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记忆(5)——打嘎儿

禹辛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我们小时候,流行一种游戏----打嘎。东北、山东、河北、陕西、新疆、甘肃等地叫打尜(音ga,嘎),河南叫打苏,宁夏叫打梭或打苏。打嘎(ga)儿是一种最简单易行的游戏了。通常是2个以上的人玩儿,分成两队,每人自备一约2尺长、4厘米宽的木板。嘎儿是用长约4厘米粗2厘米的木段,两头削尖,形成橄榄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玩这种游戏事先选一宽阔场地,先用手中的木板敲击嘎儿的尖端令其跃起,然后乘嘎儿落下的瞬间,用木板将其抽打出去,打得越远越好。在嘎儿落地时,另一方的人可以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因那嘎儿比较小,接嘎儿时,多是男孩子两手端着帽子、女孩子提起半边裙子,张张惶惶,判断着嘎儿坠落的地点预备着“捞”,要是被接着了,打嘎儿的人就输了,换下一个继续打,如此几个人轮流往返坐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玩打嘎儿时很危险的,需注意安全,防止嘎儿嘣到脸上。所以,当我们孩子玩打嘎儿时,大人们都忘不了叮嘱一句:加小心,别嘣着!</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如今的孩子们已有先进的玩具了,这种像打嘎儿的游戏早已成为了历史。</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