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黄布包

清儿

<h3></h3><h3>母亲的黄布包</h3><h3> 孟母三迁、陶母退鱼、欧母画荻、岳母刺字,古代四大贤母的故事,即便在今天读来,依旧能令人感受到女性与母性交织的柔美。我不是什么名人,但我有一位睿智深明、有层次、有见识的母亲。今天,在这里,我将再次感谢母亲,感谢她的言传身教,正是有了这样的母亲,才决定了我们这个家庭的幸福。</h3><h3> ——题记</h3><h3> 时常带着儿子回娘家时,年幼的他总是对母亲的黄布包袱充满了天真的猜测,他说那些包袱里一定包了满满当当的好吃的、好玩的,我摸摸他的小脑袋,笑着说:“不是,包袱里包的是你外婆追逐人生的梦。”</h3><h3> 其实这些黄布包都是母亲的嫁妆,这些土黄色的包袱有大的,有小的,都是四四方方的,每一个黄布包的一个角都会缀上一条红色的长带子,对角线的另一个角上绣着黑色或是红色的小花。这些小花绣得十分精致,栩栩如生。</h3><h3> 母亲是从榆林跟随父亲来到这里的。想当年,母亲跨进赵家大门的时候,大家大户,也曾风光过,心满意足过。谁料到,父亲上学后工作安排到定边,他们这两个不善稼穑的年轻夫妻带着铺盖卷毅然决然的支援定边,在这里从零起步,一步一个脚印的直到如今,育有两儿两女,日子过得也一天比一天好了,一切都是风生水起。生活虽是贫苦,一家人和和睦睦,时时处处都洋溢着幸福。</h3><h3> 母亲的手好巧,最喜欢做手工,也喜欢创新做一些实用的东西送给有需要的儿女们。各色布头、线、袜子、内衣、甚至是从旧衣服上拆下来的衣服纽扣、各种手提袋上解下来的长短带子、各种衣服上点缀的装饰品、绸缎被面……这些边角料包在这些黄布包中,叠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满满当当地摆放到柜子中。</h3><h3> 记得以前帮母亲收拾柜子,只见母亲拿出一个个包袱,全是各种布料的零头,各种颜色、各种质的。我想把这些扔了,可母亲笑笑,说:“放着吧,正要这些碎布头还找不到呢。”看着母亲爱不释手的样子,我就将这些布头整理了一下,又包了起来,摞到柜子里面了。</h3><h3> 不知从哪一年起,冬季我们都不穿毛线织的毛衣毛裤了,扔了怪可惜的。母亲告诉我,她准备将这些废物重新利用起来。于是,在那个假期,我和母亲将这些毛衣毛裤拆了,毛线按颜色分开,用开水煮过,晾干。于是柜子里又多了几个装着晾干的各色毛线的黄布包。母亲让父亲找来木条做了一个简易的正方形的架子,将编织袋裁开用圆珠笔画了幅简单的花草当底布用。然后找了绣花用的掇针,穿上各色毛线来绣。针来针往、双手穿梭的,一天功夫就可以刺绣一大片。随着时间的推移,精美的坐垫刺绣好了,母亲在坐垫的周围用各色毛线做成流苏,漂亮极了,一点儿也不比商店卖的差。那一年,这种别样的刺绣就成了母亲每天的工作。我们也边欣赏边搭把手,期待着母亲的一幅幅自创作品问世。</h3><h3> 当母亲听到儿女们和亲戚朋友们的夸赞,她总会笑颜如花,摆摆手,低声喃喃道:闲着也是闲着。满脸的笑意掩饰不住内心的自信和羞涩。</h3><h3> 那年夏天,调皮儿子将一块床垫子当跳跳床那样跳坏了。我发现那块床垫的面子真漂亮,蓦然,我生出一个念头:母亲不是喜欢做手工么,何不将它废物利用了。说干就干,我小心翼翼地将床垫面子用小刀裁下来,叠好放进了我的手提包中。</h3><h3> 当母亲发现它时,如获珍宝,眼睛都亮了:“啧啧,幸亏没扔,正说要做几个沙发靠垫,才说找一找哪里有合适的料子呢,你就将这么好的面料拿过来了。今天你也不忙,我们就动手做吧。”说完,转身去卧室找到针线盒,翻出几个黄布包,从黄布包里拿出尺子、剪刀、画粉、针线等缝纫工具。将面料平铺在桌子上,又拿着软尺给沙发量起了尺寸。只见她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喃喃自语、时而莞尔一笑、时而抖抖面料,拿起划粉开始横横竖竖地比划起来……此时,她连尺子都不用,不一会儿,一张清晰的图就展现在了我面前。随后,妈妈用棉纱擦了擦手,从抽屉里拿来一把剪刀,咔嚓咔嚓地剪起来,那速度可真快啊!剪刀就像长了眼睛似的,不偏不斜,顺着线跑。那姿势和那剪出的线条真好看!真是巧手啊!我看呆了。我想熟能生巧大概就是这个道理。</h3><h3>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仿佛天生就手巧,每天这些黄布包就不离开她的视线。小时候,家境贫寒,我们姊妹四人的衣服甚至鞋袜都是妈妈亲手缝制的。两个哥哥的中山装像模像样,我和姐姐的衣服上居然绣着一只翩翩起舞的孔雀呢。那个年月,我小小的自尊心就被这巧夺天工的针线活填得满满的。</h3><h3> 于是我也将缝纫机搬了出来,母亲麻利地将靠垫的正面放在一块,对齐,给我省了不少工序。在机子“哒哒哒”声中,母亲零零星星的唠叨着她的故乡的人和事。在这个平淡的中午,能有一份平淡的生活,我的心中同样充满阳光。</h3><h3> 在我的协助下,沙发靠垫很快就做完了,剩下的就是往里面装东西。于是,我们的队伍又壮大了——老爸也加入了我们的行列。他们在库房翻找着棉花、海绵等一些没大用的用处、却又舍不得扔掉的东西(它们都被整整齐齐地摆放在纸箱中)。我们将这些东西整理好,分成九份,一一装进沙发靠垫中。明黄色系列的沙发靠垫大功告成了——装满红酒的、醇香的酒杯映衬在一朵朵紫罗兰色的、含苞欲滴的玫瑰花中,显得那么高雅、大气。看着一中午的忙碌成果已顺次摆放在那一组真皮沙发上,我和母亲相视一望,欣慰地笑了……</h3><h3> 印象最深的还是我上小学的时候,父亲一人挣三十几元的工资,很难养活我们这一个大家子 四个孩子都在上学,为了凑足学费,节省一家人的开支,母亲想尽千方百计。工地上当小工、帮别人洗衣、倒过水泥管、揽过缝纫店的订扣子的活……什么能干上的活,不管苦有多重,都不放弃。我穿的衣裳都是穿姐姐穿过的,母亲常常拆了旧衣服翻过来重新做一遍,加一些小装饰,进行改造,裤子短了,就加一截。母亲用自己的巧手不时在黄布包里翻腾着、改造着……</h3><h3> 母亲为了补贴家用,就包揽了一些工装在家中加工。看着母亲熟练的使用剪刀,哒哒哒的机子转动的声音,让当时还是小屁孩的我很是好奇和羡慕。就丢下手中的功课,站在妈妈身旁,一眼不眨地看着。只见妈妈将一些黄布包摊开依次放在土炕上,顺手从这个黄布包中拿出剪刀、木尺,又在另一个黄布包中拿出针线、顶针、划粉,用直尺比划量好的尺寸,娴熟地用画粉在蓝色的布料上划线、裁剪,在缝纫机上快速的踏直线、曲线,那表情是那么的专注。不一会儿,一件工装的半成品就呈现出来了。我将这些半成品在土炕上铺平,将衣领、衣袖、身子、衣兜一一放在位置上,仔细数着并念叨着:一件衣服由九个零件组成的,将这些缝在一起,就大功告成了……边说边拍手,顺手将一件做好的衣服套在自己的小身板上,学着电视上的演员边甩起衣袖边唱起来了。母亲抬头看着我,意味深长地说:“学得还有模有样,不过你可要好好学习,以后考个好学校,吃公家饭,有工资那拿,就比妈强多了。”正是在妈妈的鼓励下,我考学成功并且如愿以偿有了一份工作。 </h3><h3> 那些黄布包已经洗得掉色了,绑带也皱成一团了,绣的花也褪色了,个边处,黄布都化了、破了,可母亲还是缝缝补补后将它们当作宝贝似的摞在衣柜里,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h3><h3> 巧手的母亲每天都是在这一针一线中忙碌地度过,实现着自己的梦想……我知道母亲的这些黄布包不单单是勾勒出了家庭的和谐,也蕴含着母亲对这个家未来美好的向往。</h3><h3> 如今,母亲离世了,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