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 枫叶红了的时候】

老兵

<h3> 我喜欢红叶:它生机勃勃,殷红似血,在面临风吹霜打,红叶飘零,转入轮回的严峻时刻,没有颓废亦无悲伤,淡定而从容,用生命的最后能量染红了晚秋,在寒风中摇曳着告别母体,飘落山间回归大地,把人引入对暮秋的感叹和无限的联想 ......</h3><h3> 在历史上不乏文人骚客常为它赋诗作画,流传至今,千古传唱。</h3><div> 对红叶认知最初来源于初中课文中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br>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br>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div><div><br><div> 年少时在成都北郊的40中读初中, 第一次听语文老师刘智萍在课堂上悠扬顿挫的诵读《山行》这首诗文,我完全被 这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强烈感染,引起无限暇想。课本上没有插图,那个年代成都亦少见枫叶,刘老师说枫叶样子就如婴儿张开五指的微型手掌,到了深秋便殷红如霞。记不起她说过成都哪座公园就有枫叶,可我直到当兵离家也没去看过。后来在北方十几年的军旅生涯中也许邂逅过无数的枫叶,但心中的这点小资情结已在解放军这座革命大熔炉中被炼化了。</div></div> <div> </div><div> 1980年,一部《等到满山红叶时》的电影上映,由朱逢博演唱的电影主题曲《满山红叶似彩霞》红极一时,我再次对枫叶产生兴趣。 转业到地方工作后手里有了相机,开始学着拍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每逢深秋也会去附近山上拍黄叶、红叶,但汉源的红叶多为青杠、乌桕、漆树及一些不知名的灌木、藤蔓叶子,却没有拍到过真正的枫叶。 </div><div> 2010年10月16日上汉源县大相岭佛静山,终于见到一棵高约十余米的红枫叶,如同一支巨大的火炬生长在山脊边缘,尽管有些叶子都开始枯焦,依然让我好一阵激动!</div><div> <br></div> 以上的三张红叶就是在2010年10月16日在佛静山拍到的。<div><br></div> <div> 今年,终于在辽宁本溪关门山拍到大面积的红枫叶,这要感谢战友李继黔、郭晓宏、赵亚军、李西基策划的“再北上,看战友,摄影行”创造了这次良机 ——</div><div><br></div><div> 国庆刚过,勤务连、汽车连上述几位喜欢摄影的战友策划了一次“再北上、看战友、摄影行”活动,得到大家积极响应。10月16日我携老伴王琼祥按规定时间从成都乘高铁抵达贵阳,同海南战友赵亚军、肇庆战友李西基,与居住在贵阳的战友李继黔汇合。17日早晨,我们乘坐着李继黔驾驶的一辆高大宽敞的别克旗舰商务车前往湖北咸宁郭晓宏处,完成小分队的集结。18日驱车10小时于天黑时分到达山东聊城高速公路出口,与在寒风中等候多时的老战友们热烈拥抱,拉开了“再北上、看战友、摄影行”的序幕.......</div><div><br></div><div> <b>11月1日活动结束后,郭晓宏以《再北上、看战友、摄影行》为标题,精心编辑制作了激情四溢、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美篇,翔实再现了与各地战友相聚的感人场面,分享到多个战友群后引起很大共鸣,战友们好评如潮,纷纷点赞叫好。 (详见:作者:“木头”的美篇《再北上、看战友、摄影行》)</b></div><div><b><br></b></div> <b>【从10月17日至26日是我们集中拜访战友的时间,其间走走停停,先后在山东、辽宁、河北三省拜访了分散在聊城、阳谷、葫芦岛、承德、石家庄、深泽等6个市、县的老领导、老战友及部分战友夫人、子女,也顺道游览沿途景区拍摄照片。<br>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都沉浸在战友久别重逢的喜悦、激动中,几乎每日都是:酒杯频频高举,热泪任意流淌,笑语伴着军歌在大厅里回响,说不完的知心话,道不尽的战友情,我们仿佛又回到四十年前那芳年华月,激情燃烧的年代......】</b><div><br></div> <b>2019.10.18.山东聊城合影。</b> 前排:王传华、王琼祥、王聚泉、刘孟来、侯朝泉、张祥成、后排:李西基、顾俊年、赵丙乾、苏广振、廖仕林、赵亚军、郭晓宏、李继黔 <div><br></div> <b> 2019.10.19.山东阳谷合影。</b> 左起:郭晓宏、赵亚军、赵长生、顾俊年、李继黔、刘教才、廖仕林、胡庆范、王琼祥、闫传银、闫夫人、刘孟来、赵丙乾、杨守礼、张振鲁、胡庆范、邢清智、杨光鸿、张祥成。<br><b>(李西基 摄)</b><div><b><br></b></div> <b> 2019.10.20.辽宁葫芦岛合影。</b> 前排:李继黔、粱学利、廖仕林、门家平、王宝春、赵之奇;后排:杨德林、王天喜、赵亚军、张连武、郭晓宏。<b>(李西基 摄) </b><br><div><b><br></b></div> <b>2019.10.24.河北承德合影。</b> 前排:李树存、王树忠、潘尚月、廖仕林、王琼祥;后排:李继黔、郭晓宏、赵亚军、李西基。 <br><br> 潘尚月是勤务连组建后第一任警卫排长,我的老领导,82年转业到河北承德市司法局,从业律师,是河北司法界颇有名气的律师。 <b>2019.10.28.河北石家庄 深泽县合影</b> 左起:李继黔、 廖仕林、苗新芳、赵亚军、 郭晓宏。<br> 苗指导员被战友们誉为勤务连灵魂般的人物,深受战友们爱戴敬重。<b>(李西基 摄)</b><div><b><br></b><div><b><br></b></div></div> <b>我们此行主要目的之二,就是游览、摄影。<br></b><br> 我们北上第一站:山东聊城。<div> 10月18、19日,在刘孟来、顾俊年、张祥成、赵长生、赵丙乾等战友的陪同下参观游览了聊城这座著名的江北水城和武松打虎的景阳冈所在地——阳谷。</div> 天下名楼——聊城古阁光岳楼。 聊城地处鲁西平原,古运河畔,是座历史悠久的重镇,因位于古聊河西岸而得名。这是聊城古城。 聊城东昌湖在原护城河的基础上开挖而成,是北方少见的人工湖泊,现有水域4.2平方公里,景色宜人,令游客流连忘返。远处是明珠大剧场。 聊城东昌湖畔水泊梁山好汉108将群雕,尊尊形象夸张,令人忍俊捧腹。 聊城山陕会馆有着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到了景阳冈体验一下山东好汉的豪放是必须的。(李西基 手机摄) <div><div><br></div><div><br></div><div> 10月20日到达辽宁葫芦岛市,受到赵之奇、粱学利、王天喜等战友的盛情款待。10月21日 凌晨5时许,赵之奇、王天喜一早就开车陪同前往葫芦岛海滩拍照。头晚,王天喜得知我们要去盘锦拍红海滩,便建议先拍拍这边的小片红海滩和锦西老城的人文,因此大家欣然响应,早早起了床。</div></div> 清晨6时许,我们在葫芦岛海边意外拍到海上升红日的壮丽景观! 这里也有小片的红海草,这季节大多枯萎了,不过与大海近在咫尺,另有一番韵味。 在葫芦岛市绥中县城中心,矗立的航天英雄杨利伟的塑像,这里是他的家乡。 锦西古城街景。 美丽的葫芦岛海湾。 10月22日清晨,葫芦岛寒风瑟瑟,我们与老战友们挥泪惜别,前往盘锦红海滩和本溪关门山景区,拍摄向往已久的红海草和红枫叶。到达红海滩已经近中午,只见雾气弥漫,能见度极低,广袤的红海滩隐入雾霭之中,正商量去留时,景区工作人员笃定告知:午后就会云开雾散。<div> 果然,两点刚过大雾悄然散去,红海滩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展现在面前,我们欣喜不已赶忙窜入贯通红海草的步行道,占据有利位置猛拍一气,担心万一大雾骤起又会痛失拍摄机会。</div> 大雾正在散去。 盘锦红海滩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展现在面前,我们欣喜不已。遗憾的是,时间晚了十来天,听说那时的红海滩才真的漂亮。 红海滩天际处矗立着盘锦油田的采油机阵,在红海草衬托下煞是壮观。 这面在红海草地上布置的五星红旗庄重而醒目。 下午4时收队,转战本溪。红海滩距关门山307公里,近4小时车程,到达景区宾馆已经晚上九点,在刷脸登记时服务员打量着我们这几个南腔北调、一脸倦意的好摄大爷,无不遗憾地说,您们来晚了一周,红叶都落光了!一听此言大家神情沮丧,十分失望,李继黔说:管他呢,这数千里赶来怎么也要进去看看,哪怕是拍上几片残叶呢。郭晓宏也调侃道:我们就是要拍这残缺之美!服务员笑笑一指门外:“出了大堂的左边还有几棵枫叶红的正好”。 第二天清晨,我们在宾馆旁边果然看到十几株红得醉人的枫叶,完全没有一点即将凋零的迹象,估计得益于左边有宾馆挡风,背后有岩壁御寒,地势朝阳的缘故。<div><br></div> <h1><font color="#333333"><b style="">据景区资料介绍:</b></font></h1><h3><font color="#333333"> </font></h3><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关门山森林公园位于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离本溪市区48公里,面积3517公顷,海拔310~1234米,森林覆盖率高达95%。它与关门山水库风景区相连,但其景色与之不同,这里古树名木众多,植被保存完好,风景秀丽,是一处集旅游、观光、避暑、度假、休闲为一体的森林旅游景区,素有“东北小黄山”的誉称。也是辽宁50佳景之一。</span><br></div> 关门山每年9月25日-10月20日期间,红叶最美,早了山没红遍、叶没红透,晚了叶就大多落了、仅存的也干枯没有光泽了。为了拍好片,一定要选择秋高气爽、阳光灿烂、能见度好的日子。<div><br></div> <h3> 初冬清晨的景区弥漫着缕缕薄雾,远处的山峦、树林时隐时现透着一丝神秘。为了节省体力,我们坐观光车沿着山沟里一条名叫汤河的小溪溯流而上直达14公里外的终点,打算沿着依河而建的栈道边走边拍步行下山。 </h3> 山谷里气象变化万千,不到9点,雾气散去,和煦的阳光投射进山林,眼前呈现出一幕令人惊喜的画面:小河边、山崖上一株株艳红的枫叶傲然挺立在落尽枯叶的杂树丛林中,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格外动人,尤其逆光中那片片透着金红色光晕的叶片更是炫目灵动,美得令人心颤,完全与宾馆服务员说的情况大相径庭,伙伴们喜出望外直呼不虚此行! 李西基学着一口地道的鲁西南腔嚎着:俺的个娘耶!操着长枪短炮率先直奔目标。 <div><br></div><div><br></div> <h1><font color="#ed2308"><b>关门山 山美:</b></font></h1><h1> 陡峭,俊秀,山峰奇峭,拔地而起,峰顶松姿绰约,怪石林立,宛若天造地设一般,似一簇簇巨型盆景,令人称奇。</h1><br> 关门山的深秋,层林尽染,她以五彩缤纷的盛装,去迎接银装素裹的寒冬降临。 悬崖绝壁上顽强地生长着一丛丛枫树、橡树和岩松色彩斑斓宛如一幅国画。 这些年川东的光雾山红叶成了网红,网上一搜就能看到好多美轮美奂的照片,也想约朋友找机会去一饱眼福,但一见照片上那游人如织热闹纷繁的情景就兴趣大减。(文字与图片无关) <h3></h3><h1><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1><h1><font color="#ed2308"><b>关门山 树美:</b></font></h1><h3> 自古有“关山归来不看枫”之说。<br> 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树木繁多,千枝竞秀,尤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枫林秋色而闻名。这里生长着十几个品种的枫树,具有色泽艳丽、观赏期长等特点。</h3> 林中也见金黄色的枫叶,不知到落叶纷飞的时候能否变红? 前年冬天在长沙游览岳麓山时听导游说:杜牧的《山行》就是描写岳麓山,我挎着相机寻找了一圈只看到几片残叶,不知枫叶凋零还是树已老去?或杜牧压根不是写的岳麓山。 <div> 这次游览本溪关门山,置身于枫叶大本营真是大饱眼福,初冬时节游客很少,偌大的景区人迹寥寥非常适合拍照,慢慢行摄期间突然冒出一个怪诞的念头:若是当年杜牧是在此地巡游,不知这老仙人留传于世的又会是什么样的《山行》!</div> 拍到此照,纯属偶然,与偷窺猎艳无关。 一支支殷红的枫叶突显在一片枯枝中,显得脱俗而超然。 一片片的枫叶竟是如此好看,把热烈奔放的殷红撒满山川河谷,将秋天装扮得如同一幅美丽的壮锦。 举目望去,山林红彤彤的一片,像一朵朵火烧云,誓与深秋早霜冷雨挑战。 枫叶逐渐萧疏,秋林尽显秀逸,这是一份无需点缀的洒脱与孤傲。 关门山属于中温带湿润气候,因此北方生长的各种阔叶、针叶林木俱全,这里的树木根深叶茂,藤缠枝绕,是一座植物的宝库 一边走,一边看,山林秋风萧瑟,但这火枫如霞别有一番韵味。 在这静静的深秋,枫树散发出浓烈的激情,一片片燃烧的红叶,抒写着生命的乐章。 路过“枫王”时,瞟了一眼, 起初并未关注这其貌不扬的孤树,后来看过介绍,才明白它被誉为“枫王”真有些名堂:这株树龄长达200年以上的老树上,竟然长有五角,七角,九角,十一角乃至罕见的十三角的红叶,因此被誉关门山”枫树之王”,还投保险1000万元,并在此设了一个观光车站。<div><br></div>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关门山 水美:</font></b></h1><h3> 一条名为“汤河”的溪流穿谷而过,溪水跳跃低吟蜿蜒而下,溪流因形随势,时而奔流时而静谧,各型各状的岩石散布在溪流之中,青白之中斑驳着苔藓的黄绿。水面宽窄不定,较窄之处可以踏着水中的石块到对岸,宽阔之处水流汇聚成潭。</h3><div><br></div> 景区门口,筑有堤坝将溪流蓄为一处人工湖,此时此刻,红枫、黄叶、绿松、混杂成绚烂的色斑倒映在碧绿的水面,流光溢彩,悦人眼目,因此得名“五彩湖”。 汤水河顺山沟而上下一路曲折,中间有几处栈桥横跨水面,桥上视野开阔,可以一览河谷上下。“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下看你”,真是很有意境。 溪水清冽冰凉,水底的沙砾卵石,还有多年沉积的枯枝败叶清晰可见,这样或大或小深浅不一的水潭一路也见到几处。 <div><br></div><div><br></div> <b>“再北上 ,看战友 ,摄影行"的小插曲。</b><div><div><br></div><div> 由于老伴王琼祥左脚踝受伤,只能拄着拐杖慢慢行走,我们不便再跟小分队,约定了在景区大门汇合的时间后就分散行动。 </div></div> 其实,18日上午在聊城时,老伴就把脚崴了,伤到左脚踝骨。当时我就准备要带她回家治伤,但她坚决反对,说:既然早已和战友们约定好了就不能失信,如果就这样回了家必定会给自己留下难以释怀的遗憾。见她说的中肯在理,后来又电话咨询了骨科医生朋友,得知轻微骨折只要适当敷药包扎,减少活动,避免磕碰,还是可以继续前行,我们也就做好了走到哪算哪的准备。<br> 19日清晨,在老领导刘孟来夫妇的千叮咛万嘱咐中,带上汽车连指导员顾俊年为她买的治伤药品,通信参谋张祥成送来的双拐、绷带,在同伴们的鼓励、呵护下,毅然登车继续北上。 我心里明白,老伴是被我们战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感动,她理解“战友”的内涵,坚持拖着伤腿也要帮我圆了这等待了四十多年的夙愿,作为曾经的军嫂也分享着战友们重逢的欢乐! 感谢战友李西基用手机抓拍了我搀扶老伴走过这片林子的情景,留下这幅华为风格的鲜艳照片。<br><div><br></div> 11月26日早饭后,我们在河北石家庄深泽县告别了老领导苗新芳、王建民和专程从石家庄铁道学院赶来相聚的老战友王丕礼,继续前往河南林县拍摄激励了的两代人的红旗渠、辉县市沙窑乡郭亮村的挂壁公路,及鲁山天瑞大佛;30日拍摄湖南张家界天门山,31日回到出发地贵阳。<div> 12月1日,小分队解散,各回各家,为期17天的“再北上、看战友,摄影行”圆满结束。</div> <b> 辽宁丹东鸭绿江</b> 10月24日清晨,我们在丹东的鸭绿江边拍摄日出。 身挎三机的李西基正在检查拍摄效果。鸭绿江对面是朝鲜,横跨江面的是有名的鸭绿江断桥。 鸭绿江边矗立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威震长空的年轻志愿军飞行员铜像。 <b>石家庄深泽县,指导员苗新芳家小院</b> 老伴王琼祥是第一次看见山楂果(山里红)。 伙伴们喜摘山楂,分享丰收果实。<div><br></div> <b>河南辉县万仙山景区郭亮村</b> 10月28日,我们参观游览了郭亮村挂壁公路,这条开凿在绝壁上的公路,位于河南辉县万仙山景区内,全部由郭亮村村民独立手工完成,其中主要负责开凿的十三位村民被称为郭亮洞“十三壮士”。<br> 郭亮洞于1972年3月9日开工,1977年5月1日通车。其宽6米、高4米,长1300米,是在110米高、1250米长的绝壁横面上,以25度斜面凿出的人工隧道。 外侧的35个天窗,当初是为了便于排碴和作业,如今成为通风透光的观景台。这是从挂壁公路看出去的景象。 李继黔、李西基、赵亚军在挂壁公路天窗前互拍留影。<br> 专注拍照的郭晓宏。 足迹遍及世界角落的李继黔。 <b>湖南张家界天门山</b> 10月30日,我们参观游览了张家界天门山的天门洞。它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天然穿山溶洞,天门洞南北对穿,门高131.5米,宽57米,深60米,拔地依天,宛若一道通天的门户。<br> 2006年3月中旬,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曾计划驾驶苏— 27战机穿越天门洞,后因怕穿越时会产生强大的气动冲击波有可能造成天门洞崩塌,破坏溶洞景观而取消。 这是站在天门洞上鸟瞰山下的视野。<div><br></div> <b> 我们的活动结束已经四十多天,回顾起北上看战友的 一桩桩,一件件感人至深的情景,至今难以忘怀,令人泪湿衣襟,战友间不是兄弟胜似兄弟的深情厚谊,已经在心里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永伴终身!</b><div><b><br></b><div><b> 夕阳无限好,莫怕近黄昏!</b></div><div><b> 亲爱的战友们,尽管我们都两鬓染霜,甚至疾病缠身,但我们身上都有铁军的基因,我们兵心依旧,永远年轻!</b></div><div> </div></div> 以上拼图中照片多数为李西基拍摄。 <div><br></div><div><br></div> <b>在此,再次感谢李继黔、郭晓宏、赵亚军、李西基精心组织了这次“再北上、看战友,摄影行”活动;感谢您们一路对我们夫妇的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b><div><br></div> “再北上,看战友,摄影行”全体成员在聊城光岳楼合影: 左起:李继黔、李西基、王琼祥、廖仕林、赵亚军、郭晓宏。 (李西基 摄)<br><br><br> <b>再见!亲爱的战友们,愿我们都活的像关门山的枫叶一样:越老越红,越老越坚强,坦然自信、开朗乐观的面对未来!<br> 再次感谢您们的盛情款待和一路的关心照顾!欢迎您们来汉源做客,祝您们健康长寿,幸福安康!<br><br> 预祝战友们、亲人们、朋友们,新年快乐,阖家幸福!</b><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