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故事多 汇集流成河

无痕

<h3>  如果说一座城市里的大街是它的“动脉”的话,那小巷就是它的“毛细血管”。你想深入了解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和文化渊源,那您就得走进百姓的生活,熟悉这些小巷、里弄。</h3><h3> 在苏州的老城,可以说移步可见故居,小巷多有故事。 这些小巷、里弄有的因人而名,有的因地而名,有的因事而名,有的因桥或因河而名,还有的因官而名。巷子的名称也五花八门,如:吴衙场、石炮头、带城桥下塘、大石头巷、草鞋湾、盛家带、剪金桥、望星桥北堍等等。据说,苏州老城区的小巷、里弄有一千多条,它们阡陌纵横,有的依水而绕,有的静谧幽深,漫步其中,你会发现苏州的文化根基就深藏在这些蜿蜒曲折的小巷和名人故居之中。</h3><h3> 在小巷中居住的大多是苏州的老居民,往往一个幽深的里弄有四五进房子。他们邻里相伴、世代居住于此,虽然空间狭小,房屋破旧。但生于斯长于斯的老人们,已与这儿的老屋、老巷、老邻居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有的老人虽然孩子们为他们在新区买了新房,但仍舍不得搬走。</h3><h3> </h3> <h3>  下图是苏州最大的巷子“养育巷”,说它是“巷子”,其实是委屈了它。这条巷子长约 1公里,宽约30 米,据说它过去叫“羊肉巷”,苏州人说“羊肉”,发音像“养育”,再加上羊肉这个词不够高大上,所以后来就改成了“养育巷”。</h3> <h3> </h3> <h3>  建于1872年的“使徒堂”就坐落在“养育巷”</h3> <h3>  清末的江苏按察司监和苏州府监以及民国时期的江苏高等检察厅看守所坐落在姑苏区司前街西侧的“西善长巷”,1936年这里曾关押过七君子之一的史良。因监狱的画面不好拍摄,此图从网上获取,特此感谢这张照片的摄制者!</h3><h3><br></h3> <h3>  </h3><h3> 2005年这里改建为苏州警察博物馆和禁毒展览馆。</h3> <h3>  </h3><h3> 坐落于南显子巷的苏州市第一初级中学,原为“惠荫书院”和安徽会馆。</h3> <h3>  安徽会馆</h3> <h3>  </h3><h3> 东大街与西大街之间长长的胡同里竟然藏着民国时期一幢保存完好的二层小楼。</h3> <h3>  楼的主人朱熙曾担任过清末陆军管带和民国苏常镇守使、安徽省民政厅长、江苏省民政厅长。</h3> <h3>  坐落在“钮家巷”的潘世恩故居和状元博物馆</h3> <h3>  某日,经过一个叫“天库前”的小巷,一抬头望见“武安会馆”几个字,再走近一瞧,竟然是河北邯郸的武安,颇感意外和亲切。</h3> <h3>  明清时期,从武安来的绸缎商穿梭于河北和苏州之间,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在苏州有一定的实力和影响。</h3> <h3>  “同德里”与“同益里”</h3> <h3>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杜月笙在此建房出租,取名“同德里”,含有“共沐德泽”之意。</h3> <p>  由于电视剧《都挺好》的热播,使得外景地之一的“同德里”和它旁边的“同益里”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p> <h3>  国民政府财政部次长贾士毅投资兴建的“同益里”</h3> <h3>  其实,“同益里”还与一段久远的文学往事有关,1936年7月到1938年8月,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诗人纪弦曾租住于此,并在此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生涯。</h3> <h3>  “九如巷”,当初在这个巷子里住着的人可是声名显赫。</h3> <h3>  九如巷 “张家四才女”,著名学者张冀牖的长女元和,精昆曲,其夫顾传玠为名噪一时的昆曲名家;次女允和,擅诗书格律,夫周有光为语言学家;三女兆和,名编辑,夫为一代文豪沈从文;四女充和,通书法,执教于耶鲁大学,夫为汉学家傅汉斯。叶圣陶曾感言:九如巷张家四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h3> <h3>  中共苏州独立支部在此巷成立</h3> <h3>  后来曾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张闻天当时是支部委员</h3> <h3>  位于“皇废基巷”的南社诗人叶楚伧故居</h3> <h3>  “皇废基巷”原来是一条狭窄的胡同,后加宽,为保护故居,拓宽道路时特意拐了一个弯。</h3> <h3>  “皇废基巷”的来历</h3> <h3>  “螺丝浜”,原有回环小浜,两口俱出盛家带河,形如半圆,盘曲如螺,俗称“螺丝浜”。教育家潘慎明、画家吕风子曾在此居住。</h3> <h3>  “官太尉巷”</h3> <h3>  巷内的清代诗人袁学澜故居</h3> <h3>  位于市图书馆东侧的“张思良巷”,又称“张四娘巷”或“张思娘巷”。传有张四娘住此巷,工于针线,颇受称誉。又云巷内张生,婚后逐其母,后感悟,贴“思娘”二字于门上祈求母亲返家,遂有“张思娘巷”。</h3> <h3>  “滚绣坊”</h3> <h3>  “滚绣坊”为宋代六十五坊之一。文章和政誉都名重一时的元绛辞官归老后居住此巷,知州章祐在巷西口为其立“衮绣坊”,巷因而得名。“衮绣”指古代三公的礼服,后人不知“衮绣”的原意,以讹传讹变成了“滚绣”,让人还以为是刺绣人家的作坊。</h3> <h3>  因寺得名的“定慧寺巷”</h3> <h3>  与十全街毗邻的“带城桥下塘”藏着声名显赫的江南织造署,原为振华女中,杨绛先生就毕业于此,于右任和蔡元培都曾为女中题写校名,现为苏州市第十中学。</h3> <h3>  位于闾邱坊巷的老“苏州邮电局”,1903年建立,最初的电话☎️用户有:江苏巡抚衙门、藩臬两司、织造府、苏州府等衙门及苏州商务总会,私人装电话的只有盛宣怀一家。</h3> <h3>  清末民初的邮电局大楼</h3> <h3>  “苏州邮电局”字样依稀可辨</h3> <h3>  “苏绣里”因厂而名,它的隔壁就是苏州市刺绣厂。类似“苏绣里”这样的小巷还有不少,最窄的一条是桃花坞附近的“韭菜巷”,宽度只有70厘米,因形如窄长的韭菜叶子而得名。</h3> <h3>  位于悬桥巷27号的洪钧故居。说起这位曾担任过驻俄和驻德公使的清代状元人们不一定熟悉,但提起他的小妾、在社交圈翻云覆雨的赛金花可能不少人有所耳闻。</h3> <h3>  “大儒巷”潘镒芬(黄河治理专家)故居,有七进院子,现正在整修中。</h3> <h3>  “德寿坊”,为辛亥革命元老、学者沈瓞民所建,坊门上的红五星是当年中共苏州独立支部书记叶天底设计,至今尚存。</h3> <h3>  “庙堂巷”,旧有东岳二圣庙,故名。民国时,杨荫杭、潘承锷等著名律师均居于此巷。</h3> <h3>  庙堂巷16号和22号是杨绛先生故居,她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这儿度过的。但不知怎么回事儿这两处老宅被分割住进了“七十二家房客”,现在的一位房客坦言:自己也是从新闻上才知道自己住的房子原来还住过一位名人。</h3><h3> 所幸名人故居的保护正逐步得到重视,上个月来这儿还没有任何标志,前几天去就挂上了名人故居的标牌。</h3> <h3>  杨绛先生的父亲杨荫杭,著名爱国民主人士。</h3> <h3>  杨绛先生的三姑母杨荫榆,曾任北京女师校长。</h3> <h3>  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h3> <h3>  “盛家浜”里的舒适故居</h3> <h3>  著名电影演员舒适</h3> <h3>  “石匠弄”</h3> <h3>  如今 ,“石匠弄”里的石匠走了,厨子来了😄,各种小吃琳琅满目,吸引吃货们一饱口福。</h3> <h3>  座无虚席</h3> <h3>  排队购买苏州特色小吃的人们</h3> <h3>  “南石子街”,实际是一条小巷。</h3> <h3>  巷内有咸丰二年“探花”潘祖荫故居</h3> <h3>  潘祖荫曾任工部尚书,勤政爱民,好士重贤,酷爱金石。其收藏的两樽周鼎,潘氏后人解放后捐献给了国家。</h3> <p class="ql-block">  “专诸巷”,位于阊门内,长约500米,是苏州最早以人名命名的巷子之一。图为巷内使用至今的古井。专诸,春秋时期四大刺客之一,与荆轲、豫让、聂政齐名,因帮助阖闾刺杀吴王僚而扬名,并被司马迁收入《史记•刺客列传》。</p> <p class="ql-block">  古巷里好多都保留着古井,井内的水比较清澈,人们经常在此洗衣服,冬天井里的水比自来水管的水要温和。</p> <h3>  苏州市十大古井之一的“周王济急井”</h3> <h3>  “仁德泉”,八角型,民国十三年开凿。</h3> <h3>  古井的水至今仍被使用</h3> <h3>  古井的井口有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有单眼、双眼、四眼,还有三眼的,但非常少。水的深浅不一,但普遍水面较浅,在一米左右。</h3> <h3>  位于“仓街”上的“福寿泉”,是民国二十三年朱鼎彝为母亲祝寿增福而建的公井,号称苏州第一名泉,2005年入录苏州“古城十大名井”。</h3> <h3>  有古井的住户门口都有标志,单庙堂巷就有近三十口古井。</h3> <h3>  位于网师园旁边小巷中的这两口井保护的比较好,经常有人在这洗菜。</h3> <h3>  位于史家巷书院弄的“坎泉”</h3> <h3>  古城十大名井的“坎泉”介绍</h3> <h3>  据打水的老人讲:“坎泉”的水可以饮用,这三眼井其中一眼的石头井口曾被人盗走,又从其它地方挪过来一口古井眼,标有“义井”字样,石头发白的那个井眼就是。</h3> <h3>  凿刻的“坎泉”二字十分清晰</h3> <h3>  从一个井口可以看到水面上映出的三个井口</h3> <h3>  “大石头巷”巷口的古井,井盖上刻有“第三公井”,还有铁链固定。</h3> <h3>“胡同众生相”——卖糖粥的大爷</h3><h3> 这位卖粥的大爷叫唐玉麟,70多岁了,是苏州市的网红。他做的粥是用糯米熬出来的,浇上豆沙小丸子,再拌上桂花特别好吃。他们家这门手艺已经传了三代,是姑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苏州市十大名小吃。每天有好多人在这儿排队,有的“歪果仁”也慕名而来,买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糖粥蹲在旁边的台阶上慢慢吸溜。但不管多火,老头每天只做两大桶,中午十二点准时出现在史家巷西口,老头的话极少,只管盛粥,老伴儿收钱,卖完就走。有时候有事来不了,还在巷子口挂块牌子,来个“安民告示”。这粥我去过两次都没喝上 ,一次是到那儿卖完了,一次是排队的人太多,不愿意久等。</h3> <h3>“胡同众生相”——喂鸟的老太太</h3> <h3>“胡同众生相”——玩耍的小朋友</h3> <h3>“胡同众生相”——唠嗑的妇女</h3> <h3>“胡同众生相”——和平共处</h3> <h3>“小巷万花筒”——葑门早市</h3> <h3>“小巷万花筒”——柚子出墙</h3> <h3>“小巷万花筒”——鸭子🦆上架</h3> <h3>“小巷万花筒”——古巷古墙</h3> <h3>“小巷万花筒”——笑傲寒冬</h3> <h3>“小巷万花筒”——小门楼老资格</h3> <h3>“小巷万花筒”——静盼主人归</h3> <h3>无尽的诉说</h3> <h3>  历经两千多年风雨的苏州老城,可谓坊间、里弄皆有故事,让人在不经意间得以触摸和感受,将这些东西整理和展示出来,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h3><h3> 这里的小巷很多,小巷里的故事也很长,笔者虽历时半年观览拍摄、收集资料、梳理文字,但面对众多古巷、故居只能择其一二介绍给诸位,谢谢您的浏览和关注!<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