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之论

书林漫步

<h1>  《资治通鉴》卷五十一记载:丁丑,洛阳宣德亭地坼,长八十五丈;帝引公卿所举敦朴之士,使之对策,及特问以当世之敝,为政所宜。李固对曰:“……夫人君之有政,犹水之有堤防;堤防完全,虽遭雨水霖潦,不能为变。政教一立,蹔遭凶年,不足为忧。诚令堤防穿漏,万夫同力,不能复救;政教一坏,贤智驰鹜,不能复还。今堤防虽紧,渐有孔穴。譬之一人之身,本朝者,心腹也,州、郡者,四支也,心腹痛则四支不举。故臣之所忧,在腹心之疾,非四支之患也。苟坚堤防,务政教,先安心腹,整理本朝,虽有寇贼、水旱之变,不足介意也;诚令堤防坏漏,心腹有疾,虽无水旱之灾,天下固可以忧矣……”</h1><h1> 说是地裂了八十五丈长的一道大裂缝,皇帝怀疑这有什么讲究,是不是自己和朝臣们有什么问题,于是招集能人来“对策”。李固的答卷很长,我掐头去尾引了其中间的一段。这是因为,我认为他的比喻用得好,用得多,用得有力。尤其是把人君之政比作水之堤防这个比喻,特别形象,特别有说服力。看过之后,连我这个很木讷的人都觉得懂了点政治,更不用说那皇帝一定能够心领神会,可见其语言的功力之大了。</h1><h1> 不仅如此,李固的这段对策还有一个妙处。那就是施用了连环比喻法,一个比喻接着一个比喻,如果加上我略去的头和尾,整篇对话里至少用了五处以上的比喻,简直就是在给我们上一堂文学修辞的公开课。回过头去再读一遍这段文字,你会马上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李固真的很有才!</h1><h1> 赞叹过后,从中我也得到了两点启示:</h1><h1> 第一,要学会使用比喻这种方法。特别是在讲比较枯燥的、比较抽象的道理的时候,为避免陷入说教的泥泞,用恰当的比喻会化腐朽为神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h1><h1> 第二,为了能巧施比喻,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当然更需要加强学习和积累。这样,才可能在需要的时候运用比喻的方法。那时,你因为平时有积累,想要说A的时候,你可以用BCDE来比;想要说人的时候,你就可以用山水花树来比。总之,你就会有素材利用,有东西可比,而且还会比得形象,比得生动,比得贴切,直至比得着迷,比得上瘾,就像玩一场精彩的游戏一样酣畅淋漓。</h1><h1>***</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