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引万道清泉润国家花朵, 倾一腔热血铸人类灵魂。”</h3><h3> 十二月的天空,虽然风已不再轻柔,阳光不再通透,但白云依然飘逸,天空依然蔚蓝。在这隆冬季节,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咸阳市教育局组织八十余名思政课骨干教师,远赴武汉进行域外研修。12月11日下午,全体高、中、小思政课骨干教师满怀热情、齐聚一堂就“高、中、小思政课如何有效衔接”进行了热烈的研讨。本次交流研讨会由教育部统编教材国培专家、西部巡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陕西省教学能手王良老师主持。</h3> <h3> 第一小组成员就“关于教材使用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由咸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罗婷老师汇报展示。</h3><h3> 大家一致认为部编人教版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挥了积极的育人功能。但也有一些困惑,如教材内容很多,在取舍中产生矛盾;对思政课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求越来越高等。作为思政课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语言要更准确、更精炼。要积极钻研新教材,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h3> <h3> 第二组成员就“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有无本领恐慌”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兴平市秦岭小学李香维老师代表小组发言。</h3><h3> 她阐述了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分析了引起教师“本领恐慌”的原因以及有哪些方面的恐慌,进而总结了解决教师“本领恐慌”的措施和方法。</h3> <h3> 第三组成员探讨的问题是:如何在中小学各个阶段拉通备课机制?由三原县教研员卢绒老师代表小组发言。</h3><h3> 他们在分析了各学段思政课教师的教师情况和备课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在中小学各个阶段拉通备课机制的具体方法:</h3><h3> 1.高中:以校为单位,实现集体备课。</h3><h3> 2.小初高:实现校际之间的集体备课。</h3> <h3> 第四组梳理了中小学在内容梯度上衔接较为紧密的内容,并以点为面,展开探索,生成一节一体化课程。</h3><h3> 他们分别从环境保护、民族统一、中华文化、网络问题、集体生活、民主选举六个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与在场的老师分享交流研讨。使老师们认识到小学课程的启蒙性,初中课程的体验性及理论的渗透性,高中课程的理论认知性和科学性。同时他们认为,小、初、高三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衔接点很多,每一个阶段的老师都应该对其他学段的思政课内容有所了解,才能真正做到针对性、有效性教学。</h3> <h3> 第五组组员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开展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教研活动:</h3><h3> 1.树立新校本研修理念:基于所有学校,在所有学校中,为了所有学校的发展。</h3><h3> 2.在目前条件下,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名师工作室,同课异构示范课,青蓝工程为载体,常态化开展。</h3><h3> 3.区县教研室搭建平台,进行大学科组活动。</h3> <h3> 第六组研讨的问题是:专职思政课教师如何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以及如何认识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h3><h3> 发<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言人:淳化县淳化中学 杜力老师</span></h3><h3> 小组成员首先就文件精神进行了认真研读,其次,对文件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剖析。最后,结合教学实际,就如何落实该意见的文件精神,以及如何认识到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方法。</h3> <h3> 第7组的研讨问题:小学高段教材如何去上?</h3><h3> 发言人:咸阳高新一中 罗钢峰</h3><h3> 1.要采用多种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h3><h3> 2.要梳理知识点,让课内外知识相结合。</h3><h3> 3.多选择学生喜闻乐见、贴近他们生活的漫画、视频案例,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新知的欲望。</h3> <h3> 第八组问题一:如何上好小学的法治专册?<br></h3><h3> 发言人:咸阳市渭城中学 徐旭老师</h3><h3> 1.立足小学生认知实际,以情景剧,法制故事为载体,动画片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h3><h3> 2.设置问题情景,以生活案例去激发学生思考。注重有效性。</h3><h3> 问题二:小、中、高思政教学如何有效衔接?</h3><h3> 小学阶段应该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认同和基本认知,应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在初中阶段应该注重学生的体验,参与性。高中阶段应该注重学生对知识认知的一个提升,形成正确的三观。这样才能环环相扣,做到有效衔接。</h3> <h3> 第九组探讨各学段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h3><h3> 他们在分析各学段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以下问题:</h3><h3> 1.教育资源的不平衡。</h3><h3> 2.活动课实践课的开展起来较为困难。</h3><h3> 3.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参差不齐。</h3><h3> 4.部分教师教学理念存在问题。</h3> <h3> 第十组研讨问题:落实“六要八统一”,在各段的课程中我们可以做什么?</h3><h3> 发言人:咸阳市实验中学 张小俊</h3><h3> 1.教学理念要新:改变为了考试而上课的观念,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h3><h3> 2.素材要新:与时俱进,时政新闻从小学开始进行耳濡目染的教育。</h3><h3> 3.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教学中坚持活动育人,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教师做好组织和引导。</h3> <h3> 本次研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扎实有效,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老师们也是感悟颇深,收获颇多,认识到自己肩上立德树人的使命任重道远 ,但不忘初心的我们,满怀豪情,永远行进在励志前行的路上……</h3><h3> </h3><p style="text-align: right;"> 图文编辑:初中一组、李晶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