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桥:时光的远方

三戒

<h3>我渴望时间的远方 </h3><h3>被一束童年的光照亮 </h3><h3>那清晨许下的愿望 </h3><h3>是回家的芬芳 </h3><h3><br></h3><h3>我怀念旧日的时光 </h3><h3>为一棵青春的树徜徉 </h3><h3>那午后穿过的小巷 </h3><h3>是出发的地方 </h3><h3><br></h3><h3>我向往春天的暖阳 </h3><h3>随一阵风温柔的荡漾 </h3><h3>那梦中拥有的力量 </h3><h3>是日出的东方 </h3><h3><br></h3><h3>在时间的远方 </h3><h3>我看见妈妈的目光 </h3><h3>像冬日最美的斜阳 </h3><h3>它温暖了我的天堂 </h3><h3><br></h3><h3>在时间的远方 </h3><h3>我看见孩子的成长 </h3><h3>在心中最软的地方 </h3><h3>它呵护了我的晴朗</h3><h3><br></h3><h3>--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片尾曲歌词</h3><h3><br></h3><h3> 2015年起,央视推出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每季播出60集,至今已经播出300集了。我基本每集都看了,片中集中介绍了中国各地的古村,古镇,古街区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h3><h3> 第一季中,湖北介绍了黄陂大余湾、赤壁羊楼洞两个古村。随着电视镜头,村内纵横交错的石板小巷连接大小参差,风格基本一致的座座院落,或是欲盖弥彰的商贾大院,或是层次错落的农家别院,或是匾额高悬的文人府邸,依山就势,因水成集,古色古香,蕴含着一种历久弥远、古朴典雅的沧桑感,也让人顿生淡淡乡愁。总想到实地去找寻儿时的记忆。遗憾的是,大余湾,羊楼洞都不是我老家的那种风格。</h3><h3> 直到80年代初,我老家所在的小山村的大部份人家,还住在位于山坳里的老屋里,老屋建成年代不详,但从屋后一大圈古柏,古枫树的年代看,到如今也该有150年的历史了。全湾几十户人家一起住在一栋宅院里,从一个大门进去,就是一个大天井,天井的后面就是一个大厅堂。厅堂的前面有两条狭窄的巷道,通往两侧的人家,厅堂的后面,有门通往后面的人家,整个古宅应该是三进多重。我印象最深的是天井后面有一块长有三米多宽一米高半米的巨大青石,夏天的时候,人们挤坐在青石上乘凉。吃饭的时间,也有很多人端着饭碗围在这里吃饭,互相的交换着大海碗上堆着的菜品。除此之外,对老屋的记忆,就是黑黢黢的狭窄的过道,被烟火熏得看不清颜色的屋顶以及屋顶上已经被熏黄的亮瓦(就是透光用的透明玻璃瓦),以及大厅旁靠墙的位置摆放在木凳子上老人为自己身后事准备的黑黢黢的棺材。</h3><h3> 类似我家的这种古村,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在我老家那一带是很多的,如今,都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h3><h3> 看完游记介绍,我想象中的刘家桥老宅,应该就是我老家的这个样子。关键是,我老家的老宅,随着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人口剧增后,不少人家先是搬出去,另寻新址建房,再后来,就是拆老屋盖新房,因为在外读书的缘故,不记得哪年起,古宅已经彻底拆完了,大宅院变成了单家独户的门五、门七砖瓦平房,到新世纪,又慢慢的变成了楼房,一如大多数中国村子的进化。老宅只能永远的存在于我的记忆中了。连张照片都没有的那种记忆!</h3> <h3>  有一种古老,总让你怀念,怀念那一份悠远与朴实;有一种温馨,总让你想念,想念那一份悠然与宁静。刘家桥古村就是一个能让你体验时光一去不回头,回味深远的记忆与情怀的地方。</h3><h3> ----题记</h3><h3> </h3><h3> 2012年夏天的一个周日,我作为组织者到咸宁南川小学参加某公益活动,回程的路上,顺便游览了南川水库(金桂湖),车过刘家桥时,天色已晚,加上作为组织者,跟随着几十台大小车辆的车队,不好离队擅自行动,只能隔着车窗,进行了一分钟的遥望,这里依山傍水,古屋错落,廊桥飞架,古木参天,尤其是溪水中那转动的大水车,映照在夏日夕阳下。从此,夕阳西下,小桥流水人家的这幅图画,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h3><h3> 己亥年的这个冬日午后,忙完工作,忽然想起了刘家桥。冬阳正暖,何不说走就走!</h3><h3> 遂驱车,按照记忆中的方向,向刘家桥方向去,几年没走过了,咸宁的路修好了很多,东外环已经修好通车,从开发区到桂花镇甚至可以走高速公路了。</h3><h3> 不想走高速,借机感受一下咸宁的初冬的山水田园风光,奈何阴差阳错,还是在马桥上了高速,只有一站路的距离,就到了桂花镇的高速出口,心里一凉,长长的平板车排着长长的队,堵在出口处等候缴费出站,对向的入口,同样是长长的平板车,长长的队伍!一如我老家的大河边,同样的长长的平板车!</h3><h3> 运沙车! 心里不由一紧!</h3><h3> 刘家桥,你还好吗?</h3> <h3>  怀着忐忑的心情,过桂花镇一路向东南,与七年前相比,路边多了许多独栋楼房,一如许多地方一样,近年来,山里的居民逐步外迁到公路边盖房子,老房子就逐步的荒废了。刘家桥是不是也这样了呢?</h3><h3> 车行数公里,接近刘家桥了,就看到一大片新建的集中居住点,徽式边墙,标配三层,这是几年前没有的。看来老屋的居民基本都搬出来了。</h3><h3> 到刘家桥了,廊桥还在!水车还在!老屋还在!</h3> <h3>  刘家桥村的核心建筑自然是这座廊桥了。廊桥飞架在穿村而过的白泉河上,是一座独孔拱桥,桥身块石垒就,桥面也是青石板铺就的,据介绍说这里是过去是通山乃至江西通往咸宁到汉口的主要通道,现在的省道依然顺河从刘家老屋门口蜿蜒而过。咸宁多桥,北伐战争时期最有名的两场战斗发生的汀泗桥、贺胜桥均以桥为地名。不知刘家桥是地以桥名,还是桥因地名。</h3><h3> 廊桥看上去有些破旧了,桥面的块石,已经被磨得光滑而凸凹不平,就连石质桥栏杆,不知道在多少双手的抚摸之下,也光滑如镜。桥边当做凳子供行人休憩的长木条,已经磨损开裂,看起来来一如桥头小神龛前徘徊的沧桑老人,显得衰老破败。廊亭内雕梁画栋,青瓦覆顶,两侧桥身用青砖建起两米高的方孔花格拦护墙,孔格上方,亦以青石条铺面。</h3><h3> 踏着凸凹不平的垒石登上廊桥,虽然风雨侵蚀,木制桥栏,长凳已经斑驳开裂,有雕朽的趋势,但精致的廊架和石砌雕梁还是让人忍不住遐想,想像桥初建成时的盛景。因为有顶,桥边有护栏,尽管光照充足,桥内光线还是有些幽暗。桥顶中部,一位看不出具体年纪的妇女,带着耳机,自顾自的练习着舞蹈,逆光看过去,很是怪异!一条跟了我转悠半天的小狗,随性的躺在滑滑的石板上,除此之外,只有桥头古树下,神龛前一位弓背白发老妇,拄着竹竿,目光呆滞的看着我上下拍照。</h3> <h3>  这位老者,许是游人稀少,许是年轻人都搬离了老屋,许是少有我这样到处拍照的人,就这么呆呆的看着我上上下下,直到我看向她时,才偏过头去。</h3> <h3>桥头雕刻精美的石刻</h3> <h3>桥面的石板,磨得十分光滑</h3> <h3>桥边供人休憩的长木凳子,已经雕朽开裂了</h3> <h3>这条小狗,一直跟我一起转悠,我在桥上拍照,狗就这么随意的躺在磨光的青石板桥面上</h3> <h3>从桥往下看,水车装饰在河边新建的农家乐旁边</h3> <h3>回望廊桥,古韵依稀</h3> <h3>  桥的右下方(西南),冬日纯净的阳光洒满这个美丽的村落,溪流、廊桥、水轮车、古民居、留守的老者,以及这一切被它包围着的群山,在冬日暖阳下,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如梦似幻。</h3> <h3>  按介绍,这边应该是下新屋。</h3> <h3>下新屋在古村的规模较小,这是保存相对完好的一处天井!</h3> <h3>  这排靠水边的房子,除临水面的砖墙是完好的外,后面已经坍塌了。</h3> <h3>  下新屋的山墙,映照在冬日午后的暖阳下,与屋后的水杉红叶,显得极度和谐。</h3> <h3>这个是十几年前在桥上拍的照片,当年还没有石岸、农家乐,老屋保存的相对完整,居民也还生活在这里!</h3> <h3>  这里是上新屋靠河的前排,古老的墙面上,残留着时代的印记。</h3> <h3>  墨莊世第:彰显曾经的辉煌。</h3><h3> 墨庄堂是一个典故堂号。它源于这样一个故事:江西人刘式,本为南唐进士,宋初官任刑部员外郎,为人酷好读书,藏书丰富。刘式死后,夫人陈氏召集诸子说:“你们的父亲为官清廉,死后没有为你们留下什么田庄产业,只有遗书数千卷传给你们。这可称之为墨庄,希望你们在墨庄里辛勤耕耘,好好继承这份珍贵的祖业。”此后,刘式的儿子们遵从母训,刻苦攻读,最后都学有所成,成了名人。此事在当地民间和士大夫之间传为美谈,陈夫人教子有方,被人们尊称为“墨庄夫人”,一代伟人朱熹还曾为此写了一篇《墨庄记》以纪其美。刘式的后代因此以“墨庄堂”为堂号,以纪念祖先恩德,激励族人发奋读书。 “墨庄堂”的堂号,主要在江西刘式后代中流行,也有部分由江西外迁他省(河南、四川、湖南、贵州、台湾等地)的刘式后裔仍沿用这一堂号。</h3> <h3>石板小巷,深屋大院</h3> <h3>  父子均学业有成。</h3><h3> 刘家桥在历史上是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有“墨庄世第”之称。祖人刘如鹤,号阴皋。有句家训:“不求富贵在,但愿子孙贤”。他非常重视教育下一代,老屋和下厂建起后,便建了皋鹤学校,供子孙熟读贤书。据统计,刘家桥几十户人家,民国前有举人2人,贡生4人,庠生6人,秀才23人。咸丰年间,贡生刘炳元和庠生刘毓华,父子俩熟读经典,知书达理,曾被州府授予《父子明经》匾额。据统计,文化大革命前刘家桥村存各类扁额50余块,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四十余块,如今还保存十五块。走进刘家大堂屋,扁额高悬,古韵犹存,不失为一大景观。</h3> <h3>曾经的显赫已经不复存在</h3> <h3>古巷悠悠</h3> <h3>  省道边是刘家老屋,老屋规模最大的连片古建,因系彭城王刘交后人,故祖屋高悬彭城世家匾额。</h3><h3> 刘家桥村于明代崇祯三年始建,繁衍至今已有十八代了。相传,汉高祖刘邦同父异母小弟彭城王刘交的第五十三代刘用谋,跟随明太祖朱元璋起义,在他部下任副总戎。天下平定后,敕封刘用谋镇守岳州。洪武十一年以病告休,在其子刘元武的陪同下,返乡江西瑞州天宝。途经咸宁不幸卒于白沙,灵柩落放当地包方村,后迁移到刘祠村下葬于此。刘元武就在刘祠村安居创业,繁衍生息。至六十代刘伯常,偶尔发现刘家桥四面环山,中间有一大片开阔地,状如葫芦,土地肥沃,一条小河从中流过,是一块风水宝地。便带小儿子刘如鹤来这里兴基创业。始建老屋、下厂(用于竹麻造纸)、鹤皋学校、石拱廊桥。后由刘如鹤二儿子刘世宏分支出来做了上新屋,再由刘世宏的曾孙刘大本分支出来做了下新屋,至清朝道光十三年全部建成。</h3> <h3>  祖屋门楼,比我老家的阔气多了。</h3> <h3>  祖屋大堂屋的支柱,布满历史的沧桑!</h3> <h3>大堂屋左侧的人家,跟我老家的结构一样,一扇门进去,就是一家人!</h3> <h3>这只老母鸡,仿若入定一般,静静地站在门槛上,一动不动。</h3><h3>这里是第二进的侧过道。</h3> <h3>  大堂屋的最后方,应该是家族祠堂,还有祭祀的痕迹。</h3><h3> 数百年来,刘家桥村人定居祖屋后,一直过着以农耕为主的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恬静而悠然,残破不堪的刘家老屋,见证了岁月的风雨,历经岁月的沧桑,古村依旧与青山秀水浑然一体,它独有的皇族遗风却流传至今,与岁月永存。</h3> <h3>  侧屋的一处天井,精美绝伦的木雕阁楼,体现着奢华。</h3><h3> 一如我老家的习惯,祖屋尽管已经基本没人居住了,但是很多地方依旧摆放着老人准备的棺材。说明刘家桥是长寿村,现在人基本都没有提前准备棺材的风俗了,这处阁楼下就摆放的有。</h3> <h3>冬阳斜照在古屋旁边的石阶上,温暖而舒适</h3> <h3>  从古屋出来,深深的震撼于那些落满岁月尘埃的古旧窗棱,以及木刻、花栏等装点古民居的艺术精品。如果不亲自走进这里,或许还真不知道这座外表看起来青砖素瓦的老房子,里面竟然藏着那么多的艺术瑰宝;如果不亲自走进去寻觅岁月的痕迹,或许还不能体会到古时那深闺里的小姐在阁楼间读书、绣花的闺怨。</h3> <h3> 从祖屋返回河边,夕阳西下,一只白鹅正和一群鸭子在河中溪水。</h3> <h3> 再次回望祖屋,时光仿若小河淌水一般悠闲缓慢。回味迈过的古老宅院,感受古老斑驳的门槛,触摸那被岁月珍藏的一砖一瓦,凝视那幽深的廊道、精美的漏窗壁饰、古朴的石门石窗以及那彰显着天、地、人和谐统一的传统建筑文化的天井……无一不让人深深感叹古人家族聚院而居生活方式中蕴含着的博大智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