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的故事(下)

花花

<h3><br></h3><h3> 图文原创 :花花</h3><h3><br></h3><h3> “新西兰的故事”下篇,将要讲述的是:雄伟的库克山,险峻的亚瑟隘口,梦幻的蓝色牛奶湖,北岛城市奥克兰,爱歌顿皇家牧场,亚历山大农场霍比特人村和关于毛利人、麦卢卡蜂蜜、鸟岛信天翁的故事。</h3> <h3>这是奥克兰的政府花园。漂亮的宫殿是为了接待英国女王而特意建造的。宫殿前是一片开阔的草坪,还有花圃,喷水池,整体设计华贵大气。也是奥克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h3> <h3><br></h3><h3> 新西兰的美景在路上,常听去过的人这样说。这次亲身体验,真真感受了一路行一路景,人在画中行的美妙场景。</h3><h3> 新西兰的景点相对车程都比较长。路上到处可见茵茵的草地,森森的树林,清清的河流。现在是南半球的春天,朝阳的山坡上开着色彩鲜艳的小野花,不似人工扦插的那般颜色齐整,黄的粉的红的白的自然排列,煞是好看。还有星星点点的牛儿羊儿马儿,远远的在草丛中若隐若现。车行千里,仿佛一会儿进入了壮丽的山水画中,一会儿又来到了恬静的田园诗里。</h3><h3> 可惜大巴不能中途停车,没有留下路上的影像。途中经常看到有不舍得漂亮景色的自驾车辆停在路边。很是羡慕他们不受时间限制,随心所欲玩个够。</h3> <h3>这是从皇后镇到格林诺奇的途中所经过的,世界十大最美自驾线路。一边是被鲜花和绿树装裹着的高山,一边是像翡翠一般剔透的瓦卡蒂普湖水。</h3> <h3>从皇后镇到格林诺奇,车子如同行驶在画里一般。</h3> <h3>草地和树叶是翠翠的嫩绿,远处的雪山是晶莹的亮白,这样的春色组合,只有新西兰才有。</h3> <h3>这是从皇后镇到库克山的8号公路,公路的两侧是皑皑白雪覆盖的群山和色彩浓郁的冰湖。</h3> <h3>山色空蒙,雪峰绵延,8号公路通往库克山腹地的一段路景。</h3> <h3>副驾驶位置上拍摄的对面驶来的车辆。</h3> <h3>陡峭的山路,翻过去就是库克山了。</h3> <h3>车窗外的蓝天、白云、青草地。</h3> <h3>太阳淡黄色的光晕,把雪山和冰湖映照得柔软了许多。</h3> <h3>从皇后镇到库克山的公路沿线,多有这样乳蓝色的冰川堰塞湖。</h3> <h3>广阔无垠的湖面,在阳光下闪着妖娆的乳蓝色光芒,见过的人无不为此动容。</h3> <h3><br></h3><h3> 美丽的普卡基湖位于新西兰南岛中部,库克山南麓的崇山峻岭之中,是新西兰最美的冰湖。有“蓝色牛奶湖”之美誉。</h3><h3> 普卡基湖是冰川堰塞湖。湖水中存在着大量的岩石微粒和多种矿物质。岩石微粒和矿物质混合悬浮于湖水中,使湖水呈现出一种特殊的颜色,如同是在湛蓝的水中倒入了乳白色的牛奶一般,美得让人惊艳。</h3><h3> 普卡基湖依偎在雪峰绵延的南阿尔卑斯山脉怀抱之中。雪山伟岸,湖水妩媚,是天下最美的湖光山色。</h3><h3> 新西兰人利用堰塞湖的落差,建立了大型水利发电站,供应新西兰55%的能源需要。</h3><h3> 普卡基湖的湖水来自于冰川消融,水质纯净没有污染,新西兰人在此开辟高山三文鱼养殖场。冰湖水流湍急,鱼儿须不停地游动以保持平衡,所以这里饲养的三文鱼肉质紧密,口感鲜美。</h3><h3> 普卡基湖湖面180平方公里,平均深度47米,是淡水湖。由于多含矿物质,在零下20度的极端低温情况下,也不会冰冻。</h3> <h3>图中身后的大坝就是水利发电站,圈起来的水域便是养殖场。活杀的三文鱼味道好极了😀</h3> <h3>普卡基湖美丽的身影是造物主的杰出佳作。</h3> <h3>巍峨的雪峰掩映着明艳的湖水,把湖光山色演绎到极致。</h3> <h3>站在湖边,远眺雪峰绵延的南阿尔卑斯山脉,一种圣洁的感觉油然而生。</h3> <h3>雪山环绕的蓝色牛奶湖闪耀着梦幻般的色彩。</h3> <h3>四野寂静不闻人声,偌大的湖面上不见帆影。只有风儿带着雪粒掠过水面,激起一层层涟漪。</h3> <h3>这就是“静”和“好”的意境吧!</h3> <h3>带走你的静谧与美好,我们把微笑留下。</h3> <h3>这一湖妖娆的乳蓝色是那样的美艳动人</h3> <h3>除了我的红衣服,这里只有蓝和白的颜色。</h3> <h3>而蓝和白调和的颜色,把这里装扮得尽善尽美。</h3> <h3>有人把这片湖区比喻成香格里拉仙境。想来纯净便是仙境的灵魂吧。</h3> <h3>纯净的天与地,纯净的风与月,纯净的雪与水,便是香格里拉一般的仙境。</h3> <h3>普卡基湖美得让人不忍离去,只有等你来过,才能懂得它的魅力。</h3> <h3>亚瑟隘口,位于南岛坎特伯雷区的古老道路之间。四周群山峰峦起伏,河川如网,峡谷险峻,非常壮观。</h3> <h3>亚瑟隘口处设有多处徒步线路,从几天到十几天,应有尽有,中途设有驿站,以备需要。是登山、滑雪、徒步爱好者的好去处。</h3> <h3>寒风凛冽,云雾苍茫的亚瑟隘口。</h3> <h3>在新西兰南岛,离开大山隘口,到处都是这样静美的画面。</h3> <h3>天永远都是通透的蓝色,云彩像是画上去的一样。</h3> <h3><br></h3><h3> 库克山海拔3750米,是大洋洲最高的山峰。位于南岛中部的南阿尔卑斯山脉中,终年积雪。库克山脉以当年发现新西兰大陆的库克船长的名字命名。库克山绵延几百公里,由22座3000米以上的山峰组成。库克山脉的谷地里,隐藏着许多条冰河,从而形成了冰川峡谷独特的壮美景色。</h3><h3> 库克山中也建有多条观光步道,带领游客深入谷地,欣赏冰河美景。其中以胡克谷步道最闻名。但是库克山中恶劣天气居多,旅行者要遇上好季节好气候,才能顺利进到谷底,一睹冰川峡谷的奇景。</h3> <h3>胡克谷步道长九公里。这是步道的第一个平台,所见的是穆勒冰川和冰河。</h3> <h3>库克山里气候瞬息万变,阳光散去,狂风夹杂着黄豆大的冰粒劈头盖脸打在身上,让人睁不开眼睛,站不稳脚步。</h3> <h3>走在胡克谷步道上,抵抗着能吹倒人的狂风,耳边回荡着山谷里传来的打雷般的隆隆响声,雨水顺着冲锋衣哗哗的往下淌,冰粒子砸在脸上生疼生疼的😂,那种滋味是新奇、无奈、惊喜和刺激的混合哎。</h3><h3>我很棒哦,拄着拐杖坚持走完了全程。走出山口,我驻足回望,禁不住要为自己鼓掌。库克山徒步的惊险经历,让我久久难以忘怀。</h3> <h3><br></h3><h3> 有看过奥斯卡大片“霍比特人”吗?位于奥克兰近郊玛塔玛塔小镇上的,亚历山大农场就是电影的取景地。当年大导演彼得.杰克逊踏破铁鞋,觅得这处酷似原著小说中的,有着“中土世界”一般场景的绿野仙踪。后来,电影火了,亚历山大农场也因此名扬天下。</h3><h3> 农场主保留了当时电影的造景场地,成为了旅游景点。</h3> <h3>霍比特村是一片恬静美丽的世外桃源,小溪依偎着村子静静地流淌,处处是纯净迷人的田园风光。</h3> <h3>电影中的南瓜车还留在原地,山坡上树可是有真有假的哦。</h3> <h3>半圆形的霍比特人洞穴小屋,镶嵌在青翠的山坡上。</h3> <h3>农场里的青草坡,小溪流很是温馨可人。</h3> <h3>钢锯和树墩都保持着电影中的原样。</h3> <h3>坐在绿龙酒馆门前的草坪上,喝农场自酿的苹果酒。来,为岁月静好干杯🍻</h3> <h3>亚历山大农场的行程很轻松、惬意。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场景造诣,都透着灵气和秀丽。</h3> <h3><br></h3><h3> 爱歌顿皇家牧场幅员辽阔,是新西兰最大的观光牧场。牧场水草肥沃,饲养着多种家畜(绵羊、肉牛、乳牛、紅鹿、梅花鹿、羊驼、骡马、鸵鸟等),养殖着品种丰富的水果(苹果、橙子、猕猴桃等)。牧场还生产各种羊毛制品和浓稠香甜的蜂蜜制品,纯天然的出产,很棒哦👍</h3><h3> </h3> <h3>乘坐拖拉机游览牧场,林间水潺潺,坡上青青草。满眼碧绿,赏心悦目。</h3> <h3>与散养的动物近距离接触,尽享“农家乐”。</h3> <h3>梅花鹿,鹿茸可入药,鹿肉烹美食。</h3> <h3>图中的动物叫“驼羊”,俗名“草泥马”。它的毛是中空的,保温性能特别好。</h3> <h3>美利奴羊体型大,羊毛密而柔软。</h3> <h3>新西兰的田园风光很美好,带给人一种安闲的、安宁的、安详的享受。</h3> <h3>头顶一方蓝天,脚踩一片绿地,风吹草香扑鼻,鸡犬牛羊声息。</h3> <h3>美哉,田园诗般意境,闲云野鹤心情</h3> <h3>新西兰的农场、牧场很多很大很迷人。</h3> <h3>牧场的山坡上生长着一种叫“麦卢卡”的红茶树(新西兰多地都生长这种树)。图中的花儿就是麦卢卡叔开出的花朵。蜜蜂采蜜后酿成新西兰特色的“麦卢卡蜂蜜”。麦卢卡蜂蜜是蜜中极品,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对改善炎症,促进愈合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近年来麦卢卡蜂蜜颇受大众追捧。</h3> <h3><br></h3><h3> 毛利人文化村在北岛罗托鲁瓦城的东南部。新西兰的土地原是毛利人的天下,毛利人的变迁记载着新西兰的历史。</h3><h3> 毛利人文化村也是毛利文化的荟萃地。新西兰政府将毛利人祖先居住过的古老房屋,使用过的工具等修缮后集中陈列展出,让世人了解毛利民族的前世今生。</h3><h3> 毛利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依靠图腾传承宗族的历史。毛利人体格健壮,性情粗犷,习性慵懒,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基本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动。</h3> <h3>毛利人文化村大门前十二根巨型的柱子,顶端铸有十二面头像,象征着曾经的十二个毛利人部落。</h3> <h3>毛利文化中图腾是重要的基点。一幅图或许是一段历史,也或许是一个故事。</h3> <h3>这是毛利人的议事厅</h3> <h3>毛利人的祖先曾经驾驶这样的独木舟,横渡库克海峡,来到新西兰定居。</h3> <h3>毛利人祖先居住的,用蒲草和棕榈叶树枝搭成的,简陋低矮的窝棚。</h3> <h3>华卡雷瓦雷瓦地热保护区与毛利人文化村毗邻。活火山地热资源使这个地区多温泉。</h3> <h3>新西兰北岛中部的怀托摩萤火虫洞,是一个地下岩洞。是世界九大奇迹之一。岩洞的钟乳石壁上生活着难以计数的萤火虫。游人乘坐两头尖的小木船穿行在黝黑的地下暗河里,欣赏头顶和身旁岩壁上的萤火虫发出的绿色荧光,犹如在银河系泛舟一样。</h3><h3>萤火虫洞属于毛利人的保护专利,全程都不能照相,所以只留下了一张外景照。</h3> <h3><br></h3><h3> 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奥克兰,是全国的工业、商业、文化和经贸中心。奥克兰濒临南太平洋,海上散布着五十多座岛屿,没座岛屿都有不同的特色。</h3><h3> 奥克兰现有160万居民,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有20多万华人,占全市人口的八分之一。棒棒哒华人移民在新西兰议会中占有一席位置,正逐渐成为新西兰人中重要的一支。华人移民也在渗入到许多含金量高的领域,在当地社会中起到越来越大的影响。</h3><h3> 更有趣的是,华人的生活习惯和民族文化正在为更多的新西兰人所接受。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崇尚过端午、中秋和春节。每逢这些节日,当地的商店里都会有粽子、月饼、饺子和汤圆出售。</h3> <h3>奥克兰市中心的天空塔(电视塔),是南半球最高的建筑。</h3> <h3>从伊甸山俯瞰奥克兰,一座充满活力的海滨城市。</h3> <h3>路边的新西兰人家。</h3> <h3>奥克兰有“帆船之都”的美誉。新西兰人拥有帆船和游艇的比例为全球之冠。在新西兰平均每2.7人拥有一艘船。一艘船的价格从几万到十几万纽币不等。</h3> <h3>海边的游艇泊位整齐划一,出海的场景比比皆是。</h3> <h3>奥克兰市中心街景</h3> <h3>整个城市除了市中心的几条街有高楼外,其余都是精致的小街小屋,很安静很漂亮。</h3> <h3>奥克兰全市有300多座花园,是个美丽的花园城市。</h3> <h3>奥克兰罗托鲁瓦附近有一片著名的红杉树林。一百多年前由美国引进,目前是世界仅有三地红杉林中(美国、新西兰、南美洲)生长得最快最高大的一处。红杉树纹理漂亮有质感,枝繁叶茂,高大挺拔。红杉树林是一个大氧吧,空气异常清新。铺满深红色杉树落叶的林间小道,柔软得像是铺上了地毯。</h3> <h3>这是红杉林里特别的一景,一棵倒地的母树身上长出了七棵大小粗细各异的小树。红杉树顽强的生命力令人惊叹!</h3> <h3>一百多岁的红杉树林长得遮天蔽日,身在林中抬头望不见天日,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把林子照得树影婆娑,斑驳陆离。林子里的树有60~80米高,5~6米粗,要几个人才能环抱。</h3><h3><br></h3> <h3>政府花园的草坪很大很大,很绿很绿,很干净很干净。</h3> <h3>我们相拥而坐,沐浴在南半球的阳光里。</h3> <h3><br></h3><h3> 最后要讲述一个关于鸟岛的故事,一个很精彩很感人的故事。</h3><h3> 新西兰的鸟岛,距离奥克兰一个小时的车程,是世界三十大景观之一。鸟岛地处南太平洋靠近新西兰的一侧,是许多候鸟中转栖息之地,一年四季都有各种珍稀的鸟类光顾这里。日出日落,风起潮涌,又有鸟儿们活跃的身影,这里便成了摄影师们的天堂。</h3><h3> 鸟岛的故事很多,最感人是“塘鹅”的故事。塘鹅也叫“皇家信天翁”,每年的春夏之交,这种鸟儿会从1000公里以外的澳大利亚飞到这里繁衍后代。冬季来临之前,再带着幼鸟飞回澳大利亚。</h3><h3> 塘鹅家庭一夫一妻,雌鸟每次只孵化一只小鸟。塘鹅父母要在鸟岛上训练幼鸟的飞翔能力,要教会孩子如何积蓄力量,树立信心,锻炼体魄,为了生存去奋斗。</h3><h3> 命运给予塘鹅宝宝的只有二种选择:要么跟随爸爸妈妈飞去澳大利亚活着长大,要么留在新西兰被严寒冻死。残酷的优胜劣汰法则没有中庸之道,塘鹅父母只有拼命鞭策自己的孩子,学会生存的本领,用最好的状态迎接生命中的第一次博弈。周而复始,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塘鹅们都是这样繁衍生息的。</h3><h3> 新西兰鸟岛塘鹅的故事相传很久远。记得很多年以前,我给女儿读睡前故事,曾经读过这一篇。不曾想有一天,我会真的来到鸟岛,亲眼目睹这感人的一幕,非常非常的感慨。</h3> <h3>鸟岛每年春夏之交,都会迎来大批塘鹅在此繁衍后代。</h3> <h3>塘鹅们选择这个风急浪高的地方,作为孵化地,就是为了让幼鸟从出生起便远离温柔乡,早早的经风雨见世面。</h3> <h3>黄昏鸟岛温馨感人一幕:雄鸟外出觅食归来,陪伴雌鸟相拥而立。</h3> <h3>鸟岛的黄昏是最美的时候。</h3> <h3>惊涛骇浪伴着满天的晚霞。</h3> <h3>鸟岛的黄昏很安静,只有海浪扑打礁石的撞击声和信天翁咕咕的鸣叫声,在四周回荡。</h3> <h3>这样携手并肩立在夕阳里的意境很美好,虽然太阳快要落下了,但是照在身上依旧很温暖!</h3> <h3>这是我拍的一对情侣的背影,很喜欢图中的画面。希望下次旅行,能有这样一张主人公是我们俩的照片😊</h3> <h3>这幅图是这次新西兰之旅的32位同行者的合影,还有帅哥领队和地接导游。每次旅行都会结识新朋友,茫茫人海但凡相遇,都是缘分。愿大家都安好,身体安好,生活安好,有缘下次旅行再见!</h3> <h3><br></h3><h3> “新西兰的故事”终于讲完了,可是我还不想说再见!重温新西兰之旅,回味无穷,却是意犹未尽。我还想在一个晴朗的下午,乘直升机登上雪山,去拥抱那恒古永恒的冰川;还想一个在夏季的清晨,下到库克山谷底,去欣赏那深涧峡谷冰河的风景;还想在星空小镇再数一次星星;还想再看一眼风情万种的蓝色牛奶湖;还想抽一个空闲时间,去网上补看电影“魔戒”和“霍比特人”……。</h3><h3> 这也许就是旅行的意义吧,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与各种美好不期而遇,收获感动,也留下遗憾,化作下一次出发的动力。</h3><h3><br></h3><h3> 感谢每一位阅读“新西兰的故事”的熟悉的、陌生的朋友, 感谢我们在新西兰的故事里相遇。愿新西兰的故事带给你、我同样的好心情,愿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美好的氛围里!</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