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机 图.文/李慎广

了一

<h3>前些年,大型超市yz商场在我们小县城落户,富丽堂皇的场所、精致考究的摆设、有名有姓的牌子、惊掉下巴的高价,让全市人民大开了眼界。</h3> <h3>摆谱要强的人,东拼西凑攒点钱来此买件衣服,那叫一个“场面”;平平常常一个百姓,到这里一游,那叫一个“见识”;即便在这里当个服务员,那也是一种身价。</h3> <h3>很多人看了价格大感疑惑,这么贵、这么多的东西卖给谁啊?</h3><h3>商场红红火火,那肯定能下货啊。货都去哪了?多是到了有权有势的人手里。</h3> <h3>那年头,收卡不像收现金,不仅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倒成了有本事有面子的表现。</h3><h3>过去托人送礼,东西多了少了、真了假了、有用无用,让收礼人不好把握,让自己挖耳挠腮伤透了脑筋。</h3> <h3>按咱们的文化,送礼要会送。送多少,要权衡事情的大小、难易;给谁送,要考虑关系层次亲疏;送什么,要考虑需求的种类档次;怎么送,要考虑形式的包装和时机。</h3> <h3>比如,办事肯定是要送礼的,关系只是送礼的明信片。礼品,是咱们人际交往的重要媒介,没有它,过程也就没了“灵魂”。</h3><h3>咱们常说“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也知道,朋友交往不是情投意合,而是因为“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靠朋友干嘛?不就是为了办事吗?既然是办事,也就是干了一件买卖,干买卖哪有不花钱的?</h3> <h3>可这个买卖是个特殊买卖,是一件不能说出口、心里还得有的商品交换,它还比一般买卖多了一个中介“人情包装”,出去的和进来的要用“人情”包装,再贵重的物品,在“人情”面前都“忽略不计”。</h3><h3>“也没给你买什么东西。”</h3><h3>“咱这关系谁和谁?买东西那就见外了?”</h3><h3>大家彼此都知道,东西少了就会“情分不到”。</h3> <h3>此时,有一种“介质”横空出世,适合咱们的口味,简化了送礼流程,美化了送礼内涵,主要是迎合了送礼人的口味,大大促进了商品的流通,还让人情更纯洁更亲民更接地气。</h3><h3>它就是“购物卡”。</h3> <h3>收礼收现金,不好意思,虽然心里更喜欢现金;买东西花钱,舍不得,虽然钱和卡是等价的;收礼收实物,不一定有用,虽然也不会给别人等等,这些问题没有“卡”解决不了的。</h3> <h3>yz商场的领导,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抓住商机,找准高消费群体切入点,及时推出自己的人情生意绿色通道——“购物卡”。</h3><h3>过去,礼都是大件硬货,买油盐酱醋还得自己花钱?有了它,超市就是自家的储藏室,不要租赁费,无需保管员,还能保证物品新鲜、应时、丰富。</h3> <h3>于是,商场有了血液,也就有了生机。送礼的人排着长队到窗口花钱买卡,收礼的人拿着卡随心所欲在商场溜达。整个商场人来人往生意兴隆一派祥和。</h3><h3>直到有一天,特权“商品”不让卖了,“人情”也就淡了,那链接两者的卡们也没了温度,只能零零散散对付一些漏网的人情生意。</h3> <h3>这个靠不花钱挣钱的商场也就少了这个商机,只能孤零零地摆在那里发呆,门可罗雀,只能回忆那车水马龙、流金溢彩的火热年代。</h3> <h3>现在,当地还有两个商场还算兴旺,一个是xf商场,一个是lb商场。</h3><h3>xf商场,消费者定位平民百姓,是当地个人的企业,靠着人情运作方便,让商场物品流通起来,业绩可以。</h3><h3>lb商场,消费者也是定位在平民百姓,是个外来的股份制企业,靠物品质量、员工努力来经营人脉,业绩不错。</h3> <h3>在现在局势下,两家企业都把平民百姓作为主要的消费群体,这也是抓住了商机。试想,没有外来浮财的涌入,花起自己的血汗钱来,有几个不是平民百姓?</h3><h3>写在“12.12”前。</h3><h3>2019年12月11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