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又快到每年更换公园年票的时间了,准备把年票先交给单位吧,由单位统一更换,可能要耽误几天,那就先在外面的“北京绿道”走走吧,反正,我的年票是最值的了,可能在2019年有近300次进颐和园的记录吧,其他公园也没怎么去,毕竟去颐和园最近,最方便嘛。</h3> <h3> 一年里,平常一般下班后去走一趟颐和园,周末一般早上和下午各一趟。五一、国庆等节假日,为了把颐和园让给远道而来的国内外朋友,我就选择去西山或在“北京绿道”上坚持徒步锻炼,平均下来,每周我可能走颐和园5-6次吧。</h3> <h3> 我进颐和园,一般走大圈,六个门都进去过,但从东宫门、新建宫门和南如意门进去的时候多,出来也是从这三个门。</h3> <h3> 走的多了,颐和园各景点的基本情况也都比较熟悉了。据我自己经验,我走颐和园一圈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约7公里左右,运动计步约12000步。</h3> <h3> 颐和园的四季美景在哪儿?在知春亭?在玉澜堂?在谐趣园?在长廊?在佛香阁?在万寿山?在昆明湖?不,在西堤。在走过西堤的六桥上,在景明楼,在延赏斋,在澄鲜堂的廊柱间。</h3> <h3> 众所周知,西堤是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建造的。不同的是,它增加了一段附堤,而且它弯曲富余变化,将昆明湖大的水面一分为三,为三岛两屿(南湖岛、藻鉴堂、治镜阁、凤凰墩和知春亭小岛)的布局提供了基本的框架。</h3> <h3> 西堤东面水体宽大,视野开阔;西堤西面又分成五个大小不等的小的水面,堤岸蜿蜒曲折,相互连接,构成了颐和园乡野风光的经典景观。西堤由南向北一路串起七颗珍珠般的景观建筑:柳桥、景明楼、(石桥)、练桥、镜桥、玉带桥,豳风桥和界湖桥。这些桥和楼,既是入画的点景建筑,又是一个个绝佳的观景点。</h3> <h3> 西堤遍植桃柳,春来柳绿桃红,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湖边新茁苇蒲,随风摇曳,雀噪莺歌,充满勃勃生机,有“北国江南”之称,它的景致是需要慢慢品的。你可以品四景、品四候、品四季、品四时。真的是四景四候四季四时不同,各有特色,各有情趣。你可以组合一下有多少种不同的景致,算出后告诉我,这些美景有相当一部分可是乾隆皇帝都没有见过的哦!说不定就让你赶上了呢。</h3><h3></h3> <h3> 在那里你可以感受到春的脚步,春的意境,春的含蓄和春的热情奔放。“虽是春韶犹酝酿,可知物意已舒苏”,春天正悄悄走来;“放眼柳条丝渐软,含胎花树色将分”,它是那样的含蓄;待到游人如织之时,颐和园的每个角落早已经春意盎然;迎春花和山桃花最先盛开,杏花、梅花、碧桃花次第开放,春已然不再掩饰它的热情、它的奔放,一团团一簇簇,如彩云飘落,阵风吹过,花落缤纷,似雪花飞舞,美轮美奂! “才欣春景丽如许,又见西山云吐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西堤的春天来的风情万种,常常使人应接不暇。</h3> <p class="ql-block"> 夏天,西堤的美景渐入高潮。“鱼颉鸟䀪自飞跃,波光云影相沉浮”;游船在湖中荡漾,“停桡漪影翻铜凤,倚槛晓光印玉蟾”,好不惬意;早晚更有那“无端霞意拖红绮,不尽晓光染翠螺”,朝霞映日,明晃晃夺目,落日潋滟,金灿灿耀眼。西湖的荷花开的更为热烈 ,亭亭玉立,分外妖娆。</p><p class="ql-block"> 骤雨初歇,是人也或是风,惊吓了水中鱼,惊飞了苇中莺,“泻霞珠倾下游鲤,冲烟香散蓦飞凫”,但见的是“刚欣宿雨滋塍畔,又见重云起岭边”,那真是“几湾过雨菇蒲重,夹岸含风禾粟香”,“两岸行骑活于画,树里鸣蝉清胜弦”。</p> <h3> 秋天,天高云淡,阳光灿烂。“云容自在舒还卷,山色何妨有若无”,“谢眺诗情摹霁景,仲淹记语写澄空”。骚客韵士提笔忘词,描不够“云霞流丽东西映,山水空明上下鲜”,写不完“回连上下天光碧,分入东西水映红”,道不尽“鵁鶄凫雁烟波阔,岂必无心独野鸥”。真的是“湖山真意遮不住,烟屿云岩小有天”,“旃林莲界广润雨,梵天宝地谐趣园”。个中景色,一个字“美”,两个字“很美”,三个字“非常美”,四个字“美不胜收”,五个字“看不够的美、道不尽的美、……停不下的美……”。</h3> <h3> 冬天,冰上残荷依然挺立,落叶未尽的柳条仍在随风飘横;一场大幅降温,赶上空气潮湿,那定会让西湖铺练,让桃柳换装,让“芦花戴帽”,让景明楼披素,雪皑皑遮目,白茫茫障眼,好一派壮美的北国风光啊。“入画未疑到蓬阁,引舟不去限神仙”,“春秋无尽风兼月,左右何须女与牛”,“布席只疑天上坐,凭窗何异镜中游”。“开蓬恰喜来澄照,依槛何殊畅远观”。</h3> <p class="ql-block"> 各位朋友,这就是镌刻在颐和园各景点建筑廊柱间的四季美景。当然,颐和园的美景无处不在,烟屿云岩和蔚翠霏香仍然只是高度的浓缩和概括,山色湖光有四候,随四季四时变化而不同,又岂是几副楹联就能赞美完的呢?其实,颐和园四季的美景就在每个游客的脚下,就在每个游客的眼中,就在那“无尽意”之间。</p> <h3>西堤春韶图</h3><h3>汀兰岸芷茁蒲茂,噪雀啼莺醒蛙叫。</h3><h3>云相自在任舒卷,山色奈何转荣萧。</h3><h3>景明玉带入涵虚,玉泉塔影来澄照。</h3><h3>摩肩接踵会桃柳,暮鼓晨钟早签到。</h3> <h3> “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借之为本篇结束,恰合我意。</h3> <h3>原创作品,敬谢分享。</h3><h3>戎眠卧牛 北京</h3><h3>2019年12月11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