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里,去看一棵长安的树

城南钟声

<h3>  我打马从江南走过,岁月的容颜,如莲花般开放。 </h3><h3> 为什么要是江南呢?如果是长安呢?我打马从长安走过,岁月的容颜,如莲花般开放,如散发着墨香的书简,悠悠地从历史的尘埃中浮出。 </h3><h3> 在神禾塬上,我先经过王维的“香积寺”,和他讨了一碗禅茶,他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在这里,潏河的浪花穿过一片丰茂的杨树林,带着终南山的厚重与深情,欢快地奔向渭河的怀抱。贾岛说:秋风吹渭水,落叶滿长安。 </h3><h3> 在这样的季节里,我要去看一棵树,一棵长安的树。</h3> <h3>  神禾塬上,长眠着柳宗元,他从南国披着风尘归来,八千里路云和月,都归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如今,孤独的蓑翁被长安温暖而质朴的土地包容着,做着踏实而甜美的梦,享受着故乡的意义。 </h3><h3> 他的邻居还有杜牧,人间四月天的时候,杜牧就带着他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重返人间,妆点着四月的哀思,让点点桃花杏雨纷纷,抚乱春的相思。 </h3><h3> 李白说:“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在长安!” 长安,是嵌在唐诗里的画轴,美得眩目,美得让人魂莹梦牵,成为中国人精神的DNA。</h3><h3> 他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宏大叙事,有“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望射雕处,千里幕云平”的豪迈与壮阔,也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涓涓细流。 </h3><h3> 如果将长安比作一个女子,她应该是“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h3><h3> 如果将长安比作一个男子,他应该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h3><h3> 如果用书法比喻长安,他应该是怀素的狂草,是“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h3> <h3>  从常宁宫沿着长安大道冲向少陵园的时候,秋色的秦岭就展开了她秀美的容颜,带给我喜悦和宁静。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要她的怀抱中去,校准我的坐标。人只有在天地间,才能照见自身的狭促,获得开阔的胸襟。 </h3><h3> 长安有“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和骄傲和狂喜,有“五陵年少西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的繁华与锦绣,也有“云横秦岭家何处,雪拥蓝关马不前”的浩叹与无耐,和“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悲凉和心酸。并不是所有辉煌的朝代都盛的下所有的梦想。当梦想无处安放,当红尘中堕落的心需要拯救的时候,樊川八大寺就张开了他慈悲的胸怀,让红尘中堕落的心不至于粉身碎骨。这就是佛教的意义。兴教寺供奉着从印度取经归来的玄奘舍利子,他以“大乘”护佑着大唐的子民,大明宫的晨钟暮鼓为他余音袅袅。 </h3><h3> 我们在少陵塬的怀抱中沿着环山路往西急驶,远远地看见草堂烟雾的时候,古观音禅寺的千年银杏树就张开他慈悲的臂膀。在这里,仿佛看到鸠摩罗什的清灯孤影,落英缤纷中,就与大唐的风华劈面相逢。能在时光中不老的,唯有诗歌与植物,仿佛历史长河中的船票,穿越千年,跋涉千山万水,让我们触摸到大唐灵魂的质感。</h3> <h3>  中午,在山下的农家乐用餐,吃臊子面。关中的小麦历经春夏秋冬,因为生长周期长而富有韧劲,就象一个人的成长,必须经历时光的淬炼才能成熟。手擀的面条一窝丝地盘在碗里,浇上热滚滚的臊子汤,撒上鲜黄的蛋皮、绿盈盈的韭菜,讲究的是“煎稀旺,薄精光”。</h3><h3> 面是秦人的根,是秦人存在的物质基础,给秦人一袋面粉,他可以深情地还你一个世界。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 </h3><h3> 如果说面是秦人的根,那么秦腔就是秦人的魂儿。那高亢悲凉的远古之音,那百转千回的哀婉呤唱里,有“青山有幸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的”苍凉悲壮,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啼血思念。他是秦砖汉瓦上的一帘秋雨,带着大唐的密码,穿越时空,落在你心里,所以就有一种嗾人的力量。</h3> <h3>  大约在公元前1046年,这座城市叫镐京,周公旦在这里制礼作乐。这座城市就成为人类思想文明的出发地、东方文明的出发地。</h3><h3> 大约在公元350年,这座城市叫作咸阳,秦孝公在这里建立秦都,起用商鞅实施变法,这里便成为中国法治史的出发点。</h3><h3> 130年后,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在这里建立了第一封建帝国,于是,这里就成为中国政体的出发点。</h3><h3> 公元202年起,这里被叫作长安,楚人刘邦在这里建立大汉帝国,这里就成为中国学术史的出发点,成为与古希腊-古罗马并置的思想文化的制高点。</h3><h3> 公元前138年,一个叫张骞的人,在一个“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日子里,从这里走出阳关,从此,就开启了一条繁荣了千年的商旅之路。由此,这里又成为人类国际化的起点。这条道路至今仍在引领世界,成为合作之路、友谊之路、共赢之路。 </h3><h3> 在人类文明史上,再没有一个城市,能够聚集如此悠久、丰厚、重要的文化资源。</h3><h3> 这就是长安,他的外表是深沉的、内敛的,内涵是开放的、包容的,就象这棵长安的树,看尽人间悲欣喜舍,只拈花微笑。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