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姐带你看世界:泰姬陵的爱情故事/阿格拉城堡的红色记忆(第一篇)

东姐带你看世界

<p>作者:杨东</p><p>摄影:杨东</p><p>在此声明:部分素材选自网络,只为娱乐不做它用,本人不承担网上抄袭之嫌。</p> <p>🍓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2⃣0⃣1⃣9⃣▶️1⃣2⃣▶️1⃣7⃣从中国上海浦东机场飞往印度首都~德里,住GOLDEN TULIP酒店 选个好时机去“印度”,一直是我留在心底的愿望,但也始终在纠结中期盼:</p><p>🍋古老文明和现代文明在唇齿相依中交替;</p><p>🍋热情奔放的民族歌舞和文化传承中精髓的碰撞;</p><p>🍋发展中的“金砖国家”与环境治理的相融相惜;</p><p>🍋南亚最发达之国度与中国🇨🇳改革大潮能否共生共赢。 我到底要如何”认知”这个国家,心会随着脚步从这一刻开始~~</p> <p>🍓印度地图,世界第七大国家🍓印度 [yìn dù] 印度共和国(印地语: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语:Republic of India),简称印度。 位于南亚,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领土东北部同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中国接壤/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 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也是一个由100多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印度斯坦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6.3%。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诞生了印度河文明(主要位于今巴基斯坦境内)。</p><p>▶️前1500年左右,中亚的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并确立种姓制度,吠陀教开始发展为婆罗门教。</p><p>▶️公元前4世纪,孔雀王朝统一印度,开始推行佛教,并向外传播。</p><p>▶️约前188年,孔雀帝国灭亡后群雄割据、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兴起。</p><p>▶️1600年英国侵入莫卧儿帝国,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以后逐步沦为英国殖民地。</p><p>▶️1947年6月,英国颁布《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领。▶️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国,同时成为英联邦成员国。</p><p>◀️ 随笔:在我成长的历程中,对印度的”认知”从浅至深,从感性到理性。🎬是从《流浪者》和《大篷车》开始;📚是从教课书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开始;🚩是从“中印边界的那场战争”开始;♻️是从“金砖五国”的国际联盟开始。如今共同发展的金砖五国已在联盟中获利,也在“一带一路”中迅猛发展,相信今天的印度是30年前的中国🇨🇳,它总有一天会迈进更加完美更加进步的行列。</p> <h3>  一早出发去阿格拉,要看的经典:泰姬陵~阿格拉城堡(红堡)。 一路堵车,一路观景,映入眼帘的是中国🇨🇳30年前的场景,窄窄的街巷,呼啸而过的摩托车,没有“红绿灯🚥”,没有交通管制,独往独行的自由人。 街道很脏,垃圾遍地,间或有卖水果的车停在路边,听说“芭蕉”不错,纯属亚热带的水果,称王还当是泰国。 🥝 车行有感而发🥝</h3> <p>一片叶,落在哪里都是归宿;一朵花,开在哪里都是芳香;一个人,走到哪里都是生命;一颗心,想到哪里都是情愫! --参加“世界文化遗产宫殿之旅”有感</p> 充满爱情的--泰姬陵 <h3>  泰姬陵--印度知名古建筑 🕌泰姬陵(Taj Mahal ),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br>  🕌泰姬陵全称为“泰姬·玛哈拉”,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心爱的妃子于1631年至1653年在阿格拉而建的。位于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Agra)城内,亚穆纳河右侧。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艺术最完美的瑰宝,是世界遗产中的经典杰作之一,被誉为“完美建筑”,又有“印度明珠”的美誉。<br></h3> <h3>让我如何认知泰姬陵:🍎主体建筑呈八角形,中央是半球型的圆顶,整座主体都以沙贾汗最喜欢的白色大理石所建,而在白色的大理石上则镶满了各种颜色的宝石,拼缀成一些美丽的花纹与图案。🍎建筑时,在主体下方挖了18个井,每个井都以一层石头、一层柚木的方式,把地基层层叠起,以减低地震对主体的伤害,可见沙贾汗对皇后的爱护。🍎陵墓内部只靠室外透入的阳光照明,在大理石屏风内有两副空石棺,而沙贾汗与皇后的真正长眠地点是在地下另一土窖中。</h3> <h3>🍋🍋泰姬陵--向后人表达了一个国王对他亲爱的妻子无与伦比和刻骨铭心的纪念。🍋🍋 1631年莫卧儿人皇帝的妻子在分娩第十四个孩子时难产去世。她当时36岁,已结婚18年,对她的丈夫沙贾汗来说失去的不但是亲爱的妻子,而且还是一个精明的顾问。据说他穿了两年丧服(据另一记载,他的头发因悲伤而变白了)。他发誓要建一个配得上他妻子的、无可比拟的陵墓,以纪念他的妻子。没有人能否认他的成功。阿米曼达班奴,或者叫墨姆塔兹马哈尔(意即“被选中的宫殿”)里有一个令人惊叹的建筑物,作为对她的纪念,上面刻着她名字的缩写:泰姬·玛哈尔。</h3> <h3>🥦🥦匆匆忙忙之间,我走遍了泰姬陵的每一个角落,在白色(浑身通透的泰姬陵),绿色(地毯般的块块绿地),红色(附属的建筑衬托下)浑然天成的泰姬陵建筑群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是美不胜收。🥦🥦和煦的阳光下,不同肤色的观赏者偕老带幼的在陵园内穿行,同一个愿望,同一个梦想,因为对泰姬陵倾慕,我从中国🇨🇳来到阿格拉,只为见她一面~~🥦🥦</h3> <h3>🍅从泰姬陵面前向进园处拍摄,水池在阳光的照射下,恬静而温柔,清澈而庄严。🍅 有感/激情/抒怀</h3> <h3>当我们要离开时,我绕到泰姬陵身后,哇,夕阳西下,”阳婆”已经懒懒散散的要下山,我不失时机地抓拍下它最美的暮色。</h3> <h3>  🍋泰姬陵🍋 坐落在一个风景区内的泰姬陵,庄严雄伟的门道象征着天堂的入口,上方有拱形圆顶的亭阁。 泰姬陵代表了莫卧儿建筑成就的高峰。这种风格的陵墓竖立在一个底座上,上面饰有光塔,人们对它怀有和对清真寺同样的崇敬的心情。这种风格的纪念陵墓在印度北部发展并随之消失。 有感:当几百年前的建筑在你眼前出现,那画面也将你带入古老的年代,纯白大理石的基座,圆顶耸立,似向蓝天白云下召唤~~</h3> <h3>🍐🍐远远的,绿色地毯上呈现的“泰姬陵”入口,在蓝天白云下泛着红色的光芒。🍐🍐</h3> <h3>🍇🍇这里有一段关于“爱情”的凄美故事,令后人在瞻仰“世界第七大世界遗产”的同时,怀揣一份期许和敬慕,静静观赏的同时,不愿惊扰一对国王/王后恬静的生活,其实这都是后人的期许,终究不能同陵,杜撰的”爱情”也一定是”爱情”,爱是人类始终的追求,我深信不疑。🍇🍇 泰姬陵是沙·贾汗为纪念他第二任妻子穆塔兹·马哈尔修建的。1631年马哈尔死于他们的第十四个孩子出生之后,时年39岁。 沙·贾汗极度伤心,据说一夜间白了头发。同年这座陵墓动工修建,当时的许多工匠都是来自欧洲。直到1653年这座陵墓才被建成。当然耗资巨大。有传说,沙·贾汗曾想在河对岸修建一座和泰姬陵一样的黑色大理石的陵墓,但因他晚年遭儿子囚禁,所以这个愿望没能实现。</h3> <h3>  🍒🍒透过拱门望去泰姬陵,是一份天际般的唯美,是一份直达苍穹的震撼,是记忆中追求的再现,我曾无数次憧憬她姿容,当这一切成为现实,那份感动还是久久在心中激荡~🍒🍒</h3> <h3>🍓🍓泰姬陵因爱情而生,这段爱情的生命也因泰姬陵的光彩被续写,光阴轮回,生生不息。尽管有人说,沙贾汗只是一个好大喜功的暴君,根本不是多情种子;尽管有人说,泰姬陵美轮美奂的脚下,不知堆砌着多少人的鲜血乃至生命; 但是我们似乎更愿意相信这世上真的有情深意重的男子,有穿越时空的思恋,有生死相随的爱情。泰姬陵依然超越着简单的建筑学意义,默默地美丽着,不为别的,只为世人心中那一点对爱情的美好向往。🍓🍓<br> ~观“泰姬陵”随笔,游泰姬陵园抒怀~</h3> <h3>🍋毫无疑问,泰姬陵是世界上完美艺术的典范。基本上由大理石建成的建筑毫无瑕疵,月光之下的泰姬陵更给人一种恍若仙境的感觉。它不仅表达了沙贾汗对爱妻的深切纪念,也是他给人类的一份厚礼。🍋这座世界七大建筑奇迹背后其实有一段哀怨缠绵的历史,了解它的历史的背景,确能增加观赏泰姬陵的趣味。</h3> <h3>🕍在阿格拉入住的第二家酒店🕍</h3> 🏯阿格拉城堡(红堡)🏯 <h3> 我的开篇:🥝🥝在印度有两座称之为“红堡”的地方,一座在首都~德里,一座就是我们即将走进的“阿格拉城堡”(红堡)。🥝🥝大巴车刚刚停靠,我已经被眼前的一片红色所震撼,悠长而厚重的城墙在面前撞击着突突激荡的心扉。那是怎样的红色啊?深褐色的红~庄严肃穆的红~厚重深沉的红~,总之红堡已让我的印度之行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526年开始建设,三代君王的宫殿;🍋1983年被遴选为“世界文化遗产”;🍋暮年的皇帝,被儿子囚禁,遥望朦胧中的泰姬陵,最终故去。随我走进“红堡”吧,让故事从我们眼前一幕一幕展开,带给你的震撼远非如此…</h3> <h3>🍎🍎我在印度~我在阿格拉~我在红堡~城堡🏰的红与着装的红撞在一起,我是怎样都在红色的保卫中~🍎🍎</h3> <h3>⭐️厚重的红砂石城墙⭐️我们步行到一陡坡前,耸立的城堡四周围绕雄伟的约2.5公里长20米高的双层红砂石城墙,坚固雄伟,证明1564-1575年阿克巴大帝兴建城堡确实出于军事防御目的。<br></h3> <h3>💝❤️阿格拉古堡💕💖 阿格拉古堡与泰姬陵相互遥望,暮年的皇帝在此守望故去的爱妻,爱情让这座城市永恒凄美,但另一个故事却更现实悲伤:为争夺王位而囚禁父亲、相互杀戮的儿子们,让这座城堡的空气中消散不去落寞孤寂。阿格拉城堡的内、外两层城墙均为红砂岩建造,内部的宫殿最多时有500多座,几代君王的修建让它成为名副其实的“建筑博物馆”。</h3> <h3>走上步道,遇到的第一座建筑。</h3> <h3> 🌴古堡的简介🌴整座古堡呈现出不规则的八角形,南北长约915米,东西宽约548米,墙高约33.5米。城墙周长约2500米,有两座大城门,三座小城门。西边正门是壮丽的德里门,有拱门、护门楼、凉亭和塔柱,西门与集市相通。南门称阿马尔·辛格门,较德里门小,通往宫廷。三座小门分别是克什米尔门、喀布尔门和阿兹末门。</h3> <h3>♻️城池有多大♻️整座古堡呈现出不规则的八角形,南北长约915米,东西宽约548米,墙高约33.5米。城墙周长约2500米,有两座大城门,三座小城门。西边正门是壮丽的德里门,有拱门、护门楼、凉亭和塔柱,西门与集市相通。南门称阿马尔·辛格门,较德里门小,通往宫廷。三座小门分别是克什米尔门、喀布尔门和阿兹末门。 ~摘自网络文章</h3> <h3>  🍀 ”阿格拉古堡”的评价🍀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和泰姬花园毗邻的红色阿格拉古堡,是17世纪重要的莫卧儿王朝纪念建筑,它是由红沙石建成的坚固堡垒,围墙长2.5公里,把莫卧儿统治者的皇宫围在中间。古堡里有许多宛如童话故事一样的宫殿,如沙贾汗修建的贾汗吉尔宫,或称卡斯宫,有迪万·伊·卡斯会客厅和两座非常秀丽的清真寺。<br>阿格拉古堡建筑是印度伊斯兰艺术顶峰时期的代表作。</h3> <h3>阿格拉古堡,白色大理石、彩色半宝石镶嵌让壮美平添了精致。阿格拉城堡内的葡萄园,想象着昔日里果实累累的繁华与欣喜,高高在上的君王同样享受大自然给予的最简单最基本的丰收快乐。</h3> <h3> 枢密宫是议事厅 古堡内的所有宫殿,全都用大理石和其他名贵石块砌成。殿中柱间壁上雕刻人物、花鸟,用大理石镂空的窗楼上,镶嵌着五颜六色的宝石,耀眼夺目。其中最为华丽的是枢密宫,白色大理石的宫墙光彩照人,镀金的宫顶熠熠生辉,镶嵌宝石的柱子灿烂夺目。 枢密宫是皇帝和大臣们议事的地方,全都用大理石砌成,三面是由正方形柱组成的拱门,另一面是绣雕方形窗户,雕刻的画面是典型的伊斯兰式建筑图案。</h3> <h3>阿格拉古堡是阿巴克大帝花费十年心血建起的一座极其奢华的宫殿,其孙子沙·贾汗继位后,又增建了一些殿宇,使阿格拉堡成为一座无比壮丽的皇家首都。早在1022年阿格拉已是首都,几经起伏甚至曾被毁于战争。1526年,莫卧儿帝国第一个帝王巴布尔在此建都,随后的一百多年他和他的继任者们不断创造新的建筑,其中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阿格拉城堡和泰姬陵最为著名。</h3> <h3>⚜阿格拉古堡内修有一处亭子⚜它是为吸收来自雅母那河上的凉风而修建的。其他名胜包括渔宫、皇家浴室、宝光清真寺等,穿过慈特门是建于1568年的私人会客厅,这是皇帝会见王公贵族、国外使节的地方。隐于西墙后的是天主清真寺,扎罕皇帝被囚古堡时曾在此寺祈祷。私人会客厅后的出口通向穆斯林宫,这是一座两层的亭子,扎罕皇帝临死前曾于此眺望整个城市。游廊环绕,幽雅的亭子上饰有精致的镶嵌材料,四周是制成格子状的栏杆,亭上是大理石制成的尖顶。后宫是皇帝的卧室,因此它的设计以舒适为准,后宫的墙上蜂巢状的结构是为了隔热而设计的,后宫的侧翼饰有两个金顶。古堡内的其他华丽的宫殿还有镜宫、扎罕宫、扎罕哥宫、阿克巴宫。这些建筑在设计风格上是混合型的,有些是典型的莫卧儿型,而其他建筑,如扎罕哥宫则是典型的印度设计风格。</h3> <h3>🌿🌿🌿整座古堡呈现出不规则的八角形,南北长约915米,东西宽约548米,墙高约33.5米。城墙周长约2500米,有两座大城门,三座小城门。西边正门是壮丽的德里门,有拱门、护门楼、凉亭和塔柱,西门与集市相通。南门称阿马尔·辛格门,较德里门小,通往宫廷。三座小门分别是克什米尔门、喀布尔门和阿兹末门。🌿🌿🌿</h3> <h3>走出阿格拉城堡,正午阳光炙热,再望红堡依旧宏伟宁静,仿若一座印度莫卧儿帝国最强盛时的三个帝王共同建造的纪念碑,曾经的雄才伟略、浪漫爱情、阴谋、父子背叛和兄弟残杀,都只是一段华丽而悲伤的碑文。</h3> 国王赐予的--住在宫殿享受生活 <h3>一次意外的享受,有乐😀😂😆也有苦😭😩😢 大巴车开过贫瘠的村落,脏乱差一点不少的迎面而来,心里想着这样地方能有啥样五星级的酒店? 眼前一亮 ,在一片村庄中“鹤立鸡群”地出现了一片“伊斯兰建筑风格” 的住地,听导游告诉我们:今晚下榻的酒店是一个“帮国王”的私人宫殿。 沿一辆车可以通行的马路进入“宫殿”,惊喜也一遍一遍刷新着我的视觉。</h3> <h3>🌹餐厅够气派,伊斯兰风格满满;🌹长条桌也是难得的宴会布置;🌹国王/王后的画像端庄大气;🌹好一个温馨地就餐环境。</h3> <h3>🎍🎍我的住房611,整个“宫殿”只有两套这样的“国王/王后”住房,着实地享受一把。请参观~~</h3> <h3>后记:🌹我们这个“世界文化遗产宫殿之旅”的15+导游的团队,来自北京/天津/山西/大连,可谓是天南地北,四面八方,年长者近耄耋之年,小美女20出头;🌻领队是个年轻的东北长春小伙儿,一口“大碴子味”的调侃腔,由不得你像听“二人转”似地领会着他的所有台词,轮时弊讲古今,总能说出点道道来,也是为了团队的气氛和协调,职业素质也属相当。🍀地导是个帅气的伊斯兰青年,塞尼还有一个中文名字~阳光,其实也是2个儿子的父亲了,为了生计和自已的追求,自学中文当起“导游”。我也惊叹:没有出过国门,没有到过中国🇨🇳,中文说到这程度也实属不易,他不无谦虚的告诉我们,“我和你们在一起学习了很多,有一天我一定要去中国🇨🇳”,几天接触下来,为他的敬业精神点个赞吧。</h3> 结束了就意味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