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年终岁末,突袭闽地的冷空气丝毫未影响福建艺术教育工作者们聚会交流研讨的热情。12月6~7日,莆田市中学音乐林季君名师工作室成员在领衔名师林季君的带领下,与来自八闽四方的艺术教育工作者一起齐聚厦门市第六中学,共同参与福建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研究所举办的第二届艺术教育论坛活动。</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6日下午,在福建教育学院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福建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研修部音乐教研室主任吴蔚副教授的主持下,论坛正式拉开序幕。福建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理事、国际音乐艺术中心国际顾问会委员孙星群教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中小学音乐教研室主任、北京音乐家协会柯达伊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市教育学会音乐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梁洪来老师,做为受邀嘉宾共同出席并全程参与本次论坛活动。</h3> <h3> 厦门六中王亚伦老师、泉州七中郑芳卉老师、福州延安中学张恒老师为在场老师们带来现场课《情动闽南 魅力拍胸》、《漫谈泉州南音》、《一俏一痴一清音》。用优质课展示的形式,与老师、专家们交流其所在地方传统音乐文化进校园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h3> <h3> 工作室领衔名师林季君受邀为在场的老师们展示工作坊在莆仙地方音乐文化研究方面的成果讲座《唐宋遗韵唱莆仙》。</h3> <h3> 林老师从语言入手,用同一曲莆仙戏曲牌《望故乡》(莆仙戏《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生旦净丑不同行当的唱腔、科介动作表演展示莆仙戏曲音乐的独特魅力。并抓住莆仙语言入声、边擦清音、尾音震颤等特点进行现场教唱,指导学员老师们用梆鼓为自己伴奏,体验莆仙音乐的别样风味。</h3> <h3> 现场互动活跃,学习气氛高涨。你看,连专家之一、北京市音乐教研员梁洪来老师都学得有模有样呢!(点我👇点我👇)</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6日晚,福建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研修部主任、福建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金华教授的主持下,举行了福建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研究所第二批艺术教育实践基地校授牌仪式。由厦门六中、厦门一中、厦门双十中学、厦门实验中学、厦门五缘湾第二实验学校五所学校为师生们共同奉上一场精彩纷呈的实践基地校艺术展演文艺晚会,现场掌声雷动。</h3> <h3> 器乐篇</h3> <h3> 戏曲朗诵篇</h3> <h3> 歌舞篇</h3> <h3> 7日晨,由湖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国家教材委员会体育艺术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郭声健教授带来专题讲座《新时代国家美育政策背景下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走向》。</h3> <h3> 郭老师从当前美育所迎来的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说起进行国家美育政策的梳理,指出美育的新动向已转向“面向人人,以美育人”。通过美育改革的思路对美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对比现今美育所披露的种种问题向在场老师展露了新时代艺术教育的新走向。</h3> <h3> 短暂休整过后,7日下午由第一批基地校代表为老师们交流各自所在校在传统音乐进校园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及教学、活动、比赛等经验。来自厦门六中的陈琦老师和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林群老师首先进行展示演讲并共同主持了本次交流活动。</h3> <h3> 莆田市中学音乐林季君名师工作室成员、来自第一批基地校莆田文献中学吴一莉老师也作为受邀代表进行了交流演讲。</h3> <h3> 吴老师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体验、理论研究情况汇报与各项演出赛事成果四项内容全方位展示了文献中学近年来取得的满满硕果与实践教学经验,以及工作室在基地校各项活动、赛事中给予的帮助与支持。</h3> <h3> 其中理论研究方面受到了专家的好评:孙星群教授称唯有莆田文献中学一所学校讲地方音乐文化进校园上升到了理论高度,在实践中善于总结。而这些与工作室林季君老师的努力与帮助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会后孙星群教授还特地询问了莆仙特色胡琴的相关问题,并给予工作室与文献中学的实践理论成果高度褒扬!</h3> <h3> 泉州七中的郑芳卉老师、福建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王峰老师、南平市浦城一中俞建勇分别代表各自所在校做了精彩的发言展示。</h3> <h3> 吴金华教授做简短介绍之后,专家们对这两天活动的各项议程进行了总结发言,对本次论坛所取得的成果高度肯定,并对第三届艺术教育论坛寄予厚望。</h3> <h3> 孙星群教授肯定了现今中小学音乐课面宽、度深,甚感欣慰,同时亦提出课堂可以再随意些,鼓励老师们多运用各类教学APP,在课堂实践的同时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总结研究。</h3> <h3> 梁洪来老师则从当今美育“面向人人”的新动向展开深入研讨,指出目前应“淡化专业性比赛”,不止是课堂教学,包括课外活动等应为所有孩子搭建平台学习家乡语言、学唱家乡的歌。面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应以教师为先、教法为要:“念好了字儿;换对了气儿;拿出那个劲儿;才有那个味儿”!</h3> <h3> 两天的论坛活动紧凑而丰富,工作室成员们收获满满,在与兄弟校交流研讨之余也抓紧机会向专家们请教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思路与方向。</h3><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做为一线教师,弘扬地方传统音乐文化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在肩重任,为了孩子们能够走近地方音乐、进而走进地方音乐,我们努力不懈,永远在路上!</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