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青土湖

午夜狂奔

<h3><font color="#010101">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生命~怎一个顽强了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青土湖距离金昌约188.5公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青土湖原名潴野泽、百亭海,潴野泽在《尚书·禹贡》、《水经注》里都有过记载,称“碧波万顷,水天一色”,也有大禹治水,到潴野泽才大功告成的传说。它是《尚书·禹贡》记载的11个大湖之一,是一个面积至少在1.6万平方公里,最大水深超过60米的巨大淡水湖泊,后来潴野泽东西一分为二,其中西面的叫西海,也叫休屠泽,民国时改名为青土湖。青土湖是民勤绿洲最大的一个湖泊,曾经碧波荡漾4000多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仅次于青海湖,解放初的青土湖也有100多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那里曾经是一块水草丰美的风水宝地,碧水粼粼,水草丛生,湖光波影,水鸟争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关于它有很多美丽的传说:相传每当风清月明之际,湖中笙歌管弦,悠扬悦耳,数里可闻。也有的说,青土湖早年有金水牛潜伏于水下,逢天年干旱,它便钻出水面,向四向八方喷洒雨露,使周围水气腾腾,时雨不断,庄稼经常获得丰收。后来,金水牛被外国“长毛子”盗去,于是民勤便陷入干旱的窘境中。另外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当年驻牧青土湖畔的匈奴休屠王在与汉军的战斗中失利,他想率部投降,不料消息走漏,他被另一个匈奴藩王浑邪王杀害,并且抢走了他的祭天金人。他的部众因拒绝成为浑邪王的臣民而一齐投湖自杀。从此以后,青土湖里就出现了奇怪现象,每天晚上湖中就隐隐约约传出唱歌和演奏乐器的声音,歌声非常凄凉,可是怎么听也只能听清两个字:“失我”,“失我”。后来一个有学问的人经过此地猜到了歌的内容,原来是那首有名的匈奴民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失颜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青土湖曾是民勤境内最大的湖泊,后因绿洲内地表水急剧减少,地下水位大幅下降,于1957年前后完全干涸沙化,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在此“握手”。该区沙层厚3—6米,风沙线长达13公里,流沙以每年8-10米的速度向绿洲逼进,严重威胁了邻近乡镇的人居环境和工农业生产及民左公路的畅通运行,给当地群众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人们常说:“民勤城,没北门”,不是没有北门,而是北门被埋在沙漠之中了,此说法虽有些夸张,但也反映出民勤北线风沙危害的严重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一位民勤的诗人曾在一首诗里这样警示人们:<br>“别忘了,<br>三千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古海,<br>三百年前这里还是波光粼粼,<br>三十年前这里仍有鸭塘柳林,<br>而三十年后,<br>三十年后的今天,<br>你们却只落得,<br>一片荒漠,<br>一道秃岭,<br>一双呆痴的目光,<br>两片干裂的嘴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民勤境内唯一的地表径流是发源于祁连山北部的石羊河。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和上中游用水加剧,石羊河通过红崖山水库到达民勤的来水量,近年来以超过1500万立方米的速度逐年减少,目前只有不足1亿立方米。而导致青土湖消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红崖山水库的修建,使青土湖的补水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也破坏了当地的地下水系,导致了这一地区的沙漠化。时至今日,由于失去上游水的补给、中和、冲刷和稀释,从最下游的湖区五乡镇开始,盐碱化从土壤、地下水逐年上移、扩大,必将影响整个民勤,整个石羊河流域。坝区地下水严重超采,终将耗干。另外民勤重兴库区移民安置,过分抬高了地下水,使表层水因强烈的蒸发导致土壤盐碱化。水库本身是淤积重、面积大、蒸发凶的违背水循环的不科学工程,违背了干旱地区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合理相处的规律,肯定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和报复。不知今天的三峡工程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问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为不让民勤绿洲成为“第二个罗布泊”,2007年底,国务院启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大力压减农田灌溉面积,关闭灌溉机井,普及推广“耗水量小、经济效益高”的设施农业和高效农业。这里也是全国最早推行水权水价改革的地区之一,通过水资源总量控制、配水到户和阶梯水价,使石羊河流域及青土湖一带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用水、地下水严重过度开采的问题明显改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1958年修红崖山水库时,就有“修”与“不修”之争。以唐德寿书记为首的一方力主修水库,认为可防洪灌溉,旱涝保收,利大于弊。而以民勤本地人县长李玉新为首的一部分力量认为毋须修水库,认为劳民伤财,得不偿失——民勤本沙地,东西是茫茫沙漠,中间有若干沙窝,洪涝灾害无从谈起,只要疏通河渠,有多少水也不会成灾,只会是绿洲更绿,草场更旺,六畜肥壮。历来民勤是农牧并举,当农业受灾时,广大的牧区有辽阔丰盛的草场,有骆驼牛羊的补偿。可在当时中国的大局势、大气候下,主修派最终占了上风,因为当时国家的大背景是“以粮为纲”“开田辟地”。然而仅仅过了四十多年,2004年夏天,一件让30万民勤人心惊胆寒,呼天喊地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石羊河断流,红崖山水库彻底干涸,库底朝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仰首问天:明天的出路在哪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0年11月30日,据《人民日报》报道:<br>干涸沙化半个多世纪的甘肃省民勤县青土湖重现碧波,出现约3平方公里的水面,这标志着经过三年的生态治理,中国三大沙尘策源地之一的甘肃省民勤县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br>为了使青土湖重现生机,民勤县从今年9月开始,向青土湖注入生态用水1290万立方米,由于沿途蒸发和渗漏补给地下水消耗400多万立方米,最终入湖水量860万立方米。<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青土湖重现碧波<br>蓝色的水面微波粼粼,稀疏的芦草顽强地在寒风中摇曳着,腾空而起的水鸟舞动着翅膀在水面上追逐嬉闹……眼前的一幕,很难让人相信这就是50多年前干涸了的民勤青土湖。民勤县委宣传部的外宣办主任张永文介绍说,民勤青土湖被大量注入生态水后,成群的红嘴鸭、鹭鸶等野生水鸟都选择在此栖息,呈现出一派和谐的自然生态图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最大的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由于调蓄能力不足,今年将加高扩建。<br>红崖山水库是民勤县唯一的地表水调蓄工程,对民勤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甘肃省水电勘测设计院2011年实测,水库内泥沙淤积量达3252万立方米,占总库容的三分之一。库床抬高,库面蒸发增大,有效库容减少;同时上游向民勤调水,集中在灌溉间歇期和汛期,调水时段比较集中,水库调蓄面临严峻挑战。<br>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工程项目已列入全国大型水库建设“十二五”规划,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201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农经[2014]2085号文批复工程项目建议书。批复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水库清淤、大坝适当加高培厚、溢洪道、泄洪闸和输水洞加固改造、库岸防护、利用清淤对水库周边防风固沙等。批复总库容由0.993亿立方米增加到1.4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增供水量1441万立方米,总投资41313万元。<br>目前红崖山水库主要建设内容为:水库清淤670万立方米;对东西坝适当加高培厚,坝顶增设高位1.2米的防浪墙;对溢洪道、泄洪闸和输水洞等主要建筑物进行加固改造;对民武公路及周边村庄进行防护,在库尾设防护提一座,增加水库周边种植领带等,工程建设总工期36个月,估算投资50811万元。工程实施后,水库规模将由中型上升至大型,增加水库调度调蓄能力,化解上游来水与灌区需水矛盾,有效治理风沙入库,向~~“青土湖”提供生态水量,对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民勤绿洲具有重要作用。</font></h3> <h3>青土湖~~我还会来看你的*^O^**^O^*……</h3>

民勤

青土湖

水库

红崖山

石羊河

民勤县

绿洲

万立方米

地下水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