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驿道

吴元昌

<h3>拍 摄:吴元昌</h3><h3>文字编辑:吴元昌</h3> <h3>  作为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婺源境内保存着上千条古驿道遗址,保存完好的有上百条。这些古驿道曾经是古人经商求学外出的必经之路,有的穿村而过,有的沿崇山峻岭盘桓而上,所经之途青山绿水、风景怡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古驿道的交通功能日益弱化,但是却成为人们徒步旅游、锻炼身体的好去处。<br></h3> <h3>  每次回到故乡,只要闲暇便会徒步走走古道,或者探访一些深居的古村落,找回远去的记忆,寻觅徽州文化之渊源。今天,独自一人过一把徒步古驿道之趣,选择的古道叫“龙池嶺”,又因古道位于黄村南岸东侧,当地人称为黄村岭,在没有通公路之前,它是古坦乡前往鄣山乡乃至婺源县城唯一交通要道。</h3><h3> 据了解,其修筑历史与建村同一时期,迄今约近千年历史了,可以说研究徽州古文化,古驿道是及其丰富的史料和“活化石”。</h3><h3> </h3><h3> </h3> <h3>  “徽文化”其实门类很广,它包括新安理学、徽州朴学、新安画派、徽州篆刻、徽派版画、徽剧、徽州刻书、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和徽菜等等。其内容十分广博和深邃,是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值得后人破解的文化之谜,古驿道便是“徽文化”之一。</h3> <h3>  沿着山径蜿蜒而上,翻越大山至王岭下村,全程五公里,约需耗时半小时。</h3><h3> 山径逶迤,古朴而坚固,经历千年风雨,沿途的石板还是那样坚如磐石,完好如初。</h3> <h3>  古道全程青石板铺垫,当细心观察发现每块石板均凿有横条粗纹,起着防滑作用,可见先人石匠的智慧。</h3> <h3>  青石板两边彻的石块是起加固作用的,所以古道全程的青石基本都完好无损。可以想象到我们的祖先使用原始工具,修筑这条山道是多么的不易,今天我们以健身、游玩的目的体验古道的乐趣同时,更应该传承祖先们坚韧不拔、勤劳智慧之精神。</h3> <h3>  每年仲秋前后,各村都会组织村民清理石径两旁的杂草和妨碍行走的枝藤,且是一项传承千年的公益活动,自带干粮不计报酬,早已形成了代代相传的和谐互助之民风。</h3> <h3>  八月轧的枝籐在山道两旁随处可见</h3> <h3>八月轧又叫牛腰子果,别名牛姆瓜、大木通、八月瓜,是一中药药物,功能主治利湿,通乳,解毒,止痛。用于小便不利,脚气浮肿,乳汁不通,胃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h3> <h3>  山旁还长满包裹粽子的粽叶,婺源吃粽子时节与外地不同,家家户户逢春节才包粽子待客。</h3> <h3>  黄栀子,别名:黄栀子、山栀、白蟾,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 、高血压、糖尿病等症。含番红花色素苷基,徽州人制做鸡蛋糕时作为黄色染剂使用。</h3> <h3>  约行程一公里,一座路亭出现在眼前,它座落在两山之间,古人修筑这座亭是方便行人躲避风雨和休息用的。它两面用砖彻成,靠山墙壁则用扁石垒成,十分坚固,亭子顶端是近期修缮的,这印证了古徽州有“三里一亭,五里一庙”之说。</h3> <h3>  当走出亭子一刻,出口旁的两根木棍引起了我的关注,想起祖辈们曾经说过婺源每座亭子都有人烧茶水给行人解渴,且都是免费的,这两根木棍一定是给挑夫或年长者备用,这与婺源人大自然般的纯朴厚道和受朱子理学思想薰陶有关联。</h3> <h3>  继续前行便是一块块茶林,高山茶有阔叶腐土和空气中的氮肥滋养,无需施化肥和锄草剂,绝对是茶中精品。</h3> <h3>  当行走至山顶,又是一座石亭,与前座山亭不同之处是四壁墙均用石块筑成。石亭门额一块石板刻有“龙池嶺”三字还依稀可辨,因多年失修,不知在哪个年代倒塌,留下了断壁残垣,好似向来访者诉说着当年行人匆匆过往之繁华和颓废的变迁。</h3> <h3>  过了石亭开始下行去王岭下村了,遥望远处便可见王岭下村貌。</h3> <h3>  沿途全是茂密的古森林,阳光穿透树林洒在石径上是闪闪的银光,恰似一盏盏天然照明灯照耀着过往客人前行。</h3> <h3>  一颗颗古树见证着古驿道的历史,亦是一道道迷人的风景让人赏心悦目。</h3> <h3>  四十年前,每逢走出大山远行都必经此道,自然也记不起往返次数了,但此次之行感觉又是一番滋味。</h3> <h3>  由于急于返程,中途便打道回府了,如果亲友们有兴趣,我一定乐意当向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