: 高石丁&nbsp; &nbsp;尺寸: 34*69cm</p><p>高石丁(1940~198*)为现代篆刻名家,江苏苏州人。原名高慧明,号石丁。檀书法国画。尤在篆刻艺术颇有成就,钻研篆籀古文用心极深,博通。</p> <p>编号: 119 单片: 书法 作者:&nbsp;&nbsp;陈。述 尺寸: 34*69cm</p><p>陈述(1920年6月30日-2006年10月17日),原名陈致通,出生于上海市,中国内地演员。</p><p>1951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美国之窗》。1954年,凭借战争电影《渡江侦察记》获得中国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奖个人一等奖。1956年,在抗战电影《铁道游击队》中饰演临城宪兵队队长冈村。1964年,出演剧情电影《血碑》。1974年,出演战争电影《渡江侦察记》。1982年,主演谍战电影《开枪,为他送行》。1987年,参演剧情电影《末代皇帝》。1991年,担任剧情电影《风雨故园》的编剧。1995年,陈述获得中国电影表演学会“特别荣誉奖”。2000年,出演战争喜剧电影《鬼子来了》。2005年,陈述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评选的“优秀电影艺术家”。</p><p><br></p> <p>编号: 120&nbsp;&nbsp;单片: 书法 作者: 仲星火 尺寸: 27*34,34*69cm </p><p>仲星火(1924年2月5日—2014年12月25日),出生于安徽省亳州市,中国内地演员,毕业于山东大学文艺系。</p><p>1950年,参演个人首部电影《农家乐》。1955年,主演剧情电影《南岛风云》。1959年,主演喜剧电影《今天我休息》。1962年,凭借喜剧电影《李双双》获得第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1964年,出演人物传记电影《白求恩大夫》。1969年,1974年,出演剧情电影《一副保险带》。1980年,凭借剧情电影《巴山夜雨》获得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女配角集体奖。</p> <p>费新我,蒋吟秋,陈贯悟,崔护,陈墨移,楼浩白,韩秋岩,吴进贤先生为拙作“鲁迅书名印谱”题签/题诗。</p> <p>沈子丞,沈延国,吴进贤先生为拙作“寒山寺聖迹石刻”题诗。</p> <p>吴养木,崔护,吴进贤先生为拙作“狮子林室名印集”题签/题诗。</p> <h3>费新我,张辛稼,吴养木,沈子丞,沙曼翁,吴进贤,崔护先生为“王永生篆刻”题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