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是溺爱,谈谈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楼楼老师

<h1><b>古语有云:“五岁成习,六十亦然”。这说明从小培养幼儿养成一定的良好习惯的重要性。</b></h1> <h1><b>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b></h1> <h3>3~4岁 </h3><h3>1.在提醒下,饭前便后能洗手。 </h3><h3>2.在帮助下能穿脱衣服或鞋袜。 </h3><h3>3.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 </h3><h3>4~5岁</h3><h3>1.饭前便后能主动洗手,方法正确。 </h3><h3>2.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钮扣。 </h3><h3>3.能整理自己的物品 </h3><h3>5~6岁</h3><h3>1. 能根据冷热增减衣服。 </h3><h3>2. 会自己系鞋带。 </h3><h3>3. 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h3> <h1><b>(1)使孩子树立生活自理意识。</b></h1><h1><b>(2)要信任孩子,不要过多干涉。</b></h1><h1><b>(3)注意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培养。</b></h1><h1><b>(4)教给孩子一些应急应变的方法。</b></h1> <h1><b>我们都明白“动手动脑”的道理,孩子的各项能力是在活动中发展的,而日常看似简单的,诸如吃饭、穿衣等自我照料行为中,都蕴含着多种多样的发展契机。自理能力对于孩子身体动作、认知和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小朋友在穿鞋子的过程中,能够锻炼身体的协调性。</b></h1> <h1><b>除了有好的行为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强的孩子,往往具有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孩子从家庭进入学校,生活圈扩大了,就像置身到一个新的天地,他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强,他的适应性就会越好,他的人际关系也就会越融洽。</b></h1> <h1><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虽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结合家园同心,只有这样,培养幼儿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