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私语》之五

黄武申

<h3>  2019年12月9日</h3><h3><br></h3><h3>&nbsp; &nbsp; &nbsp; &nbsp;永庄同学把我拉进洛阳的一个书画群。有个叫韩其龙的书友加了我的微信,在一块讨论过书法学习。他每天给我发微信,内容都是一些人生格言之类的,我觉得很不错,充满正能量,也有大智慧。现摘发几则:</h3><h3><br></h3><h3>&nbsp; &nbsp; &nbsp; &nbsp;1、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人格是一种力量,魅力是一个磁场。自信是成功的阶梯,自律是成长的保障;真诚是人际的桥梁,宽容是处世的境界;守信是一张名片,乐观是一种态度;担当是一种责任,坚韧是一种精神。愿健康开心快乐每一天。</h3><h3> </h3><h3>&nbsp; &nbsp; &nbsp; &nbsp;2、 活着就是一场寂寞与孤独的修行,每个人一生都是会去经历各种磨难。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经历,或痛苦,或欢悦;或雨雪纷飞,或阳光明媚。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有一个好的心态,时时更新自我,才会在逆境中成长。愿安康吉祥快乐!</h3><h3><br></h3><h3>&nbsp; &nbsp; &nbsp; &nbsp;3、 优秀的人对谁都会尊重,善良的人对谁都会友好,困难中最能考验人,利益中最能分辨人,钱再多不及人品贵,名再大不如良心重,做人靠人品赢尊重,做事凭毅力获成功,用善良心谋生求富,用感恩心做人做事,用美好心看风景,用快乐心对生活!早安吉祥!<br></h3><h3><br></h3><h3>&nbsp; &nbsp; &nbsp; &nbsp;4、 生命是自己的,不必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人生。如果想讨好所有人,满足所有人的标准,最终只会迷失自己。你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标准。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是徒劳无功的,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不要迷失在别人的评价里,用心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做自己就好。祝安康吉祥!</h3><h3><br></h3><h3>&nbsp; &nbsp; &nbsp; &nbsp;5、从古至今路原来是没有错的,错的只是选择;爱,也是没有错的,错的只是缘分。一个错误的选择将毁掉你一生,一次孽缘将使你一辈子生活在痛苦中无幸福可言。总之一句话一个正确的选择胜过你百倍努力,一份真诚的爱将终身快乐。人要有心灯一盏,心开路就开,心若卡死绝路一条。愿身体健康,事事如意!</h3><div><br></div><h3><br></h3><h3>&nbsp; &nbsp; &nbsp; &nbsp;今天我更加感到:年轻人和即将退休的人想法不太一样,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年轻人如果不折腾,不闯荡,不冒险,不求变求新,自然思想会慢慢僵化,会固守一方,也会逐步腻烦一个熟悉的环境,心里总有老大的不安分。年纪大的人考虑事情稳健,不愿去冒更大的风险,但很容易保守,很容易失去机会,也是因为年纪的因素,本来机会已经不多或就没有什么机会了。年轻人总的是占优势,因为还有时间,还可以重新认识自己,找到突破口,下决心改变自己,适应新的环境,进一步发展自己。年轻人与其消沉徘徊甚至无趣,不如冒风险闯荡一番,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了还可以重新再来。</h3> <h3>  最近一段的书写练习和创作,基本是按照老师布置作业的要求进行的。除坚持练习董其昌行草书,作为立根外,对鲜于枢、祝允明时常临习。对二王书法也有涉猎,兴趣渐浓,已经意识到二王法帖是必须学习吸取的,无论学那家,兼临二王绝对有好处。</h3><h3>&nbsp; &nbsp; &nbsp; 查士标的行草书也时常临习,因为买这本字帖时间很长了,临过很多次,比较顺手熟悉,也比较喜欢。有人说查士标书法没有俗气,继承了董其昌书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王铎、傅山的作品虽也喜欢,但临的少,没有深入,似感还不愿深入,其原因可能是不愿走向极端,或者怕走偏了方向。</h3><h3>&nbsp; &nbsp; &nbsp; &nbsp;近来楷书学习虞世南和褚遂良中楷,自以为正统又有学头,以前打下基础,现在重新临习又有新感悟,包括虞世南的圆韵和褚遂良的隶书笔意等。自我感觉:如果能够继续坚持下去,结体再讲究一些,可能会写的更好,试创作应该列为计划了,通过创作来检验一下临帖效果。</h3><h3><br></h3><h3>&nbsp; &nbsp; &nbsp; 学习书法有一个觉醒、觉悟的节点,每过一段时间,就要跨越一道关口。即使老师讲到的强调多次的问题,在一个时段,还是不能完整理解和自觉改进,经验教训积累了一些,慢慢才能体会到老师指导批评的意义所在。刚学习创作,的确如老师所说要准备充分,越充分越好。每一个字都要精临精炼,达到熟练可以机动变换的程度,多临少创,创临结合,不刻意模仿,但必须要有意识的模仿转换,临帖不能转换,则不能成书,终是死临帖。完全的依赖集字创作,的确是被动的,生硬的,呆板的,不可取的。一幅看上去还过得去的作品,是需要反反复复锤炼打磨的,写上十份不多,遗憾仍然会有,二十份中挑一也很难有满意的作品。书法就是遗憾的艺术,没有难度,就谈不上艺术。这次老师安排作业,量看起来大,但受益较多,体会更多。看来,没有一定的量,书法就难能有成就,即使你写的很认真,认真对学习书法而言,不是最重要的,认真也许在重复着错误,没有新的感觉发现。。</h3> <h3>  今天下午偶尔听张辛老师讲《书法与中国哲学》课程,甚喜得一佳句。</h3><h3>&nbsp; &nbsp; &nbsp; &nbsp;冯友兰先生认为:</h3><h3>&nbsp; &nbsp; &nbsp; 事物若臻至完善,若要保住完美状态,它的运行就必须在恰当的地位,恰当的限度,恰当的时间。</h3><h3><br></h3><h3>&nbsp; &nbsp; &nbsp; 理解:</h3><h3>&nbsp; &nbsp; &nbsp; &nbsp;地位,是占位合适不合适,能否立得住,是受到欢迎拥护帮助,或者是受到排斥打压攻击,是否越位或找错了地方呆错了地方。这也是一个外部环境问题,适应不适应的问题。同样的环境,同样的位置,有的人就很适应,有的人就不一定能够适应。</h3><h3>&nbsp; &nbsp; &nbsp; &nbsp;限度,中国人最讲中庸之道,中庸就是最合适的度。保持一个限度,才能和谐,人才能心情愉快,事业畅达。度,也是量力而行,所谓过犹不及,正是人在处理问题时在限度把握上出了毛病。庸是常然之理,是天下定理,是古人摸索出来的最佳路线。孔子云:水至于平而止,道至于中庸而止。张辛老师指出,中庸之道是处理天人关系、特别是人人之间关系多最高细准则。</h3><div><br></div><h3>&nbsp; &nbsp; &nbsp; &nbsp;在中国先哲先贤那里,极高明道中庸或曰中庸的最高典范只有两个:大自然,祖先圣人。中庸之道的最佳状态是天人合一。</h3><div><br></div><h3>&nbsp; &nbsp; &nbsp; &nbsp;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公正的,对人与事都有绝对的支配力,世上没有人可以违拗。人可以去改变一切,改天换地很豪迈,却不可能一丝一毫的改变时间,老了不可能再回到少年,今天不可能回到昨天,今天也不可能提前跨越明天。在恰当的时间里、恰当的位置上做恰当的事情,就是和谐,就是成功,就是完美。</h3><div><br></div><h3>&nbsp; &nbsp; &nbsp; 还有一句,得之不易。中国人如果不理解中庸二字,那么就不能完美的理解书法,理解不了书法的文化内涵和无穷魅力。张辛老师指出,书法是中庸精神的最高产物。这是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哲学阐述,也是最精辟经典的文化描述。</h3> <h3></h3><h1>&nbsp; &nbsp; &nbsp; &nbsp; <b>&nbsp;古文阅读-墨君堂记(苏轼)&nbsp;</b></h1><h3><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网络2018-12-29 06:40)</h3><h3><br>&nbsp; &nbsp; &nbsp; &nbsp;凡人相与号呼者,贵之则曰“公”,贤之则曰“君”,自其下则尔汝之。虽公卿之贵,天下貌畏而心不服,则进而君公,退而尔汝者多矣。独王子猷谓竹君,天下从而君之无异辞。今与可又能以墨象君之形容,作堂以居君,而属余为文,以颂君德,则与可之于君,信厚矣。<br><br>&nbsp; &nbsp; &nbsp; &nbsp;与可之为人也,端静而文,明哲而忠,士之修洁博习,朝夕磨治洗濯,以求交于与可者,非一人也。而独厚君如此。君又疏简抗劲,无声色臭味可以娱悦人之耳目鼻口,则与可之厚君也,其必有以贤君矣。世之能寒燠人者,其气焰亦未至若霜雪风雨之切于肌肤也,而士鲜不以为欣戚丧其所守。自植物而言之,四时之变亦大矣,而君独不顾。虽微与可,天下其孰不贤之。然与可独能得君之深,而知君之所以贤。雍容谈笑,挥洒奋迅而尽君之德,稚壮枯老之容,披折偃仰之势。风雪凌厉,以观其操;崖石荦确,以致其节。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瘠而不辱。群居不倚,独立不惧。与可之于君,可谓得其情而尽其性矣。<br><br>&nbsp; &nbsp; &nbsp; &nbsp;余虽不足以知君,愿从与可求君之昆弟子孙族属朋友之象,而藏于吾室,以为君之别馆云。<br><br>【译文】<br><br>&nbsp; &nbsp; &nbsp; &nbsp;大凡人们之间的称呼,地位尊贵的就称他为公,品行贤德的就称他为君,再往下的人就称为尔、汝了。有些公卿尽管地位尊贵,但天下人对他们只是表面敬畏而已,心里并不敬佩,因此当面称他们为君为公,背地里称他们为尔为汝的大有人在。只有王子猷称竹为君,天下人都跟着称为君而没有异议。如今文与可又能用墨来画出竹君的形态,建造堂室来安置此君,又请我写文章来歌颂竹君的品德,看得出文与可对于竹君,是何等偏爱了。<br><br>&nbsp; &nbsp; &nbsp; &nbsp;文与可的为人,端庄雅静举止斯文,聪明正直信实忠厚,士子们提高修养,增加学识,时时刻刻磨砺自己,以求得与文与可相交往的,绝非少数。而他只对竹君格外钟意。竹君疏放刚劲,没有特别的声色和气味能使人的耳目鼻口感觉愉快。那么与可之所以厚待竹君,一定是认为竹君有异乎寻常的高洁品德。世间的寒冷和温暖,它的冷暖之气未必都像雪霜风雨那样直接触到人的肌肤,而士人却很少有不为此欢喜忧愁的。就植物的角度来说,它们经受四季气温变化的幅度也非常大,而竹君却毫不惧怕。即使不是文与可,天下谁不敬重它的志节的呢?然而只有文与可了解竹君最为深刻,最能了解竹君的品德。在雍容谈笑之间挥笔作画,迅速地把竹君稚嫩、成熟、枯老的形态,以及披伏、弯折、挺立的姿势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用风雪凌厉来表现它的操守,用崖石的高耸来表现它的志节。气候环境适宜时,就长得茂盛而不骄横;气候环境恶劣时,虽然瘠瘦却不凋敝。丛生时互不倚靠,独立时也无惧色。文与可对于竹君,真可以说是非常了解它的性情而又能十分生动地表现它的特征。<br><br>&nbsp; &nbsp; &nbsp; &nbsp;我对竹君的了解虽然不那么详尽,但也希望跟从与可学学画竹,权充做与可所画竹君的昆弟子孙族属朋友,把它们收藏在我的居室,做为竹君的别馆。</h3><h3><br></h3><h3><br></h3><h3>&nbsp; &nbsp; &nbsp; &nbsp; 提示:苏轼在《墨君堂记》中借赞竹“群居不倚,独立不惧”(丛生时互不倚靠,独立时也无惧色)的风骨来写君子人格。</h3><h3><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nbsp; &nbsp; &nbsp; &nbsp; 参考立意:</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nbsp; &nbsp; &nbsp;(1)学会独立,勇敢向前;</span><br></h3>&nbsp; &nbsp; &nbsp; (2)君子要有一种特立独行的勇气;<br>&nbsp; &nbsp; &nbsp; (3)拒绝依赖,学会独立;<h3></h3><h3>&nbsp; &nbsp; &nbsp; (4)靠山靠水不如靠自己;<br>&nbsp; &nbsp; &nbsp; (5)舍弃依赖之心</h3><h3>&nbsp; &nbsp; &nbsp; (6)独立的人格,能帮助你在学习或工作中取得成功;<br>&nbsp; &nbsp; &nbsp; &nbsp;(7)最坚强的人就是独立的人;<br>&nbsp; &nbsp; &nbsp; &nbsp;(8)要想成功,则必须学会独立。</h3><h3><br></h3><h3>&nbsp; &nbsp; &nbsp; 《墨君堂记》是北宋诗人苏轼写的一篇游记。读这篇散文,我们会被作者对竹的挚爱与对文同人格的喜爱所打动。没有对于竹与人的深知与钟爱,文章的感情不会如此之真;没有对竹的观察与了解,描写不会如此之切;没有深切的人生感悟,议论不会如此之深;没有高超的写作手法,蕴涵不会如此之丰。<br><br>&nbsp; &nbsp; &nbsp; 文章解读</h3><h3><br>&nbsp; &nbsp; “墨君堂”是一块清幽之地,也是一方精神的净土,主人是一位品行高洁的雅士。因而,文同选择朋友加兄弟的苏轼、一个了解他并同他一样爱竹的人来写这篇记文是再合适不过的了。<br>&nbsp; &nbsp; &nbsp; &nbsp; 读这篇散文,我们会被作者对竹的挚爱与对文同人格的喜爱所打动。没有对于竹与人的深知与钟爱,文章的感情不会如此之真;没有对竹的观察与了解,描写不会如此之切;没有深切的人生感悟,议论不会如此之深;没有高超的写作手法,蕴涵不会如此之丰。<br>&nbsp; &nbsp; &nbsp; &nbsp;林语堂《苏东坡传》中说,苏轼早年随同父亲苏洵出三峡赴京途中,老船夫指着巫山神女峰上的那片翠竹告诉他:那是一种特殊的竹子,软枝垂地,仿佛永远祭拜着巫山神女,又像神女的侍仆,风吹枝摇,不停地将神女庙前的石凳打扫得干干净净,苏东坡听了十分感慨。后来他离川后,每移居一处,总要择竹为邻。他的名言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br>&nbsp; &nbsp; &nbsp; &nbsp;中国古代爱竹者多矣,苏轼便是其中的一位。他每移居一处,总要择竹为邻。他的名言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读这篇散文,我们会被作者对竹的挚爱与对文同人格的喜爱所打动。</h3><h3><br>&nbsp; &nbsp; &nbsp; &nbsp;这篇文章和苏轼的其他散文一样,没有对所写对象的大段铺写,而是通过王子猷的故事来侧面烘托竹,通过用“疏简抗劲”等语句来点画竹,通过对文同画竹技法的描写来表现竹,通过“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瘠而不辱。群居不倚,独立不惧”等警句来赞美竹。人爱竹,竹化人。竹,形象丰满;人,品行高洁。人成为竹的同类与朋友,竹成为表现人格的衬托和底色。文章名为写竹,实是写人,人竹一体,相得益彰。<br>&nbsp; &nbsp; &nbsp; &nbsp;翠竹青青,柔美风雅。竹的高洁、竹的挺拔、竹的虚怀、竹的节操是古代士大夫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他们以竹自许、与竹为友,赋诗作画,演绎了中国奇特的竹文化。人们从竹的傲雪凌霜、飘逸俊雅的品性中看到了自己的品性,并且用竹的品性来约束自己的品行。<br>&nbsp; &nbsp; &nbsp; &nbsp;苏轼笔下的竹,已不是纯粹的自然界的竹,而是高洁精神的象征,是高尚人格的化身。<br></h3><h3><br></h3> <h1>&nbsp; &nbsp; <b>&nbsp; 画作介绍</b></h1><p><br>&nbsp; &nbsp; &nbsp; 郑板桥画墨竹,多为写意之作。一气呵成.生活气息十分浓厚,一枝一叶.不论枯竹新篁,丛竹单枝,还是风中之竹。雨中之竹.都极富变化之妙.如竹之高低错落,浓淡枯荣.点染挥毫,无不精妙。画风清劲秀美,超尘脱俗,给人一种与众不同之感。他说:“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可之有成竹.所谓渭川千亩在胸中也;板桥之无成竹,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有莫如其然而然者,盖大化之流行.其道如是,与可之有,板桥之无,是一是二解人会之。”实际上,板桥“胸无成竹”与文与可“胸有成竹”在根本上是不矛盾的,郑板桥注意的是在创作之前,构思要与熟练的技巧相结合,但这种写意画与文与可高度写实墨竹画在技法上又是有区别的,即有写意与写实、抽象与具象、神似与形似的不同。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郑板桥画竹还讲究书与画的有机结合,“以草书之中竖长撇法运之”,他说:“书法有行款,竹更要有行款,书法有浓淡,竹更要有浓淡,书,去有疏密,竹更要有疏密。”为此,人们都能从他的字画中体味到。<br><br>&nbsp; &nbsp; &nbsp; &nbsp;作者介绍</p><p><br>&nbsp; &nbsp; &nbsp; &nbsp;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br>&nbsp; &nbsp; &nbsp; 这位“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经怀着治国安邦的雄心,当过十二年七品官。他为官清廉刚正,对老百姓情真性挚。他在山东潍县署中画的《墨竹图》题诗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然目睹官场的污浊,他深深地感到“老作风尘俗吏,总折腰为米,竟何曾小补民生国计。”他向往的是“黄泥小灶茶烹陆,白雨幽窗字学颜。”(《赠博也上人》)那样一种清淡自然的生活。在《题画》中说:“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纸窗,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翰墨、香茗和友情,才是最令他欢乐和陶醉的。<b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