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镇而西第七战:楼堞踏雪横山去,旧关吹梦远哨来

莲蓬

<p>第四次向西接龙蓟镇长城,仅仅十六人坚持前往。比上次减少将近一半。著名长城保护员小梁看在眼里,都说太辛苦了。但也理解这种对长城的爱是怎么回事,秦皇岛算是近的,东北的驴友也会组队前来。</p><p><br></p><h3>出发之前,将群名由“蓟镇以西”改成<font color="#167efb"><b>“夜不收户外”</b></font>。夜不收是长城守军中最能吃苦的编制,属于大明边军中的特种部队。它有几大特点都与我们的户外行为相合,比如:健走,百里奔袭百里报信都是夜不收部队常干的事。远哨尖哨,因为不走重复之路,每一次出行都是探路,犹如尖哨;数百公里奔袭,又是远哨。夜而不收,星夜兼程,风餐露宿,这些都不用说了。夜不收如果被俘,大明边军会尽一切手段营救,武力,俘虏交换,或者直接花银子赎回,这又是户外的决不放弃。夜不收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象征,听到“夜不收”三字就会想起了长城,二者不可分割。</h3><p><br></p><p>随着年龄增长,体力和勇气都在消失,有的地方你今天不去,真的永远没有机会再去了。走长城是需要一种系统性满足的,比如收集楼子,那真的是一种享受,了解历史同样也是。</p><p><br></p><p>蓟镇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把蓟镇拿下,等于长城走完了一大半,剩下的应该基本不需要这么系统的连续穿越了,诸多前辈已经达成这个目标,我们也要加油!</p><p><br></p><p>喜峰口路“董家口” 提调下的关堡有 5 座:</p><p><br><font color="#39b54a">胜岭寨,为洪武年建,周边山势险峻可通过步兵,易守难攻;<br>董家口关,为洪武年建,此关扼守河口,周边山势险峻;<br>游乡口关,为洪武年建,关通内外为极冲之地,周边山势险峻可通过步兵,<br>易守难攻;<br>横山寨,为洪武十三年(1380)建,仅可通过步兵,易守难攻;<br>青山口关,为洪武年建,此关往西石口儿至沙岭西稍城的五墩均有口,可通过单匹骑兵,战略位置重要。</font><br></p><p><br></p><p>这次我们由董家口穿到青山关,途中经过横山寨。全程大约十公里,打卡唐山最高峰——大青山主峰八面峰。</p><p><br></p><p><br></p> <p>一百八十公里的路程,温师傅不足三小时就将我们载到。在董家口桥头我指挥失误,歪打正着,先到了26亿年前大洋地壳遗址,多加了一景。</p><p><br></p><p>十六人小分队合影。26亿年,已不能用远古来形容,我们站在了最初的洪荒宇宙之地。十六人,全部加起来也没有一千岁。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仅仅四千万岁,在此地壳前不知孙子到哪辈儿去了。</p><p><br></p><p>只能用两个字形容此时的感觉:震憾。</p> <p>网络搜索到的资料,这里认为是25亿年,照录。</p><p><br></p><p><font color="#39b54a">2002年,在迁西发现了25亿年前因地球板块被挤压而仰冲上大陆,进而高耸成山的大洋地壳残片——蛇绿岩。这条暗绿色的蛇绿岩迤逦而行,竟长达10公里,被确认为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层序完整、规模巨大、时代最古老的大洋地壳遗址。</font><br></p><p><br></p><p><font color="#39b54a">生活在河北遵化的人们不会想到,25亿年前,脚下曾是一片汪洋大海。<br>我国科学家在河北遵化发现保存完好的25亿年前的大洋地壳残片,日前被国际科学界确认为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大洋地壳遗迹。这一发现究竟有何意义?意味着什么?记者为此采访了课题负责人、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李江海博士。<br>话题首先从板块构造说起。1912年,32岁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天才般地提出大陆曾经彼此连接和漂移,大陆漂移说为后来的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说开辟了探索的路径。<br>“板块构造理论遵从‘将今论古’的方法,通过对正在进行的地质过程的研究,推论地质历史上重大地质事件的成因。”地质学研究离不开大地,每年都有三、四个月出野外,李江海皮肤微黑,剃着平头,显得干净利落。<br>板块构造理论认为,板块之间相背运动时,地壳拉张形成裂谷及小洋盆地,如红海,并向类似大西洋的宽阔大洋盆地演化。两个板块之间相对运动时,其间的大洋盆地将消失,在大洋和大陆岩石圈之间形成海沟,大洋岩石圈俯冲进入软流圈而熔融消亡,并形成火山和岛弧。有基于此,科学家预计,红海可能变成大洋,太平洋则正在缩小。<br>在现代正常地质条件下,包括大洋地壳在内的大洋岩石圈,由于地形上远低于大陆,且其岩石密度高于大陆,大洋岩石圈一般将俯冲进入软流圈而消亡。这也正是所有古大洋岩石圈难以保存下来的重要原因。<br>沿着地中海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中亚地区、青藏高原、环太平洋周边、欧洲西北部、北美东部等不同时期古板块之间缝合线的位置,保留下来的古大洋岩石圈残片大多数形成于距今6亿年以来。<br>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各种地质作用的叠加和改造,使古老的板块缝合线可能变得“面目全非”而难以识别。长期的风化剥蚀,更是使古大洋岩石圈难以保存下来。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老板块之间缝合线的识别、古老大洋岩石圈残片的寻找成为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br>目前大洋钻探很少超过5000米深,仅打穿大洋地壳浅层部分。通过洋底捕捞获得的岩石样品又是零散而不完整的,也大多来自于大洋地壳浅表层。人类要获得对大洋岩石圈物质成分、地质结构以至地质演化的认识,更多地依靠间接的科学手段,特别是多学科的综合研究。<br>蛇绿岩代表古大洋岩石圈残片,这种独特的成因纽带关系,使各国科学家对不同时代的蛇绿岩予以强烈关注。<br>李江海指出,研究古老蛇绿岩的科学意义在于:它是认识已经不复存在的古老大洋岩石圈物质成分、地质结构、热流变化,以至古大洋中生命演化的金钥匙;蛇绿岩的出现,表明板块之间曾发生大规模的碰撞作用,使之仰冲到大陆上来得以保存,岩石圈通过水平运动使古大洋关闭而消失。<br>“老”于10亿年的蛇绿岩非常少见,得到公认的最古老的蛇绿岩为20亿年前的芬兰蛇绿岩和加拿大蛇绿岩。尽管在北美和非洲南部曾识别出26至27亿年的古老板块缝合线,但并未发现大洋岩石圈的地质记录,成为过去10年间国际地球科学家的遗憾。<br>某种程度上,这一遗憾被我国科学家所填补。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残留至今的大洋地壳距今25亿年,比先前全球公认的最老的大洋地壳残片还要“年长”5亿岁。其意义不言而喻。<br>专家描述了一幅远古图景:25亿年前,华北地区是一片大洋,在亿万年的岁月里,原本静静躺在海底的大样地壳随着板块碰撞仰冲到华北东部的大陆地壳上,古大洋消失,华北板块“拼接”到了大陆板块上。<br>“25亿年前的大洋地壳能够如此完整地保存下来,是非常幸运的,这些岩石残片记录了地球的‘童年’。” 李江海说,“古大洋的地壳往往在板块运动中消亡,即使保存下来的大洋地壳也至少要抬升约2公里才能‘爬’到地面上来。”和以往发现的大洋地壳残片相比,华北大洋地壳残片具有层序完整、规模巨大、时代最古老等特点,因而受到国际地学界的广泛关注。<br>据悉,研究人员将一边详细调查华北古大洋地壳,一边开展古大洋岩石圈矿物、岩石成分结构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的系列研究,进一步为板块构理论“添砖加瓦”。</font></p><p><br></p><p>据说有人每年都要来看看这古老的蛇绿岩,可能因为它真是我们所能看到的地球上最古老的东西了。山古老吗?岩石古老吗?但真的没有它古老。</p><p>我们看到曾经的大洋底部,一层一层的沉淀,被一无形之手和面一样轻松揉成了花卷,或许用了几千万上亿年的时光吧?柔软的沉积层坚如磬石。</p><p><br></p> 小伙伴们在各自拍照留念。 <p>离开大洋地壳后我们前往董家口关。这是河对面的一座简易小庙。庙里供着原来董家口水关拱门上的龙首(实为蚣蝮),发大水时被冲出来重见天日。门外坎上另有一石龟。</p><p><br></p><p><font color="#39b54a">蚣蝮(gōng fù) ,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是龙生的九子之一。好水,又名避水兽,头部有点像龙,不过比龙头扁平些,头顶有一对犄角。身体、四条腿和尾巴上都有龙鳞。<br>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蚣蝮的祖先因为触犯天条,被贬下凡,被压在巨大沉重的龟壳下看守运河1000年。千年后,避水兽的祖先终于获得自由,脱离了龟壳。人们为了纪念、表彰其家族护河有功,按其的模样雕成石像放在河边的石礅上,并说这样就能镇住河水,防止洪水侵袭。寓意四方平安之意,水性非常好,修桥之时,放于桥头或桥身。嘴大,肚子里能盛非常多的水,所以多用于作为建筑物的排水口。也有传说能吞江吐雨,负责排去雨水。在故宫、天坛等中国古代经典的宫殿建筑群里经常可以看到蚣蝮的身影。它爱喜波弄水,长年累月在河水中玩耍,又名帆蚣,擅水性,喜欢吃水妖,据说是龙王最喜之子。<br></font></p><p><font color="#39b54a"><br></font></p><p><font color="#39b54a">脱龟壳即蚣蝮</font></p><p><font color="#39b54a"><br>传说“龟”因为触犯天条,被贬下凡,被压在巨大沉重的龟壳下看守运河,千年后因公获得自由,脱离了龟壳。功能是镇水,防止洪水侵袭。在故宫、天坛等华夏各地负责排水的地方经常能看到“蚣蝮”的身影。据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龙生九子专家梁海燕考证善于负重的龙子“赑屃”另外一个名字叫“霸下”,龙生九子之“蚣蝮”(读音:gōng fù))是正解,有关“八夏”一说实为“霸下”和“蚣蝮”的混淆,把[bà xià] “霸下”当做(gōng fù)“蚣蝮”是误会<br></font></p><p><font color="#39b54a"><br></font></p><p><font color="#39b54a">神话寓意</font></p><p><font color="#39b54a"><br>中国民间的神话传说中,一直流传着“龙生九子不成龙”的说法,也就是说龙的九种子嗣都不是龙,而是九种不同的动物。这个传说有很多个版本,各不统一,不过基本上都是九种动物排名的差异,对于九种动物本身基本都是一样的。<br>蚣蝮,又名避水兽,没人说得清它的样子。头部有点像龙,<br> 不过比龙头扁平些,更接近于兽类,有点狮子相,头顶有一对犄角。身体、四条腿和尾巴上都有龙鳞。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避水兽的祖先因为触犯天条,被贬下凡,被压在巨大沉重的龟壳下看守运河1000年。千年后,避水兽的祖先终于获得自由,脱离了龟壳。人们为了纪念、表彰其家族护河有功,按其的模样雕成石像放在河边的石礅上,并说这样就能镇住河水,防止洪水侵袭。<br>蚣蝮:寓意四方平安之意,水性非常好,修桥之时,放于桥头或桥身。嘴大,肚子里能盛非常多的水,所以多用于作为建筑物的排水口。也有传说蚣蝮能吞江吐雨,负责排去雨水。<br><br>在故宫、天坛等中国古代经典的皇家建筑群里经常可以看到蚣蝮的身影。<br>蚣蝮,性善好水,又称吸水兽,会调节水量,使洨河水“少能载船,多不淹禾”,保佑一方平安,倍受百姓崇敬。以此灵异之物镇于桥顶两侧,面向滔滔河水,寓示大桥会永避水害,长存永安。</font><br></p><p><br></p><p>小庙在北岸,我们过不去,因为我们往东走,要从南岸上山,没敢从北岸走。</p> 到达长河南岸的董家口关城。 <p>走向董家口关口,一条大川,东西两山壁立,险峻无比。出口方向为宽城县艾峪口村。</p><p><br></p><p><font color="#39b54a">《四镇三关志》喜峰口路记载:“董家口关,洪武年建,通大川,正关河口躲水谷,冲,余缓”,又“董家口下(有)胜岭寨、董家口关,游乡口关,横山寨、青山口关。”现除董家口关、青山口关外,余关城均非原名称,传闻也不确切。从记载顺序看,董家口以西有胜岭寨,推其位置当在今董家口西之上城子古城。游乡口关约在今董家口西之龙凤沟城子。董家口东之横山寨,有可能为董家口东之大堡城。以上提到的几处城址多作了调查。<br>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郡志,大青山关在太平寨西六十里迤西有横山其北即遵化县接境之董家口也,又西转北出三里许为游乡山,又西五里为胜岭寨,又西为女山,山峻拔,其西为铁门关。”<br>依上述顺序推之,董家口之东有横山,即横山寨所在地,应今之大堡城子,董家口之西三里游乡山寨即龙凤沟城,游乡山在女儿山东。又西五里是胜岭寨关城,即上城子。胜岭寨口应在榆树口村北面的边墙上,具体地点也难查寻,顺序、位置似不大有误,特录以记之。</font><br></p><p><br></p> <p>董家口关,关口原有七孔桥,现仅存一水门两桥墩遗址。北岸还有敌台遗址,为青山口台86号,已完毁。</p><p>长河发源于都山,四季长流不息。在水流不断冲击下,其中一桥墩感觉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轰然倒塌。《明蓟镇长城1981-1987年考古报告》载:</p><p><font color="#39b54a">当地称此口门为七孔桥,也有称为天桥。口门东西两山壁立,一水中流,河岸宽阔,西有董家口关城横拦,攻守皆宜。<br>七孔桥即为口门处,今存基址,原桥东西横架于长河之上,桥下为七孔,上为马道。桥体东西74、南北20、桥孔宽4、桥原高6、今存高4米。据了解,七孔桥两端各设一座敌台,分别编为青山口台86、87号,以控桥面和下面的孔道,由于孔道较宽,可通行人与车骑,既是水道,又是人行道。原桥顶南北两面为垛口墙,中为马道,可以看出其为长城体的延伸。桥墩底部平铺条石,桥墩也用条石向上铺筑,近顶部用砖平铺,墩心内填碎石、沙土到顶,马道平铺海墁,砖筑垛墙,现已毁掉。这座桥原来结构宏伟,是长城上除了九门口以外比较重要的一座桥梁,基址仍保存至今。</font><br></p> <p>南山崖上的扼关敌楼,在《明蓟镇长城1981-1987年考古报告》中标为青山口87号台,基本只剩基座。</p><p><br></p><p><font color="#39b54a">87号台位于董家口口门南侧,即七孔桥的南端山坡上。此敌台主要控制桥下水道。现楼基南部已被拆毁。楼体早年破坏,今存基址。<br>从青山口台87号到青山口台88号为818米。青山口台87号向南爬上高山,经200米山险墙到达马圈城,主体墙再沿马圈城北垣转而向东行,墙体为石砌,连越四座高峰行529米到达青山口台88号。</font><br></p> 我们从桥上绕过去到达董家口关水门处,手拉手站成一排,好冷啊! 这基础,真的不知还能屹立多久了。可能就在下一场洪水之后。 <p>很明显这儿原来有个水门洞拱券。那么曾经的董家口水关到底是什么样的?我试着复原一下。</p><p><br></p><p>传说是七孔桥,史无记载,那么以传说为准。长河是一条一百多公里的大河,其间跨度并列七孔应无疑义。有水门必有旱门,这点在九门口刘家口都如是。旱门的位置或在此水门北岸,关外来人,先由旱门顺台阶进入北面的86号敌台,再通过两边都是垛墙的桥城,右拐向西(不通过87号台),进入董家口关城。此次观察,董家口关城到七孔桥处有长长的石墙连接线和挡水墙,应该就是进入关城的通道。又传说水门处为大铜匣,和青山关一样。纯铜不太可能,包铜,经受得住水流冲击么?存疑,有人认为水门处应为铁栅栏,比较可信。</p><p><br></p><p>加上从墙体遗迹看,从东到西,至少有三道关。可以想象曾经的董家口关城,其壮观程度,不亚于喜峰口。但在什么情况下关城轰然毁灭,已不可考,或者不是一次性的吧!</p><p><br></p><p>董家口关是怎么被冲毁的,史无记载,网上查阅到有民间传说如下:</p><p><br></p><p><font color="#39b54a">关于水关的冲毁,只流传下来一个传说。在清朝,朝廷也布置了看管水关的士兵,有一年汛期,先是有个穿着乌衣,长着圆圆眼睛的人告诉守关士兵,某月某日,天降大雨,突然涨水,让士兵记住那天要提升水闸,不要耽误,切记!切记!后来士兵忘记了这件事,那一天下起了瓢泼大雨,水势陡涨,风雨中传来喊叫声,让士兵提起闸门,士兵看到风雨太猛,不敢出屋门,于是,洪水发威,冲垮了桥城,事后,聪明的人说,龙王爷要修建宫殿,需要龙木,在都山砍伐了,派圆眼睛的王丞相去发龙木,到了董家口水关受阻,一气之下发威冲毁了水关。</font><br></p><p><br></p><p><br></p> 水门关内一侧。 文保碑。 返回关城处上山,这是关城西南墙,有队友从这儿切了上去。 <p>董家口关城石墙,整个城堡呈平行四边形建于南岸缓坡上。</p><p><br></p><p>董家口关:洪武年建,城石,高丈五尺五寸(1.55),周百八十一丈(181),门楼曰东、曰西、 曰南, 居 112 家, 教场城西南。《卢龙塞略》</p><p><br></p><p>城堡内曾发现天启三年(1623)修建关城“城工碑”,内容如下:<br><font color="#39b54a">钦差遵化标下右营游击将军,署都指挥佥事周梦麟、周洪印;中军官一员刘国臣;千总官二员赵邦治、左云龙;把总官六员王继爵、刘之源、刘国柱、杜朝登、薛大臣、龙之翰。遵化右营修工军士九百一十一名,自三月十二日起兴工,至六月十七日修完二等堡城三十五丈,底阔二丈一尺,收顶一丈二尺,高连垛口二丈五尺。西界。<br><br>天启三年六月十七日立。</font><br></p><p><br></p><p>1623年,离明亡仅仅二十一年,离崇祯十一年(1638),多尔衮攻破董家口,也仅仅十五年,可见关城的修建,不过是风雨飘摇中大明王朝的一次回光返照。</p><p><br></p><p><font color="#333333">图为城堡北垣。原在</font><font color="#39b54a">北垣的东、西两端各有一城门,现城门已毁,存门道等基址。一门居中,另一门偏西,二门形制相同,相距89米,门道长6.5、宽约3米,左、右门垛石砌,顶部起券,现顶已无,存门下石阶等,内高外低。据传北垣上的两城门主要是往城内运输军火和粮草之用,因为其余三面墙体均筑在较陡的山坡上,车辆行走不便。北门门口有一条用条石铺砌的进城路,今存长25、宽3米,外低内高。</font><br></p><p><br></p> 我们绕行从北垣的原上货城门进去。 <p>我、媳妇、陶儿、小鱼四人绕行城堡内中。堡内村民皆已迁走,一片荒败景象。不过也给我们留下了大概的轮廓。</p><p><br></p><p>据当地传闻,约在明天启三年(1623年),城垣大修,又用砖包外皮到顶,白灰勾抹,门、马道、角楼等皆重修。在城垣四角和南垣中部设角楼,北、南垣设门。<br></p><p><br></p><p>董家口城内散存的碑文有:<br>1.万历十九年董家口重修关王庙记<br>2.万历二十九年董家口关修建石城碑记<br>3.天启三年修城碑记(残)<br>4.崇祯口口年精忠祠记<br></p> 关口方向的险山。 <div>从南墙豁口处出来,出口处实为便门,离此不远有水门遗址。这是南垣处的角楼遗址。</div><div><br></div><div>角楼处的便门,俗称一号门,可直通董家口关的水门关(即七孔桥),是交通内外的要道。</div> 被扒去墙砖的角楼。 <h3><font color="#010101">回望董家口堡一角。东垣外的便道应该是通往七孔桥的。</font></h3> 由青山口台87号向南200米为马圈城,此间为山险墙。城体筑于山顶,城北为悬崖峭壁。从所处位置看完全是为保卫关口而设,居高临下,俯控董家口。<div>长城墙体从马圈城北垣东行(马圈城北垣利用主体墙)618米到达青山口台88号。上图为马圈城西墙。</div> <h3><font color="#010101">到达马圈城。西墙豁口处即原门址。</font></h3> 美丽小鱼站在门边,城门已荡然无存。 城垣上的剪影。 在马圈城内穿越,走向城中的山包。 <h3><font color="#010101">站在马圈城内的山包上,距离东去的第一个敌楼还比较远。下方是城东南角部分,城内已辟为耕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下方马圈城南墙遗址,保存较差。</font></h3> 沿山脊继续前进,有点小山险。 <h3><font color="#010101">在山险上给小鱼拍照的人生如歌,没什么难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回望马圈城东垣和内山脊。</font></h3> 俯瞰危崖下的董家口关全景,桥后就是水门遗址。<div><br></div><div>董家口关离青山关较近,二者互为联动,一方有警,另一方同时响应。我们常津津乐道的是戚继光出董家口活捉长秃的事。但戚继光也有出糗的时候。</div><div><br></div><div>万历八年五月(1580年7月)的一个深夜,朵颜部哈折卜赖率兵偷偷进入青山关正关,杀死守关明军的最高指挥官把总夫妻二人。董家口提调张式闻警大惊,未经请示,直接冲出青山关去追赶为部下报仇。蓟镇总部三屯营同时被惊动,游击将军刘世桂、南方兵游击将军陈蚕也带领部队一起出关追击。戚继光再令中路协守副总兵史宸(协守副总兵职位仅次于总兵戚继光)出董家口关,喜峰路游击将军陈忠带兵出喜峰口关迂回追堵。他自己则亲往青山关坐镇。</div><div>那么最后的战果如何呢?很不幸,失败了。</div><div>刘世桂追击到口外,遇哈折卜赖伏兵,死伤多人。史宸兵到,合兵再追,蒙古兵连饭都没来及吃就赶紧逃走,一直追到都山正北,扎营休息,但因为不熟悉敌情,四更明军回撤,经欢喜岭返回关内。此战事发突然,明军大部队猝然出击,人困马乏。又时值酷暑,雨多水大,草密沟深,非自己所擅长的作战环境,未再扩大损失,已是幸运。事后有夜不收和青山关守兵皆遭处罚,直接责任领导,董家口关提调张式按律当斩,判充军。</div> 董家口关北山敌楼,青山口台85号。一段城墙横亘,其实隐约还可看到有段石墙遗迹向关口倾斜而下。董家口关共有三道墙,故称三道关。 敌楼俯控下,危崖夹持的董家口关。 可以眺望到西面的游乡口关和游乡口堡。 <h3><font color="#010101">董家口东第一个敌楼。</font></h3> 在《明蓟镇长城1981-1987年考古报告》中,此楼被标为“青山口台88号”。<div><br>俗称“第一楼”或“松树楼”。</div><div><br>楼基基底平铺三至四层条石,以上用砖,白灰勾抹。四面长度各约十米。<br>东西方向墙一门两箭窗,门在中间。南北各三箭窗。门石制六件套,分别为拱面石、左右占厢横垫石、左右占厢石和门基石。<br><br>主体墙从青山口台88号沿山脊东偏南行169米到达青山口台89号。墙体由毛石加白灰砌成。</div> 从东面可以爬上去。辽东鹤在上楼中。 <h3><font color="#010101">人生如歌与陶儿在楼下,东面长城向横山蜿蜒而去。</font></h3> <div>楼内天梯口,无法登顶。楼内典型3*3规制,东西三拱顶通廊,南北三过道。</div><div><br></div> 每个窗口内都做成了壁龛。 回望,一段毛石垒砌的城墙。 <h3><font color="#010101">塞外宽城大地,艾峪口村在拐角那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继续往东走,此时前军已不见踪影,我攻略中说了上八面峰可能没时间,结果强驴们更兴奋,非要拿下不可,走得飞快。</font></h3> 青山口台89号。<div><br>俗称“2号楼”。部分已毁。</div><div><br>楼基基底平铺二至三层长方形条石,以上砖筑,白灰勾抹。<br>楼体四墙东、西两墙一门两箭窗,门居中。南、北两墙三箭窗。<br><br>楼体内部结构东西向三筒拱通廊和中间三过道。楼顶楼橹早年已毁。今存四周垛口墙,墙外皮下有一周菱角檐。</div><div><br>从青山口台89号到青山口台90号为225米。墙体沿着艾峪口南面山梁向东延伸。石砌,白灰勾抹。在青山口台90号西侧东高西低的山坡上,外砖内石,筑有砖阶,砖阶用白灰勾缝,已毁坏。</div> <h3><font color="#010101">媳妇在门边,这楼门有点奇怪,左右占厢横垫石不一样长,且有点偏薄,难怪长的那端给压断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门基石,什么时候试着复原一把。</font></h3> 东门外,两边的立柱石没了。拱面石卡在一字石上。 <h3><font color="#010101">回望二号楼。西面险峻的女儿山越来越巍峨。</font></h3> 墙顶依然有墁砖遗存。 眺望第三号楼,顶部的女墙很有特色。 <h3><font color="#010101">积雪未化,走起来有点打滑,需要小心行进。</font></h3> 青山口台90号,董家口关东三楼。<div><br>是位于山梁之上的四眼偏楼,楼体保存基本完整。楼基基底平铺二至六层条石,以上条砖和白灰砌成平面长方形,楼体四墙东、西两墙一门一箭窗,门在南侧,南、北两墙四箭窗。</div><div><br>内部东西两筒拱,中间一道隔墙。隔墙上设四券门。无楼梯,天梯口位于北侧筒拱的东侧,上不去。楼顶看上去有下有射孔的垛口墙,可能还有楼橹遗迹。<br><br>从青山口台90号到青山口台91号为171米。墙体外侧砖砌,基底用二至三层条石平铺,以上用砖、白灰勾抹,以碎石、沙土填芯。墙顶马道方砖铺成。现砖大部分被拆走,墙体内侧用毛石砌成,白灰勾缝。</div> 南墙,保存完美的墙体与箭窗,后面的城墙内侧是毛石垒砌,成虎皮状。 <h3><font color="#010101">人生如歌在南墙外,共有四箭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内部景象,果然偏长。</font></h3> 天梯口,上不去。无法近前去欣赏那段垛墙了,有点遗憾。——不过,我怎么记得有人上去了?从哪上的? 离开东三楼。 摆POSE的美丽小鱼。包砖的城墙曲线和她的身材曲线都一样优美,呈S型。 回拍东三楼和女儿山。 青山口台91号,俗称“4号楼”。<br><br>楼基就北高南低半山坡筑起,高度不一,基底平铺一至七层条石,以上用砖铺砌,白灰勾抹。平面长方形,东西长14米,南北11米。<br>东墙一门一箭窗,门在北端。西墙两箭窗,无门,南、北两墙各四箭窗。<br><br>楼内东西两道筒拱,中间一道隔墙,中空有楼梯。开三券门,结构相同。楼梯位于隔墙东券门和中券门之间。拱洞式,梯道门由北向南,进门后西拐通向楼顶。楼顶目前已毁。<div><br>从青山口台91号到青山口台92号为143米。墙体外侧为砖砌,保存较好,墙底平铺一至二层条石。内则则为毛石。从结构分析为二次筑墙,第一次为石砌,第二次为外包砖。墙顶平铺,方砖墁地。尚存部分砖砌垛口墙,垛口墙上半部有望孔。</div> <h3><font color="#010101">西墙,这箭窗也恁小了点儿吧?</font></h3> 楼内,这为了挡住西北方向的寒气么? 隔墙很厚重。 <h3><font color="#010101">北筒拱通廊处,四箭窗,窗户倒不像西墙上那么小。</font></h3> 但依然不大。 <h3><font color="#010101">出来后回拍,有点糊涂东墙北侧那个到底是门还是窗?</font></h3> 前方就是第五楼了,外侧城墙一溜水的砖包。 <h3><font color="#010101">墙上积雪越走越滑,媳妇不得不弯腰行进。</font></h3> 看到关外有小路通往艾峪口村,这条小路,在历史上曾发生重大作用,详见下文。 <h3><font color="#010101">包砖曲线墙体,十分优美。</font></h3> 人生如歌在墙边上打量城墙曲线。<div><br></div><div>青山口台92号,俗称“五号楼”。<br><br>楼体为长方柱状,早年破坏,存基址、墙体和部分结构。楼基基底用三层条石平铺,以上用砖,白灰勾抹。<br>东西两墙一门一箭窗,门在南。南、北两墙四箭窗。<br><br>楼体内部与四号楼不同,不是东西向两筒拱,而是南北向四道筒拱,中间三道隔墙,隔墙上设两券门。有天梯口,现无法登顶。楼顶仍存部分垛口墙。</div><div><br>主体墙从青山口台92号沿起伏山梁顶部东行又南拐199米到达青山口台93号。墙体由外面砖包改为全部石砌,白灰勾缝,碎石、沙土填心。</div> 回望外侧城墙曲线。 内部东西向是三道隔墙,通道偏窄。 越发险峻高大的女儿山。当时我还不知道,下周将是怎样的一场触目惊心之旅。 继续前进,走过电塔。 <h3><font color="#010101">途中经过的一处战台,毛石砌。这段城墙因为未包砖,很容易被扒开,实际上,历史上真发生了两次扭转中国命运的战事。其位置,就在董家口关东五楼和东六楼之间的垭口。</font></h3> <p>通过垭口走向东六楼,雪地山脊真滑啊。</p><p><br></p> <div>回望垭口, 我在前面说了,有小路通往关外艾峪口村。那么为什么这条小路会改变了中国命运?</div><div><br></div>大清崇德三年,大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在洪承畴、孙传庭的轮番打击下,李自成潼关战败,只带十几人逃入深山。张献忠被左良玉的白杆兵逼得于湖北接受招安。此刻,大明真的出现了中兴景象,但此时皇太极却给了明朝致命一击。<br><br><br><br><font color="#39b54a">崇祯十一年,是满清这边的崇德三年。这一年八月,皇太极派多尔衮和岳託分别从青山关(今河北迁西)、墙子岭(今北京密云)毁城墙进入明镜,直逼京师;自己则率大军骚扰山海关,牵制明朝兵力。皇太极振振有词:“征伐非朕所乐为也。朕常欲和,而明不从,是以兴师耳。”这场战争,打乱了明军的军事部署,加速了明朝的灭亡。<br>清军在这时突然来袭,真是太不是时候了。这时候,崇祯手中已经没有多余的牌来对付清兵的进犯了。且不说镇压农民军抽不出兵力,这一年长城东线发大水,收成只有往年一半。更要命的是,山海关也被大水冲毁,九座城门只剩下一座城门完好。真是天要亡大明矣!<br><br><br><br>八月二十七日,岳託率右翼军出征,皇太极亲自送行。大学士范文程读敕书:“今因明国不愿讲和,乐于干戈,故命尔贝勒岳託充扬武大将军,授以敕印,率右军西伐。”<br>九月初四,多尔衮率左翼清军出征。九月二十二日,岳託的右翼军便打到了密云东北的墙子岭。清军拆毁长城边墙进入,打了个明军措手不及。明朝密云总督吴阿衡当天为镇守太监祝寿,非要喝满一百杯,结果“醉不能师”,死于乱军之中。清军从墙子岭两旁的高山翻山进入明镜,顿时就将明朝的万里长城防线撕开了口子。<br><br><br><br>九月二十八日,多尔衮也打到了长城脚下。他们从董家口和青山关之间的长城缺口处进入明境,不费一兵一卒便毁墙进入了青山关。清军惊讶地发现,青山关里居然没有人守卫。当地居民说,青山关原有守军二百名,但是接到清军进攻密云的战报,便于三天之前调走了。此外,附近榆木岭、董家口守军,以及祖大寿的兵马,也一同向西增援了。多尔衮不愧是一个战略家,他不但问了明军的兵力部署,还特意打听了农民军的情况。当得知农民军在河南等处,北方农业歉收之后,多尔衮顿时心里就有了底。<br><br><br><br>清军两翼在通州河西会师后,从北边绕过京城,然后在涿州分兵八路,向南进攻。在高阳,退休大学士孙承宗殉国,在巨鹿,明军总督卢象升阵亡。清军一路上势如破竹,连胜三十三场,一直打到第二年三月,清军才满载而归。多尔衮奏报,清军西打到山西界,南下者打到山东临清,并渡过运河攻破济南府,兵临天津卫。两路清军共攻破一府三州五十五县,俘获人口四十六万,俘虏了一名亲王和一名郡王,杀了五名郡王。其中,右翼清军还掠得黄金四千三十九两,白银九十七万七千四百六两。<br>皇太极发动这场战争,好像和李自成打配合一样,让镇压农民军的孙承宗、洪承畴等人被紧急调走勤王,为李自成解了围。失去了这次机会,明朝就再也没有彻底肃清农民军的能力了。后来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在六年后的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进京,明朝灭亡,从而为满清入关提供了可乘之机。</font><br><br><br><br>据网上分析:<font color="#39b54a">董家口关是非常险要的关口,入侵者从正关处攻入是非常不易的。关口的东山即通向青山关的横山,边墙从山顶逶迤延伸,在东山的第五座空心敌楼和第六座空心敌楼之间的凹处,有一条外人不知的山僻小路,多尔衮毁东山边墙进入处当指此地。是不是有知情人领路就不得而知了。<br><br><br><br>历史的细节往往有相似之处。谁会想到三百多年后的1933年3月,长城抗战爆发,进攻董家口关的日军一部在正关处佯攻,一部在艾峪口村一个刘姓人的带领下,仍然从第五座敌楼山洼处的山僻小路摸上城墙,顺着边墙向关口处攻击,守关的东北军万福麟部猝不及防,弃关溃败,日军遂占领董家口。</font><br><br><br><br>长城抗战后,长城沿线成为非武装区和事实上的“国境线”,为日本进一步入侵创造了条件。<div><br></div><div>你还真的当它是一条普通小路吗?</div> <br><div>青山口台93号,董家口关东六楼。媳妇在回首,不知她是否感知了下面山凹处的昔日大清铁骑冲过?<br></div><div><br></div><div>东六楼楼体早年已毁,仅存楼基。楼基基底用三至四层条石平铺,以上用砖,白灰勾抹。平面方形,从基址以上现存的单面墙分析,东、西两墙为一门一箭窗。<br></div> 因地势,楼基石占了南面一半墙体。 登顶后,感觉此楼更像个马面(右面楼顶),但它是空心的。 暂时没有楼了,迎接我们的是横山山脊,开始不断翻越山峰。 城墙都是毛石干垒的三等墙。 散毁严重。 巨大的女儿山,压过了我们刚上来时的董家口关北山。 翻吧,真没什么好说的。 <h3><font color="#010101">连绵不断。八面峰在哪里?暂时还看不清楚。前方的高点海拔812米,但不是八面峰。</font></h3> 散毁的墩台,还有大量长城砖。一路都是这种墩台和烽堠。 吐水嘴。 后军小伙伴们有点吃力了。 前方一处山险。 <h3><font color="#010101">相比下周的女儿山,这种真的什么也不是。</font></h3> 唐山驴友的路标,没有秦皇岛的。 <h3><font color="#010101">看前军照片,在这儿玩得不亦乐乎。</font></h3> 媳妇的背影打不起精神了。 ——挥手上吧! <h3>万里长城永不倒<br>千里黄河水滔滔<br>江山秀丽叠翠峰岭<br>问我国家哪像染病<br>冲开血路 挥手上吧<br>要致力国家中兴<br>岂让国土再遭践踏<br></h3> 奋勇冲击812高地。 又一处墩台。标记为D34。 下方的一个垭口,可能为横山寨口。有小路可以向南下撤。那么寨堡在哪里?应该是山下的大堡城子村吧?村中还有遗迹。 <h3>这个也好高啊。</h3> 回望中。 水韵云飞兄弟也累了。 艾峪口村落在了后面。 山顶毛石干垒的墩台。 <div><br></div><div>走啊走,本来我的设计是到青山口台94号吃饭,但后军普遍状态不佳,再说已过下午一点,就提前吃了。吃完饭后再走不远,就看到了94号台的身影。</div><div><br></div><div>媳妇的手指在指向八面峰。</div> <h3><font color="#010101">沿残破的石墙走向94号台。</font></h3> 走到这里,哎,真不容易! 青山口台94号,和北京司马台长城的仙女楼一样,被钢筯箍住。所以辽东鹤给它起了个名叫小仙女楼。<div><br>楼北是悬崖峭壁。楼体已毁,今存墙体和楼内部分结构。后被修复过。西墙正中有一门,高不可上。有一树杆为梯。胆大技术好者海华、初夏的雨和淡看云卷舒爬了上去,我们几个后到的是没敢。</div><div><br>楼基基底用三层条石平铺,以上砖砌。平面长方形,东西两墙一门两箭窗,南北两墙三箭窗。<br><br>楼体内部南北向三筒拱,中间两道隔墙东西向,各设三券门。<br>有上顶梯道已毁。楼顶亦已结构不清。<br><br></div><div>墙体从青山口台94号沿着西高东低的山岭向东延伸,越过三叉沟行150米到达青山口台95号。墙体为毛石干砌,宽1.5~2、存高0.5~1.5米。</div> 这是爬上小仙女楼的队友。看背影是海华,不仅借助了树杆,还借助了长长的安全绳。据说初夏的雨是第一个爬进去的。 <h3><font color="#010101">辽东鹤走过南墙,此面只有尺把宽崖顶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楼体东面,与西面相同。城墙毛石干垒。</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沿着积雪城墙下行,有些陡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房基遗址。</font></h3> 通过树丛,到达青山口台95号。 <h3><font color="#010101">95号台大家一般叫它梯楼,因西门处有用长城砖搭就的梯子。后期景区所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楼顶最顶部只有墙檐线了,一齿一平。看到这门感觉有点怪怪的,再仔细一想,横垫石呢?真会省料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楼内景象,这是南北向三筒拱中的西筒。媳妇在从西门穿过中间过道。</font></h3> 砖砌楼梯,保存不太好,但还能用。 楼外有围墙,房基等,构成一个生活区。 <br><div>楼体方柱形,部分已毁,但整体结构保存,可复原。楼基基底平铺三至四层条石,以上用砖。<br>楼体东西两墙一门两箭窗,门居中,箭窗分列两侧。南北两墙各三箭窗。<br>内部南北向三道筒拱,中间两道隔墙。典型的3*3规制。梯道位于楼体南墙西端。<br>楼顶原顶中筑一楼橹,面三进一,门南向,整体砖筑,白灰勾缝。存部分垛口墙。</div><div><br>从青山口台95号东行到青山口台96号为1206米,其中有460米山险墙。主体墙从青山口台95号东北行,山势起伏不平,墙体向东。全部毛石干砌,险处利用山险墙。</div> 继续去八面峰方向,图中就是八面峰。 <h3><font color="#010101">毛石干垒的城墙上,还有毛石干垒的台阶。</font></h3> 又是散落一地的毛石墩台。 <h3><font color="#010101">路上回望苗条的小仙女楼和墩实的梯楼。</font></h3> 前方有一处马面。 <h3><font color="#010101">山垭口处,似乎有墩台遗址。景区告示牌,“景区界,严禁通行。”很有点山大王的意思。</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通过被扒开的石墙。长城沿线经过唐山最高峰八面峰,沿长城走无法直上山脊,我们只能脱离长城绕过八面峰,或者由南面攻上八面峰顶。</font></h3> 山大王的“下山”指路石。 <h3><font color="#010101">这条拐向南的长城就是青山关长城了。然后继续向南经榆木岭到达大岭寨。</font></h3> <p>去八面峰的路口被树枝挡住,但后军已经没有时间上去。我们绕过八面峰回到长城。著名的月亮楼终于到了。</p><p><br></p><p>一个在来之前心心念念了好久的楼子。</p> <h3><font color="#010101">八面峰北面山体和关外苍茫大地。</font></h3> <font color="#39b54a">青山关的得名,来自于其背后巍然耸立的那座山峰--大青山。<br>大青山气势巍峨,峰峦起伏。它的主峰叫八面峰,海拔842米,是冀东地区的最高峰,处于北京、承德、秦皇岛、宽城、青龙,两市三县的交界处。历来被看作是拱卫京城的天然屏障。<br>八面峰不仅海拔高,而且造型奇特,呈八角八面型。这里的山属于燕山余脉。山势险峻,沟壑纵横。这里的长城依山而建,据说青山关景区内现有长城&nbsp;22公里,关城1座,敌楼40个,烽火台10个。其中有不少独具特色的建筑,“月亮楼”、“狐仙楼”、“监狱楼”、“72券楼”……</font><br><div><br></div><div>以上为景区介绍,图省事直接扒来。</div> 前军小伙伴们在八面峰顶。 虽然没能登顶唐山第一峰心里还是有点遗憾,但他们的开心也是我的开心。 陶儿在走向月亮楼,此处海拔734米。 月亮楼在《明蓟镇长城1981-1987年考古报告》中被标为青山口台96号。<div><br>正南北方向。楼体为长方柱形,虽遭破坏,但结构基本保存完好。楼基基底平铺一至三层条石,以上砖铺石灰勾缝。</div><div>楼体东西两墙一门一箭窗,门在南端。南北两墙各有四箭窗。<br><br></div><div>楼内东西两道筒拱,中间一道隔墙,天梯位于南券室的东端。<br>楼顶原可能有楼橹。今存部分垛口墙,墙下存有两个吐水嘴。</div><div><br>主体墙从青山口台96号南行110米到达青山口台97号。墙体全部毛石干砌,皆倒塌。敌台北700米为黑沟梁尖,海拔831.3米,为附近除八面峰外的制高点。</div> <h3><font color="#010101">不自觉的仰望星空?——不对,是八面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山大王的路标,真够简单粗暴。</font></h3> 东侧门前的简易木梯。 从箭窗处拍摄门口。 云飞在楼内,顶上为梯井。此处为南筒拱通廊。左边是隔墙。 东墙顶的吐水嘴。 青山关景区向来有野长城的名声,基本未经修复。从月亮楼向南下行中不太好走,所以好多买了票的游客至此不愿爬上来。 月亮楼下的第二座敌楼,从北面看保存尚可。但早已成危楼,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塌成一处砖堆。 从箭窗裂口处拍宁静致远姐。 由门进入处,原来应该是南北向筒拱。 青山口台97号,楼体毁坏严重,仅存基址,墙体从中劈裂。楼基基底以三至四层条石平铺,以上用砖,白灰勾缝。平面长方形。<br>东墙尚存,墙上三箭窗。墙顶存垛口墙。墙外尚露有一吐水嘴。其他结构不佳。<br><br><div><font color="#39b54a">从青山口台97号南行137米到达青山口台98号。</font></div><div><font color="#39b54a">墙体从青山口台97号南行,在塔沟北沿着北高南低的山梁向南延伸,东南为正沟,南为小白(堡)城子。</font></div><div><font color="#39b54a">墙体从青山口台97号向东开始砖砌,因接近青山口,质量要求也高,基底用一至三层条石平铺,以上砖包,白灰勾缝。墙顶马道用一层条砖,上再铺一层方砖。墙顶尚留有部分垛口墙,墙上设上、下两排望孔,上部方形,底部圆形。</font></div><div><font color="#39b54a">在青山口台97号南侧35米处筑起一段障墙,已毁。在该楼南100米处垛口墙下筑有七层台阶,中夹马道,石筑。</font></div><div><font color="#39b54a">在青山口台98号北墙体上也有部分台阶。</font></div> 宁静和云朵离开97号台。 下行石阶,两边砖砌垛口墙。 陶儿在拍摄中。墙顶长砖散落一地,方墁砖很少见。 青山口台98号北面的砖阶。 青山口台98号,正南北方向。<div><br>位于小白(堡)城子北,青山口正沟西北,塔沟东的山梁上。<br>楼体方柱形,保存基本完整。顶部已塌。楼基基底平铺三层条石,以上铺砖。.楼体南北墙一门两箭窗,门居中,东西墙三箭窗。北墙保存较好。<br>.<br>内部三通廊三通道,典型的3*3规制。梯道位于西墙中箭窗内侧北壁上。梯洞由南向北进,上到楼顶。楼顶早年已毁。但存楼橹基址,全部砖、白灰砌成。顶周做出菱角檐。</div><div><br></div><div>从青山口台98号到青山口台99号为181米。墙体全部砖砌,基底平铺二至三层条石,以上砖包。中途经过便门14号。</div> 内部南北向通廊一景。 媳妇和云朵在南门外,南门石制构件已失。 阳光越来越斜,景色也越来越漂亮。长城沿山脊而下,左为沙岭沟,右为塔沟。 前方出现一上兵口,紧挨着一敌台。 上兵口便门,标为便门14号<div><br>位于青山口台99号西北3米处。门呈拱券形,宽1.2、高1.7、进深1米。进门后向西拐设有台阶,皆条石砌,共有九级。在主体墙北侧原设有砖筑障墙,现多毁坏。</div> 西面的九级石阶。障墙原来应该在右面,已完毁。 便门南面的敌台,箭窗间有巨大的凹槽。箭窗上部有木板。这个应该是木结构平顶敌楼。<div><br></div><div>青山口台99号。<br><br>楼体早年破坏,今存楼基和西墙。楼基基底平铺四层条石,以上砖砌到顶。平面长方形,楼体西墙残存三箭窗,南、北、东墙已无。箭窗上横铺一块木板,以支撑上顶。楼内原为木结构的箱式柜架,四壁内皆存有木柱洞。<br></div> <br>从青山口台99号东南行88米到达青山口台100号。墙体皆下铺两层条石,以上砖包。 夕阳中的行进。墙体宽三米半的样子,东部有垛墙。 回望月亮楼和后面跟下来的队友们。 月亮升,暮色如染。前方人生如歌走上一座敌台。<div><br></div><div>青山口台100号。<br><br>楼体已毁,大半部劈裂倒塌,仅存基址。楼基基底用一至二层条石平铺,以上用砖和白灰。平面方形,结构不清。</div><div><br>从青山口台100号到青山口台101号为108米。墙体沿山势而行,全部砖砌。墙体外端下部用两层条石平铺,以上砖包到顶,白灰勾抹,墙宽4~.5米,顶部马道两侧存有垛口墙,垛口底存有一部分望孔,方形,在接近青山口台101号西侧有一段斜坡式砖筑上墙道,呈阶梯形。<br></div> 便门15号。<br>位于青山口台100号北5米处。门拱券形,进门北拐有台阶可达马道,南拐台阶直达青山口台100号。 墙顶地面还保存有部分方墁砖。前方据说是狐仙楼?但泉眼在哪里? 青山口台101号。<br><br>楼体早年毁坏,今存东、南墙和部分结构,内原为木结构。<br>楼体南北两墙为一门两箭窗,门居中,两旁箭窗周原有木抱框,窗上有窗额横木结构。东西墙各五箭窗,同样木抱框,设木下限和上额。<br><br>根据南墙和东墙残存的八个柱洞分析,内部原为箱式木框架,顶部门、窗皆有木作。<br><br>从青山口台101号到青山口台102号为124米。主体墙从青山口台101号南偏东行,砖筑,墙内底部平铺三层毛石,墙外底部平铺两层条石,以上皆青砖包砌,白灰勾抹到顶。墙顶马道平铺方砖。 暮光中的小伙伴们,要是来只狐狸就更应景了。 走出狐仙楼,墙顶较为平整。 回望。山势平缓多了。 青山口台102号。这是北墙,门上方原来好像有匾?<br><br>楼体方柱形,早年破坏,今存楼基和大部分结构。楼基基底用四层条石平铺,以上用砖。南北两墙一门两箭窗,门居中。东西两墙各四箭窗。<br>楼内部南北向三道筒拱,东西向中间两道隔墙。楼顶已毁,结构不清。<br><br><div>主体墙从青山口台102号南行,地处沙岭沟西侧,从山脊向南延伸,行70米到达青山口台103号。墙底铺条石,外一、内二层,以上砖包到顶,白灰勾抹。</div><div>在青山口台102号南侧设有一段上墙道,为斜坡形砖阶。</div> 北门外掉落地面的拱面石。外方内圆。 楼内中部通廊和两边的隔墙过道。 南墙毁坏比较严重。 沿着地砖墙顶向前。前方是青山口台103号。 青山口台103号。位于青山口村北、沙岭沟西侧的山梁上。<br><br><div>楼体接近扁长方柱形,虽已破坏,但可看出其为木结构。楼基基底用三层条石平铺,以上用砖到顶。<br>楼体南北两墙一门两箭窗,门居中。南门内上顶部有一条横木,支撑上顶,以减轻压力。东西两墙各三箭窗。砖砌窗框,顶部有一条横方木,起着窗额的作用<br><br>楼体内部结构原为箱式框架的木结构,东西两壁有六根壁柱,柱顶端设檩,以木板棚起,构成楼顶。<br><br></div> 走出南门。 宁静致远姐走向青山口台104号。 青山口台104号。位于青山口城北约450米的山梁缓坡上,楼东俗称沙岭沟,西侧是塔沟。<div>楼体早年自然毁坏,但结构和楼基皆保存。楼基基底用六至七层条石铺砌,以上用砖、白灰勾抹。<br></div><div>楼体南北墙一门两箭窗,门居中。东西两墙各三箭窗。<br><br>内部由南北向三道筒拱和中间两道隔墙组成。梯井位于西券室顶部南端。无法登顶。<br><br>主体墙从青山口台104号南行158米到达青山口台105号。此段西端有30米为毛石砌,白灰灌浆,以东为砖砌,白灰勾缝。</div> 这个位置是景区的长城观景台。 前方景区修复后的城墙越来越近了,走近青山关堡。 我们在青山口台105号被景区工作人员拦截。在我交涉期间,除部分队友腿快直接进入古堡外,其它队友则由城墙下撤沙岭沟。……哎,这点我没有处理好。 <div>我自己不需购票,继续景区之行。回望106号台,注意顶上有一棵松树,名“太平松。”</div><div><br></div>青山口台106号。<br>位于塔沟东约30米较缓的山坡上,地势平漫,已接近青山口。楼体虽已破坏,但基底和墙结构多保存。楼基基底平铺六至七层条石,以上砖筑,白灰勾抹。<br>南北两墙一门二箭窗,门居中。东西两墙三箭窗。<br><br>内部结构是典型的3*3规制,南北向三通廊,东西向三过道。<br>梯井位于中央筒券室的顶部,已毁。<div><br>从青山口台106号南行过水门洞,行103米到达青山口台107号,即青山口关城东北角楼。墙体从塔沟两侧山梁向南延伸,全部砖包到顶,白灰勾抹,以三合土填心。基底外面平铺两层条石。</div> 走过水门洞,从墙上面可以看出城墙向内凸起。凸起的部分两崖相夹间即为水门洞。 淡看云卷舒在水门洞留影。(初夏的雨摄)<div><br></div><div><font color="#39b54a">景区的大门挺特别。门楼显得瘦而高,大门的样式也与众不同。据说,这个大门有万里长城“第一水门”的美称。</font>(这个可能过誉了)<font color="#39b54a">门楼建在一条峡谷的尽头。是用青色的城砖砌成的拱型大门。水门建于明朝万历十二年。这是目前万里长城沿线保存下来唯一的提吊式水门,其他地方的水门多为开关式。据说,在战争年代,这里平时放闸蓄水,如果敌人来犯,吊起闸门,来他个“水淹七军”。</font>(实际考察看,根本不可行,水门应该仅仅是起水道作用。旱时关闭,汛时提闸。因为蓄水极可能会泡塌城墙,放水冲敌,其后果就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先把自家关口冲掉了。)<br><font color="#39b54a">据史料记载,水门原有铜闸一面,重约千斤。光绪十三年发大水,铜闸被水冲走,因为铜闸很重,并未冲得很远,现在可能仍然埋在附近的河床中。但是也有人说,铜闸已经在1943年被日本侵略者秘密运走,用去制作子弹,屠杀中国人民了。</font><br></div> 未修复前的水门。(图片来自网络)<div><br></div><div>水门洞</div><div><br><font color="#39b54a">位于青山口关塔沟沟口的山洼处,左、右两山壁立,中间一水贯通。水门修在两山壁立的峡谷中,此段墙体呈弓形,外凹内凸,水门位于内凸的一面。水门为拱券形,三券三伏,修筑比较坚固。长城主体墙从水门拱顶南北通过。拱门下部拱脚即门垛口用大型条石砌筑,至少有九层,以上用卧砖平铺纵砌到顶,白灰勾抹。现水门底部条石被拆毁,门洞高大,本身通高5.15、宽2.66、进深5.5米,可以看出这处水门可通车骑。门洞内壁上有壁龛,门洞的东、西两侧有人工修筑的车骑道,可以贯通东西,现仍存一部分,拱门洞上部为砖砌主体城墙。水门洞是青山口北的另一处较重要通道,基本保存完好。</font><br></div> 青山口台107号<div><br>位于青山口城东北角,即北门东侧的主体墙上。主体墙自北而南通过,形成青山口城的东垣。墙体呈弓背形,沿正沟南行,上筑青山口台108号、青山口台109号后,主体墙再南过青山口台110号、青山口台111号到达青山口口门。</div><div><br>原楼体高大,现中上部皆不存。<br>楼基基底用三层条石平铺,以上用青砖,白灰勾缝。</div><div><br></div><div>主体墙从青山口台107号南偏东行62.5米到达青山口台108号。该段墙体因位于青山口西北侧山梁上,又是青山口关城的东垣,所以修筑得很坚固。墙体内外两侧、基底皆用条石铺砌,以上用砖灰。</div> 107号台西侧的便门17号。因未能走到,以下108号台到111号台略。 青山关景区全景图,不过这个不是我拍的。 青山关堡北门。 在古堡内随便转转吧。城堡中原住有村民,很多年前就已经搬到城外。当年号召学大寨修梯田时,把城关南门山上城墙的砖石拆了不少。城堡南门外山口处的门洞、城墙在一次山洪爆发时被彻底冲毁了。青山关口,今已荡然无存。<br> <p>青山寺。</p><p><br></p><p><font color="#39b54a">漫步在古城堡,无法让想象这座关城是如何走过了四百年的岁月,关城内设有把总署,是朝廷派住青山关的军事指挥中心,把总为七品武官,建制约千人,全面负责所辖区域内的防务。城内设有兵营、校场、驿站等设施。城内有青山寺,供奉着观音菩萨和武圣关帝,以祈幸福吉祥和忠义勇武。茶馆、酒肆、商行、旅栈临街面两侧,城内还有石碾、石磨、铁罄、礌石、车轮等兵器。整座关城似一所圣殿,显得那么巍峨而又冷峻、博大而又壮美、坚毅而又挺拔、崇高而又威严,让这座远离闹市尘寰的清幽隘口却又拥有如此屋舍井然、近如街市的喧嚣与繁华。位于东部半山腰有一石砌的“扳倒井”,这口井水面远高于山下的井口,有一丈五尺深,井水清澈透底,清凉甘甜,涝年不溢,旱年不涸,传说是民族英雄戚继光修关城时所扳倒成为斜井为民造福,人们便把这口水井取名为“戚继光扳倒井”而世代流传。导游对我说:这口井还有更为神奇之处,1943年,日本军侵占青山古堡,人畜用水全靠这眼“扳倒井”,可是时间不长,“扳倒井”突然干涸,日军只好命人将“扳倒井”拆掉,又深挖数尺,然后把斜井砌成直井,井虽有水了,但浑浊不清,苦涩难喝,新中国建立后,没想到这口井的水又渐渐清澈起来,而且恢复了昔日的甘甜。悠久的历史和动人的传说又为青山关增添了一处迷人景观。</font><font color="#333333">(摘抄)</font><br></p><p><br></p><p><br></p> 走到青山关堡南门,大门紧闭出不去,我又不想翻墙。南门为关堡正门,门额阴刻:“青山关”三个大字。万历十二年(1587)十月吉旦创建立 <div>因为时间紧,我也没怎么细看,由城堡北门出去到了停车场。但青山口不在这里。</div><div><br></div><font color="#39b54a">青山口是两山交汇形成的一个山口。听村民介绍,青山关原为一个建在青山口北侧一座山上的城堡。城堡内原来住有两个生产队的村民,后来都搬出来了。该城堡设南北两个城门。城北右侧便是绵延北上的长城城墙,每隔一、二百米就筑有一个敌楼。青山关城堡的南门下边的山口处原有一座关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洪水冲毁了。关门南侧山势陡峭,本有一段城墙,但在曾经食不果腹的日子里,学大寨、学西铺“青石板上也种粮”的时候,被公社社员拆毁了。拆下的砖石用去修梯田了。</font>