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西溪秋雪庵前赏芦花芦色

烟雨楼百年孤独

<h3>摇一只小船,从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摇橹船码头出发,缓行约半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秋雪庵。<br><br>  秋雪庵立于一座水中孤岛之上,自古至今,它都在“蒹葭深处”,从地图上看,这里是湿地的中心。</h3>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我捡起一枝肥圆的芦梗,在这秋月下的芦田 ; 我试一试芦笛的新声,在月下的秋雪庵前。" 诗意的美景,生动的画面,这是大诗人徐志摩对西溪秋雪庵芦色的写照。 <p>《西伯利亚道中忆西湖秋雪庵芦色作歌》</p><p><br></p><p>徐志摩<br></p><p><br></p><p>我捡起一枝肥圆的芦梗,<br>在这秋月下的芦田;<br>我试一试芦笛的新声,<br>在月下的秋雪庵前。<br>这秋月是纷飞的碎玉,<br>芦田是神仙的别殿;<br>我弄一弄芦管的幽乐——<br>我映影在秋雪庵前。<br>我先吹我心中的欢喜——<br>清风吹露芦雪的酥胸;<br>我再弄我欢喜的心机——<br>芦田中见万点的飞萤。<br>我记起了我生平的惆怅,<br>中怀不禁一阵的凄迷,<br>笛韵中也听出了新来凄凉——<br>近水间有断续的蛙啼。<br>这时候芦雪在明月下翻舞,<br>我暗地思量人生的奥妙,<br>我正想谱一折人生的新歌,<br>啊,那芦笛(碎了)再不成音调!<br>这秋月是缤纷的碎玉,<br>芦田是仙家的别殿;<br>我弄一弄芦管的幽乐,——<br>我映影在秋雪庵前。<br>我捡起一枝肥圆的芦梗,<br>在这秋月下的芦田;<br>我试一试芦笛的新声,<br>在月下的秋雪庵前。</p><p><br></p> 公元1604年秋,47岁的陈继儒骑麋鹿游西湖,他头顶竹帽,穿道士服装,神采奕奕,浪漫飘逸。穿行于六桥三笠之间,往来于长堤深柳之下,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难怪钱塘乡民称其为“谪仙”,似被谪而降人世的神仙。也引出了陈继儒复号“麋公”的来由。<br><br>游玩西湖,已近深秋。陈继儒这样描述:“秋风解缆,极目芦苇,白露横江,情景凄绝,孤雁惊飞,秋色远近,泊舟卧听,沽酒呼卢,一切往事,都付秋水芦花。”秋日时光大好,他说:“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为这潇洒的趣味,伴着一念间的心动,便决定去游秋雪庵。<br><br>秋雪庵立于西溪孤岛,必须乘摇橹船,一路摇摇荡荡而去。“麋公”独立船头,衣袂飘飘,秋风吹得芦苇哗哗作响,犹如达摩踩一枝青苇,飘然湖上。望东南一望无际的芦苇滩地,芦花如雪,南面一水之隔的杨柳城,柳枝飞扬,前面又有开阔遥远的青草地,真是江南灵山秀水之地。<br><br>芦苇半黄半绿,一片片一丛丛地连着,生出许多风的漩涡。船从芦苇边划过,大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意。有山林气的陈继儒耐得寂寞,荜户蓬门,甘于清苦,隐居山林,成就了“山中宰相”的美名。<br><br>登岛观秋雪庵,茕茕孑立于西溪水央的小庵,白墙黑瓦,错落有致地在水之湄,仅仅是观望便生出一片诗情画意。明月升起来了,月光下,芦花白如积雪,映照小庵美轮美奂。书画家陈继儒顺口吟出了唐人诗句“秋雪蒙钓船”,因此,便留下了“秋雪庵”的美名。<br><br><br> 其实,秋雪庵原名大圣庵,始建于宋孝宗崇熙初年。明末荒废,明崇祯7年,沈应潮、沈应科兄弟重修庵堂,中为圆秀堂,上为楼,榜曰“弹指楼开”。弹指楼当年董其昌为其题匾额,后为一色之轩,左右为观堂,北为“月斋”。此后,秋雪庵即成西溪最佳观景处,远望有北高峰、法华山、美人峰、石人岭;近观,“千顷蒹葭十里洲,秋风起时,芦荻满滩,水波弥漫,上下一色”。文人墨客将秋雪庵的风景诗意化,张岱的《秋雪庵诗》曰:“古宕西溪天下闻,辋川诗是记游文。庵前老荻飞秋雪,林外奇峰耸夏云。”<br><br>“山中宰相”陈继儒浸濡在撑船摇橹、荻花翻飞的秋雪庵的美景中,正如《明史.隐逸部》言:“继儒通明高迈,年甫二十九,取儒衣冠焚弃之,隐居昆山之阳,构庙祀二陆,草堂数椽,焚香晏坐,意豁如也。”仅寥寥数笔,一个清雅仙逸的文人形象便跃然纸上。<br><br>渔舟小驻看雪庵,罔顾水央之地即跋涉。从湖中到小庵,观景游庵,这是一件多么洒脱而又风雅的事情啊!陈继儒也算是一种诗意的栖居吧。 作为隐士的陈继儒雅兴丰博,诗文、书法、绘画均擅长,并爱戏曲、小说、收藏与对弈。其志趣可在梅图上管窥一斑。比之好友董其昌的梅花,继儒先生的横枝斜扫更多,淡柔中见骨鲠,气韵中见空远,闲逸中见苍生。<br><br>当然,我欣赏继儒先生,不唯他的山林气,更是他知人论世的豁达。比如他说:“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一偈不参,而多禅意;一勺不濡,而多酒意;一石不晓,而多画意;淡宕故也”;他也说:“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或就为这潇洒的趣味,决定去秋雪庵,谁得见继儒先生的那段描述能够坐怀不乱呢?17世纪的某一天,他这样描述:“秋风解缆,极目芦苇,白露横江,情景凄绝,孤雁惊飞,秋色远近,泊舟卧听,沽酒呼卢,一切往事,都付秋水芦花。”且伴这一念间的心动,就去秋雪庵。 将人文思想寄予自然景观,远至《诗经》可见。比如《诗经·东山》的开篇“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我东日归,我心西悲”,即开情景交融之先,以周公姬旦东征为背景,描述了普通兵士归家前的复杂心境。一句“零雨其蒙”是自然之景,而其后的“我心西悲”,则牵起人心的感伤。这种寓情于景的范式开启了中国古典文学“兴、观、群、怨”的“四情”传统,经楚辞将“人生理想”纳入文学情境之后,又在唐代柳宗元“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山水游记中加入因人而异的审美视角。 船至开阔处,有风骤起,水生的蒿草展现出一片片朱砂色的花头,迎着风摆来荡去。除了这蒿草的摇摆和零星的风,整个世界只剩下摇橹的声音。当它停了,整个世界也停了。<br><br>然后,便是芦苇,半黄半绿的模样,一片片一丛丛地连着,生出许多风的漩涡。船从芦苇边划过,才知风能自来的道理。有时偶尔探出来的那么一两枝,仿佛要把你拉到它那里去,让你像雪莱一样“被澄澈水流的回旋催眠入梦”。怪不得宋朝南渡时,高宗有云:“西溪且留下”。<br><br>芦苇,古时也称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而今天的伊人,便是茕茕孑立于西溪水央的秋雪庵,白墙黑瓦,错落有致地在水之湄,仅仅是远远地观望,便生出一片诗情画意。 比起众多名门古刹,这秋雪庵实在是太素朴了。然,这正是江南灵韵的一处缩影。这小小的秋雪庵,始建于宋孝宗淳熙初年,明末已然荒废。明崇祯七年,沈应潮、沈应科兄弟重修庵堂,中为圆修堂,上为楼,榜曰“弹指楼开”,后为“一色”之轩,左右为观堂,北为“月斋”。此后,秋雪庵即成西溪最佳观景处,远有北高峰、法华山、美人峰、石人岭;近见“千顷蒹葭十里洲,秋风起时,芦荻满滩,水波弥漫,上下一色”。文人墨客将秋雪庵的风景诗意化,从而有了秋雪八景之誉:仙岛荡、幔芦港、秋雪滩、莲花幢、杨柳城、詹匐篱、护生堤、弹指楼。 此行秋雪庵,或许真是时节不对,倒没有古人那么多的诗意,最大的收获是闲庭看联的欣喜。此处上联曰:“渔舟小驻看庵前第一溪山”;下联是:“雁字斜书是天上无双笔墨”。我并无书写天下第一笔墨的才情,但因为一处游人罔顾的水央之地而跋涉千里,也算是一种诗意的栖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