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阶段总结</h3><h3>随着杭马的告一段落,我的跑马第一阶段也画上了句号,从此次广马开始,我将正式步入跑马的第二阶段。</h3><h3>所谓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有不小的区别,杭马标志着个人十大马的全部解锁,是第一阶段的收官,广马开启了跑马的新时代,是第二阶段的开始。第一阶段属于我跑马的轻狂期,跑马数量逐年递增,好在并不盲目,十大马贯穿整个阶段,虽然不刻意追求成绩,但第一阶段仍以成绩说话。第一阶段的大起大落让我百感交集,与此同时追求的成绩的心也淡了,第二阶段我将更加注重享受比赛、享受生活,跑马的同时也会花时间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游周边的名山大川。简单地说,第一阶段是先有了马,然后才有目的地,第二阶段则是先有了目的地,然后才有的马,即第二阶段不只为跑马。此外,相比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我将严格控制每年的参赛次数,具体以每年4场为上限。</h3><h3>第一阶段历时3年零8个月,跑量累积11000公里,共计完成全马22个,半马5个,足迹遍布16座城市,弃赛2次(2016长春国际马拉松,2019大连国际马拉松),保留1次(2018厦门马拉松)。第一次半程2016大马,第一次全程2016哈马,第一次暴晒2016哈马,第一次雨战2016宜马,第一次抽筋2016宜马,第一次感冒2016广马,第一次挨冻2016泰马,第一次破330 2017重马。我见证了广马从CAA金标一步步升为IAAF金标,经历了沈马运营商数年来几经辗转的风雨飘摇,目睹了哈马从首届的口碑爆棚到如今的逐渐趋于平凡。第一阶段的经历太多太多,难以用三言两语来概括,一时之间也难以梳理的周全,有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之前的赛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遗憾的是27个马却只有10篇赛记,第一阶段的头两年没有养成写赛记的好习惯,那两年的经历只能从逐渐模糊的记忆一遍一遍搜寻了……</h3><h3>第一阶段赛事一览表:</h3> <h3>第一阶段的赛记集锦:</h3><h3>2018哈尔滨国际马拉松</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jwele0w?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魔鬼三部曲——哈马</a><br></h3><h3>2018沈阳国际马拉松</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l1fsksb?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魔鬼三部曲——沈马</a><br></h3><h3>2019西郊越野赛</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mms3tr2?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魔鬼三部曲——终章</a><br></h3><h3>2018广州马拉松</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sjs9jmm?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广马赛记</a><br></h3><h3>2019厦门马拉松</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uock7qy?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鹭城开门红</a><br></h3><h3>2019武汉马拉松</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1l7x9hq?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汉马血泪史</a><br></h3><h3>2019兰州马拉松</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5o3irs1?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兰马,背水一战</a><br></h3><h3>2019哈尔滨国际马拉松</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c5stqcb?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哈马,生命的王冠👑</a><br></h3><h3>2019沈阳国际马拉松</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djsyzey?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20站——接过破4的接力棒</a><br></h3><h3>2019西安国际马拉松</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gyb6vxz?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西安——回归</a><br></h3><h3>2019杭州马拉松</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hxu8ov5?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个人十大马终章</a><br></h3> <h3>♥广马</h3><h3>杭马归来,透着疲惫,歇了能有四五天,早上依然困的厉害,再加上劳心伤肝的工作,烦恼接踵而至的生活,感觉活着好累,精气神极度欠佳,关于跑步,看者无心,实则无力。广马之前持续着每周一到两跑的节奏,状态糟糕的自己都不忍直视,所以,广马咱们不谈目标,也实在没有底气谈目标……</h3><h3>必须说一下广马的行程,最艰难的行程规划(没有之一),往返机票几乎耗尽了我的脑细胞,从报名后就开始关注机票信息(广马一般提前半年左右报名),一直到赛前三周机票还没买,实在是太贵了,最经济的行程是12.06晚沈阳飞广州,12.08晚广州飞沈阳,往返票价合计1600+(包含机建费),预算严重超标!!!就在我还在纠结是否该出手的时候,往返票价已悄然涨至2300+,眼见广马日期渐进,此刻的我如同热锅上的蚂蚁……</h3><h3>我就想单纯的表达一下为了广马的机票我有多拼,以下是我研究过的换乘站:长春、大连、营口、鞍山、锦州、承德、太原、秦皇岛、北京、唐山、天津、石家庄、济南、烟台、郑州、杭州、宁波、温州、上海、南京、厦门、福州、泉州、西安、重庆、武汉、长沙、南昌、桂林、南宁、深圳、东莞、珠海、中山、惠州、揭阳……跑马的行程从未如此艰难,终于,在广马倒计时16天时我敲定了去往广州的行程,12.06 18:15沈阳飞武汉,武汉停留一晚,12.07 07:55武汉高铁前往广州,正点12:01到达广州南站,比去年的行程更加曲折(去年也是提前一天大连飞的广州),促使方案成型的关键是我的12306积分刚好够兑换武汉到广州的高铁票……返程的机票是又过了一周之后买的,跟去年的行程几乎相同,12.08 18:03广州高铁到深圳,21:30深圳飞沈阳,降落沈阳次日凌晨01:05。</h3><h3>广马倒计时10天,我又刚刚结束了一波8连休,疲惫感稍微缓解了少许。进入11月之后沈阳已经历了数场雨雪,变幻莫测的天气终于成功的拉低了沈阳的气温,广马当周沈阳的气温降到了这个冬天截止目前的最低值。关于跑步11月可以说表现的糟糕之极,平均每周跑步1.5次,蜗牛的距离,乌龟的配速,唯一算得上亮点的就是赛前半个月吭哧瘪肚的完成了一个30,腰酸背痛腿抽筋就甭提了,跑后连歇了4、5天都没缓过来。赛前最后一周,唯一的期待就是没有期待,个人感觉在饮食上操作操作似乎更有价值,争取让体重有所回落,当务之急看来唯有曲线救救国了(实际上曲线救国的目标也没有达成)……</h3><h3>12.06,终于到了出发广州的日子,是骡子是马广州见了,纵然不能扭转乾坤也绝不束手待毙。出发那天天气还是不错的,气温有所回升,返程那天温度也不错,正好解决了我去广州穿什么衣服的问题。6点下班,3点半就急不可耐提前下班了,市图直接赶往机场,地铁+轻轨正好一个小时。第一次坐首都航空的航班,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好的印象,航班延误,这个可以理解,但是大家伙在登机口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却没有给出任何关于航班延误的消息,感觉被忽视了,幸好只是延误了一个小时,后来我才知道航班延误是因为跑道没有排上。航班延误的这一个小时给我后续的行程带来了莫大的不便,为了第二天早上方便,武汉的宾馆我定在了火车站附近,从机场到火车站地铁需要换乘两次,感觉我一直在赶地铁的末班车。到达宾馆已经是7号0点以后了,晚饭都还没吃,索性跟早餐合二为一了,太累了,只想多睡一会儿,很庆幸没有连夜去广州,真容易赶不上火车,那样就麻烦了!</h3><h3>12.07,一觉睡到6点,是闹钟叫醒的我,虽然还是困,但精力还是恢复了不少,宾馆的早餐很有特色,只可惜为了赶火车没能吃上武汉的特色——热干面。4个小时的高铁,我从包里拿出了飞机上没有看完的《黎明之街》,深深地佩服东野奎吾的才华,这已经是我看的第六部他的作品了,还有七部没有拆封,摆在我家客厅的书架上。列车12:01准时抵达广州南站,广州的气温没有想象中的热,虽然零上20度,但潮湿的空气让我无法脱去身上的外套。今年的领物地点依旧在琶洲展馆C区,小插曲,我乱入了售楼会的现场,还好发现及时……还没开始领参赛包,肚子已经有点饿了,所以取参赛包没有浪费太多时间,倒是从马博会出来找地铁花了不少时间。吃午饭已经是下午2点的事了,去宾馆的路上偶然穿过快餐一条街,寻觅了一家小店,里面人还挺多,点了一份招牌叉烧烧鹅拼饭,这个比较合我的口味,太清淡的我有点吃不惯。下午3点终于办理完了宾馆入住,本来计划去会一会大学同学,无奈住的离我太远了,再加上晚上又有了饭局,实在不想再折腾了,连续4年来广州竟然都跟我的大学同学完美错过……</h3><h3>12.08,惯例4点半起床,睡的不太好,可能是这两天舟车劳顿,也可能是前一天晚上喝酒了的缘故,总之失眠了,而且伴有轻微头痛,辗转反侧了好久才睡着。闹钟叫醒我的时候真有点不愿意起来,开窗体验了一下外面的温度,虽然零上10度,却冷的厉害,看来存衣是必须的了。说到存衣,今年的参赛包里竟然没有雨衣,还好罗哥多带了一件,计时芯片直接附在号码布后面倒是省了不少事。汇合罗哥前往起点已经快6点半了,起点的位置跟去年一样,没有变,存衣、安检、进集结区、排空,全都完事已经7点20,没有刻意往前挤,开表、定位、唱国歌、发枪,过起点拱门时组委会计时已超过了1分钟。</h3><h3>由于被分在A区,起跑时稍微好跑一点,怎料没跑几百米赛道突然收窄,人流瞬间拥挤,大家几乎都是靠着扶一下前面的人才稳住了脚步,现场一片哗然,赛道上几乎人挨着人,想跑起来根本是不可能的,右侧半边马路空荡荡的却不让跑,不知道是何缘故。这一段拥挤的赛道虽说不长(不超过200米),但310的官兔已经比起点时离我更远了。今天的比赛战术就是仨字——自杀式,依我的配速,30公里之前天气应该比较凉爽,30公里之后可能会很热,本来赛前训练的就不够系统,后面再一热,不耐热的我肯定完,横竖都是完,倒不如前面多抢点时间。第2公里开始对310官兔展开追击,在第1公里配速仅有4′53″的前提下,接下来3公里的配置依次达到4′17″、4′12″、4′17″,终于在手表刚报过第4公里的时候追上了310官兔。第一次在比赛中前5公里跑的这么快,差1秒跑进22分,怕不怕崩?当然怕,不过我今天的内心独白是:多跑一公里多赚一公里,能跟一公里不跟500米。</h3><h3>第5公里配速开始与310官兔同步,跟着兔子的好处就是不用再自己控制配速,不好的是是水站取水太费劲,今年广马的水站普遍偏短,本来跟着兔子跑的人就多,再有那么几个停下来站着补水的,印象中前半程有3个水站没拿到水。功能饮料方面广马倒是诚意十足,统一为战马,赛道补给方面真心没太留意,印象中好像挺丰富,不过我啥也没吃。赛道边上的观众一如既往的热情,所过之处总有为你呐喊助威的,最后10公里尤为明显,我印象最深的是33-35公里,呐喊声伴随着音乐加油站的音乐节奏此起彼伏,那两公里所有的跑者仿佛又被打满了鸡血。20公里渐渐开始掉速,并脱离了310集团,虽然掉速了,但接下来的10公里控制的还算不错,近几个马都是这样,后半程掉速明显。如我所料,30公里开始天气越来越热,我仍在努力坚持,我不想30公里的努力就此化为乌有,但我也仅仅是多挣扎了3公里……</h3><h3>或许是逐渐升高的气温,或许是一整年不系统的训练,33公里开始抽筋的种种症状开始降临,我一边坚持跑步,一边克服逐渐开始的抽筋,这种状态一直伴随我到终点,33公里之后的每一公里都跑的异常艰辛。还剩最后500米,还剩最后一个弯,拐过去之后已可以看见终点的拱门,甚至连拱门计时器上的时间都依稀可见,我试图尝试加速冲刺,但又开始抽筋的双腿让我只能任计时器上的时间流走。到达终点之后第一时间取了存衣包,之后径直前往拉伸恢复区,拉伸恢复区场地实在太小了,而且没有冰浴,排了1个小时40分钟的队,几乎被烤焦,双腿也已支撑不住……</h3><h3>恭喜罗哥广马成功pb 4分21秒,跑马生涯首次迈进250大关(24846),趁着赶车之前的空挡,宾馆附近的湘菜馆小酌了4瓶。然后拖着我酸胀的大腿,带着我脚上的泡,开始了广州南、深圳北、宝安机场的转机之旅。次日凌晨01:15飞机落地沈阳,01:40坐上了约的车,到家已是凌晨2点半,至此今年的广州之行画上了句号。</h3><h3>广马是今年的收官站,最多只能算及格,马拉松这个东西就是这样,平时的付出可能未必会在比赛中全额体现,但平时的偷懒却会在比赛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广马只是我今年一整年比赛的一个缩影,今年所有的比赛其实都是在为一整年糟糕的训练买单,对于我的成绩你大可以嗤之以鼻,这无可厚非,但是绝不能容任何人怀疑我对跑马的态度。</h3> <h3>♣2020</h3><h3>巅峰也好,低估也好,第一阶段俨然已成为历史,开门红也罢,开门黑也罢,广马都已经落下帷幕。不想总结,也没什么可总结的,原因已经很明显;不想再证明,也没有什么需要证明的,一切都已经摆在那里。马拉松该跑还是要跑,新的一年该展望还是要展望,不过目标必须有所改变,强调了这么长时间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必须得有些不同才行。</h3><h3>前文已经提到了,第二阶段每年的比赛次数控制在4场以内,2020年将首次执行。下面就透露一下我2020年的参赛计划,上半年秦皇岛,下半年长沙,剩余两场暂时待定。变数,秦皇岛已基本定档2020.05.10(母亲节),跟大连和鲅鱼圈同一天,然而我想说的是母亲节那个周单休(拜五一所赐),所以我不得不临时调整了上半年的参赛计划,一番考察之后,最终郑开代替了秦皇岛。选郑开的最主要原因是嵩山,福哥已经报名郑开了,嵩山之行基本上可以说是定下了,所以,郑开我有什么理由不报名。上半年的秦皇岛变郑开,也无意之间唤醒了我的另一个计划——一个为了个人十大马几乎已经放弃的计划——关门山50,看来明年不仅路跑,越野也要操练起来了,当然必要的越野装备也需要着手准备了。这样一来明年就已经三场比赛了。</h3><h3>2019年已然翻篇,对于2020年我充满了期待,冬训还有四个月,我必须从之前糟糕的状态中摆脱出来,以饱满的姿态迎接2020的到来,郑开、关门山、长沙,等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