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仞宫墙“三孔门”

春光不老

<h1>【题记】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国都,周公旦的封地,国运贯穿整个春秋时期。同时,是中华古代文化集大成者孔子的家乡,并因此被誉为东方圣城。历史上的曲阜,本以鲁国都城为中心,但到了明代中期,公元1511年,河北刘六、刘七率领农民起义军破城焚宫,曲阜城一片灰烬。明武宗朱厚照令山东巡抚在鲁故城西南角,以孔庙为中心重新建城。于是,我们看到的今天的曲阜,以孔庙孔府为中心,而没有鲁邦的痕迹了。</h1><h1> 12月初,乘刚刚运行的鲁南高铁到曲阜,至此,是第七次游于圣人门庭了。此行,历阅圣人之门,鉴考古典建筑阐发的传统思想文化理趣和形式,且行切记。</h1><h1> </h1> <h1>“万仞宫墙”。正对孔庙大门的城墙门楣之上四个大字,为清朝乾隆手书。据说原来的匾额是明嘉靖山东巡抚胡缵宗所书,乾隆为了表示自己对孔子的尊崇,把胡的题字换上了自己的。细细想来,只有这么说,才顾全了颜面,否则,衍圣公真有趋炎附势之嫌啊。</h1><h1> 这四个字的典故来自《论语》,有人在朝堂上说,子贡的才学已经超过了孔子。子贡回答: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的只有肩头高,一眼就可以看见里面的一切;老师的这道墙却有好几仞(一仞是八尺),入不了门,是无法看到里面雄伟的宫殿和多姿的民舍的。后来,随着尊孔日甚,孔子的博大必须用“万仞宫墙”来形容了。</h1><h3><br></h3><h3></h3> <h1>现在,因应旅游观光的需要,每天早晨和傍晚,都要举行开城门和关城门仪式。</h1> <h1>上午8:30分举行开门仪式,之后,游人可以通过城门,来到孔庙正门。</h1> <h1>  “金声玉振坊”。孔庙的正门外有两道石牌坊。第一道是“金声玉振”坊。这四个字出自《孟子》,意思是说孔子的思想集古代圣贤之大成,犹如庄重典雅的音乐动人心弦,余音袅袅。春秋时宫廷乐舞,以编钟开始,以玉磐结束,所以是“金声玉振”。</h1><h1> 孔庙内十三碑亭东南角第一亭中,有一块雍正致祭碑,上书:“金声玉振,开宇宙之文明;日月珠庭,垂神圣之仪范。”</h1><h1> “四个大字”由明代大书法家胡缵宗题写。</h1> <h1>  “棂星门”。孔庙的第一道大门叫“棂星门”。棂星,即文曲星,迷信说法它主管文才选拔。孔子在这里被赋予天神般的尊贵。</h1><h1> “棂星门”三个字为乾隆皇帝手书。</h1> <h1>  “太和元气坊”。太和元气,是指宇宙空间存在的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浩然之气,在这里比喻孔子的学养和精神弘扬传承永世长存。</h1><h1> 四个大字为明朝山东巡抚曾铣手书。</h1> <h1>“圣时门”。出处是《孟子》“孔子,圣之时者也”,意思是在圣人中,孔子是最符合时代要求的一位。</h1> <h1>  进入圣时门后,古树参天,芳草茵茵,璧水河横贯东西,三座石拱桥分别连接左中右三条甬道。</h1> <h1>  中间甬道直达“弘道门”,是皇帝祭祀走的路。东西两侧有两道偏门,东为“快睹门”,西为“仰高门”。大概是仰之弥高,睹之弥远之意。大祭时,皇帝走中间正门,平民则从两侧偏门进入。</h1> <h3>正中甬道过碧水桥,即弘道门。</h3> <h1>“弘道门”。取《论语》“人能弘道”之意。赞扬孔子弘扬先贤之道之意,由雍正皇帝钦定命名。</h1> <h1>“大中门”。清世宗题写门楣。原名“中和门”,始建于金代,清代重建。</h1> <h1>“同文门”。取《中庸》“书同文,行同伦”之意。乾隆皇帝题名。</h1> <h1>“大成门”。这是孔庙六道大门的最后一道门,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之意。十三碑亭雍正元年致祭碑文有言:“仰惟先师,道冠百王,教垂万世。自生民而未有,集群圣之大成。”</h1> <h1>“先师手植桧”。位于大成门内侧,据说孔子所植,原有三棵,另外两棵已经消亡于岁月的磨砺。这一棵几度衰亡又几度复活。“老桧曾沾周雨露,断碑犹是汉文章”(金.党怀英)。</h1> <h1>“十三碑亭”。用于置放历代封建帝王御制碑文而建。是一处了解孔庙历史的资料库,保存了唐、宋、金、元、明、清、民国七代石碑五十五幢。</h1> <h1>十三亭内主碑的底座,似龟非龟,名曰“赑屃”,传说龙生九子,各有所能,赑屃的特长是负重,所以用它来驮碑。民间俗称“龟驮碑”。</h1> <h1>“杏坛”。。传说孔子在杏坛向弟子传授“六艺”。为了纪念孔子开创的平民教育功德和他的教育理念、思想,后人在重修孔庙时,“移大殿于后,因以讲堂”。</h1> <h1>“大成殿”。喻孔子思想文化集古贤之大成之意,语出《孟子》,匾额为雍正所书。此殿与故宫太和殿、岱庙天贶殿并称国内三大木结构宫殿。前檐十座浮雕龙柱为艺术珍品。皇帝来此祭奠,龙柱须用黄稠缎罩住。</h1> <h1>大成殿前每天上午有一次舞乐表演,模仿古代的龠舞。龠舞有文武之分。</h1> <h1>集大成,恰好说明了孔子的际遇。孔子生逢乱世,一心思治,因此他要恢复一种秩序。为此,他既要做能“养民”的政治家,又要做能“教民”的教育家。在他的一生中,教书育人与社会实践交互作用紧密融合。为了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他既要述古鉴今,又要奔走呼号,还要著书立说培养力量。因此,他的思想学问集古代之大成。</h1> <h1>大成殿内主祭孔子,孔子塑像两侧陪祭“四配”和“十二哲”。“四配”是:复圣颜回,述圣孔伋,宗圣曾参,亚圣孟轲。“十二哲”是: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东);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朱熹。</h1><h1> “万世师表”由康熙手书。“生民未有”为雍正所书。</h1> <h1>“阙里坊”。位于孔庙东墙外阙里街上,是一幢元代木结构牌坊,跨街而建,长街直达孔子故宅。</h1> <h1>沿孔庙东墙外从南向北,依次路过三道孔庙偏门。第一道是“德侔天地”门,全木结构。与此门相对的西墙有“道冠古今”门。两门为明代建筑。</h1> <h1>“快睹门”。孔庙东偏门。与之相对的西偏门是“仰高门”。</h1> <h1>阙里钟楼。跨街而建,与孔庙内角楼连成一体,正对孔子故宅大门。</h1> <h1>“承圣门”。原为孔子故宅区,后建为供奉孔子上五代祖先的庙堂。此门为元代木结构建筑。</h1> <h1>“诗礼堂”。孔子教育儿子孔鲤学诗学礼的地方。始建于元代。清初孔尚任在此向康熙皇帝讲解过经书。</h1><h1> </h1> <h1>  《论语》里记载了孔子叫孔鲤学诗学礼的故事。孔子问孔鲤:“学诗了吗?”孔鲤回答:“还没有。”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孔鲤退下学诗去了。过了些日子,孔子见到孔鲤:“学礼了吗?”孔鲤答:“还没有。”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孔鲤又退下学礼去了。孔子说的诗是《诗经》,礼是《周礼》。</h1> <h1>“鲁壁”。秦始皇焚书坑儒,收缴六国书籍焚烧殆尽,孔子九代孙孔鲋将部分书籍藏在墙壁里得以保存。汉朝鲁恭王刘馀扩大宫室时,拆除孔子故宅发现了藏书。特建此墙以纪念。</h1> <h1>“孔府”。也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嫡长孙居住的府邸。是国内最大的私家府第,官衙与内宅合二为一。现保存的主要是明清建筑,呈九进三路格局。</h1> <h1>孔府大门匾额“圣府”二字为明代权臣严嵩手书。门两侧对联为清代大才子纪昀所书。对联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对联的“富”上面无点,寓意富贵无头,“章”中间上下一笔贯通,寓意文章通天。</h1> <h1>孔府门前一对形神兼备的石狮子,雌雄各居,相互呼应。</h1> <h1>进入孔府大门,当庭而立一株千年国槐,如云如盖,荫蔽庭院。</h1> <h1>“重光门”。门上匾额为明世宗朱厚熜所题。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是孔府中现存最老的建筑。</h1> <h1>重光门平时不开,只有皇帝临幸、喜庆大典、迎接圣旨和重大祭祀时才开。这种门专为仪式而建,只有封爵的贵胄才可以建。</h1> <h1>“红萼轩”,位于西路,是衍圣公会客风雅之地。</h1> <h1>“忠恕堂”。位于孔府西路,是衍圣公读书学诗习礼的地方,后来成为接待嘉宾的场所。</h1> <h1>“五柏抱槐”。在孔府后花园,有五株古柏怀抱一棵国槐的奇观。谐音“五伯抱怀”,取子嗣绵长之意。</h1> <h1>“鼓楼”。孔府门前大街向东,有一座高大的城楼,是建于明弘治年间的鼓楼,专供孔庙祭祀和平日报时之用。</h1> <h1>“复圣庙”。也叫“颜庙”,祭祀孔子大弟子颜回的地方,位于北门内路东。门坊建于明代。</h1> <h1>“复圣殿”。颜回的享殿。《论语》中孔子对他的评价是:“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因之成为固穷守志的典范。</h1> <h1>“陋巷井”。相传为颜子生活用井。宋代在井上建亭,清嘉庆重建。</h1> <h1>颜子的这种境界,受到历代统治者和文人的推崇。东汉刘邦东巡祭孔时修建了颜庙,此后随历代加封不断扩大规模。</h1> <h1>颜庙内有碑六十余块,其中有乾隆皇帝《颜子赞碑》及元代加封碑。</h1> <h1>北城门。与孔庙前南城门建制相同,团城结构。</h1> <h1>“周公庙”。出北城门向东一公里左右,是祭祀鲁国创始人周公旦的庙宇,即春秋时期鲁国的太庙。</h1> <h1>周公旦是周文王四子,他辅佐周武王推翻了殷商政权,建立了西周,武王封其为鲁君。他为了辅佐武王巩固西周政权,让儿子伯禽就封于国,自己留在武王身边。</h1> <h1>周武王死后,周公继续辅佐其幼年的儿子周成王,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史书说他“一沐三捉发”、“一餐三吐哺”,尽心尽力操劳国事。</h1> <h1>“元圣殿”。周公殿的主殿。殿中横匾题“明德勤政”,两侧对联上联为:官礼功成宗国馨香传永世;下联为:图书象演尼山统绪本先型。均为乾隆题写。</h1> <h1>神道。出曲阜北城门,是一条直达孔林的神道。神道两侧古柏参天,如虬龙行空,一直延伸到孔林。</h1> <h1>“万古长春坊”。神道途中,有一幢明朝万历年间建的石牌坊,名“万古长春坊”,高大宏伟,气象森严,为国内古石雕牌坊精品。</h1> <h1>牌坊左右各有一座碑亭,与石坊同时而建。</h1> <h1>“大林门”。孔林第一道门叫“大林门”,建于元代。</h1> <h1>“二林门”。孔林第二道门叫“二林门”,建于明代。是现在孔林的院门。</h1> <h1>“洙水桥”。孔子墓前一条横贯东西的小河名洙水河,明代于河上建桥建坊,“洙水桥坊”四个字为严嵩所题。</h1> <h1>洙水河横贯东西。</h1> <h1>“子贡手植楷”。现存一段枯木桩,原树被雷火烧死。</h1> <h1>每年高考季节,各地学子蜂拥而来拜祭孔子,期望求得一个好功名。</h1> <h1>游于圣人之门,收益良多,感慨良多。孔子留给后人的思考更多。就像开始看到的“万仞宫墙”,不入门看不到里面的精彩,但是,即便是入了门,也不一定寻得真谛。</h1> <h1>既然是“万代瞻仰”,就免不了万代评说。孔子留给后人的最大财富,也许就是万代的思考与评说。“忠孝悌廉”,“仁义礼智信”,“有教无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h1> <h1> 2019年12月春光不老摄影并撰文</h1><h1> 文中参考了《曲阜旅游指南》。</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