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游记(2)怒江大峡谷

零和

<h3>  怒江是西南地区的大河流之一,发源于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在西藏那曲县与支流姐曲汇合后称怒江。至昌都附近转向南流,穿行于怒山与高黎贡山之间,几与澜沧江平行。流经云南西部后入缅甸,改称萨尔温江,最后流入印度洋。从河源至入海口,全长3240公里,我国部分2013公里,云南段650公里。</h3><h3> 怒江大部河段奔流于深山峡谷之中,落差大,水流湍急,多瀑布险滩。两岸支流大多垂直入江,干支流构成羽状水系,水量以雨水补给为主,大部分集中在夏季,水力资源很丰富。但到目前为止,它是我国唯一没有在干流建造水电站的河流。</h3> <h3>  怒江大峡谷位于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全长316公里。两岸山岭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怒江的水量是黄河的1.6倍,经过几千万年的冲刷,形成了一条山高、谷深、奇峰秀岭的大峡谷。据说它排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和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后面,位居世界第三。</h3><h3> 峡谷周边居住着傈僳族、独龙族、怒族、白族和普米族等少数民族。由于地处边疆,这些民族大都是跨国性质的民族。经过各自不同环境下的生存发展,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与生活习俗。</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澡塘会</h3><p style="text-align: left;">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二至初四的三天里,傈僳族人都要汇集到十六汤天然温泉,举行一年一度的澡塘会。洗浴的人们十分讲究文明礼貌,男女之间彼此尊重,女性在上游,男性在下游,他们用圣洁的温泉水洗去一年的污秽,迎来吉祥。</h3><p style="text-align: left;"> 泡温泉澡有健身祛病的功效,平时也经常有人来此地洗澡,不仅有傈僳族人,还有其他民族的人,只要愿意,谁都可以洗,但不能违反傈僳族人的规矩。</h3><p style="text-align: left;"> 不要想歪哦。</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溜索</h3><p style="text-align: left;"> 溜索是以前生活在怒江大峡谷两岸老百姓过河的交通工具,也是大峡谷的一大惊险景观。借助于绳索的倾斜度溜向彼岸,过溜有单人、双人、男女混双、人与物、人与畜等形式。现在除了极少数边远地区外,溜索只用于旅游娱乐活动。</h3><p style="text-align: left;"> </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石月亮</h3><p style="text-align: left;"> 石月亮位于福贡县境内的高黎贡山上,海拔3300米左右。傈僳族语称它为“亚哈巴”,意即石月亮。它是傈僳族的图腾,也是传说中的傈僳族发源地。</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姆登</h3><p style="text-align: left;"> 老姆登村坐落在碧罗雪山半山腰的间缓坡地,怒族、白族杂居,怒族居多。村子风景非常优美。</h3><p style="text-align: left;"> 由于路途遥远,李团长又带错了路,所以到老姆登时已天昏地暗了。</h3><p style="text-align: left;"> “老姆登”是怒族语音译,意即“人喜欢来的地方”。下榻于怒苏哩150客栈。老板叫郁伍林,据说是老姆登村乡村旅游经营第一人,怒江乡村旅游致富能手,怒族民间艺人。</h3> <p>  住宿在新盖的150客栈楼房里,“150”乃老板郁伍林的谐音。晚餐聚会仍在原来的土楼。</p><p> 好吃的东西太多了,最好吃是手抓饭。</p> <h3>  为了拍个好片,起了大早。我也学着,跟着,四处溜达。</h3> <h3>  老姆登基督教堂。</h3><h3> 这里的基督教堂是法国传教士建造的。村民唱圣歌是用傈僳族语唱的,傈僳族的文字始于对圣经的翻译,且与怒族共用。</h3> <h3>  高黎贡山北段的皇冠峰。</h3> <h3>  太阳出来了,生活照常进行。</h3> <h3>  蒋导说,这个塑像的原型就是郁伍林夫妇。</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知子罗</h3><p style="text-align: left;"> 距老姆登5公里处,有一座废城,叫知子罗。</h3><p style="text-align: left;"> “知子罗”是傈僳语音译,意思是“好地方”。它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常年云遮雾罩,又地处交通要道,的确是个好地方。民国初年,云南都督府在这里设立了殖民公署;1949年,这里是碧江县城;1954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立,这里又成了怒江州政府的驻地。至1974年州政府迁至泸水市六库镇前,知子罗一直是怒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h3><p style="text-align: left;"> 1986年,一群专家经过实地勘察后认为,知子罗存在大面积滑坡的可能性,于是,一夜之间,碧江县被撤销,所有的政权机构和公用事业单位全都撤离。知子罗成了空城、空村。全村现在还不到1000人口。</h3> <h3>  特意从大理请来的工匠打造的县城新景观——八角楼才竣工不久,名为图书馆,却还没来得及放进一本书。现在是怒族博物馆,但整天锁着门。</h3> <h3>  学校人去楼空。</h3> <h3>  政府工作人员的家属宿舍楼成了养鸡的好地方。</h3> <h3>  具有中国特色的遗留物。</h3> <h3>  酒坊的师傅还在为梦想殚精竭虑。</h3> <h3>  壮美的风景,破败的村庄,令人缅怀与感伤。</h3> <h3>  知子罗至今还没发生滑坡。还是专家说得好,知子罗有可能滑到怒江里去,他就是不说什么时候滑下去。</h3><h3> 这话其实我也会说,从地质演变角度看,知子罗迟早要滑到怒江里去,只不过我说的话没人听。而专家说的话可以一夜之间抹去一座城市。</h3><h3> 所以,专家的话,不能不听,也不能全听……——废话。</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丙中洛</h3><p style="text-align: left;"> 丙中洛镇位于怒江大峡谷最北端,与西藏察隅县相邻。当地有15个少数民族,以藏族居多。由于长期生活在大峡谷中,形成了特有的民风民俗,一般都能歌善舞,个别民族还有独特的婚礼仪式和“补婚”、“讨男子”、“兄妻弟妇”转房制等婚俗。</h3><p style="text-align: left;"> 丙中洛的得名与藏文化有关,其意为“箐沟边的藏族村寨”。从当地村寨的名称也能大致判断出与哪个民族的聚居地有关,以“洛”为名的是藏族聚居区,以“桶”为名的是怒族、傈僳族聚居区,以“当”为名的是独龙族聚居区。</h3> <h3>  坐看云起。</h3> <h3>  怒江第一湾。湾中的村子叫坎桶村,堪称峡谷桃源。</h3> <h3>  怒江第二湾,湾中的村子叫扎那桶,原名巴腾腾。</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隔江眺望雾里村</h3><p style="text-align: left;"> 雾里村是茶马古道上一个美丽宁静的小村庄。被云南省政府立为怒族传统民居建筑群的文物保护单位。</h3> <p class="ql-indent-1">怒江大峡谷,绿水青山,气势磅礴,来日必是金山银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