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是一座位于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也是巴黎的主教座堂。圣母院约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因为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圣母院的正外立面风格独特,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纵向分隔为三大块;横向也划分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个内凹的门洞。门洞上方是所谓的“国王廊”,上有分别是耶稣的祖先犹太国历代国王的二十八尊雕塑。1793年,大革命中的巴黎人民将其误认作他们痛恨的法国国王的形象而将它们捣毁。但是后来,又将雕塑复了原位。
教堂底层有三扇大门,大门上饰有琳琅满目的雕像。中间的是末日审判门,门楣中心上是耶稣作最后的审判以及衡量世人品格的场景。左边是圣母玛利亚门,门楣中心上是圣母戴冠的场景。右边则是最为古老的圣安娜门,门楣中心上是圣母献婴图,显示出罗曼风格的庄严。 犹太教国王像 巴黎圣母院的后院 夜晚的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的内部空间,教堂底层一进门便能看见绚丽夺目的3个玫瑰画窗,左手边是耶稣受难像,向里走则是祭坛,在祭坛后面是一个巨大的管风琴。 巴黎圣母院内有件宝物,是木刻圣经故事《天库》。建院时就有的木雕,快千年了。 出了巴黎圣母院,河对面就是大名鼎鼎的Rivedroite(左岸)地区啦。
由于文化知识界聚集在左岸,于是各种书店、出版社、小剧场、美术馆、博物馆等逐渐建立了起来,围绕这种社交氛围的咖啡馆、啤酒馆也应运而生,成了左岸知识文化人士重要的聚会场所。“右岸用钱,左岸用脑”、“穿戴着右岸的名牌,品尝着左岸的咖啡”的说法渐入人心,“左岸”俨然成了人们的精神慰藉地。
被誉为“巴黎的心脏”之一的圣米歇尔广场,位于塞纳河畔的法国巴黎第6区拉丁区一个十字路口处,1817年圣米歇尔广场成为巴黎公社的中心,1968年又成为学生运动的地点。如今这里已成为人们游览的著名景区,圣米歇尔广场周围有许多著名的咖啡馆、酒吧和书店,如花神咖啡馆、双叟咖啡馆。可以在里面坐一坐,体味一下巴黎左岸的文化精髓。 圣米歇尔广场上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广场中心这座圣米歇尔喷泉了,1855年由加布里埃尔建造而成,原拟献给拿破仑一世,但是最后决定献给天使长圣米歇尔。喷泉《圣米歇尔屠恶龙》,呈现给人们圣米歇尔手持仗剑伏龙、龙口吐水入喷泉的情景。四根科林斯圆柱由彩色大理石雕成,圆柱顶层上四座分别代表谨慎、力量、正义和节欲的塑像。 圣米歇尔教堂 塞纳河畔到处可见的锁爱桥,满满的情侣爱锁构成的又一个风景线。 塞纳河上的艺术家 左岸对着巴黎圣母院的一个街心花园 一个不知名的教堂,好像年代很久远,古朴神秘的坐落在街心花园的一角。 巴黎的先贤寺:巴黎的好多建筑都是罗马的翻版,在意大利能找到它的原型。罗马有万神殿,巴黎有先贤祠,但在先贤祠安息的那些圣人却是的的确确实实在在的法国版,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大仲马、雨果、卢梭、伏尔泰等等为人类文明做出过贡献的先贤都安葬于此。这里是法兰西思想和精神的圣地,法兰西民族之魂! 先贤祠始建于1744年,原为国王路易十五许愿修建的一座教堂,建成之日恰逢法兰西大革命,教堂的功能被停止。1791年,制宪议会决议,把这座教堂改建成一座殿宇,安葬法兰西共和新时代的伟大人物。从此。圣-热纳维耶芙大教堂便易名为先贤祠。后又两度恢复为宗教圣堂,一波三折,直到1885年雨果的遗骨移入其间之后,一百多年以来先贤祠再也没有改换过名称,它最终成了法兰西共和国伟大人物安息的地方。 法兰西学院前身是路易十三的宰相黎世留于1634年所建立的学术院。1635年国王下令改为法兰西学术院,成为独立机构。除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停办了一段时间外,一直延续到现在。如今是象征着法国荣誉的学术机构。原位于卢浮宫,后迁入塞纳河对岸位于巴黎中央的孔蒂王宫。 法兰西学院下设五个学术院:最早的法兰西学术院,成立于1635年;然后有法兰西文学院,法兰西科学院,法兰西美术院,法兰西人文院。法兰西学院是法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机构,任务是传授文学、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中正在形成的知识。如今是象征着法国荣誉的学术机构。 巴黎古监狱:说起这座古监狱,它曾经是法国宫殿的一部分,14世纪时,被查理五世剥夺了宫殿的资格,改为监狱,巴黎古监狱是巴黎刑事高等法院的大型建筑群的一部分。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许多囚犯从这里送往巴黎各处上断头台。该监狱享有“断头台前厅”的国际声誉。此处设有革命法庭,1793年4月2日到1795年5月31日之间,设在大厅的法庭将大约2600名囚犯送上了断头台,这里有当时末代皇后玛丽安的囚室展览,挺简陋的,内部比较阴森。 非常漂亮的建筑群, 这里是参观古监狱的出口,旁边的那个尖塔就是圣礼拜堂。 说拉丁区好,无非是横街窄巷多,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烤面包、烤肉的香味,旧书店、旧电影院、画廊多,夹杂着一些文艺复兴前后的古老教堂,建筑也大都可以上溯到文艺复兴前后时期,因此弥漫的其实是一种历史感。 Gibert在巴黎是一非个常知名的连锁的书店品牌,旗下有很多书店,每一家的主题都不同。这一家叫做“Gilbert Jeune”,(吉尔.波特)Jeune在法语里是年轻的,所以是针对年轻人和学生的。不像国内的书店,这家店各个主题的书店是独立分开的。有点像大学院的分类。在圣米歇尔喷泉的方圆一公里内就有八家连锁店。 到处都是咖啡馆 摆在外面的美食展示,相当诱人! 优美的环境 拉丁区窄窄的街道 在塞纳河两岸边会看到非常多这样的绿色大箱子,不知是做什么用的,后来发现原来这一排排箱子打开就是一个生意摊,大部分是报摊、旧书摊和画摊,里边装着不少有趣的玩意儿:旧书、版画、素描画和明信片……总是和文化艺术有关。 巴黎的警察 警察帅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